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於穩定市場信心,本周美國高調宣布與英國簽訂了所謂“首份關稅貿易協議”。在其大張旗鼓的宣傳背後,卻掩蓋了一個事實:這份所謂“協議”實際僅為框架性內容,雙方尚未簽署實體文件,具體細節也遠未談妥。盡管如此,白宮上下依然將這份八字沒一撇的協議視為“勝利果實”,並試圖以“維持對英國10%關稅”作為範例,給其他進行貿易談判的國家“立規矩”。
據彭博社、CNBC等10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五(9日)晚,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回答記者提問時,特朗普宣稱,對於那些希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其他國家來說,與英國的貿易協議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典範”(model)。
綜合英媒報道,雖然對英國進口汽車、鋼鋁關稅做出部分讓步,但美國從英國進口的其他大部分商品仍維持了10%的基準關稅。
基於此,特朗普表示,無論其他國家與美國達成何種貿易協議,都仍要麵臨10%的基準關稅。
當被問及那些實行零關稅的國家能否得到“對等對待”時,他回答說:“總會有一個基準。”
“我的意思是,在某些時候可能會有例外。我們將拭目以待。有時候,某些國家為我們做了特別的事情,(那就另當別論),”他補充道,“但基本上,最低有10%的基準關稅。有些關稅會遠高於這個水平,達到40%、50%或者60%。”
“我們昨天達成了一筆很棒的交易。”特朗普緊接著表示,他預計將“很快”達成另外“四五項”貿易協議。
當地時間5月9日,特朗普在白宮辦公室出席記者會。CNBC視頻截圖
本周即將在瑞士進行的中美貿易接觸,也成為記者會上的關注焦點。當被問到倘若此次接觸結果未達預期,他是否會感到失望時,特朗普故作滿不在乎,矢口否認,還反複強調“我們已經完成了一項偉大的(英美)協議”,試圖挽尊。
自本周四“英美談成首份貿易協議”的消息傳出後,白宮上下無不將之包裝成特朗普政府的所謂“重大勝利”。
綜合美媒和英媒報道,這份協議內容包括,英國每年出口至美國的前10萬輛汽車關稅將降至10%,超出部分仍按25%征收。在美國市場僅占3.2%的英國鋼鋁產品得到關稅豁免,但10%的所謂“對等關稅”仍覆蓋大多數英國商品。
從媒體梳理內容來看,英國方麵做出了更大的讓步。作為交換,英國同意取消非關稅壁壘,允許美國牛肉、乙醇、穀物等農產品“零關稅”準入,而英國農產品僅在特定配額內享受零關稅待遇。同時取消了對波音飛機發動機的關稅,並促成價值100億美元的飛機采購訂單。《金融時報》還提到,英國甚至考慮取消每年帶來8億英鎊收入的數字服務稅。
8日一大早,特朗普就在社交媒體上叫嚷起來了。他寫道,“今天對美國和英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和激動人心的日子。與英國的協議是一項全麵而廣泛的協議,將鞏固美國和英國之間未來許多年的關係。”
但據BBC報道,英國政府拒絕對特朗普的說法發表評論。美媒CNN還稱,特朗普的宣布讓一些英國官員感到驚訝,他們認為最近幾周的談判雖有進展,但遠未到達成協議階段。
當天,特朗普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圖表,其內容簡而言之就是,美國贏麻了:他宣稱,英國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將從5.1%降至1.8%,新的英國市場準入和美國關稅收入都將暴漲五六十億美元。但CNBC稱,不清楚這些數據是如何統計而成的。
不同於特朗普的大肆吹噓,分析人士對這項協議持謹慎態度,認為不必抱有太高的期望,因為特朗普所說的是“貿易協議”(trade
deal),而非“貿易協定”(trade agreement),這兩者存在本質的區別。
《紐約時報》也指出,美英達成的這項協議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框架協議”,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實質性自貿協定,實際成效有限。
兩國8日也並沒有簽署實體文件。特朗普承認,美英協議的最終細節尚未成文。斯塔默則稱,協議細節仍需“敲定”。
即便如此,白宮仍在持續造勢。據CNBC報道,周五上午,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放風稱,他已經“聽取了大約24項即將達成協議的匯報”,預計韓國、印度等國將成為下一個簽約對象。
他繼續吹噓這些協議“利好美國”,試圖安撫市場。他煞有其事說到:“這對市場來說將會非常令人安心,因為他們將會了解規則是什麽。他們將會看到,這些規則對美國生產商和美國工人有利,而且並不像過去一兩個月裏一些華爾街公司所宣稱的那樣,會造成嚴重的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