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鄧州的翟月娥發現當地教育係統有兩個公辦教師可能冒用了她的學籍和成績,經她舉報後,教體局僅僅批評教育讓她難以信服。更讓她心中難以平靜的是,她曾經也用他人的學籍參加中考,後來因為不願頂著別人的名字生活,畢業後放棄了中專學曆,自謀生路。5月8日,鄧州市教體局一位工作人員向現代快報記者回應,經調查,當地確實有一名在職教師曾冒用翟月娥學籍參加中考。目前,已將調查結果回複給反映人,並參照相關規定做了處理。
兩次中考“落榜”後,她用別人學籍考上中專
1980年出生的翟月娥是河南鄧州人,1996年,她在鄧州市趙集鎮第一初級中學(下稱一初中)參加中考。
“當時考了400多分,沒收到錄取通知書。這個分數公辦師範可能不夠,民辦師範(師資班)還是可以上的。”翟月娥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當時鄧州的教育政策規定,不允許學生複讀後再參加中考,但成績好的例外,中考成績350分以上的還可以免費複讀。
在這種情況下,翟月娥選擇留在一初中複讀,並於1997年二次參加中考。這一次,翟月娥的考試成績依然隻有400多分,仍未收到錄取通知書。
兩次中考後都未收到錄取通知書,翟月娥轉入趙集鎮第二初級中學(二初中)複讀,並於1998年第三次參加中考。
翟月娥稱,第三次參加中考,她在老師安排下,借用了二初中輟學應屆生趙某的學籍參加考試。這一次,翟月娥考分有了很大的突破,總分550分她考了525分,順利被南陽市農業學校(中專、下稱南陽農校)錄取。
有同名者在老家做教師,她懷疑中招成績和學籍被冒用
1998年到2001年,翟月娥以趙某之名在南陽農校學習。畢業後,她的學籍和畢業證上的名字也都是趙某。
“之前啥也不懂,隻知道用別人的名字學習不自在。後來上了幾年中專,知道這屬於冒用學籍,不是好事。”翟月娥稱,因不願頂著別人的名字生活、工作,畢業後她放棄了中專學曆,開始自謀生路。她說,因為沒有學曆,工作和生活都不是太順利。
2024年初,已在山東安家的翟月娥偶然從老同學口中得知,老家趙集鎮有兩名公辦教師的姓名和她差不多,學籍信息也有重疊之處,一名叫翟月娥還有一名叫翟娥。這個消息讓翟月娥大吃一驚,她懷疑自己1996年和1997年先後兩次中招成績和學籍被人冒用了,隨後向當地監管部門反映。
翟月娥稱,去年3月27日,鄧州市教育體育局向她做出回複,確實有人冒用了她的學籍,但並沒有頂替其成績去上學。
“按照我的入學時間算,1995年還沒到參加中考的時候,他們是怎麽用我的學籍考試的?”翟月娥稱,教體局的回複內容無法讓她信服,處理方式也過於輕描淡寫,“隻要把當年中招分數調出來,就非常清楚了。”
教體局回應:學籍確實被冒用了,但沒頂替成績
翟月娥向現代快報記者提供的鄧州市教體局短信回複內容顯示:高某在1995年使用翟月娥的學籍參加了中考,並被鄧州市職業中等學校(師資班)錄取,畢業後在當地參加教育工作。彭某某1997年使用翟月娥的學籍參加的中招考試並被錄取,但翟月娥並非舉報人翟月娥。回複中還指出,冒用學籍是因兩人都是複讀生,“當時政策要求必須是應屆畢業生方可參加考試。”教體局的處理結果是:“鑒於此種行為未對別人的生活造成影響,教體局要求趙集鎮中心校對其二人進行批評教育,此問題線索予以了結。”
5月8日,鄧州市教體局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向現代快報記者回應,上述內容確實是該局發送給翟月娥的。“她人在山東,我們就通過短信和電話的方式告訴她這個調查結果。”該人員稱,上述結果是調閱比對兩位涉事老師履曆檔案中的學籍照片、身份信息以及當年中招考試的相關檔案材料後形成的,“高某學籍上的照片用的是翟月娥的,學籍肯定是用了翟月娥的,但她是藝考生,成績是自己考的。但彭某某的情況不同,她用的是翟月娥的學籍。”這位工作人員稱,由於時隔多年,他們隻能根據現有檔案資料倒查此事,處理決定也是參照有關規定形成的,並無不妥。對於翟月娥提出的中考的具體時間等疑問,該人員表示,“如果對調查結果有疑問,可以到教體局來現場查看。”
據了解,冒用學籍的兩位涉事老師分別在鄧州市趙集鎮兩所小學任教,這兩所學校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鄧州市教體局確實做過調查,“如果覺得有問題,建議她向紀委反映,通過合法途徑維護權益。”記者嚐試聯係高某、彭某某求證個中細節,但兩人均未接聽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