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35歲失去高薪,我在14個月後重啟生活

35歲失去高薪,我在14個月後重啟生活

文章來源: 極晝story 於 2025-11-25 19:50:0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35歲失去高薪,我在14個月後重啟生活

在把網名改成“非常喪小姐”之前,桑小姐曾是一位職場精英:她趕上了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的時代,通過跳槽與升職,在上海一家遊戲公司擔任公關中層,年薪超過60萬,是家裏的經濟支柱。

2023年底,35歲的她遭遇裁員,自此開始了長達14個月的求職掙紮,最終找到了一份降薪60%、往返通勤近百公裏的工作。

這次失業成為她人生的重要轉折。她發現,自己的經曆精準地命中了網上總結的“中產返貧三件套”:高貸款的學區房、配偶不高的收入與高昂的教育支出。而作為一名中年女性,求職時,她被反複審視,有企業因她曾在入職第二年懷孕而拒絕錄用。最艱難的時刻,她開始嚐試寫作、考慮送外賣,還第一次申領了失業金。

她在社交平台的記錄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同樣待業的中年網友把她當作“樹洞”,也有人質疑她的委屈是“自我增加壓力”,“在美好的泡沫裏待久了”。她開始學會去接受,在有限的條件下重新規劃生活,也繼續記錄著一個普通中年女性的掙紮與堅持。

以下為她的講述,部分內容結合她在社交平台的記錄整理。

文丨謝紫怡

編輯丨王一然



今年3月,找到新工作後,我和丈夫坐下來認真算了筆賬。刨掉房貸、房租、學費、保險那些雷打不動的開支,以我現在的薪資水平,家庭的日常花銷能有多少。我們達成共識,不能讓孩子的消費降級太多,所以,開銷大部分都從我們自己身上砍。

我降薪60%才找到現在這份工作——新公司離家單程接近50公裏,每天通勤都是一場漫長地跋涉,早晨匆匆出門,先騎15分鍾共享單車到地鐵站,換乘3趟地鐵後,再騎一段單車到公司。遇到下雨或起晚,就花8元坐摩的趕路。晚上6點半下班,再把這段路倒著走一遍,回家已經8點半了。

一日三餐也變得精打細算。早餐是4元的茶葉蛋加燒麥,午餐控製在十幾元,下午茶則從過去的星巴克換成了蜜雪冰城。不僅是在吃喝上全麵壓縮,與過去打車通勤的日子相比,現在光交通費每月就能省下1700多。

人們常說的“中產返貧”三件套,我家一樣沒落下:高額的房租房貸、高昂的教育支出,還有配偶低薪。

2019年,我們在高點買下一套400萬的學區房,如今總價已跌去80萬。每個月光房貸和房租就要出1萬1,壓得我喘不過氣;孩子剛六歲,各類興趣班一年下來將近10萬。失業後,我們不得不狠心砍掉幾項。我一直是家裏的經濟支柱,愛人收入雖不高,但工作清閑穩定,家務活常由他承擔,錢也交給他管理。

但從我被裁員的那一天起,家庭財務的脆弱暴露無遺。

那是2023年,先後經曆父親去世、被裁員,這兩個打擊都沒有讓我感覺立馬跌入穀底。真正磋磨人的是,我想要開啟新生活,但一年多都沒有找到工作。

前七八個月,我還在努力往上掙紮。我找同事、朋友內推,自己在各大平台投簡曆,也試著用過去的人脈接項目,嚐試能做的副業,但都失敗了。

初期我還很有信心。幾家內推的麵試都進到了終麵,但等待幾個月後,卻一直沒有招聘崗位出來。有兩家公司給了口頭offer,但跳票了,還有一家公司,在我做了全套PPT和宣傳稿,麵了3輪之後,再也沒有回音。



