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登上飛機高鐵,而鄰座是個小孩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不知何時開始,高鐵上與孩子有關的新聞隔三差五地就要引來一波爭吵。



2023年7月15日,廣西梧州,蒙山縣一家兒童水上樂園內,孩子們暢遊、玩耍。視覺中國供圖

最近的一次發生在6月29日,媒體報道,在汕頭開往廣州的一列動車上,一名女子因為受不了後座孩子吵鬧,竟向孩子潑熱水,還說“水是你們列車上接的,燙也是你們燙的”。

隨後廣鐵集團通報,這名旅客與後座旅客發生爭執,將茶杯中熱水潑向車廂地麵,熱水濺到後座旅客同行小孩腳背。潑熱水者拒絕道歉,衝突雙方被移交廣州東站派出所處理。

今年“五一”期間,一名女子乘坐高鐵時因製止後座孩童撞擊椅背,遭到對方家長掌摑並進行反擊,被認定互毆,雙雙受到行政處罰,也多次登上熱搜。

不知是不是因為這類事件頻繁發生,鐵路公司也感到棘手。多地網友發文稱,自己帶娃出行時,有高鐵列車播報“如果兒童哭鬧,請帶到車廂連接處哄”;還有的,幼童稍有動靜,列車員就會出現,要求父母將孩子帶離車廂去安撫。

作家蘇小懶發微博稱,這反映了當前對幼童公共場合哭鬧幾乎零容忍的社會風氣。她對此表示反對——我們需要提倡家長們管好自己的孩子,但兒童的年齡不同,公眾也要有不同的寬容度。

“我們不應該用成年人出行的社交禮儀要求幾歲的幼童,卻對成年人的不文明行為再三忍讓。”蘇小懶舉例,“車廂內禁止大聲喧嘩已經足夠提醒所有的乘客,而那些打電話高談闊論的、大聲打撲克的、公放短視頻的、偷偷抽煙的、脫鞋子的乘客……也很普遍,大家卻一忍再忍。”

網友的討論分成兩派,一邊叫苦“難道不能對兒童更寬容嗎”,另一邊堅持“容忍兒童不是我們的義務”,還解釋“之所以討厭‘熊孩子’,更多的是討厭不對他們加以管教的家長”。

說實在的,這個話題應了那句“屁股決定腦袋”。記得小時候我跟父母出去旅遊,第一次見到臥鋪車廂,感到新奇而興奮,在上下鋪爬高上低,沒少挨訓;上大學時我出門窮遊,買了車程十幾個小時的硬座票,有時跟擠在一條長凳、睡在過道的“鄰居”聊聊天,或是逗逗坐在對麵的小朋友,反而有助於挨過漫漫長夜。

工作後,高鐵成了我主要的出行方式,相較綠皮火車,高鐵的速度和舒適性大幅提升,在車上休息或者處理一些線上工作,成了包括我在內很多乘客的選擇。實話說,車廂裏沒少出現狂哭不止的嬰兒、來回奔跑的半大小子以及全車廂都能聽見他們在玩什麽遊戲的娃娃團。如果座位離他們近,我也感歎過自己“倒黴”。

女兒出生後,我的視角自然而然地發生改變。在她小時候,我從不敢輕易帶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門,生怕會影響別人——要知道,即使在家裏,很多情況下我都無法做到快速地讓這個人類幼崽安靜下來。出行時遇到這種情況究竟怎麽解決?高分答案似乎也寫在新聞裏:一對上海夫婦帶著一歲多孩子乘坐飛機出行,由於擔心旅途中孩子哭鬧會吵到其他乘客休息,特意準備了耳塞、糖果和暖心小卡片送給同機乘客。

好在,在一次不得不走的高鐵帶娃之旅中,平板電腦和《小豬佩奇》拯救了我,沒有被人貼上“熊家長”的標簽。這也是不少家長能夠感受的“原罪”。我看到網友分享:“孩子特別小,打不得,罵又聽不懂,哄又哄不好。家長也很崩潰,遇到別人的指責強忍著沒爭吵,怕被拍下來發到網上,感覺生孩子就注定低人一等了。”

甚至有家長帶孩子到餐廳吃飯,孩子僅僅是聲音大了一點,她就會立刻說出“安靜一點,你想被人掛到網上嗎”這種話來勸阻,而非耐心引導。麵對一個剛滿1歲、根本不可能知道什麽叫“掛到網上”的小女孩,這位母親在耐心教育之前,竟然先擔心孩子被“網暴”。

是的,在一些年輕人把“不婚不育”掛在嘴邊的當下,經過社交媒體的放大,對待兒童的聲音顯得越來越不友善……正如互聯網上對“壞人變老”的那股批判風氣一樣,“恐童”在一些輿論場也成為一種風氣。原本大家隻是在批評個別嚴重影響公共利益的“熊孩子”,但“熊孩子”越來越被人當作一個靶子,來發泄人們的負麵情緒。

宣稱不婚不育的年輕人,捫心自問,究竟為何這樣決定?如果給出的答案與生育環境有關,又何必成為讓其更加惡劣的推手?這些對生育不甚友好的攻擊,也許會裹挾更多年輕人作出類似的表達。

有人說,“家長就不能把他嘴捂上”“你打他他能不聽話”——且不說這些行為是否有違未成年人保護法,這樣做的家長會不會又成為網友口中“上一輩不尊重孩子的家長”“不懂教育的禍害型父母”而遭到口誅筆伐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一直試圖用“吾老”“吾幼”,喚醒民眾的同理心,以構建更為和諧的社會秩序,實現“大同”。但節奏繁忙而壓抑的現代社會,保有同理心成為一件很艱難的事,“反正我不生孩子,我憑什麽包容你的孩子”“我每天這麽辛苦還要包容別人的孩子,你是孩子就可以影響我的權利嗎”……

前述作家蘇小懶認為,說這些話的人小時候曾得到了公眾的包容,現在的包容是“償還”。這話有點戾氣,理卻不糙。人類在幼年階段缺乏自控能力,需要不斷的學習鍛煉,幾乎所有人都是這麽過來的。放下“恐童”的有色眼鏡,回想自己的成長曆程,也許能多一些包容理解。

那現實問題如何解決呢?人們恐怕首先要意識到,不同年齡的孩子自控力也不同,比如3歲以下的孩子很難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哭鬧。在很多國家,幼兒發出的聲音被視為“自然聲”。2011年,德國修改《聯邦排放控製法》,免除了對6歲以下兒童噪聲限製的規定,將日托中心、兒童戶外遊樂場地、球場等場所產生的兒童噪聲排除出“有害環境”的範圍。

據多家媒體報道,7月20日起,新規要求兒童需要攜帶有效身份證件才能進站乘坐火車。既然如此,建議相關部門在服務和管理上更加精細化一些,麵對列車上達到一定年齡的“熊孩子”,要求父母履行好監護職責,及時製止其擾民行為,否則由乘務員和乘警介入處理,必要時給予處罰;另一方麵,對於年紀尚小,短時間內無法安撫的嬰幼兒,乘務人員不妨多給一些耐心,甚至提供一些便利,幫助他們盡快平複下來。

正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兒童友好型城市規劃手冊》中所說,如果一個空間的規劃和營造是為了尊重兒童的需要,毫無疑問,這個空間也會尊重社會中的每一個人。他們反映了社區中所有弱勢群體,包括殘疾人和老年人在內的需求。

每個人都躲不過生老病死,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成為弱勢群體,每個人的同理心為其處在弱勢地位的可能性墊底。我們需要正視和尊重每一個社會群體生存的正當需求——哪怕他們是少數、弱勢的,而非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這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