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家裏有多少來自中國的商品?美國《紐約時報》在一篇於當地時間4月27日發布的報道中,用一組相當直觀和生動的視覺圖片,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如下圖所示,《紐約時報》的這篇最新報道用一個包含各種家居用品的美國家庭戶型圖,呈現了從中國進口的產品與美國人生活的緊密聯係。
根據該報的視覺設計,圖中產品的顏色越偏紅色,就越依賴從中國進口。
於是,像急救用具、鬧鍾、嬰兒車、烤麵包機等美國家庭幾乎離不開的產品,就幾乎全部要靠從中國進口。而這也就意味著,美國政府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將直接導致這些產品變得更貴,最後是美國家庭來買單。
接下來,該報開始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講解美國人在哪些產品上尤其依賴中國。首先是廚房,這裏諸如剪刀、開罐器、保溫杯、餐盤、餐具、平底鍋、蒸鍋、廚房刀具都相當依賴從中國的進口,比例都超過了70%。
在廚房家電和大型家具方麵,美國同樣需要從中國進口相當比例的這類產品。其中微波爐對中國進口的依賴比重超過了90%,冰箱則為52%,灶台51%。而咖啡機、鐵架子、空氣炸鍋等產品雖然依賴中國進口的比例沒有超過50%,但其30%-40%的比例也不容小覷。
接下來是客廳,可以看到美國人相當依賴從中國進口的電燈、遊戲機、相框、玩具、掛表、兒童書籍以及人工綠植,這些產品對中國進口的依賴程度都超過了70%。
在陽台區域,美國家庭需要用到的從椅子到遮陽傘再到炭火烤架,則是一邊倒的要依賴中國進口。比例都在7到9成。
在辦公區域,電腦和台燈需要依賴中國進口的比例超過了7成。在衛生間區域,鏡子、體重秤、指甲刀、木架、洗臉池乃至馬桶,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也都達到或超過了5成,有的高達8-9成。
臥室區域,化妝用品、急救箱、吹風機,梳子、毯子、台燈、鬧鍾依賴中國進口的比例都超過了7成,枕頭對中國進口依賴程度則超過6成。
最後,在洗衣區域,美國人的電熨鬥和衣架對中國進口的依賴程度超過9成,在儲物室,手電筒、嬰兒車、聖誕節等節日的裝飾品還有煙花,美國人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亦超過9成。
《紐約時報》甚至在這裏毫不誇張地表示:如果沒有中國產品,美國連慶祝自己的國慶節都會很困難。
最後,《紐約時報》專門談到了美國完全不依賴中國進口的汽車,稱雖然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限製導致美國人幾乎無法進口中國生產的整車,但美國人開的汽車中的很多零件——比如新能源車的電池,卻是來自中國的。這也就意味著,美國政府的關稅同樣會讓美國人在買車和修車時的成本變得更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