●桑小姐在前公司的工位。講述者供圖

我之前在一家遊戲公司做公關,是中層管理者,稅前年薪超過60萬。然而,當我麵試新公司,卻發現除了專業能力和項目經驗,麵試官在意的,是我的性別和年齡——他們關心孩子誰帶、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也有公司因為我過去的薪資,質疑我降薪入職後會不穩定。

我連獲得麵試的機會都很少。一口氣投出三十份簡曆,隻能收到一個回複,內容還是“不合適”,其餘全部已讀不回。到後來,我已經不再看崗位名稱,也不挑公司了。隻要工作內容和過去的經曆有一點點關聯,哪怕月薪五千,我也照投不誤。但依然石沉大海。

從第八個月開始,我慢慢意識到,我可能真的很難找到工作了。心態也是從那時開始不對的,每天除了帶孩子,我基本不想出門,也不想跟任何人說話。

我是在35歲被裁員的。其實互聯網行業“35歲危機”這個話題一直被反複提及,我心裏知道,但從不覺得真的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可慢慢地,身邊開始有朋友被波及了,網上也能刷到同行失業的消息。直到這波浪潮打過來,被裁掉的是我們整個部門。

2014年,我從江蘇來上海,那時候互聯網形勢好,整體就業環境不錯。我通過跳槽、升職,加上運氣好,就這樣一步步往上走。我記得最忙的那一年,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加班。做公關這一行,幾乎是 24小時待命,一周7天連軸轉。隻要有事情,哪怕是淩晨三點,我也得爬起來接電話、寫文件。

那時候,我隻是把簡曆掛在獵聘上,保持公開狀態,就不斷有HR和獵頭打電話來。待業之後,我陷入了很深的自我懷疑。我不斷問自己,我真的優秀嗎?過去十幾年的工作,真的配得上我曾經拿到的薪水嗎?我不斷想,我之前的收獲,究竟是趕上了時代的紅利,還是靠自己的奮鬥換來的。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完全想明白。

今年年初,丈夫告訴我,裁員20萬的賠償金快見底了。他知道我狀態不好,但還是必須把實際情況攤在麵前。我對著公積金和存款餘額痛哭,接著又麻木地海投了一輪簡曆。

我完全不知道未來該怎麽辦,去開網約車?還是送外賣?可我已經六七年沒開過車了。那段時間我看了很多帖子,有人去做分揀員,有人上門幫人喂寵物,可我好像什麽都做不了,我曾嚐試寫網絡小說,但申請簽約失敗,20萬字成了廢稿。到最後,我發現自己連一門能糊口的手藝都沒有。

我遇到過一個工作機會。但在背調環節,對方得知我曾在入職第二年懷孕,認為作為中層管理者,這樣的安排顯得不夠負責,最終拒絕了我。

我32歲才要孩子,在現代職場中不算太早。可現實是,如今35歲以上的互聯網人像是原罪,如果你恰好還有孩子,那便是“罪加一等”。

失業14個月後,我終於收到了offer,年包稅前20萬出頭,0福利、0年終。我心裏很不是滋味,問了幾個同期失業的朋友,發現他們大多還在空窗期,其中還有一位曾經年薪百萬的同行。市場環境不好,企業生存難,中年求職者,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罷了。



失業後,我幾乎每次麵試都會被問到同一個問題:“你會不會考慮生二胎?”

這種審視對中年女性真的很不友好。很多人是為了照顧孩子暫時離開職場,等她們重返工作時,也要麵對用人單位的質疑。包括我現在入職的這家公司,也很關心我gap的時間,他們擔心的是,離開職場一段時間,我還能不能重新適應工作節奏。

事實上,(在上一家公司)得知懷孕後,我的第一反應不是驚喜,而是驚慌。我不知道該怎麽跟老板開口。作為職場女性,越往高處走,壓力也更大。你必須不斷證明自己。沒有請額外的假,休完法定產假,我就立刻回公司了,產假期間很多工作都是在家完成的。

