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反特朗普集會席卷美國,"不要國王"示威吸引大批民群

反特朗普集會席卷美國,"不要國王"示威吸引大批民群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5-10-19 01:10:0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反特朗普集會席卷美國,"不要國王"示威吸引大批民群

特朗普的充氣氣球多年來在抗議活動中隨處可見,這次在洛杉磯亮相

美國多個城市出現大規模示威,抗議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政策,紐約、華盛頓特區、芝加哥、邁阿密及洛杉磯均有集會。

紐約市地標時代廣場的集會在周六(10月18日)上午開始後不久,便吸引數千人參與。

街道及地鐵入口擠滿手持標語的示威者,標語寫有“民主不是君主製”(Democracy not Monarchy)及“憲法不是可選項”(The Constitution is not optional)等口號。

在示威前,特朗普的盟友指責抗議者與極左翼“安提法”(Antifa)運動有關,並譴責這場活動是“仇恨美國集會”。

主辦方及周六出席的示威者表示,活動和平進行。

“不要國王”(No Kings,另譯“無王者”)團體在其網站上表示,非暴力是活動的核心原則,並呼籲所有參與者克製,避免衝突。

在紐約,群眾在不時高喊“這就是民主的樣子”(this is what democracy looks like),背景中伴隨著持續的鼓聲,以及牛鈴和噪音器的聲響。

頭頂可見直升機與無人機盤旋,警方則在一旁戒備。

紐約市警察局表示,全市五個行政區共有逾10萬人和平示威,未發生與抗議相關的逮捕事件。

在時代廣場,一名警員估計有超過2萬人沿第七大道遊行。



數千人湧入紐約時代廣場

自由撰稿人兼編輯貝絲·紮斯洛夫(Beth Zasloff)表示,她參加紐約的抗議活動,因為對特朗普政府下“走向法西斯與威權政府”的趨勢感到憤怒與不安。

“我非常關心紐約市。”她說,“能與這麽多的人一起站出來,讓我看見希望。”



貝絲·劄斯洛夫很自豪能成為紐約市數千名抗議者中的一員

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宮以來,特朗普擴大總統權力範圍,透過行政命令拆解聯邦政府部分機構,並在州長反對下向美國城市部署國民警衛隊。

他還要求政府高層執法官員起訴其認定的敵人。

特朗普表示,這些行動是重建陷入危機的國家所必需,並將外界指控其為獨裁者或法西斯的說法斥為歇斯底裏。

但批評者警告,政府部分舉措違憲,並威脅美國民主。

68歲、來自新澤西州的退休電子工程師馬西莫·馬斯科利(Massimo Mascoli)表示,他參加抗議是因擔心美國正走上與其故鄉意大利上世紀相同的道路。

“我是那位脫離墨索裏尼軍隊並加入抵抗運動的意大利英雄的外甥。”馬斯科利說,“他遭法西斯拷打並被殺害,80年後,我沒想到會在美國再次見到法西斯。”



馬西莫·馬斯科利認為美國的法西斯主義興起,他在紐約市抗議

馬斯科利特別擔心特朗普政府對移民的打擊,以及削減數百萬美國人的醫療保障。

他告訴BBC:“我們不能依靠最高法院,不能依靠政府,也不能依靠國會。現在立法、行政和司法機構全都與美國人民對立,所以我們必須抗爭。”

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紐約州民主黨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也參加了抗議。

他在社交平台X上發布自己手持“解決醫療危機”標語的照片,並寫道“美國沒有獨裁者,我們不會讓特朗普繼續侵蝕民主。”

在華盛頓特區,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發表主題演講。

他對數千名群眾表示:“我們不是因為憎恨美國而來,我們是因為熱愛美國而來。”

BBC在華府遊行現場看到一名戴著印有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帽子的男子。

他表示自己隻是來訪,決定看看抗議活動。該男子拒絕透露姓名,並稱雖然“不太理解”,但現場氣氛一直保持文明。不久後,一名女子對他喊出貶損言語。

抗議活動並不限於美國。

歐洲多地,包括柏林、馬德裏和羅馬,也舉行示威聲援美國抗議者。在倫敦,數百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國大使館外。

多倫多場景類似,示威者在美國領事館附近揮舞標語,其中包括“別碰加拿大(Hands off Canada)”。



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駐倫敦大使館外,聲援大西洋彼岸的示威活動

在周六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特朗普似乎回應即將舉行的集會。

該訪問預計周日播出,周六已率先透露相關內容。

特朗普在預告片中說:“國王!這不是演戲。你知道——他們稱我為國王。我不是國王。”

