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甲工作近十年,我為什麽堅持帶78歲奶奶在縣醫院抗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我就是專業的,請大家優先聽我的意見。」

年初,78 歲高齡的奶奶傳來癌症的噩耗,作為家裏唯一學醫的人,還是小輩的李英主動領請決策者之位。

北京三甲醫院工作近十年,在家人的質疑與猶豫中,她頂住壓力,以一名專業醫者的身份決定讓奶奶留在縣醫院治療。回望這段變為癌症病人家屬的日子,她說想起還有些後怕。

以下是李英的自述。

當癌症消息傳來

我的老家,是渝西邊陲上一個三縣交界的小村子。或許是因為中國人傳統崇尚「龍」,如此偏遠、貧困的小村居然有著「回龍」這樣響亮的名字。

作為家中的長房長孫女,我一直以做弟弟妹妹的榜樣為自我要求。研究生畢業後,我進入兒童醫院工作,穿著白衣,每天處理著各種腫瘤患兒的用藥問題,忙碌卻充實。

我堅信,我的專業能「幫到」最親的人。隻是沒想到,這天會來的如此之早。

今年開春,奶奶告訴小叔叔,她便血了,看起來量不小。

奶奶今年 78 歲了,養育了三個兒子,又拉扯大 4 個孫輩,久經骨質增生之痛,已不複年輕時的板正,得弓著背,拄著杖才能緩緩前行。但基本還算得上健康,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一概沒有。

孩子們、孫輩們都不在身邊,自由職業的小叔叔是奶奶最依賴的人。聽說奶奶便血,小叔叔立即反應,隔天就開車回家帶奶奶去縣醫院檢查。

我記憶裏的縣醫院,是一個四五層的小樓,正門處掛著大大的紅字「榮昌縣人民醫院」,裏麵是當時很時興的馬賽克裝修。要不是這次奶奶來就診,我都不曾意識到家鄉的醫療水平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 年前破敗的院子如今儼然已經翻新成了一個氣派、現代化的醫院。(現為重慶市榮昌區人民醫院)

唯一不變的是,對於我們村裏人來說,它一直都是離當地人最近的專業醫院。

奶奶掛了消化科,醫生問診後開了腸鏡檢查,取了病理。讓一周後拿病理結果,但腸鏡檢查的報告當時就得到了。

小叔叔拿到報告,第一時間拍照發給我看,報告上寫著:「距離肛門約 10cm 處可見菜花樣增生凸起」。我心裏立時擂起鼓,這個描述我太熟悉了。我立刻打電話給小叔,告訴他這可能是個不好的提示,讓小叔有個心理準備,並且勤問著點病理,出來了立即去取。



腸鏡檢查報告

圖源:本人提供

一周後,病理出來了,我的猜想得到印證:直腸腺癌。和在北京的大醫院一樣,經過二次染色、複核,確認這毫無懸念就是癌症。

當年在進入兒童醫院工作後,我曾全脫產一年,去成人醫院學習抗腫瘤。在這裏,我學到了許多全新的病種,成人的瘤種和兒童真的差別太大。我初到成人腫瘤醫院學習的時候,似乎心裏有個聲音:現在學的不見得能用到你日後工作中,不見得用在你遇到的病兒身上,但也要認真學,萬一將來家人有需要呢。

也許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數。這一刻,我萬分感謝那一年的自己,曾盡己所能係統學習了成人腫瘤的藥物治療和輔助治療,掌握了學習方法和處理問題的技術要領,結業回院。

從「學醫的孩子」到「可靠的醫者」

奶奶患病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家族的關心紛至遝來。

我們家還是個大家庭,爺爺輩兄弟 5 個,太奶奶走的早,爺爺是長兄,奶奶是長嫂,對叔爺爺們關照不少,從小我們家就是這些叔爺爺們的中轉站。

奶奶這一邊,舅爺爺和奶奶自幼喪父,姐弟倆感情很深,舅爺爺家的兩位表叔跟奶奶很是親近。而舅奶奶三年前診斷出胰腺癌晚期,不過一個月便痛苦地離去,這更讓「癌」這個字眼成為家人心中的一根刺。