生育後的激素反應也影響著我的工作表現。我是一個邏輯反應很快的人,但剛回公司的時候,下屬跟我說什麽,我覺得腦子轉不過來,甚至很多東西記不住。我產後掉發很嚴重,頭發到現在還沒有長回來,每天早晨都要靠發縫粉遮蓋。

我的孩子非常難帶,他是一個高需求寶寶,在兩歲之前沒有睡過整覺,每夜至少醒兩三次,每次都要哄半個多小時;周末也沒有辦法休息,孩子的過敏很嚴重,大概兩三個月就要去一次醫院。我們要麽去私立,要麽掛特需,在他身上花費了太多錢和心力。

這樣的照護強度,完全超過了雙方父母的預期。我婆婆說得很直接,她覺得人家的孩子都是喂飽就能睡,但我們家不行。那段時間,我愛人差點動了辭職的念頭,決定全職帶孩子。最後實在沒辦法,我媽媽也過來幫忙。現在小孩工作日靠兩邊老人接送,我和愛人下班後,也加入帶孩子的行列。

你可以想象,在這樣的育兒壓力下,作為一個女性中層管理者,難免會被家庭卷走一些時間和精力,但評價一個人的工作價值,並不是隻有時間,責任心、工作能力也是重點。生育後的中年女性就像被企業認定磨損了的螺絲釘,還沒等你證明自己的價值,就已經沒有自證機會。

一邊是年幼的孩子,一邊還要麵對長輩健康狀況的惡化。父親生病的消息很突然,原以為隻是腹痛,後來他查出腸梗阻,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腸道內長了腫瘤,已經是癌症晚期。

爸爸手術後也恢複得不理想,輾轉了好幾家醫院。醫生一看他的情況,判斷沒有治療價值,就不願意收治了。醫療資源緊張,連在普通醫院辦個住院,都得托人找關係。我父母離婚分居了很多年,母親照顧父親,更多是出於情麵和道義。責任還是落在我這個獨生女身上。

那兩個月,我頻繁往返於上海和江蘇。常常是上班剛出門,醫生就打來電話,讓我立即回去。一次次接到病危通知,從公司衝回家,再趕去醫院。陪護兩三天,等爸爸病情稍微穩定後,又得匆匆回上海工作。那段時間車票已經攢了厚厚一遝能摞起來。



●之前出差飛機淩晨四點落地,桑小姐說自己早上9點依然準時上班。講述者供圖

但即使在父親重病需要兩個城市跑時,我也24小時開機處理事情;夜裏兩三點喊我改公告,等所有人線上確認完已經淩晨4點,我第二天還能正常上班。

當時,公司知道我的情況,也有全力支持我,讓我先處理家裏的事。可等爸爸的後事辦完,領導還是找我談了話:他們說公司的情況不太理想,而我很長一段時間的事情太多了,一開始是生孩子,後麵疫情也顧不得別的,再後來就是爸爸生病。正趕上業務不好,公司也決定“瘦身”了。

爸爸生命最後的日子,我看著他整日無法入睡,不停地胡言亂語。他張著嘴,像打呼嚕那樣費力地呼吸,舌頭都塌下去了。但他終於從痛苦中解脫了。他去世那天,我異常冷靜。直到我不經意間看到,桌子上並排放著兩部他的手機,那是他生前用的,我一下子像被什麽擊中,哭了出來。

現在我身邊還有孩子。曾經有人問我,如果重來一次,會不會生孩子,我可能選擇不生。但時光沒法倒流,我不後悔有孩子,從生他的那一刻起,我願意把一切都給他。

翻看從前的消費記錄,確實觸目驚心。很多時候,我們隻是逛商場路過培訓機構,覺得還不錯,就給孩子報了班。擊劍1萬6,親子遊泳2萬,輪滑8千,美術7千,英語3萬6......我失業之後,課程大多都取消了,最後留下英語,是為了讓孩子提前適應課堂的紀律。

以前我們每年都續迪士尼年卡,每逢假期,總會安排全國各地旅行,住孩子喜歡的親子酒店。現在放假,我們開車去陽澄湖就不得了了。我帶孩子去商場裏的臨時水樂園玩,幾次之後,他仰著頭問我:“媽媽,我們為什麽不去住能摸到小熊貓的酒店了?”

