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韻達被立案調查,快遞業黑幕藏不住了

韻達被立案調查,快遞業黑幕藏不住了

文章來源: 商界雜誌 於 2025-03-24 01:27:1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沒有安全的速度,終將是一場危險的狂奔。

3月19日,國家郵政局的一紙通報,將韻達快遞推至風口浪尖。

通報直指其部分加盟企業對協議客戶的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導致涉詐騙宣傳品通過寄遞渠道流通,造成受害人重大財產損失,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因“管理缺位”被立案調查。

韻達怎麽了?

這並非韻達首次“觸雷”。

早在去年4月,其義烏網點便因違規處理用戶退貨件被約談,彼時監管部門已嚴令整改。但顯然,韻達的“舊疾”未愈,反而在加盟模式的縱容下,演變為一場係統性危機。

韻達的症結,本質是加盟製快遞企業的通病。

中國快遞業的崛起,離不開加盟製。低成本擴張、快速覆蓋市場,成就了“通達係”的黃金十年。數據顯示,中國快遞業務量80%以上由加盟製企業完成,這種“輕資產、快擴張”的模式,讓快遞企業以極低成本覆蓋全國,卻也埋下管理失控的隱患。

據了解,多數快遞企業采用“總部—省公司—加盟網點”三級架構,但實際運營中普遍存在“層層轉包”現象。

層層轉包的利益鏈,導致總部對末梢網點的管理力有不逮。從違禁品寄遞到用戶隱私泄露,從虛假簽收到暴力分揀。快遞業因加盟網點違規操作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

以韻達為例,其網絡覆蓋4萬家網點,但總部對加盟商的控製力薄弱,加之快遞業近年來的價格戰已讓行業利潤率逼近冰點,部分加盟商為壓縮成本,使用未備案的第三方打單係統。這些係統技術落後、安全漏洞百出,成為信息泄露的溫床。

更諷刺的是,詐騙廣告的流通,竟成了加盟商牟利的“灰色副業”。

快遞麵單上的二維碼廣告,大多通過第三方合作投放,快遞企業既無審核機製,亦無風險提示。

數據顯示,38%的消費者曾收到此類廣告,其中有14%的人因掃碼被騙。而當問題爆發,總部與加盟商互相推諉,最終由消費者買單。

快遞黑幕

快遞業早已邁入數字化時代,但技術投入卻嚴重滯後。

2023年某安全測試顯示,主流快遞公司的麵單係統存在17種漏洞,從數據未加密到弱口令登錄,低級錯誤比比皆是。生物識別、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率不足5%,與行業萬億規模形成強烈反差。

韻達此次的負麵爆發,隻是行業痼疾的一個縮影。

麵對立案調查,韻達在24小時內迅速回應:成立專班、部署整改、強化培訓……一套標準的危機公關話術行雲流水。

然而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去年4月1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播出《快遞何以變“盲盒”》,報道了韻達速遞義烏北苑營業網點涉嫌違法售賣退件等問題,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對韻達快遞總部已經進行了約談。

沒想到,韻達快遞不僅沒有徹底整改,反而在隨後的一年內負麵頻發。

去年5月,湖北省隨州市郵政管理局因隨州市韻達快遞物流有限公司未按規定報送實名收寄信息,對其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10月,湖南省永州市郵政管理局又因東安縣韻達快運有限責任公司開辦快遞末端網點未按規定備案,對其進行了處罰。

如此頻繁的違規事件,暴露出韻達在加盟模式下長期存在的監管漏洞。

“刮骨療毒”

沉屙當用猛藥,這一次國家郵政局對韻達的立案調查,是一次強力糾偏。但若僅止於個案處罰,行業痼疾仍難根治。

加盟製企業的“原罪”,在於總部與加盟商的權責失衡。法律上,總部需承擔統一管理責任,但現實中,加盟商為壓縮成本而違規操作,總部卻以“獨立法人”為由推卸責任。這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遊戲規則,早已淪為行業公開的秘密。

更深遠的問題是,法律對快遞廣告的監管仍存空白。

現行法規未禁止快遞麵單附加廣告,即便廣告內容涉詐,快遞企業也常以“不知情”為由推脫責任。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專家陳音江直言:“快遞公司作為廣告發布者,不僅對麵單上的廣告內容負有審核義務,一旦出現問題也難以脫責。”

韻達被查,徹底撕開了快遞業光鮮表皮下的隱秘黑幕。

時至今日,不隻是韻達,快遞行業需要一場“刮骨療毒”:一方麵要打破加盟製下的“甩鍋”邏輯,重構總部與末梢的權責鏈條;更重要的是,要將技術投入從“成本項”變為“競爭力”,用真正的創新守護安全。否則,今天的韻達,不過是明日更多企業的前奏。

畢竟,沒有安全的速度,終將是一場危險的狂奔。

查看評論(6)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棵樹倒在了亞馬孫雨林,露出了原住民的“骨灰盒”
40℃熱炸了,比天氣更熱的是“新高溫經濟”
幼兒園鉛中毒,孩子到底吃了什麽?
中方邀請李在明參加閱兵,韓外交部回了10個字
AI殺死了破折號,也絞殺了...語文

