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捧殺”裏,年輕人看不到生活的真相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前幾天,一條兼職大學生口誅筆伐優衣庫的帖子衝上了社交媒體的熱搜,當事人小K在帖子裏質問:“大學生就活該一小時16元給你打掃衛生?”



在40℃的夏日高溫裏,商場裏能吹到空調的16元一小時的優衣庫兼職,在大學生的眼裏這是作賤青春與知識。與此同時,在城市的另一端,通州馬駒橋的農民工大叔們,蜂擁著上前對10元一小時的裝卸招工中介說,選我,我身體好我能幹。

這讓我想起了2年前那個“超六成大學生認為畢業10年內會年薪百萬”的熱議話題。

當時《中國青年報》對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發起了一項調研,回收的2700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00後對自己進入職場後的薪資比較樂觀,超過20%的大學生預期自己畢業後月薪過萬,其中8.20%男生和3.25%女生預期自己會進“5萬元俱樂部”。此外,67.65%大學生評估自己畢業10年內會年入百萬。

很多官方媒體都對此也進行了報道,其中不乏《身懷年入百萬的夢想:“這屆”年輕人不躺平,挺好》這樣的標題。

這不得不讓人感歎,信息在互聯網中變得四通八達,但世界在不同人群的眼裏也因此變得更加割裂。

造成這個結果的背後,或許互聯網和電視媒體都曾是推手。

國產都市劇裏沒有窮人,剛畢業的年輕人就可以出門打車,住著上好地段的好房子;小紅書裏的女孩們都很精致,男朋友是不僅有錢還能圍著自己轉的,工作是想不幹就不幹的;在短視頻平台裏,生活是昂貴手辦,是出國旅行,是潛水跳傘;而在不少大V的口中,工作時而是年薪百萬的體麵,時而是沒意義的不如躺平,就在兩個極端之間來回切換。

大數據和算法進化得越來越聰明,內容總是能輕易地擊中用戶的心意,自動過濾掉那些我們不喜歡、不認同的聲音與觀點,我們所關注的領域和話題,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生活就此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信息繭房”裏。

每個人都在篩選著自己喜歡看的信息,每個人的世界也都是自己希望看到的世界。

我們看著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內容,聽著我們想聽到的聲音,學著我們認同的觀點,當自身的先入之見一點點根深蒂固,大眾男也就一步步喪失了全麵看待事物的能力。

這其中最危險的一個群體,就是那群最容易被挑逗情緒、缺乏是非觀念的年輕人。

流量用捧殺的方式,收割著年輕人的情緒,讓涉世未深的他們,陷入怨天尤人的邏輯自洽中,離世界的真相也越來越遙遠。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的起點不同、自身條件不同,有人一出生就在羅馬,有人奮鬥了一輩子也隻是牛馬。

如此這般,普通人就更不該把“年輕”、“好奇心”、“樂觀積極”這些為數不多的人生資本,仍拱手相讓,主動被剝奪。

畢竟,流量過後,沒有人會為我們一地雞毛的人生買單。

普通家庭裏的孩子要為之努力和思考的,從來都不是如何去提高自己人生的上限,而是如何抬高自己人生的下限。

一、後浪浪不起普通人

三年前,B站在五四青年節前夕推出了一條宣傳片《後浪》,我記得這個視頻當時的反響特別的好,內容是航拍、旅行、藝術、Cosplay,在繁華的城市裏尋找文化,在自由生活裏探索興趣,不困於人與人之間的壁壘,不惑於自己的喜惡,一切的出發點都源於熱愛。

他們把年輕人捧得高高的,老藝術家何冰的一番演講,配上慷慨激昂的背景樂,任誰聽了都會熱血沸騰,在年輕人的集體助推下,更是開啟了一場流量盛宴,後來這條視頻的播放量破億,把B站的股價都生生推高了30多億。



隻是當情緒退去,冷靜下來後我也幡然大悟,這是一場小布爾喬亞的美好暢享,濾鏡、擺拍背後的東西並不真實。‍‍‍‍‍‍‍‍‍‍‍‍‍‍‍‍‍‍‍‍‍‍‍‍‍‍

它呈現的生活,離我這樣的普通人實在是太遙遠了,那是隻屬於中國幾億青年中不足5%站在金字塔頂端富足無憂的人。

現實裏的青年一代,是那些數以億計賺著三四千塊生活在四五線的小城青年,是每個月要把三分之一的薪資交給房東的一二線打工人,他們當年讀的是縣城的高中,考上了一個二本的大學,找了個勉強糊口的工作,這些人是不會在視頻裏出現和被看見的,因為大家是“平庸的大多數”,沒有可被討論的“話題點”,都在為生活疲於奔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在社會裏充當著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也沒什麽時間去發這些既文藝又漂亮的vlog。