那一瞬間,我被愧疚感淹沒了。讓我難過的,不隻是眼下的困窘,更是感覺自己為他未來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化成了泡影。



●桑小姐的孩子之前在擊劍班學習。講述者供圖



我逐漸接受了“中年滑坡”這個現實。最終支撐我的,是對家庭的責任,至少不能讓孩子的生活跌落太多。我還能給他買樂高玩具,隻要不讓他連這點小小的快樂都失去,我就必須堅持下去。

新公司是一家初創企業,入職時團隊不到20人,我一個人就是一個部門。我主要負責政府公關,也兼顧企業知識產權相關的事務。好在公司有雙休,基本不加班。前陣子領導開會提到營收在下滑,我和同事開玩笑,下次去廟裏也幫公司燒個香吧,希望它活得長久些,讓我們這些中年打工人也安穩些。

至少現在有份工作,我慢慢學會了接受現實。回想月收入三四萬的時候,我都不怎麽考慮下沉市場的消費,現在我最多喝9塊9的瑞幸就不得了了,我覺得喝蜜雪冰城4塊一杯的檸檬水很好,下午茶自己準備檸檬可樂也挺開心。

我發現人的適應能力很強。一開始擠地鐵到要爆炸,後來慢慢習慣了,我也很感謝摩的師傅一次次救我於遲到的邊緣。熟悉了精打細算的日子後,回頭再看,才發現從前有三分之二的花銷,都像白白扔進了水裏。我這邊省5塊錢,那邊省10塊錢,感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做出一定的努力。

我有個前同事,曾管理過30多人的團隊,還自費40萬讀了MBA。失業後,她去送外賣了。她也扛著房貸,經濟壓力很大。但在我看來,她跑去送外賣更像是對生活的抗爭,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證明自己還能勞動。前陣子台風天,我給她打電話,發現她還在送外賣。我勸她別接單了,她說她就是想出門。

在最低落的那段日子,我開始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感受。能發瘋的隻有筆杆子,每天想到什麽寫什麽,我發在社交媒體上,再和評論的網友聊聊天、疏解情緒。

我的昵稱其實叫“非常喪小姐”,那就是我當時的心境,後來平台強製幫我改名,才變成了“桑小姐”。說到底,我和所有人一樣,有自己的生活、消費和煩惱。翻看以前的分享,產後脫發、疫情排隊做核酸、買新的iPhone 14Pro......這些我都留著,我更願意被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貼上“中產滑落”的標簽,或僅僅是某種社會現象。



●桑小姐一家三口在迪士尼。講述者供圖

做記錄這段時間,我收到了各種各樣的評論。有人覺得我太矯情,還有人嘲諷我,說外地女生嫁給上海人就是為了戶口和房子。那些帶有惡意的言論我現在已經不在意了,反而是一些真誠的評論或建議,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生活。有人讓我及時割肉賣掉那套每月要還貸的房子,有人建議我調整後續的存款計劃,還有人告訴我孩子的興趣班哪些值得保留,哪些可以放棄。

也有很多人把我當“樹洞”。有個女生從我發第一篇失業帖子時就來留言,她說自己也是相同年紀、高薪失業,後來她拿到兩個offer,問我換作是她會選哪個;後來她說工作壓力太大,身體出了問題,家庭也有變故。每個階段遇到新事情,她就和我分享。當代中年人,對著身邊人,很難描述自己的脆弱或負麵情緒。看到和自己處境類似的網友,反而更能說得出口。

最近就有一位男性聯係我,他原本是一位法務總監,被裁員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最後也是大幅降薪才入職新公司。他始終覺得無法接受現狀,總想著沒有辦法回到以前的生活,心態怎麽都扭轉不過來。

