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豬怕壯,朱之文還沒出名前,過著農民的生活,窮是窮了點,至少活得無憂無慮。
一唱成名後,大衣哥好心自掏腰包為村裏做善事,結果成了一些人的錢袋子,村民隻要一沒錢就想到跟大衣哥借錢。
2025年春節,朱之文家門口照常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陌生人。他們從各地趕往朱之文家,打著給大衣哥拜年的名義,實則是要問大衣哥借錢。裏三層外三層的情景,“誇張”一詞已經不足以形容了。
圍堵在朱之文家門口的陌生人都是年紀較大的中老年人,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來看並不寒酸,有的甚至光鮮亮麗。
這些人很多都戴著墨鏡,上門來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跟大衣哥借錢。理由豐富多樣,有的是兒子要出國留學,有的是兒子要娶媳婦,有的是生意失敗沒錢還債。主打一個隻要能借到錢,什麽理由都能有。
其中還不乏一些老麵孔,一位來自吉林的大爺這幾年春節都會找上大衣哥家門,今年依舊不例外。
隻見大爺臉不改色心不跳地開口就要借三十萬,知道這樣的要求顯然是不可能實現,又看到借錢的人越來越多後,大爺改口“隻給一兩萬也可以”。
相比起大爺這樣斯文的借錢方式,激進的行為也不少。大年初三那天,有幾位中年婦女不停地敲打大衣哥的家門,一邊還大聲叫喊:“人心也是肉長的,朱之文你就借我些錢吧”。
更有甚者一邊情緒激動用力拍門,一邊叫囂:“朱之文快給錢,不給錢我就不走了”。那氣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大衣哥欠他們錢沒還呢!
強硬的不行,有人就換個方式試圖先進了朱之文家再說。一位老人拉著行李箱,突然便叫喊自己身體非常不舒服,需要有個地方休息一下,並拍門喊朱之文開門讓他進去。
這樣的場景,春節期間幾乎每天都會在大衣哥家門口上演。
即使他們知道朱之文不會理會,也不會借錢,卻依然還抱著一絲希望。殊不知這樣的行為不但給自己丟麵子,還嚴重影響了朱之文一家的日常生活。
朱之文的妻子想出門一趟,剛打開一絲門縫就被圍堵在門外的人流推開,門外的人企圖湧進去。大衣嫂被堵在門口進退兩難,隻得憑一己之力將門關上。
還有一些年輕人見大門進不了,幹脆爬上大衣哥家的圍牆,打算跳牆而入,嚇得大衣哥門窗緊閉,在家裏躲清靜。
其實這些人都是眼紅大衣哥的成就,認為他從草根到明星紅人,賺了這麽多錢借給別人也是應該的。
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朱之文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有一顆淳樸與感恩之心的他,剛出名就自願掏錢為村裏修路,結果卻換來村民一句“就修那麽一點路”,春節前給村裏的低保老人送年貨,又被嫌棄送燈籠不實用當場就還給大衣哥。
甚至還有村民說朱之文應該給村裏一人買輛小轎車,一人給一萬塊錢。
這些年,朱之文麵對這些不給麵子,甚至故意甩臉讓他難堪的行為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很多人不明白既然有人不領情,這些年大衣哥商演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何不停止給村民送禮呢?
朱之文還是堅持做人不能忘本,雖然賺的大不如從前了,但他還是會竭盡所能幫助真正需要的人。
而對於那些借錢不還的,朱之文還是會繼續催款,畢竟借出去的兩百多萬都是他的血汗錢,吃一塹長一智,他寧願把這些錢要回來幫助更多有難處的人。至少不會被道德綁架,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