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後,夫妻雙雙險喪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有人隔空捋線做蠶衣,有人看著小人舞蹈翩翩,有人跟著精靈爬樹 …… 當類似的新聞頻頻出現時,意味著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菌子的時節。

浙江也不例外,梅雨季節到來以後,山裏、草叢、花盆、牆角等陰暗潮濕的角落也經常生長出一些真菌菇子,但這些 " 光鮮亮麗 " 菌子真不是什麽 " 善類 "。

家住湖州的張大爺(化名)兩口子在小區散步,看到了草坪上一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菌子,看上去白白嫩嫩,外形形似香菇,越看越喜人。老兩口商量後,一口氣全摘回了家,炒了一盤野味菌菇當做下飯菜。

吃進肚裏沒多久,大事不妙!

結果,僅時隔半日,夫妻雙雙出現嘔吐、腹痛、腹瀉,被送往當地醫院後考慮毒蘑菇中毒,緊急行血液透析。所幸的是,張大爺治療後病情逐漸穩定,但老伴的肝功能指標仍進行性惡化,出現極度乏力嗜睡狀態。

家人緊急將大媽轉院至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此時距離大媽食用毒蘑菇已經過去 3 天了。到醫院,感染科醫生趕緊把她的血液標本送去毒物檢測,竟然檢測到了 " 鵝膏毒肽 ",並且濃度還不低。

感染科金潔科主任、俞立飛副主任醫師結合大媽的血炎症指標、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氨、糞便隱血等,考慮 " 中毒性肝病(急性鵝膏毒素相關中毒),急性肝衰竭傾向 "。

鵝膏毒素,這可是一種劇毒!

鵝膏毒素是從劇毒磨菇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多肽物質,屬於毒傘肽類毒素,是一種對人致命毒素,其毒性要強於毒鼠強,可在幾天之內摧毀人們的肝和腎,人們會清醒得感受到來自於身體的極度疼痛,直至昏迷、死亡。



肉褐鱗環柄菇

後經鑒定,原來老兩口吃的這種野蘑菇叫做 " 肉褐鱗環柄菇 ",內含鵝膏毒素,是個名副其實的 " 小個子大蘑王 "。得知蘑菇真相後,全家人瞬間嚇得毛骨悚然,兩位老人為一時貪嘴付出慘痛代價。

爭分奪秒!

醫生趕緊給大媽上 " 人工肝 " 清毒

為了搶時間,在大媽到達病房的 2 小時內,感染科人工肝團隊就做好了治療前準備,趕緊上人工肝。果然,人工肝效果有目共睹,複查肝功能明顯好轉,凝血功能明顯縮短。團隊乘勝追擊,在第二天繼續行人工肝,結束治療後複查肝功能已降至安全範圍。



兩次人工肝治療為大媽最大程度地清除體內毒蘑菇產生的毒素,減輕對肝髒的進一步損害,同時結合綜合內科治療手段加速毒素排除,保護了肝髒細胞。

還好救治及時,在醫護人員認真診治和精心照料下,大媽身體狀況終於轉危為安,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均恢複正常,總算結束了這場 " 毒蘑菇 " 風波。大爺大媽也表示,以後再也不隨便吃外麵的野味了。

台州疾控發布重要提醒:

正處高發期,慎食!

據台州市疾控中心消息,根據近年來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每年 6 — 10 月是我市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野生蘑菇在雨季大量繁殖,因今年雨水較少,野生蘑菇中毒發生時間較去年有所延後。

" 當下,警惕野生蘑菇中毒。" 市疾控專家提醒,野生蘑菇味道雖鮮美,但是擅自采摘或者購買食用來曆不明的野生蘑菇非常危險,一旦食用後出現消化道反應或幻覺,應及時就醫。

目前,正處於高溫、降雨的時節,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台州市疾控中心溫馨提醒:

1. 不采、不買、不食野生蘑菇。野生蘑菇種類繁多,僅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特征來鑒別十分困難,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不要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也不要在路邊移動商販處購買蘑菇,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輕易買來食用;食用蘑菇要到正規市場購買。

2. 充分認識毒蘑菇的危害。毒蘑菇所含毒素較複雜,因地區、季節、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異,中毒潛伏期短則十幾分鍾,長則可達 48 小時。

毒蘑菇中毒類型按中毒症狀可分為胃腸類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髒損害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和光過敏性皮炎型等 6 個類型。最常見的中毒類型是胃腸類型,一般多在食後 10 分鍾— 6 小時發病,主要表現為急性惡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或伴有頭昏、頭痛、全身乏力,嚴重者會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昏迷,以及急性肝、腎功能衰竭而死亡。毒磨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3. 出現中毒症狀立即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食用蘑菇後如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視物模糊、幻聽幻視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不能及時就醫的,要馬上采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等處理,如通過刺激咽喉部,盡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毒蘑菇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同時,保留剩餘毒菇樣品或留存影像資料,從而幫助醫護人員確定毒菇種類並製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下圖為浙江省常見毒蘑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