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圖蟲創意 編者按:春節,中國人心中最傳統、最具儀式感的節日。這是一場從異鄉到故鄉的歸來,是小城裏升騰起的煙火氣,也是一場流動的消費盛宴。值此春節之際,時代周報、時代財經聯合推出《小城大年》係列報道,關注春節經濟和時代變遷下的點滴。 “今年回縣城老家當地醫美機構做了個光子嫩膚,價格比大城市便宜了1/3,但效果差不多,感覺有被震撼到。”今年春節假期前,提前一周回家的馮馮在社交平台發帖,直言實現了“光子自由”,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表示讚同,稱“縣城醫美真香”。 選擇在春節前夕到縣城做醫美的人不在少數,縣城醫美機構訂單激增。 在河南開封開醫美機構的王茉向時代財經透露,僅在1月19日~26日的這一周,機構訂單數量便同比上個月增加了30多單,來做醫美的除了本地人,還有返鄉的“愛美人士”,甚至有人帶親友“組團”前來消費。其往往傾向於選擇能快速見效的項目,以便在春節走親訪友時展現“新麵貌”。 近年來,伴隨 “顏值經濟”的蓬勃發展,醫美不再是大城市的專屬,強勁的風潮正向更低線的縣城吹去。據《2023醫美人群洞察報告》,四線及以下城市嚐試醫美的人群占比38.4%,其次是新一線城市,占比20.0%。嗅到商機的美業人不在少數,下沉市場的醫美機構正在悄然崛起。 機會在前,挑戰如影隨形。相比做出一定體量的大中型連鎖美容機構來說,小型、個體的美容院往往麵臨更多的資金壓力,生存空間相對逼仄。而縱觀行業來看,各大美妝品牌也紛紛入局醫美賽道,嚐試開店,這對於縣城醫美從業者來說,亦是巨大的考驗。 有機構爆單招臨工 為了能在新春前夕最大限度地搶奪客流,位於下沉市場的醫美機構悄悄打響了價格戰。 有別於往年較為常規的充值返利、團購套餐等活動,今年不少醫美機構都推出打折力度更大的套卡活動。時代財經從多個位於四線及以下城市的醫美機構和美容院處了解到,其節前都有針對不同醫美項目推出相應的套卡,與原價相比最低可至5折。 以位於江蘇連雲港的一家醫美機構為例。其店內推出了“光電抗衰一卡通”“凍齡抗衰女神卡”等套卡,其中包含了光電類、刷酸等醫美項目,上述套卡價格分別為2025元、9999元。該醫美機構銷售人員向時代財經透露,這是為了新春推出的套卡,優惠時間持續到2月末,平日套卡項目僅以套餐形式出售,原價為4680元、16800元,對比來看,分別約打了4.3折和6折。 同樣推出套卡福利的還有位於湖南湘潭的連鎖醫美機構。早在半個月以前,其已推出了15800元“新春特惠卡”,包含熱瑪吉全麵部1次、超光子全模式半年卡、膠原臻白瓶6次等項目。“平時在我們這裏做一次熱瑪吉就要接近2萬元,還不包括其他項目。”該醫美機構人士表示。 在一眾醫美項目中,具備美白提亮、去紅祛斑效果的光子、黑金成為春節前夕的熱門選項,不少醫美機構都會將優惠傾斜其中。 “這兩個項目的恢複期都在一周內,時間比較短,但效果顯著。過年期間不少人有走親戚見朋友的需求,很多人都會希望做個醫美‘煥新’下自己。”王茉觀察發現,今年不少常年在大城市駐紮的“打工一族”,都特意提前返鄉做醫美,“很多比較基礎的醫美項目,縣城的大型機構做出來的效果和一線城市的沒什麽不同,還能更便宜一些。” 縣城醫美所具備的高性價比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光顧,美業人迎來了“爆單時刻”。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縣城美業人紛紛發出門店預約記錄的截圖、短視頻,感慨訂單爆滿,“忙到飛起”。 在山西呂梁從事醫美護理工作的陳文玉向時代財經表示,自元旦後,她所在的醫美機構迎來了大批量的預約訂單,近一個月以來每天都基本滿員,近兩天還有‘加塞’進來的訂單。“人手根本不夠,我們門店還招了兩個臨工幫忙打下手。往年我們都是初八才開張,今年老板發話說初五就得回來上班。” 不過,縣城醫美業態亦存在“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時代財經發現,相比大中型醫美機構的門庭若市,部分小型醫美機構的生意則顯得門可羅雀。多名小型、非連鎖的醫美機構業內人士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近期生意蕭條,看著大機構年前爆單感覺失落,“感覺都要開不下去了”。 一名在去年與朋友合夥創業的00後縣城醫美機構從業者林風向時代財經直言,他們春節期間的訂單量有所減少,主要是被大機構搶去了。“(大機構)的優惠力度打得很猛,惠客福利多,我們這種剛起步的比不了。但如果是非節假日期間的話,大家還是勉強可以在客單價上‘打個平手’。” 縣城美業也有難處 醫美之風正向著下沉市場吹去,但對於縣城美業人來說,要想抓住風口實現致富並非易事。 與一、二線城市相比,縣城經濟水平較低,大多醫美機構盈利速度較慢,資金回籠周期長,但前期醫美設備采購、場地租賃、人員培訓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一旦資金鏈斷裂,這門生意便會崩盤。 王茉給時代財經算了一筆賬,以其所在的四線城市開封為例,若要在鼓樓廣場等核心商圈開一家中小型的輕醫美機構,算上租金、裝修、設備采購、人員成本以及一些雜費,總投資大概在150萬~350萬元之間。“在營銷到位,客流量保證穩定的情況下,起碼也要2年才能回本。” 但直觀來看,在項目、產品選擇方麵,縣城醫美機構的更新速度相對大城市同行來說較慢,留住消費者的難度更甚。 人才方麵,縣城對於專業醫美從業者的吸引力有限,醫美機構招聘難度大,就算招到了,人才流失的概率也較大。“前兩年好不容易帶出了一個醫療美容護理師,各方麵水平都挺好的,但後來因為大城市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就走了。”陳文玉對此深有體會。 而越來越多的醫美機構選擇入駐縣城,也讓下沉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除了業內的“原住民”,近年來,優時顏、至本、歐萊雅等美妝品牌亦在錨定醫美市場,將其視作下一個增長點,並在一、二線城市開設線下門店。 盡管目前上述品牌仍未開始在縣城發力,但作為品牌發展重地的下沉市場,或將會成為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而美妝品牌們的知名度更高、客群更廣,對於紮根縣城的醫美機構來說,勢必會造成新一波的衝擊。 也有縣城美業人想出應對之策。年後,林風計劃開始組建自己醫美機構私域平台,主打基礎醫美,並結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捆綁”麵部護理、身體按摩套餐,通過熟客之間口口相傳,先獲得穩定的客流量。 “縣城人口相對比較少,人際關係網絡會比較緊密,當地的人一旦認定這家機構,就會一直光顧,客戶的忠誠度還是比較高的。”林風直言,“當務之急就是先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