我告訴他,我知道很多事情無法和從前做比較,也知道“自洽”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到卻很難。但人生遇到難關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先穩住自己的心態,才能慢慢把生活重新撐起來。

比起陷入無限的自我糾結,我更願意接受現實。我不會在眼下的境遇中反複和過去做比較,而是在想未來該怎麽辦。

時至今日,我依然處在可能失業的恐懼中。萬一四十多歲沒工作了,離退休還有那麽多年,那怎麽辦?如今對我來說,能安穩、持續過下去的才是好的生活——父母健康、孩子平安、工作穩定,這樣我還能維持現狀繼續往前跑。有時候心裏也會很難過,我什麽時候連辭職的底氣都沒有了,就這樣成了那種“忍氣吞聲的中年人”。

我所有的努力,不過是為了未來能給家人更好一點的生活。現在我最喜歡買的就是9塊9的鮮花,不貴,又能維持裝點一周的生活。買30多塊的花就要影響開支了。

我在新公司遇到了一個很投緣的搭子,這可能也是調整心態的一部分。我們每天一起吃飯、喝下午茶,分享八卦和聊生活。下班的時候,她經常會帶我一路。有次我在盒馬買了梔子花,給了她一份,留在公司的花瓶裏的那一份,會讓我更加期待新的周一。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49歲餘秀華為“絕經”寫詩,網友笑暈在評論區
“水果姐”現身上海南京東路一雜貨店 引歌迷合唱
美國人2000紅利快到手?「關稅案會贏」商務部長有信心
年輕中國男子在日本機場墜亡 更多事發細節披露
特朗普想重啟成龍《尖峰時刻》係列 “重振”男子氣概




24小時討論排行

與川普通話結束,高市早苗:談及習近平對話內容
習近平罕見致電特朗普,美國介入中日僵局?
紐約時報:美國正在給自己“挖坑”
中國六代機新樣機使用矢量噴口,引外媒關注
中日爭端中,台灣人吃日料對高市早苗表達支持
烏克蘭大砍"親俄條款",衛報:美版和平方案減為19點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鄭麗文追求終極統一
南風窗:中國要崛起,必須告別革命外交
中方重申“敵國條款”,日本外務省曲解事實被“打臉”
高市早苗越過紅線後:中日航線減少、文娛活動取消
"台灣有事"中日鬧到聯合國,彭博:北京施壓全球選邊站
翻車現場:傾盡心力,為我可愛的祖國
明星頻出卻無人領軍 民主黨為何沒有“自己的特朗普”?
川普接連致電中日領袖,彭博:決心「避免卷入爭端」
200多萬買別墅,大騙子郭某:叫我教授!
為何刺殺安倍?山上徹也:我曾感到“絕望與危機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35歲失去高薪,我在14個月後重啟生活

極晝story 2025-11-25 19:50:05
35歲失去高薪,我在14個月後重啟生活

在把網名改成“非常喪小姐”之前,桑小姐曾是一位職場精英:她趕上了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的時代,通過跳槽與升職,在上海一家遊戲公司擔任公關中層,年薪超過60萬,是家裏的經濟支柱。

2023年底,35歲的她遭遇裁員,自此開始了長達14個月的求職掙紮,最終找到了一份降薪60%、往返通勤近百公裏的工作。

這次失業成為她人生的重要轉折。她發現,自己的經曆精準地命中了網上總結的“中產返貧三件套”:高貸款的學區房、配偶不高的收入與高昂的教育支出。而作為一名中年女性,求職時,她被反複審視,有企業因她曾在入職第二年懷孕而拒絕錄用。最艱難的時刻,她開始嚐試寫作、考慮送外賣,還第一次申領了失業金。

她在社交平台的記錄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同樣待業的中年網友把她當作“樹洞”,也有人質疑她的委屈是“自我增加壓力”,“在美好的泡沫裏待久了”。她開始學會去接受,在有限的條件下重新規劃生活,也繼續記錄著一個普通中年女性的掙紮與堅持。

