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卡薩首階段停火協議達成,外界再度燃起對中東和平的期盼。然而,這份協議的公布僅止於框架,細節仍欠明確,協議能否從“政治宣示”走向“實質執行”,恐怕才是真正的考驗。
路透社報道,哈馬斯雖確認協議內容,包括以軍撤出卡薩及人質交換,但同時要求特朗普與擔保國確保以色列“全麵停火”,並設定明確撤軍時間表。
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則在國內麵臨左右夾擊,民眾要求救回人質,右翼盟友卻警告,若對巴勒斯坦讓步過多,將退出執政聯盟。
外界擔憂協議或再止步於“框架”
報道指出,這項協議若能全麵落實,將使雙方比以往任何努力都更接近停火目標。但外界擔憂,隨著細節仍未敲定、撤軍機製與哈馬斯政治角色尚無定論,這份停火聲明可能再度止步於“框架”,難以化為真正的和平。
特朗普的高調宣布,或許帶來了象征性突破,卻未能消除根本分歧。
更大的不確定性,還在於戰後格局。特朗普主導的下一階段計劃,擬由包括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內的國際機構管理卡薩,但哈馬斯已明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介入,主張由巴勒斯坦與阿拉伯國家組成的技術官僚政府接管。
若這些結構性矛盾無法解決,即便短期停火得以實現,長期和平仍無從談起。以色列拒絕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哈馬斯拒絕解除武裝,兩方都在維持各自底線。
據報道,針對停火協議,內塔尼亞胡則發表聲明稱:“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們將把所有人質帶回家。”他計劃於周四召開內閣會議,批準協議。
哈馬斯也證實,雙方達成結束戰爭的協議,其中包括以軍撤出卡薩,以及人質與囚犯交換。
哈馬斯呼籲特朗普及擔保國確保以色列全麵停火。
特朗普或於本周末前往埃及
特朗普稍早曾透露協議“幾乎完成”,並表示可能於本周末前往埃及,最快周六(11日)啟程。
他在帖文重說:“今天是阿拉伯與穆斯林世界、以色列、周邊國家與美國的偉大日子。”
此次在埃及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舉行的談判,自周一(6日)啟動後在多方推動下取得進展。特朗普派出女婿賈瑞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及特使史蒂夫·維特考夫(Steve Witkoff)出席,以色列代表為戰略事務部長羅恩·德默(Ron Dermer),他也是內坦亞胡的親信。
哈馬斯方麵透露,活著的人質將在以色列內閣批準協議後72小時內獲釋,約28具罹難人質遺體則需更長時間搜尋。以色列政府發言人表示,預計人質釋放將在本周六開始。
內坦亞胡辦公室稱,內坦亞胡與特朗普通話後互相祝賀“曆史性成就”,並邀請特朗普向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