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十一長假:香港力推生態旅遊,但熱門景點遭受破壞前景堪憂

十一長假:香港力推生態旅遊,但熱門景點遭受破壞前景堪憂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5-10-09 01:21:5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十一長假:香港力推生態旅遊,但熱門景點遭受破壞前景堪憂

​​​​​​​

上海的嶽先生與女友在十一黃金周長假期的尾聲來到香港旅遊,嶽先生告訴BBC中文,由於想到麥理浩徑徒步,兩人到訪了西貢的萬宜水庫東壩和破邊洲,感受到假日的人潮,“還挺多人的”。

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長假期間,首七天累計有逾128萬人次中國大陸旅客訪港,比去年同期增加約5%。

其中一個遊客到訪的熱門景點,是距離西貢碼頭船程約15分鍾的“橋咀島”,這座狹長島嶼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地質公園。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在黃金周首日(10月1日)到該島實地考察,發現單日有超過4000人登島,並觀察到不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包括穿著球鞋踐踏珊瑚、挖掘海岸生物、違法生火煮食、隨處棄置垃圾等,相關圖片發布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環保團體認為,這種近年來出現的過度旅遊現象會增加生態被破壞的風險,建議政府應在推廣生態旅遊的同時,製訂全麵的保育政策。



有遊人穿著運動鞋在珊瑚區進行浮潛,並雙腳踐踏珊瑚表麵直立步行。



有遊人在珊瑚區進行浮潛,並按壓珊瑚。



有遊人手持魚叉在珊瑚區進行自由潛水,並用手按壓珊瑚。

黃金周橋咀島實況

近年,香港政府大力推動“無處不旅遊”理念,生態旅遊是其中的重點推廣項目。

位於西貢的橋咀島,是香港珊瑚的重要分布地。據漁護署發布的“香港珊瑚礁普查2024”,橋咀北的珊瑚覆蓋率高達71.3%,在香港排名第二。

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有大量推介橋咀島的帖文,當中包括浮潛一日遊的攻略、又有網民形容連島沙洲為“天使之路”、並形容橋咀為“港版馬爾代夫”。



黃金周期間橋咀島上的亂象被曝光引起香港社會關注,小紅書上亦有大量帖文討論。

事後,環境及生態局(環生局)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發文,表示針對訪客亂拋垃圾、生火、騷擾海洋生物和船隻違規停泊等情況,該局聯合各部門立即采取行動,漁護署和警方增派了人員到橋咀洲巡邏,視察是否有違法行為。

環生局又指,各部門在巡查時同時勸諭訪客保護環境及海洋生物,並在西貢碼頭及橋咀洲(即橋咀島)派發單張,宣揚愛護自然及守法的信息。

BBC中文記者於10月7日、十一黃金周假期結束的前一天到達橋咀島,島上仍有不少本地、外籍及大陸遊人在觀光、露營、生火煮食等,同時也有不少垃圾被棄置在沙灘上。現場所見,有政府人員向在場人士派發相關宣傳單張。

居住在九龍的李先生與太太趁著假期帶兩個小朋友到橋咀島上遊泳,他告訴BBC中文,由於橋咀島鄰近西貢碼頭,過往每年夏天都會到訪這裏一至兩次,加上橋咀島屬於地質公園的一部分,他認為可讓小朋友認識更多與大自然相關的知識。

李先生指,過往到來的都是以本地居民為主,但在疫情過後,觀察到愈來愈多非本地的遊客也會到訪,“現在可能(比例)一半一半吧,以前大多數是本地的香港居民……現在網絡方便,透過網絡已經知道有這樣的地方。”



有遊客挖掘海岸生物包括海星和海螺。

生態旅遊需要加強監管

另一名跟隨本地旅行團前往橋咀島的黃太太告訴BBC中文,她在看到橋咀島生態被破壞的消息時感到心痛,當近年愈來愈多遊客到訪香港不同的生態自然景點,黃太太認為需要向遊客提供適切的公眾教育,“像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如果要多些遊客的話,那就需要多一些的教育、對外宣傳。”

其中一間在西貢碼頭的船公司負責人石先生認為,黃金周首日橋咀島之所以會有這麽多遊人,是因為位於橋咀島尾段的半月灣台風過後被封灘,故遊人擠滿了在橋咀碼頭及靠近珊瑚區一帶。

香港租船平台Splitdy Boat過往有舉辦不同的地質公園導賞團、浮潛體驗、跳島導賞、觀光遊船導賞團等服務,在過程中,公司會向客人分享保育的信息。其中一名創辦人林樂儀告訴BBC中文,作為旅遊業界的一份子,近年推廣生態旅遊的其中一個難處,是政府沒有對受保護地區作出管製,“例如什麽人可以在受保護的地區進行浮潛”。