以下為她的講述,部分內容結合她在社交平台的記錄整理。

文丨謝紫怡

編輯丨王一然



今年3月,找到新工作後,我和丈夫坐下來認真算了筆賬。刨掉房貸、房租、學費、保險那些雷打不動的開支,以我現在的薪資水平,家庭的日常花銷能有多少。我們達成共識,不能讓孩子的消費降級太多,所以,開銷大部分都從我們自己身上砍。

我降薪60%才找到現在這份工作——新公司離家單程接近50公裏,每天通勤都是一場漫長地跋涉,早晨匆匆出門,先騎15分鍾共享單車到地鐵站,換乘3趟地鐵後,再騎一段單車到公司。遇到下雨或起晚,就花8元坐摩的趕路。晚上6點半下班,再把這段路倒著走一遍,回家已經8點半了。

一日三餐也變得精打細算。早餐是4元的茶葉蛋加燒麥,午餐控製在十幾元,下午茶則從過去的星巴克換成了蜜雪冰城。不僅是在吃喝上全麵壓縮,與過去打車通勤的日子相比,現在光交通費每月就能省下1700多。

人們常說的“中產返貧”三件套,我家一樣沒落下:高額的房租房貸、高昂的教育支出,還有配偶低薪。

2019年,我們在高點買下一套400萬的學區房,如今總價已跌去80萬。每個月光房貸和房租就要出1萬1,壓得我喘不過氣;孩子剛六歲,各類興趣班一年下來將近10萬。失業後,我們不得不狠心砍掉幾項。我一直是家裏的經濟支柱,愛人收入雖不高,但工作清閑穩定,家務活常由他承擔,錢也交給他管理。

但從我被裁員的那一天起,家庭財務的脆弱暴露無遺。

那是2023年,先後經曆父親去世、被裁員,這兩個打擊都沒有讓我感覺立馬跌入穀底。真正磋磨人的是,我想要開啟新生活,但一年多都沒有找到工作。

前七八個月,我還在努力往上掙紮。我找同事、朋友內推,自己在各大平台投簡曆,也試著用過去的人脈接項目,嚐試能做的副業,但都失敗了。

初期我還很有信心。幾家內推的麵試都進到了終麵,但等待幾個月後,卻一直沒有招聘崗位出來。有兩家公司給了口頭offer,但跳票了,還有一家公司,在我做了全套PPT和宣傳稿,麵了3輪之後,再也沒有回音。



●桑小姐在前公司的工位。講述者供圖

我之前在一家遊戲公司做公關,是中層管理者,稅前年薪超過60萬。然而,當我麵試新公司,卻發現除了專業能力和項目經驗,麵試官在意的,是我的性別和年齡——他們關心孩子誰帶、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也有公司因為我過去的薪資,質疑我降薪入職後會不穩定。

我連獲得麵試的機會都很少。一口氣投出三十份簡曆,隻能收到一個回複,內容還是“不合適”,其餘全部已讀不回。到後來,我已經不再看崗位名稱,也不挑公司了。隻要工作內容和過去的經曆有一點點關聯,哪怕月薪五千,我也照投不誤。但依然石沉大海。

從第八個月開始,我慢慢意識到,我可能真的很難找到工作了。心態也是從那時開始不對的,每天除了帶孩子,我基本不想出門,也不想跟任何人說話。

我是在35歲被裁員的。其實互聯網行業“35歲危機”這個話題一直被反複提及,我心裏知道,但從不覺得真的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可慢慢地,身邊開始有朋友被波及了,網上也能刷到同行失業的消息。直到這波浪潮打過來,被裁掉的是我們整個部門。

2014年,我從江蘇來上海,那時候互聯網形勢好,整體就業環境不錯。我通過跳槽、升職,加上運氣好,就這樣一步步往上走。我記得最忙的那一年,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加班。做公關這一行,幾乎是 24小時待命,一周7天連軸轉。隻要有事情,哪怕是淩晨三點,我也得爬起來接電話、寫文件。