據CNN報導,堪薩斯州參議員羅傑·馬歇爾(Roger Marshall)在集會前表示:“我們必須出動國民警衛隊。希望能和平,但我懷疑。”

多個州的共和黨籍州長在抗議前已讓國民警衛隊待命。

德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周四啟動州國民警衛隊,稱因奧斯汀有“與安提法相關的示威計劃”而需要部署。

此舉遭民主黨人譴責,包括該州民主黨領袖吳元之(Gene Wu),他批評:“派武裝士兵鎮壓和平抗議,這是國王和獨裁者的做法——阿博特剛證明他就是其中之一。”

維吉尼亞州共和黨籍州長格倫·楊金(Glenn Youngkin)也下令啟動州國民警衛隊,但當地報導稱抗議期間未見部隊出現。



華盛頓特區的示威舞蹈和裝扮

在華盛頓特區,國民警衛隊自八月起依特朗普要求部署,但抗議現場未見部隊,僅有當地警方在場。

一名示威者舉著“我是安提法”的標語。

76歲的查克·伊普斯(Chuck Epes)表示,這是一個“敏感”詞匯,隻代表他支持“和平、托兒服務、可維持生活的工資、醫療保障”,以及移民和有色人種。

“他在對所有人進行心理操控——或者試圖這麽做,但沒奏效,”伊普斯說。

美國人對特朗普的看法嚴重分歧。

路透社/益普索(Ipsos)最新民調顯示,僅40%的人認可他作為總統的表現,58%不認可。

這與他第一任期的平均支持率相近,但低於他今年一月第二次上任時的47%。

總統在任期內支持率下降並不罕見。根據路透社/益普索數據,前任總統拜登在2021年1月的支持率為55%,同年10月降至46%。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翁帆的出路:當“楊振寧夫人”人生開啟新章
中科院院士回憶楊振寧最後時刻:上午10點半還挺好
楊振寧退休26年石溪大學為他保留辦公室 中國留學獻花
美媒問是誰選了在布達佩斯美俄會晤 白宮:你媽媽
重大事故:美國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服務中斷




24小時討論排行

“福建號”列裝! “因為這個原因仍難與美核航母比肩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歲
李成鋼訪美怒轟"地獄之火"!美財長痛罵他不請自來:精神已失常
加拿大外長赴北京會王毅 討論電動車等貿易爭端
電詐中國人的1000億,被美國政府遠洋捕撈了
友人追憶楊振寧:他沒能二度獲諾獎是一個遺憾
美國向販毒“舞劍”,意在委內瑞拉石油?
返家途中"越過黃線",加薩一家11口遭以軍全數擊殺
iPhone Air撬開了中國的eSIM,真諷刺
中學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開庭,提及死刑時下跪道歉
美國閉門,中國開門:全球人才爭奪戰打響
探訪合肥三河鎮楊振寧舊居 市民驅車趕來獻花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會談:目前不打算提供“戰斧”
美國各地再爆反特朗普示威,抗議其強硬政策
習近平電賀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
美媒披露普京停火條件:基輔必須放棄頓涅茨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反特朗普集會席卷美國,"不要國王"示威吸引大批民群

BBC中文 2025-10-19 01:10:00



反特朗普集會席卷美國,"不要國王"示威吸引大批民群

特朗普的充氣氣球多年來在抗議活動中隨處可見,這次在洛杉磯亮相

美國多個城市出現大規模示威,抗議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政策,紐約、華盛頓特區、芝加哥、邁阿密及洛杉磯均有集會。

紐約市地標時代廣場的集會在周六(10月18日)上午開始後不久,便吸引數千人參與。

街道及地鐵入口擠滿手持標語的示威者,標語寫有“民主不是君主製”(Democracy not Monarchy)及“憲法不是可選項”(The Constitution is not optional)等口號。

在示威前,特朗普的盟友指責抗議者與極左翼“安提法”(Antifa)運動有關,並譴責這場活動是“仇恨美國集會”。

主辦方及周六出席的示威者表示,活動和平進行。

“不要國王”(No Kings,另譯“無王者”)團體在其網站上表示,非暴力是活動的核心原則,並呼籲所有參與者克製,避免衝突。

在紐約,群眾在不時高喊“這就是民主的樣子”(this is what democracy looks like),背景中伴隨著持續的鼓聲,以及牛鈴和噪音器的聲響。

頭頂可見直升機與無人機盤旋,警方則在一旁戒備。

紐約市警察局表示,全市五個行政區共有逾10萬人和平示威,未發生與抗議相關的逮捕事件。

在時代廣場,一名警員估計有超過2萬人沿第七大道遊行。



數千人湧入紐約時代廣場

自由撰稿人兼編輯貝絲·紮斯洛夫(Beth Zasloff)表示,她參加紐約的抗議活動,因為對特朗普政府下“走向法西斯與威權政府”的趨勢感到憤怒與不安。

“我非常關心紐約市。”她說,“能與這麽多的人一起站出來,讓我看見希望。”



