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打工人的新聞似乎總是同“錢”與“命”脫不開關係。因工傷斷指的工人雖然得到了一定補償,但過去的剝削賬就此被合法勾銷;貴州的農民工被欠的百萬薪水,則被推諉到最遲春節兌付,似乎存心不讓人過個好年。稅收新規將開始從外賣員等平台勞動者身上抽稅,平台積極推行係統代扣,決不使外賣員疏於納稅守法。而亡命鐵軌中的保潔員,則永久結束了為那微薄工資的生死疲勞,隻是不知身後留下怎樣的家庭。勞動者的處境是無奈的,失業潮加劇的今天,關於“更好”待遇的想象正越來越萎縮。能同時抓住“錢”與“命”,仿佛就足夠奢侈。
以下為各行業的勞動者新聞簡訊。
01 工廠工地
曆經14月,江蘇工人斷指工傷獲賠
9月20日,據水瓶紀元發布,江蘇一工人於8月27號收到自己斷指工傷的第一筆賠款。2024年6月初,該工人在江蘇某工廠使用電動台鋸時被切斷一截大拇指。工廠在入職時讓其簽署了包含“放棄社保”條款的合同,並試圖通過“私了”安撫。家屬堅持申請工傷鑒定,最終被認定為工傷八級。曆經協商、工傷認定、勞動仲裁等多輪程序長達14個月後,在法院調解下雙方以15萬元賠償金達成和解,其父親自願放棄加班費、社保補償等其他訴求。
圖為受傷工人的手寫工作時間記錄
貴州興仁政府項目拖欠農民工百萬工資
9月28日,數十名來自貴州、四川等地的農民工反映,他們參與建設的貴州興仁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項目存在巨額工資拖欠。自2024年底完工以來,勞務公司未按合同支付報酬,截至目前仍拖欠泥工、鋼筋工等班組共計上百萬元工錢。工人多次向勞務公司及項目方追討,對方均以“政府投資項目資金未到位”為由推諉。盡管經當地勞動部門協調後有過零星支付,但自2025年8月起便再無下文。勞務公司負責人承認拖欠事實,將原因歸咎於“層層欠款”,並給出了“爭取在春節前解決”的口頭承諾。
北京康龍化成實驗室發生事故致兩名員工窒息身亡
9月22日,觀察者網發布消息稱,康龍化成的一起安全事故調查結果已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網發布。事故發生在6月3日,兩名實驗操作員在淩晨作業時進入充滿氮氣的柔性隔離器內,最終窒息而亡。調查報告顯示,該公司存在安全培訓缺失、風險管控不力等諸多漏洞,調查組建議對公司處以30-100萬元罰款,對總裁樓小強等11名管理人員處以罰款。
02 服務業
紹興地鐵撞保潔員致3死1傷,均為勞務外包
9月24日,《新黃河》報道稱,在9月13日的紹興軌道交通2號線車輛非運營期間,4名保潔人員穿越軌道時被一輛返場檢修的電客車碰撞,其中3人搶救無效死亡,1人受傷。據悉,地鐵保潔員普遍為勞務外包,工作強度與收入不成正比,安全培訓則由外包公司負責,專業性不能確保。
地鐵保潔員常常要工作12小時及以上
稅收新規落地,月收入超過6250元的外賣員需納稅
10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發布的《互聯網平台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有關要求,互聯網平台企業將首次正式報送平台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這意味著外賣騎手、主播、網約車司機等通過互聯網平台展開配送、運輸、家政等勞務活動的從業人員需要繳納稅收。雖然多數官方報道均強調“外賣員等年收入12萬以下基本不繳稅”,但根據外賣騎手發布的視頻,月收入超過6250元(即年收入超過75000元)的外賣員需要納稅,且稅收是通過平台代扣的方式繳納的,即外賣員從平台提現時,平台會自動扣除稅款。
03 白領
—
廣西高校教師在職讀博辭職遭索賠17萬,仲裁確認解約校方擬起訴
9月中旬,廣西賀州學院一名95後教師在職讀博,5月提出辭職後被校方按《定向培養博士合同》索賠約17萬元。8月,賀州市仲裁裁定雙方於7月5日解除聘用關係,學校應出具解除證明並配合轉檔社保;校方稱認可“解除”,但堅持追索費用與違約金,已準備起訴,且未先行辦理離職轉檔。該教師稱學校讀博政策中途調整(路費報銷、借支與博士補貼縮水)構成違約在先,願退部分費用不接受高額違約金。高校強迫教師簽訂服務期協議的行為由來已久,大部分完全脫離“補償學校實際投入”的邊界,用層層疊加的服務期和懲罰性違約金把人拴住,再拿離職證明、檔案和社保做籌碼逼迫就範,讓青年教師陷入“入職前是人才,入職後是人質”的圈套之中。
04 其它
—
流動兒童調研發布,建議富餘學位優先惠及流動兒童
9月23日,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23-2024)》,指出部分城市公辦學校出現學位富餘情形下,應調整學位規劃,優先向流動兒童開放。報告指出近年來流動人口規模持續擴大,流動兒童占青少年總人口近三分之一,受教育問題未被妥善解決,而長期實行的入學積分製度似乎未將他們包括在教育公平之內。
“森鶴校園”涉嫌商品欺詐與工資拖欠,數千學子利益受損
9月23日,據大象新聞報道稱,南昌森鶴科技有限公司在長期誘導學生兼職、商品欺詐和工資拖欠後,宣布企業虧損,負責人跑路。受害員工和消費者多為學生,不僅勞無所得,還需要自掏腰包彌補熟人利益受損,甚至背負信用危機。”森鶴校園”精準定位高考後準大學生群體,以“校園夢想合夥人”為名開啟校園兼職項目招募千餘學生,參與信息收集、朋友圈推廣、商品推銷等,其中更換多次借口拒付工資且拒絕提供售後。目前受害者嚐試聯合報案與維權,但由於人員分散、個體損失金額不大,合法權益較難追回。
超十五省發布新策,補貼社保個人繳費額25%以穩就業
10月1日,據大象新聞報道,9月以來,超過15省份發文表示,要對在製造業、生活服務業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就業的重點群體給予補貼,額度為社保個人繳費額的25%。該政策主要目標群體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未就業或失業人員,意在提升就業穩定性。此舉將穩就業政策落到勞動力供給方,而不是通過企業實現並間接轉嫁矛盾,此政策或將引導勞動者就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