那時候,我隻是把簡曆掛在獵聘上,保持公開狀態,就不斷有HR和獵頭打電話來。待業之後,我陷入了很深的自我懷疑。我不斷問自己,我真的優秀嗎?過去十幾年的工作,真的配得上我曾經拿到的薪水嗎?我不斷想,我之前的收獲,究竟是趕上了時代的紅利,還是靠自己的奮鬥換來的。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完全想明白。

今年年初,丈夫告訴我,裁員20萬的賠償金快見底了。他知道我狀態不好,但還是必須把實際情況攤在麵前。我對著公積金和存款餘額痛哭,接著又麻木地海投了一輪簡曆。

我完全不知道未來該怎麽辦,去開網約車?還是送外賣?可我已經六七年沒開過車了。那段時間我看了很多帖子,有人去做分揀員,有人上門幫人喂寵物,可我好像什麽都做不了,我曾嚐試寫網絡小說,但申請簽約失敗,20萬字成了廢稿。到最後,我發現自己連一門能糊口的手藝都沒有。

我遇到過一個工作機會。但在背調環節,對方得知我曾在入職第二年懷孕,認為作為中層管理者,這樣的安排顯得不夠負責,最終拒絕了我。

我32歲才要孩子,在現代職場中不算太早。可現實是,如今35歲以上的互聯網人像是原罪,如果你恰好還有孩子,那便是“罪加一等”。

失業14個月後,我終於收到了offer,年包稅前20萬出頭,0福利、0年終。我心裏很不是滋味,問了幾個同期失業的朋友,發現他們大多還在空窗期,其中還有一位曾經年薪百萬的同行。市場環境不好,企業生存難,中年求職者,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罷了。



失業後,我幾乎每次麵試都會被問到同一個問題:“你會不會考慮生二胎?”

這種審視對中年女性真的很不友好。很多人是為了照顧孩子暫時離開職場,等她們重返工作時,也要麵對用人單位的質疑。包括我現在入職的這家公司,也很關心我gap的時間,他們擔心的是,離開職場一段時間,我還能不能重新適應工作節奏。

事實上,(在上一家公司)得知懷孕後,我的第一反應不是驚喜,而是驚慌。我不知道該怎麽跟老板開口。作為職場女性,越往高處走,壓力也更大。你必須不斷證明自己。沒有請額外的假,休完法定產假,我就立刻回公司了,產假期間很多工作都是在家完成的。

生育後的激素反應也影響著我的工作表現。我是一個邏輯反應很快的人,但剛回公司的時候,下屬跟我說什麽,我覺得腦子轉不過來,甚至很多東西記不住。我產後掉發很嚴重,頭發到現在還沒有長回來,每天早晨都要靠發縫粉遮蓋。

我的孩子非常難帶,他是一個高需求寶寶,在兩歲之前沒有睡過整覺,每夜至少醒兩三次,每次都要哄半個多小時;周末也沒有辦法休息,孩子的過敏很嚴重,大概兩三個月就要去一次醫院。我們要麽去私立,要麽掛特需,在他身上花費了太多錢和心力。

這樣的照護強度,完全超過了雙方父母的預期。我婆婆說得很直接,她覺得人家的孩子都是喂飽就能睡,但我們家不行。那段時間,我愛人差點動了辭職的念頭,決定全職帶孩子。最後實在沒辦法,我媽媽也過來幫忙。現在小孩工作日靠兩邊老人接送,我和愛人下班後,也加入帶孩子的行列。

你可以想象,在這樣的育兒壓力下,作為一個女性中層管理者,難免會被家庭卷走一些時間和精力,但評價一個人的工作價值,並不是隻有時間,責任心、工作能力也是重點。生育後的中年女性就像被企業認定磨損了的螺絲釘,還沒等你證明自己的價值,就已經沒有自證機會。