仔細一算,全中國的985院校也不過才34所,而這34所高校的畢業生,這其中也隻有極少的一部分人能夠爬到社會的食物鏈頂端成為精英,而剩下的大多數,都在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社會的真相是“後浪”能浪起的是一小撮站在聚光燈下的精英,普通人都沒那麽“浪”。

二、年輕要吃飽穿暖,打好根基‍‍

坦白來說,“大學生就活該一小時16元給你打掃衛生?”這個問題背後的答案是學曆貶值。

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就有1158萬,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往後這個數據隻會越來越高,大學生早就沒有了以往的金貴,學曆也不是企業付費的標準。

況且,十多年前我參加高考的時候,能考上大學的比例比現在低得多,那時候同學之間周末約著去自助餐廳兼職當個服務員、或者是發傳單,幹一天50塊,也沒有人覺得有多委屈。

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就業大環境比現在好得多,那時候大廠的管培生不少都得去一線,比如TCL、京東,能不能當上管理不好說,但動不動就得加班熬個大夜倒是真的,第二天照樣出現在工位前,也沒聽說過誰就受不了要整頓職場。

所以,每每看到“00後整頓職場”“年輕人離職拉橫幅慶祝”“自從不上班整個人都精神了”這樣的爽文話題時不時就衝上熱搜,內心都會產生幾分悲哀,它一次又一次地挑逗著年輕人的情緒,給他們樹立了錯誤的工作價值觀。

這些看似“壯舉”的整頓背後,更多的是網絡看客和鍵盤俠們羨慕的捧殺,網上的口嗨很過癮,現實中這些“領軍人物”早就悄無聲息不知所蹤。

如果年輕人盲目地跟風,真聽信了這些,那麽隻能說“認真你就輸了”。



當下的就業市場壓力明顯還是很大的,能擁有一份工作,多少就是一種幸運了。

我們苦日子才剛剛開始,經濟和人口的問題就擺在那,所以不要把不切實際的希望寄托於未來,要活好當下。

20出頭的年齡,趁著年輕精力充沛,要盡快找到自己的優勢選好賽道,然後在這個領域深耕,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在高薪和大企業之間,優先選大企業,抓住一切機會努力往上爬,把自己進行變現。

因為年輕,你當然也可以選擇裸辭,選擇換賽道,甚至說選擇一段時間不工作,去讀書、去旅行,這都沒問題。但前提條件是一旦從校園走向社會,作為一個成年人,請務必先保證養活自己,不要衣食住行還得伸手靠父母。

整天談天文、談地理、談曆史、談社會,都不如談談自己怎麽才能吃飽穿暖。

其實年輕的時候一旦把根基打牢了,就會發現後麵的日子越來越好過。

不要等到中年的時候,才驀然發現自己被榨幹了價值,工作中上麵有前輩擋著,下麵有年輕人在往上衝;生活中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被夾在中間,既有生活的壓力,又沒了年輕時候的勇氣,剩下的就隻有中年危機。

三、別被欲望和負債奴役

經濟學家陳誌武說過一個觀點:人的一生中,最缺錢的時候就是年輕時,但這時候人力資本投資的必要性最高,比如讀書上學、積累經驗等,消費欲望也最強,最需要花錢。而年老之後,雖然積累了一輩子財富,收入也最高但是消費需要最低,消費能力和欲望都下降了,花錢的邊際效用當然也遞減。

因此,在麵對“有錢的人”和“樂意花錢的人”,資本天然會選擇後者。

而“後浪經濟學”這個概念,指的也是越無產,越容易被刺激分泌多巴胺,也就越有消費的衝動。而所謂的消費升級,升的也是二三線城市青年的消費力。

所以在互聯網信息洪流的裹挾下,“種草”無處不在,這讓當代後浪比他們的前浪受到的“誘惑”可多多了,不僅如此,連2小時就能放款的借貸渠道資本都給大家準備了十幾個。‍‍‍

而反觀我們父母那一輩兒,年輕的時候想要借點錢,十天半個月都不一定能借到不說,可能還得先腆著臉去找個肯幫忙的擔保人。‍‍‍‍‍‍

現在回過頭去看,我們這代普通家庭裏的父母,沒幾個是靠發了橫財攢下的錢。絕大多數的家庭,從九十年代初月收入幾十再到後來的幾千,就是一輩子靠勤勤懇懇、節節省省地摳出了老家的一套三室一廳。‍‍‍‍‍‍‍

這給後浪們的啟示就是,不要對階層下沉認命,要從當下就開始規劃自己的財務,一方麵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勞動收入,另一方麵也要刻意建立自己的理財意識。

