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隨著中國政府試圖拉動低迷經濟增長的努力在市場掀起波瀾,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在狂喜與失望之間反複搖擺。
如今,中國股市正迎來又一輪牛市行情。分析師與投資者表示,這一次,行情的主要驅動力不再是政策的變化,而是一股與推高美國及其他地區股市相同的趨勢——人工智能。
“市場對政府會采取以及不會采取哪些經濟刺激措施的預期已經重新校準,”對衝基金Stillpoint投資的創始人埃裏克·黃(音)表示,“這讓投資者更願意將資金投入他們認為增長潛力巨大的經濟領域。”
今年,在中國人工智能產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業股價都實現了三位數增長。阿裏巴巴推出了廣受歡迎的開源人工智能係統,今年其股價漲幅已超120%;中國最先進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漲幅更高,約為180%。百度、騰訊、小米等其他中國科技股今年漲幅也均在60%左右。
相比之下,在人工智能熱潮中占據核心地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美國芯片製造商英偉達今年股價漲幅約為40%。

阿裏巴巴在中國杭州的總部。
與美國市場類似,人工智能推動的科技股漲勢對中國整體市場指數產生了巨大影響。追蹤中國大型企業的明晟(MSCI)中國指數已連續五個月上漲,今年漲幅超40%,遠超美國同類股指約15%的漲幅。
中國指數已由科技企業主導,其中騰訊、阿裏巴巴、小米這三大成分股合計占該基準指數權重約30%。而在美國,排名前三的英偉達、微軟、蘋果合計占比約20%。

多年來,中國股市一直是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之一。直到去年9月,政府鼓勵銀行向股票和房地產購房者增加放貸後才推動股價飆升。
今年1月,中國初創企業深度求索宣稱研發出一款性能強勁的人工智能模型,且其構建成本遠低於資金更雄厚的美國競爭對手,這一消息震動科技界,股市隨之開始新一輪上漲。
自那以後,阿裏巴巴推出了多款廣受歡迎的AI模型;中國企業開發的開源AI係統始終位居全球性能排名前列。字節跳動、阿裏巴巴、騰訊、華為等擁有龐大人工智能及雲業務的中國企業向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投入大量資金。
作為推動先進技術自主發展的舉措之一,中國政府也為數據中心、高容量服務器和半導體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及硬件提供了資金支持。
“中國擁有強有力的國家政策支持、龐大的數據資源、充足的電力供應、領先的製造能力、多樣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以及競爭激烈的私營部門,”美國銀行旗下的美銀全球研究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吳旖表示。她稱中國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亞軍”。

上海車展上的小米汽車。中國基準股指目前科技股權重顯著提升,騰訊、阿裏巴巴和小米三家企業合計占該指數市值約30%。
部分投資者稱,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權之爭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看漲情緒。今年7月,英偉達表示美國政府將允許其重啟麵向中國市場的特供芯片銷售。
但中國監管機構已加大力度推行一項指令,要求建設數據中心的企業采購國產芯片。Stillpoint投資的埃裏克·黃表示,中國股市將此視為“中國有意構建自主生態係統的信號”。

中國科技企業赴美上市曾是華爾街的重頭戲,但隨著中美關係惡化,近年來這類IPO已大幅放緩。而在中國國內,由於政府加強對市場的管控,本土上市節奏也有所放緩。
近期的市場勢頭正吸引著有意在上海或香港上市的中國科技企業。
上周,上海證券交易所批準了中國半導體企業摩爾線程的上市申請;總部位於科技重鎮杭州的初創企業宇樹科技上月表示,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啟動上市程序。
瑞士聯合私人銀行駐新加坡股票顧問衛森·林(音)表示:“對於目前計劃上市的中國科技企業而言,香港無疑是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