林樂儀觀察到,自疫情結束、通關之後,在小紅書上有不少領隊大力宣傳香港的山徑和水上活動,這也是其中一個令愈來愈多遊客轉向探索生態景點的原因。林樂儀指,Splitdy Boat過往主要以香港本地的客人為主,但今年也多了一些來自大陸的客人,

“我觀察到今次有很多人將整件事歸究於同一群人,即內地人。”然而,她認為這些行為及情況並非大陸遊客獨有。

林樂儀指,相比起指責遊客的行為,更重要是政府對於生態旅遊能夠作出監察與規管,而其中一個可行的措施,是讓遊客在參與一些如浮潛等水上活動時,參加一些受到認證及規範的導賞團,“我覺得這個很重要,而不是隻在推(廣)無處不旅遊。”

旅遊與保育需要平衡



近年,西貢一帶的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已成為小紅書上的旅遊打卡熱點。

近年,西貢一帶的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麥理浩徑、橋咀島等地方已成為了小紅書上的旅遊打卡熱點。每逢長假,都會有不少遊客前往這些景點。

來自江蘇的張小姐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過往來香港旅行主要是在市區一帶觀光,這次來到西貢,也有乘船環島遊覽,“坐快艇玩了一個半小時……風景很漂亮。”

張小姐認為,在推廣生態旅遊的同時,應以不傷害生態為基礎去與自然環境有一個保持距離的接觸,“我覺得是一個比較友好的旅遊行為……我們人來了,自然給我們帶來了風景,然後我們把風景帶進回憶裝走,然後把所有隨身的垃圾也帶走。”



大量垃圾被隨處棄置在橋咀島的沙灘上。

談到推廣生態旅遊與保護環境之間的平衡,張小姐提到在中國大陸的自然景點觀光的經驗,“會發動遊客以垃圾回收來兌換景區的一些紀念性的東西”。她認為政府可透過鼓勵性質的措施鼓勵遊客把山野上的垃圾帶走、並進一步回收。

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曾於2024年發起活動,鼓勵遊客收集景區內的垃圾以換取小禮物、同時減少亂扔垃圾的行為;江西的武功山也有“垃圾換獎牌”的獎勵機製,以鼓勵遊客檢拾景區裏麵的垃圾換領獎牌及獎品。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夏淳權告訴BBC中文,相比起今年“五一”熱門地點東壩曾錄得單日3000人流,而這次橋咀島的單日人流超過4000人,“這麽多的人流會造成很大的環境壓力。”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夏淳權說,這次橋咀島的單日人流超過4000人,“這麽多的人流會造成很大的環境壓力。”

夏淳權表示,這次綠色和平選擇到橋咀島實地考察,是擔憂在長假期會有大量遊客湧現、並且出現破壞生態的行為,“見到在政府沒有任何監管,沒有任何規劃之下,任由遊人進入自然環境,其實會造成很多的破壞。”

近年香港政府將生態旅遊納入施政,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政府表示會落實“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提出的“四山”旅遊。四山包括太平山、鳳凰山、西貢海及大帽山,而西貢海即涵蓋橋咀郊遊徑。

夏淳權指,現時政府大力推廣生態旅遊,甚至將此納入《施政報告》中,但“如果政府想做好生態旅遊,首先要認清旅客需求、環境怎樣得到保護”。他指推動生態旅遊應透過跨部門合作,以可持續旅遊的方式去進行,而“政府到現在一直都未有生態旅遊的政策去支援,令到有這麽多惡果發生”。

環境及生態局回覆BBC中文的查詢指,政府致力確保生態旅遊與自然環境保育並存,未來會在預期訪客較多的日子加強熱門郊遊地點的管理,包括巡查和實施適當的人流交通管理安排;亦會檢視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育的措施,包括檢討有關地點的承載力、適當的管理策略,以及相關法例等。

“下一個我們擔心被逼爆(擠滿)的地點、下一個生態敏感地會在哪裏呢?其實政府應該要做好一個承載力研究,讓我們知道下一個旅遊熱點的生態敏感地會否受到破壞。”夏淳權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外交官戀上中共黨員女兒!違反"禁愛令"被美政府開除
“煙草局退休一萬九”是因為利潤多貢獻大嗎?
"這幾款廚具"恐致鉛中毒!美FDA示警:化學物質滲入食物
10月份中美線空白航班創疫情以來新高,市場進入波動管理時代
禁止悲觀,不許"躺平":中國打擊"惡意挑動負麵情緒"賬號