一時間,各種各樣的建議飛進了家門,親戚們紛紛建議奶奶立即轉院,去市裏,甚至北上來京,一定要做到「盡心盡力、不留遺憾」。

雖然廣泛征求了意見,但家裏卻沒有人站出來拍板說話。爺爺將近 80 歲了,直言他不適合來做決定,讓我們年輕人商量著辦;按理說作為長子的我爸爸應該是做決定的人,但他性格溫和,不願與任何人起衝突,很難說出個「不」字。

我是爺爺奶奶看護著長大的留守兒童,自小和奶奶感情深厚。家人們猶豫不定,但癌症需要爭分奪秒。在一片亂糟糟中,我跳了出來,主動請纓當這個「決策者」。

遠在北京,我給在家的小叔打了很長一通電話,主旨就是:我是專業的,優先聽我的。我們還建立了核心成員之間的病情溝通群,以便和大家及時反饋我的專業判斷。



李英在群聊內的溝通

「一個在北京兒童醫院搞兒科的,是不是不懂老年病?」這種質疑不是沒有,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我獲得家裏大部分人的信任,靠的不是這一時的強硬,而是日積月累的影響。

我還在讀本科的時候,叔叔得了痛風,老來問我這個「學醫的」怎麽辦。我是個藥學生,而且大一還在學化學、物理等理科基礎課,唯一算得上醫學基礎課的就是人體解剖學。但為了叔叔,我一頭紮進圖書館,去查痛風的病因、病症,使用的藥物、作用的機理、飲食控製等等。我給出的建議和叔叔去醫院就診得到的專業意見相互得到了印證,這是我和家人之間建立信任的基礎。

後來我學習了診斷學,觸診發現了堂妹存在甲狀腺腫大。在爸爸得了糖尿病後,我又開始一點點和他分析病情,怎麽應對空腹或餐後血糖升高。這些都讓他們意識到,我是專業的,雖然不是專科醫生,但我還是有基本的認知和學習能力。

但麵對此次奶奶的手術,壓力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更加謹慎。每取得一步結果,我都會和大家解釋,這個結果是好是壞,這個結果意味著什麽,在這之後我們應該做些什麽。我在群裏首先解釋了直腸癌的診斷,告訴大家目前奶奶隻是拿到了病理,還不清楚全身受累情況,當務之急是要做全身評估,決定之後的治療方向。

檢查、診斷、治療的每一步,我都給家人詳細解釋和預演,結果出來後也都被一一「押中」,就像卡扣一樣環環相扣,質疑聲也漸漸小了。

唯一反對的人,是我媽。在媽媽的眼裏,我依然是個孩子,挑大梁意味著有成為眾矢之的的可能。但我知道,時間不等人。

力排眾議,留在縣醫院治療

我這邊迅速開始動作,查直腸癌診療規範,看分期和後續治療策略。

萬幸的是,直腸腺癌相對於肺癌、胰腺癌等惡性腫瘤來說,沒有那麽複雜。目前相關的診療規範非常完備,即使我不是專科醫生,學習之後也明確了直腸腺癌後續應當采取什麽樣的治療方案。

「要不要去市裏、甚至北上來京」,這是家人們得知奶奶患病後最大的爭議。給孩子吃最好的食物,給老人看最貴的病,這是大多數家庭所認為的「盡心盡力」的關懷。

但留在當地治療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爺爺奶奶都有新農合醫保,留在縣城治療,醫保報銷比例更高;在熟悉的環境,家人們也更能節省精力用於術後護理;就住在縣城,親戚朋友方便來探望,奶奶心情會更好。

那麽,縣醫院,行不行?