24小時討論排行

9年前未買百架殲-10C! 伊朗軍官曝當年“打錯牌”內幕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現場 眾議長一舉動讓美國“炸鍋”
會見梅爾茨 王毅提起中國曾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營750人正露營河邊
數千人湧入割韭菜,北京的這座山被“薅禿了”
較真來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中國消費降級 五星級飯店紛紛在街頭擺起了地攤
經濟學人:別想指望這份法案帶來美國經濟繁榮增長
未按規定申報行蹤!奧運冠軍退出遊泳世錦賽
2050年衰老將被攻克?合成生物學教父揭秘長壽未來
紐約法拉盛實錄:無證移民,跟移民局玩貓鼠遊戲
網傳墜亡機長能力排查不合格 業內人士揭晉升內幕
美國得州洪水逐漸退去,20餘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美國“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
BBC上百名員工聯名,指控公司淪為“以色列傳聲筒”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擋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執行死刑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韻達被立案調查,快遞業黑幕藏不住了

商界雜誌 2025-03-24 01:27:13


沒有安全的速度,終將是一場危險的狂奔。

3月19日,國家郵政局的一紙通報,將韻達快遞推至風口浪尖。

通報直指其部分加盟企業對協議客戶的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導致涉詐騙宣傳品通過寄遞渠道流通,造成受害人重大財產損失,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因“管理缺位”被立案調查。

韻達怎麽了?

這並非韻達首次“觸雷”。

早在去年4月,其義烏網點便因違規處理用戶退貨件被約談,彼時監管部門已嚴令整改。但顯然,韻達的“舊疾”未愈,反而在加盟模式的縱容下,演變為一場係統性危機。

韻達的症結,本質是加盟製快遞企業的通病。

中國快遞業的崛起,離不開加盟製。低成本擴張、快速覆蓋市場,成就了“通達係”的黃金十年。數據顯示,中國快遞業務量80%以上由加盟製企業完成,這種“輕資產、快擴張”的模式,讓快遞企業以極低成本覆蓋全國,卻也埋下管理失控的隱患。

據了解,多數快遞企業采用“總部—省公司—加盟網點”三級架構,但實際運營中普遍存在“層層轉包”現象。

層層轉包的利益鏈,導致總部對末梢網點的管理力有不逮。從違禁品寄遞到用戶隱私泄露,從虛假簽收到暴力分揀。快遞業因加盟網點違規操作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

以韻達為例,其網絡覆蓋4萬家網點,但總部對加盟商的控製力薄弱,加之快遞業近年來的價格戰已讓行業利潤率逼近冰點,部分加盟商為壓縮成本,使用未備案的第三方打單係統。這些係統技術落後、安全漏洞百出,成為信息泄露的溫床。

更諷刺的是,詐騙廣告的流通,竟成了加盟商牟利的“灰色副業”。

快遞麵單上的二維碼廣告,大多通過第三方合作投放,快遞企業既無審核機製,亦無風險提示。

數據顯示,38%的消費者曾收到此類廣告,其中有14%的人因掃碼被騙。而當問題爆發,總部與加盟商互相推諉,最終由消費者買單。

快遞黑幕

快遞業早已邁入數字化時代,但技術投入卻嚴重滯後。

2023年某安全測試顯示,主流快遞公司的麵單係統存在17種漏洞,從數據未加密到弱口令登錄,低級錯誤比比皆是。生物識別、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率不足5%,與行業萬億規模形成強烈反差。

韻達此次的負麵爆發,隻是行業痼疾的一個縮影。

麵對立案調查,韻達在24小時內迅速回應:成立專班、部署整改、強化培訓……一套標準的危機公關話術行雲流水。

然而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去年4月1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播出《快遞何以變“盲盒”》,報道了韻達速遞義烏北苑營業網點涉嫌違法售賣退件等問題,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對韻達快遞總部已經進行了約談。

沒想到,韻達快遞不僅沒有徹底整改,反而在隨後的一年內負麵頻發。

去年5月,湖北省隨州市郵政管理局因隨州市韻達快遞物流有限公司未按規定報送實名收寄信息,對其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10月,湖南省永州市郵政管理局又因東安縣韻達快運有限責任公司開辦快遞末端網點未按規定備案,對其進行了處罰。

如此頻繁的違規事件,暴露出韻達在加盟模式下長期存在的監管漏洞。

“刮骨療毒”

沉屙當用猛藥,這一次國家郵政局對韻達的立案調查,是一次強力糾偏。但若僅止於個案處罰,行業痼疾仍難根治。

加盟製企業的“原罪”,在於總部與加盟商的權責失衡。法律上,總部需承擔統一管理責任,但現實中,加盟商為壓縮成本而違規操作,總部卻以“獨立法人”為由推卸責任。這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遊戲規則,早已淪為行業公開的秘密。

更深遠的問題是,法律對快遞廣告的監管仍存空白。

現行法規未禁止快遞麵單附加廣告,即便廣告內容涉詐,快遞企業也常以“不知情”為由推脫責任。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專家陳音江直言:“快遞公司作為廣告發布者,不僅對麵單上的廣告內容負有審核義務,一旦出現問題也難以脫責。”

韻達被查,徹底撕開了快遞業光鮮表皮下的隱秘黑幕。

時至今日,不隻是韻達,快遞行業需要一場“刮骨療毒”:一方麵要打破加盟製下的“甩鍋”邏輯,重構總部與末梢的權責鏈條;更重要的是,要將技術投入從“成本項”變為“競爭力”,用真正的創新守護安全。否則,今天的韻達,不過是明日更多企業的前奏。

畢竟,沒有安全的速度,終將是一場危險的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