24小時討論排行

奧巴馬後的美國——被拯救的國家,被改寫的靈魂
曾讓川普挨罰4.5億!紐約州檢察長詹樂霞遭起訴
親曆朝鮮:平壤私家車遍地 年輕人刷支付寶喝紮啤
川普得諾貝爾獎機率極低!BBC點出殘酷真相
她朝ICE人員吐口水 芝加哥大學教授麵臨重罪起訴
永久停火!哈馬斯宣布戰爭結束 川普周日親訪中東
川普:中國將恢複買大豆 農民籲“要貿易 不要補貼”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斯洛:崇拜李白 讓全家改用筷子
教川普加密幣還合辦公司 小兒子拜倫身價估$1.5億
In-N-Out快閃到北京了!雨中排隊 人民的熱情讓人震驚
下嫁的公主在紐約過上中產生活 日本網友不淡定了
伊利諾伊州長真急了:川普就是瘋子,有種來抓我!
H1B員工年薪要多少,雇主才能“賺”回$10萬成本?
她用爽身粉患罕見間皮瘤逝世 強生被判賠償天價
今年十一,年輕人光旅遊不花錢?
特朗普:西班牙應被逐出北約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十一長假:香港力推生態旅遊,但熱門景點遭受破壞前景堪憂

BBC中文 2025-10-09 01:21:55
十一長假:香港力推生態旅遊,但熱門景點遭受破壞前景堪憂

​​​​​​​

上海的嶽先生與女友在十一黃金周長假期的尾聲來到香港旅遊,嶽先生告訴BBC中文,由於想到麥理浩徑徒步,兩人到訪了西貢的萬宜水庫東壩和破邊洲,感受到假日的人潮,“還挺多人的”。

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長假期間,首七天累計有逾128萬人次中國大陸旅客訪港,比去年同期增加約5%。

其中一個遊客到訪的熱門景點,是距離西貢碼頭船程約15分鍾的“橋咀島”,這座狹長島嶼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地質公園。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在黃金周首日(10月1日)到該島實地考察,發現單日有超過4000人登島,並觀察到不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包括穿著球鞋踐踏珊瑚、挖掘海岸生物、違法生火煮食、隨處棄置垃圾等,相關圖片發布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環保團體認為,這種近年來出現的過度旅遊現象會增加生態被破壞的風險,建議政府應在推廣生態旅遊的同時,製訂全麵的保育政策。



有遊人穿著運動鞋在珊瑚區進行浮潛,並雙腳踐踏珊瑚表麵直立步行。



有遊人在珊瑚區進行浮潛,並按壓珊瑚。



有遊人手持魚叉在珊瑚區進行自由潛水,並用手按壓珊瑚。

黃金周橋咀島實況

近年,香港政府大力推動“無處不旅遊”理念,生態旅遊是其中的重點推廣項目。

位於西貢的橋咀島,是香港珊瑚的重要分布地。據漁護署發布的“香港珊瑚礁普查2024”,橋咀北的珊瑚覆蓋率高達71.3%,在香港排名第二。

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有大量推介橋咀島的帖文,當中包括浮潛一日遊的攻略、又有網民形容連島沙洲為“天使之路”、並形容橋咀為“港版馬爾代夫”。



黃金周期間橋咀島上的亂象被曝光引起香港社會關注,小紅書上亦有大量帖文討論。

事後,環境及生態局(環生局)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發文,表示針對訪客亂拋垃圾、生火、騷擾海洋生物和船隻違規停泊等情況,該局聯合各部門立即采取行動,漁護署和警方增派了人員到橋咀洲巡邏,視察是否有違法行為。

環生局又指,各部門在巡查時同時勸諭訪客保護環境及海洋生物,並在西貢碼頭及橋咀洲(即橋咀島)派發單張,宣揚愛護自然及守法的信息。

BBC中文記者於10月7日、十一黃金周假期結束的前一天到達橋咀島,島上仍有不少本地、外籍及大陸遊人在觀光、露營、生火煮食等,同時也有不少垃圾被棄置在沙灘上。現場所見,有政府人員向在場人士派發相關宣傳單張。

居住在九龍的李先生與太太趁著假期帶兩個小朋友到橋咀島上遊泳,他告訴BBC中文,由於橋咀島鄰近西貢碼頭,過往每年夏天都會到訪這裏一至兩次,加上橋咀島屬於地質公園的一部分,他認為可讓小朋友認識更多與大自然相關的知識。

李先生指,過往到來的都是以本地居民為主,但在疫情過後,觀察到愈來愈多非本地的遊客也會到訪,“現在可能(比例)一半一半吧,以前大多數是本地的香港居民……現在網絡方便,透過網絡已經知道有這樣的地方。”



有遊客挖掘海岸生物包括海星和海螺。

生態旅遊需要加強監管

另一名跟隨本地旅行團前往橋咀島的黃太太告訴BBC中文,她在看到橋咀島生態被破壞的消息時感到心痛,當近年愈來愈多遊客到訪香港不同的生態自然景點,黃太太認為需要向遊客提供適切的公眾教育,“像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如果要多些遊客的話,那就需要多一些的教育、對外宣傳。”