一代年輕人的青春,不該被欲望套牢,被負債奴役。攢錢,是對生活的一種掌控感。

日本作家鬆浦彌太郎曾在《慢慢變富:讓人生更富有的金錢與工作法則》中寫道:“攢錢比花錢更容易。畢竟花錢的方法有很多,但攢錢的方法就隻有一個,那就是‘少花錢’。”

在這個社會裏,隻有真金白銀握在手裏,才是實打實的安全感。也許有一天,你會欣喜地發現,你所攢下的錢,恰好可以買下你的夢想。

四、智者不是不入愛河‍

‍‍關於婚姻,投資大師巴菲特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是跟誰結婚。隻有在選擇未來伴侶這件事上,如果你真的選錯了,將讓你損失很多。而且這個損失,不僅僅是金錢上的。”

他的搭檔芒格也說過:“生命就是一係列的機會成本,你應該和能方便找到最好的那個人結婚。”

這都說明了一件事,婚姻確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決策。‍‍‍‍‍‍‍‍

而當下社會年輕人的生存壓力又很大,比如麵對未來的迷茫而無所適從、難以擺脫的階級固化、負擔不起的房貸車貸和生活成本,再比如網上總是能刷到的夫妻反目的新聞,讓我們看到了婚姻那些破敗不堪的一麵,這些都讓年輕人對婚姻不再向往。

其實這裏說對婚姻“不再向往”是有些不妥的,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對婚姻的態度“更加謹慎”。

這種謹慎是沒有錯的,也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表現。

但我們也應該正視一點:婚姻仍然是普通人能夠選擇的最靠譜的抵禦人生風險的方式,家庭也是社會最小抵抗風險的單元。

兩個人的合作,錢放到一起花,日子放到一起過,理論上來說性價比是會更高的。

既然婚姻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既重要又必要,那就不要上來就抱著一個完全拒絕的想法和態度,不如一開始就多看、多想、多接觸,尤其是女孩子,要趁著年輕多給自己一些選擇的時間和機會。

智者不是不入愛河,智者隻是晚入愛河。

網上有太多鼓吹不婚不育、煽動男女對立的內容,因為人們願意看待這樣的新聞,勸婚勸生大概率會被罵,因為沒有人不向往自由,沒有人願意始終被責任所束縛。人們希望看到一點不一樣的,以鼓勵自己,來對抗那日複一日毫無波瀾的生活。

大數據總是能敏銳地捕捉到這些需求,也就會順勢製造更多這樣的“童話”,捧殺利用年輕人的情緒賺得盆滿缽滿。

人這一生並不長,很多事情都是有時間窗口的,窗戶一旦關上了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打開。

五、尾聲

說到被“捧殺”,不得不提到《紙牌屋》第一季裏那個叫羅素的議員。當主角弗蘭克在扶持他成為州長的時候,用了一個相當專業的競選團隊來給羅素重新塑造媒體形象,幫助他戒酒、戒毒。

羅素的自信心和能量場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可謂是一通百通,很好地發揮了自己的才華,並且還找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朋友。

自信心爆棚的羅素開始試圖掙脫弗蘭克的掌控,但他卻沒想到自己的價值,恰恰在於自己毫無自律,是個酒鬼、癮君子、好色之徒。

在弗蘭克的計劃之中,羅素就是一枚棋子,他的突然失敗就是其中一步,這樣對總統和副總統來說造成更大的壓力,因為他們不能失去賓夕法尼亞州的支持。

在沒有突發情況出現的時候,副總統馬修斯不可能那麽容易答應競選州長,從而弗蘭克可以順利當上副總統。

而年輕人也有著同樣明顯的弱點——情緒波動無常。本來就自視甚高,喜歡獨樹一幟,再有人連吹帶捧,很容易就頭腦發熱,以為四海八荒自己最棒。當被現實輕輕一擊,又立刻像霜打的茄子泄了氣的皮球,很容易一蹶不振,立馬躺平,覺得人生就此無望了。‍‍‍

於是錯過了人生這個最具有想象力和上升空間的時期。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在需要盡全力的時候偷懶,看到別人努力又很沒有安全感,最後帶著這種焦慮繼續假模假樣地放鬆自己,最後再把失敗推給社會和原生家庭,不要成為這樣的人,很丟臉。”

這讓我想起了《山月記》裏曾寫道:“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於是我漸漸地脫離凡塵,疏遠世人,結果便是一任憤懣與羞恨日益助長內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年輕人,忘掉那些“不可能”的借口,去堅持一個“可能”的理由,請給時間一點時間,讓過去過去,讓開始開始。

在互聯網的滿目繁華和現實的灰頭土臉之間,去選擇後者吧,因為那才是更多人的生活,或者說,那才是生活的本來麵目。

不要被流量所“捧殺”,殺死原本你可以抓住的理想規劃和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