我讓小叔去問,但小叔有些茫然,他不熟悉這個疾病,也不了解醫院的就診流程,更不認識在縣醫院工作的人。

還得我自己來。在北京,看病必須要提前預約,當天現場掛號很可能看不上病,我也養成了提前在網上瀏覽的習慣。

由於縣醫院還沒有推出官方 App,我就去了他們的官網。網站建設的還不錯,不輸一些大三甲。在科室介紹裏,官網顯示直腸腺癌的臨床治療是普外的優勢病種,寫在非常亮眼的地方。顯然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他們能力範圍內的手術。



普外科科室簡介

圖源:榮昌區人民醫院官方網站

確定了縣醫院有手術能力,下一步就是聯係主刀醫生。當地醫院的診療習慣是首診醫生即手術醫生,我便特意依據官網介紹,將專家按級別從高到低羅列出來給到小叔叔,讓他按著我給的表去掛號。

「照著這些人你優先看一下,如果第一個沒有就看第二個,第二個沒有我們就看第三個……」

小叔當天下午就去了,「第一個今天不出診,第二個今天也不出診,隻有第三個行不行?」

「行。」

掛上了第三位醫生的號我們才知道,這是科室的副主任。醫生的回複非常中肯,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不能說經常做,但我們能做」。他們給出的治療方案也遵循了診療規範,指南依從性很高。他還表示,如果我們住院,他會親自手術。得到這樣的回複,家人們也不再堅持轉院,選擇尊重我的決定。

在去和醫生溝通前,我們尚沒有係統的檢查結果,隻有典型症狀和腸鏡病理。在我自己工作的醫院,初步檢查時我們就會和病人盡可能透徹地交代病情。

麵對一個淋巴結腫大的孩子,盡管在沒有檢查結果的時候無法下任何判斷,但我們也會和家長解釋每一個檢查的目的:

比如查血常規,是為了看血細胞數量和比例是否異常,預測骨髓會不會有事兒;做 B 超呢,是用無創的方式看看淋巴結的大小和結構;如果還不能判斷,必要時再做淋巴結穿刺活檢或手術切除取病理,用金標準來判斷;全身的 PET-CT 是為了了解全身其他地方還有沒有受累,拿到幹預前的基線……

基於這樣的工作邏輯,我和小叔梳理了和醫生溝通的流程,模擬了可能遇到的情景:

「假如說到有三個淋巴結大,這時醫生就停下了,不要害怕,你接著問這意味著什麽。」

「醫生可能說沒關係,增大不明顯,可能是反應性的,不用切;或者說,CT 有強化,可能是壞的,得清掃,切下來之後再做病理以明確它的性質。可以再問一下,如果要清掃淋巴結,腸斷切除手術怎麽做,還能微創做嗎?」

不得不說,我們的速度很快。周三拿到病理報告,周四看了普外醫生,周五進行 CT 檢查,周六被收住院,奶奶的手術安排也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陸陸續續地,消息出來了。CT 檢查報「無全身轉移,無腹腔轉移,但病灶周圍多發小淋巴結影」,有手術機會。結合前麵腸鏡報「腫物距離肛緣 5~10cm」,有保肛機會。

我立刻在群裏和大家進一步解釋:「依據指南,我們最好的情況是直接從肛門進去做內鏡手術,把腫瘤切掉,不用造瘺,創傷最小。但是因為奶奶有可疑的淋巴結轉移,一定要把淋巴結清掃了,所以需要做微創,就是肚皮上打幾個洞進去切掉不好的腸段,再縫合。還得在前麵造一個瘺,等腸子長好。」從病理報告到 CT 檢查,家人們跟著醫院和我環環緊扣的結論,越來越踏實。

在手術簽字前,我通過小叔的手機和醫生做了最後的溝通。「沒問題了小叔,簽字吧。」

由於奶奶上了年紀,肺通氣有點問題,重新由麻醉醫生評估後,手術由周一調整到周三第一台:全麻下行腹腔鏡輔助下直腸癌根治術。

術後病理:結腸腺癌,PT2N0M0 IIA 期,術後無需放化療。奶奶術後住院 7 天,一切恢複得很好,順利出院了。

大家都為奶奶鬆了口氣,媽媽也為我鬆了口氣。



奶奶術後 1 個月,李英回去探望時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