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資料圖
根據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凡在美國出生並受其管轄者,均為美國及其所屬州之公民”。這一條款自南北戰爭後通過以來,一直被解讀為適用於所有出生在美國的人,無論其父母是否為公民或持合法身份者。
司法部副部長紹爾(D. John Sauer)在當天的聽證中表示,第十四修正案的原意是為保障前奴隸後代的公民身份,不應延伸至當代非法移民的子女。他還批評下級法院濫發全國性禁令,助長了“挑選法院”(forum shopping)行為,使政府在法律博弈中處於不利地位。
雖然最高法院預計不會就行政令的合憲性作出實質性裁決,但在兩個多小時的辯論中,自由派大法官普遍認為該行政令幾乎肯定違憲。大法官索托馬約爾(Sonia Sotomayor)對紹爾說,川普的行政令“違反了最高法院的四項先例”。
此次聽證的核心焦點在於,聯邦地區法院是否有權在全國範圍內叫停聯邦政策。保守派大法官大多對此持審慎態度,認為應當限製下級法院發布全國性禁令的權力。大法官阿利托(Samuel Alito)指出:“我們有680名聯邦地區法官……每位法官都可能感染一種職業病——相信自己總是對的,因此自認為可以做任何決定。”
阿利托等人主張,將廣泛適用的全國性禁令,轉變為個案性救濟措施,或通過程序更嚴格的集體訴訟方式處理係統性政策爭議。
相比之下,自由派大法官擔憂,取消全國禁令可能使行政部門的違憲行為長期無法糾正。大法官傑克遜(Ketanji Brown Jackson)對邵爾說:“你的主張似乎把我們的司法係統變成了‘誰能抓住我誰贏’的機製。每個受害者都必須請律師起訴,政府才會停止侵犯人民的權利。這與法治背道而馳。”
值得注意的是,由川普提名的兩位保守派大法官——戈薩奇(Neil Gorsuch )和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也在一係列交流中向邵爾施壓,詢問取消全國性禁令是否會造成非法的行政命令在最高法院幹預前長期生效的情況。
首席大法官羅伯茨(John Roberts)則強調,最高法院具備快速裁決重大憲法爭議的能力。他以2024年1月的TikTok案為例,指出法院僅用一個月就裁定支持聯邦政府強製出售該應用。羅伯茨說:“本院若作出裁決,其效力將覆蓋全國。在當前案件中,有何理由阻礙我們迅速行動?”
盡管保守派希望推動程序改革,但阿利托也承認,即使取消全國性禁令、轉向集體訴訟,聯邦政策仍可能被多州和團體以碎片化訴訟方式阻擊。
他質疑道:“如果結果不變,爭論程序改革意義何在?”
本案已作為緊急案件進入最高法院審理程序,但大法官們的裁決時間仍不明朗。5月的罕見聽證表明,大法官們尋求在典型的7月時間框架內做出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