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於中國的美國商人李增卯在中國被判處五年監禁,罪名與近25年前的一起刑事案件有關。
上周,一名生於中國的美籍商人在中國被判處五年監禁,其罪名與近25年前的一起刑事案件有關,盡管他在案件發生後仍經常出入中國。
這位商人的家人以及一位長期從事人權工作的活動人士說,此案是中國執法專斷性質的一個例子。他們敦促中國政府以人道主義保外就醫的方式釋放這位商人李增卯,並指出他已經住院10天,他們認為他患了中風。
李增卯於4月23日被判刑,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正處於多年來的最高點,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激化了這種緊張局勢。沒有跡象表明此案與兩國緊張關係有關,但它可能會成為又一個製造摩擦的事由。
李增卯被判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這是一個模糊的指控,中國經常用其來對付它認為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的人。法官在書麵判決書中說,現年61歲的李增卯在2000年和2001年參與了三起口角,其中一起導致一名男子死亡。

但李增卯的家人表示,他在這些事件中的角色微不足道。李增卯當時持有美國綠卡,並於2002年成為美國公民。他的妻子露易絲·林(Louise Lin,音)說,他被短暫拘留,然後未被指控,獲得釋放,他以為案件已經結案了。在接下來的20年裏,他幾乎每個月都要去中國,為家得寶進行燈具批發。
露易絲·林說,李增卯有時在中國一待就是幾個月,沒有任何問題。“如果你知道自己有麻煩了,你當然不會回去,”住在加州的露易絲·林說。
他經常回到他長大的河北省。她說,去年4月,他就是在那裏的酒店電梯間裏突然被捕的,當時他正準備和露易絲·林共進早餐。她說,她不知道為什麽李增卯會成為目標。
她說,自從丈夫被拘留以來,除了一次在法庭上短暫露麵外,她一直沒能見到他。但她從獲準探視他的美國大使館代表那裏聽說,他的健康狀況不佳,似乎瘦了大約20多公斤。
康原(John Kamm)是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致力於釋放中國政治犯的 “對話基金會”的創始人。他說,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李增卯應該被釋放,以往遇到有死亡風險的情況,中國曾有過類似的處置。
他認為量刑過重,反映了“美中關係令人震驚的狀況”。他指出,李增卯被捕時,白宮和中國政府正在就釋放其他美國囚犯進行談判。

記者通過電話聯係到此案的法官林森,他拒絕置評。中國外交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拒絕置評。
這起案件的主要事件發生在2001年3月,地點是李增卯的家鄉河北保定。起訴書稱,李增卯在得知一樁涉及一名熟人的商業糾紛後,開車將三人帶到爭執地點,在那裏,他們用從李增卯汽車後備箱裏取出的刀與另一群人打鬥。對方的一名男子被刺身亡。然後李增卯駕車帶同伴離去。
同車三人均已獲刑。根據判決書,李增卯說他沒有下車參與鬥毆。其他目擊者也做出相同陳述。
在美國,駕駛汽車逃跑的人可被指控犯有謀殺罪,並可被判處幾年到終身監禁。
中國的法官說,他對李增卯的判決較輕,因為他是暴力事件的從犯,而不是直接參與者。露易絲·林承認,既然是她丈夫開的車,她可以接受短期監禁。但她認為五年時間太長了。
判決書說,警方在鬥毆事件後拘留了李增卯,但檢察官沒有批準正式逮捕他。他被“取保候審”,這是一種保釋形式。(根據中國法律,如果調查人員沒有收集到足夠的證據提出指控,犯罪嫌疑人必須在35天後釋放。但調查可以繼續進行。)

大約一個月後,李增卯飛往美國。
法院指控李增卯棄保潛逃,但露易絲·林說她丈夫不知道有任何旅行限製。她指出,他沒有被正式逮捕,他在2004年或2005年左右開始定期返回中國,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他的律師已提出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