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震央卡拉曼馬拉斯省(Kahramanmaras)震後建築物倒塌的畫麵。(圖/美聯社)
土耳其南部規模7.8百年強震奪走土國、敘利亞超過2.8萬人性命,近日網絡上瘋傳1月西北部布爾薩省(Bursa)上空出現的巨大豔紅色“鮑魚狀漩渦”可能是世紀強震凶兆,對此,專家砲轟“荒謬”,強調民眾目擊的“鮑魚漩渦”隻是一種莢狀雲。
1月19日清晨,土耳其西北方布爾薩省(Bursa)上空突然出現宛如“幽浮”、“鮑魚狀漩渦”的巨大雲朵。影音: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土耳其西北部省份布爾薩省居民1月19日早晨突然在天空中目擊一顆焰紅色、宛如“鮑魚漩渦”的巨大雲朵,而且似乎在空中靜止不動,這個畫麵馬上在網絡上發酵,不少網友驚呼,以為看到“幽浮”、“飛碟”,也有人形容,巨大雲朵像極了女性的生殖器。當時“鮑魚漩渦”雲朵的畫麵也吸引如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土耳其國營安納杜魯新聞社(Anadolu Agency)等專文報導。
土耳其6日一連發生芮氏規模7.8、7.5百年強震後,近期網絡上有不少人稱,兩起事件恐有關聯,“鮑魚漩渦”雲朵恐怕是地震前兆。例如,美國社群網站Reddit及臉書上都有貼文指出,兩起事件不是巧合,甚至結合了當天天空照片與卡拉曼馬拉斯省(Kahramanmaras)震後建築物倒塌的畫麵。
不過路透社11日引述多名專家進行事實查核,強調布爾薩省的“鮑魚漩渦”雲與世紀強震絕無關聯。
1月19日清晨,土耳其西北方布爾薩省(Bursa)上空突然出現靜止不動、宛如“幽浮”、“鮑魚狀漩渦”的巨大雲朵。
報導指出,布爾薩省上空出現“鮑魚漩渦”實際上就是一種“莢狀雲”(Lenticular
cloud),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解釋,莢狀雲是由山區環境中穩定的潮濕氣團及強風形成。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地球與大氣科學係高級講師維索基(Mark
Wysocki)表示,莢狀雲主要是空氣與山脈自然交互作用的產物,地震則是地殼的自然活動,兩者之間沒有關聯,也沒有因果關係。
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地球與太空科學係教授托賓(Harold
Tobin)表示,雲與地震之間“沒有科學關聯”,他強調,此次地震震央位在土國東南方的卡拉曼馬拉斯省,與西北方的布爾薩省相距1000公裏遠,砲轟網絡說法“荒謬”。
2013年美國科羅拉多州也出現類似幽浮的莢狀雲。
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教授杜蘭(Dale R.
Durran)以2013年美國科羅拉多州也出現類似幽浮的莢狀雲為例,強調後續當地並沒有發生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