貝絲·劄斯洛夫很自豪能成為紐約市數千名抗議者中的一員

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宮以來,特朗普擴大總統權力範圍,透過行政命令拆解聯邦政府部分機構,並在州長反對下向美國城市部署國民警衛隊。

他還要求政府高層執法官員起訴其認定的敵人。

特朗普表示,這些行動是重建陷入危機的國家所必需,並將外界指控其為獨裁者或法西斯的說法斥為歇斯底裏。

但批評者警告,政府部分舉措違憲,並威脅美國民主。

68歲、來自新澤西州的退休電子工程師馬西莫·馬斯科利(Massimo Mascoli)表示,他參加抗議是因擔心美國正走上與其故鄉意大利上世紀相同的道路。

“我是那位脫離墨索裏尼軍隊並加入抵抗運動的意大利英雄的外甥。”馬斯科利說,“他遭法西斯拷打並被殺害,80年後,我沒想到會在美國再次見到法西斯。”



馬西莫·馬斯科利認為美國的法西斯主義興起,他在紐約市抗議

馬斯科利特別擔心特朗普政府對移民的打擊,以及削減數百萬美國人的醫療保障。

他告訴BBC:“我們不能依靠最高法院,不能依靠政府,也不能依靠國會。現在立法、行政和司法機構全都與美國人民對立,所以我們必須抗爭。”

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紐約州民主黨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也參加了抗議。

他在社交平台X上發布自己手持“解決醫療危機”標語的照片,並寫道“美國沒有獨裁者,我們不會讓特朗普繼續侵蝕民主。”

在華盛頓特區,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發表主題演講。

他對數千名群眾表示:“我們不是因為憎恨美國而來,我們是因為熱愛美國而來。”

BBC在華府遊行現場看到一名戴著印有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帽子的男子。

他表示自己隻是來訪,決定看看抗議活動。該男子拒絕透露姓名,並稱雖然“不太理解”,但現場氣氛一直保持文明。不久後,一名女子對他喊出貶損言語。

抗議活動並不限於美國。

歐洲多地,包括柏林、馬德裏和羅馬,也舉行示威聲援美國抗議者。在倫敦,數百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國大使館外。

多倫多場景類似,示威者在美國領事館附近揮舞標語,其中包括“別碰加拿大(Hands off Canada)”。



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駐倫敦大使館外,聲援大西洋彼岸的示威活動

在周六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特朗普似乎回應即將舉行的集會。

該訪問預計周日播出,周六已率先透露相關內容。

特朗普在預告片中說:“國王!這不是演戲。你知道——他們稱我為國王。我不是國王。”

據CNN報導,堪薩斯州參議員羅傑·馬歇爾(Roger Marshall)在集會前表示:“我們必須出動國民警衛隊。希望能和平,但我懷疑。”

多個州的共和黨籍州長在抗議前已讓國民警衛隊待命。

德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周四啟動州國民警衛隊,稱因奧斯汀有“與安提法相關的示威計劃”而需要部署。

此舉遭民主黨人譴責,包括該州民主黨領袖吳元之(Gene Wu),他批評:“派武裝士兵鎮壓和平抗議,這是國王和獨裁者的做法——阿博特剛證明他就是其中之一。”

維吉尼亞州共和黨籍州長格倫·楊金(Glenn Youngkin)也下令啟動州國民警衛隊,但當地報導稱抗議期間未見部隊出現。



華盛頓特區的示威舞蹈和裝扮

在華盛頓特區,國民警衛隊自八月起依特朗普要求部署,但抗議現場未見部隊,僅有當地警方在場。

一名示威者舉著“我是安提法”的標語。

76歲的查克·伊普斯(Chuck Epes)表示,這是一個“敏感”詞匯,隻代表他支持“和平、托兒服務、可維持生活的工資、醫療保障”,以及移民和有色人種。

“他在對所有人進行心理操控——或者試圖這麽做,但沒奏效,”伊普斯說。

美國人對特朗普的看法嚴重分歧。

路透社/益普索(Ipsos)最新民調顯示,僅40%的人認可他作為總統的表現,58%不認可。

這與他第一任期的平均支持率相近,但低於他今年一月第二次上任時的47%。

總統在任期內支持率下降並不罕見。根據路透社/益普索數據,前任總統拜登在2021年1月的支持率為55%,同年10月降至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