其中一間在西貢碼頭的船公司負責人石先生認為,黃金周首日橋咀島之所以會有這麽多遊人,是因為位於橋咀島尾段的半月灣台風過後被封灘,故遊人擠滿了在橋咀碼頭及靠近珊瑚區一帶。

香港租船平台Splitdy Boat過往有舉辦不同的地質公園導賞團、浮潛體驗、跳島導賞、觀光遊船導賞團等服務,在過程中,公司會向客人分享保育的信息。其中一名創辦人林樂儀告訴BBC中文,作為旅遊業界的一份子,近年推廣生態旅遊的其中一個難處,是政府沒有對受保護地區作出管製,“例如什麽人可以在受保護的地區進行浮潛”。

林樂儀觀察到,自疫情結束、通關之後,在小紅書上有不少領隊大力宣傳香港的山徑和水上活動,這也是其中一個令愈來愈多遊客轉向探索生態景點的原因。林樂儀指,Splitdy Boat過往主要以香港本地的客人為主,但今年也多了一些來自大陸的客人,

“我觀察到今次有很多人將整件事歸究於同一群人,即內地人。”然而,她認為這些行為及情況並非大陸遊客獨有。

林樂儀指,相比起指責遊客的行為,更重要是政府對於生態旅遊能夠作出監察與規管,而其中一個可行的措施,是讓遊客在參與一些如浮潛等水上活動時,參加一些受到認證及規範的導賞團,“我覺得這個很重要,而不是隻在推(廣)無處不旅遊。”

旅遊與保育需要平衡



近年,西貢一帶的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已成為小紅書上的旅遊打卡熱點。

近年,西貢一帶的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麥理浩徑、橋咀島等地方已成為了小紅書上的旅遊打卡熱點。每逢長假,都會有不少遊客前往這些景點。

來自江蘇的張小姐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過往來香港旅行主要是在市區一帶觀光,這次來到西貢,也有乘船環島遊覽,“坐快艇玩了一個半小時……風景很漂亮。”

張小姐認為,在推廣生態旅遊的同時,應以不傷害生態為基礎去與自然環境有一個保持距離的接觸,“我覺得是一個比較友好的旅遊行為……我們人來了,自然給我們帶來了風景,然後我們把風景帶進回憶裝走,然後把所有隨身的垃圾也帶走。”



大量垃圾被隨處棄置在橋咀島的沙灘上。

談到推廣生態旅遊與保護環境之間的平衡,張小姐提到在中國大陸的自然景點觀光的經驗,“會發動遊客以垃圾回收來兌換景區的一些紀念性的東西”。她認為政府可透過鼓勵性質的措施鼓勵遊客把山野上的垃圾帶走、並進一步回收。

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曾於2024年發起活動,鼓勵遊客收集景區內的垃圾以換取小禮物、同時減少亂扔垃圾的行為;江西的武功山也有“垃圾換獎牌”的獎勵機製,以鼓勵遊客檢拾景區裏麵的垃圾換領獎牌及獎品。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夏淳權告訴BBC中文,相比起今年“五一”熱門地點東壩曾錄得單日3000人流,而這次橋咀島的單日人流超過4000人,“這麽多的人流會造成很大的環境壓力。”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夏淳權說,這次橋咀島的單日人流超過4000人,“這麽多的人流會造成很大的環境壓力。”

夏淳權表示,這次綠色和平選擇到橋咀島實地考察,是擔憂在長假期會有大量遊客湧現、並且出現破壞生態的行為,“見到在政府沒有任何監管,沒有任何規劃之下,任由遊人進入自然環境,其實會造成很多的破壞。”

近年香港政府將生態旅遊納入施政,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政府表示會落實“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提出的“四山”旅遊。四山包括太平山、鳳凰山、西貢海及大帽山,而西貢海即涵蓋橋咀郊遊徑。

夏淳權指,現時政府大力推廣生態旅遊,甚至將此納入《施政報告》中,但“如果政府想做好生態旅遊,首先要認清旅客需求、環境怎樣得到保護”。他指推動生態旅遊應透過跨部門合作,以可持續旅遊的方式去進行,而“政府到現在一直都未有生態旅遊的政策去支援,令到有這麽多惡果發生”。

環境及生態局回覆BBC中文的查詢指,政府致力確保生態旅遊與自然環境保育並存,未來會在預期訪客較多的日子加強熱門郊遊地點的管理,包括巡查和實施適當的人流交通管理安排;亦會檢視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育的措施,包括檢討有關地點的承載力、適當的管理策略,以及相關法例等。

“下一個我們擔心被逼爆(擠滿)的地點、下一個生態敏感地會在哪裏呢?其實政府應該要做好一個承載力研究,讓我們知道下一個旅遊熱點的生態敏感地會否受到破壞。”夏淳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