一邊是年幼的孩子,一邊還要麵對長輩健康狀況的惡化。父親生病的消息很突然,原以為隻是腹痛,後來他查出腸梗阻,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腸道內長了腫瘤,已經是癌症晚期。

爸爸手術後也恢複得不理想,輾轉了好幾家醫院。醫生一看他的情況,判斷沒有治療價值,就不願意收治了。醫療資源緊張,連在普通醫院辦個住院,都得托人找關係。我父母離婚分居了很多年,母親照顧父親,更多是出於情麵和道義。責任還是落在我這個獨生女身上。

那兩個月,我頻繁往返於上海和江蘇。常常是上班剛出門,醫生就打來電話,讓我立即回去。一次次接到病危通知,從公司衝回家,再趕去醫院。陪護兩三天,等爸爸病情稍微穩定後,又得匆匆回上海工作。那段時間車票已經攢了厚厚一遝能摞起來。



●之前出差飛機淩晨四點落地,桑小姐說自己早上9點依然準時上班。講述者供圖

但即使在父親重病需要兩個城市跑時,我也24小時開機處理事情;夜裏兩三點喊我改公告,等所有人線上確認完已經淩晨4點,我第二天還能正常上班。

當時,公司知道我的情況,也有全力支持我,讓我先處理家裏的事。可等爸爸的後事辦完,領導還是找我談了話:他們說公司的情況不太理想,而我很長一段時間的事情太多了,一開始是生孩子,後麵疫情也顧不得別的,再後來就是爸爸生病。正趕上業務不好,公司也決定“瘦身”了。

爸爸生命最後的日子,我看著他整日無法入睡,不停地胡言亂語。他張著嘴,像打呼嚕那樣費力地呼吸,舌頭都塌下去了。但他終於從痛苦中解脫了。他去世那天,我異常冷靜。直到我不經意間看到,桌子上並排放著兩部他的手機,那是他生前用的,我一下子像被什麽擊中,哭了出來。

現在我身邊還有孩子。曾經有人問我,如果重來一次,會不會生孩子,我可能選擇不生。但時光沒法倒流,我不後悔有孩子,從生他的那一刻起,我願意把一切都給他。

翻看從前的消費記錄,確實觸目驚心。很多時候,我們隻是逛商場路過培訓機構,覺得還不錯,就給孩子報了班。擊劍1萬6,親子遊泳2萬,輪滑8千,美術7千,英語3萬6......我失業之後,課程大多都取消了,最後留下英語,是為了讓孩子提前適應課堂的紀律。

以前我們每年都續迪士尼年卡,每逢假期,總會安排全國各地旅行,住孩子喜歡的親子酒店。現在放假,我們開車去陽澄湖就不得了了。我帶孩子去商場裏的臨時水樂園玩,幾次之後,他仰著頭問我:“媽媽,我們為什麽不去住能摸到小熊貓的酒店了?”

那一瞬間,我被愧疚感淹沒了。讓我難過的,不隻是眼下的困窘,更是感覺自己為他未來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化成了泡影。



●桑小姐的孩子之前在擊劍班學習。講述者供圖



我逐漸接受了“中年滑坡”這個現實。最終支撐我的,是對家庭的責任,至少不能讓孩子的生活跌落太多。我還能給他買樂高玩具,隻要不讓他連這點小小的快樂都失去,我就必須堅持下去。

新公司是一家初創企業,入職時團隊不到20人,我一個人就是一個部門。我主要負責政府公關,也兼顧企業知識產權相關的事務。好在公司有雙休,基本不加班。前陣子領導開會提到營收在下滑,我和同事開玩笑,下次去廟裏也幫公司燒個香吧,希望它活得長久些,讓我們這些中年打工人也安穩些。

至少現在有份工作,我慢慢學會了接受現實。回想月收入三四萬的時候,我都不怎麽考慮下沉市場的消費,現在我最多喝9塊9的瑞幸就不得了了,我覺得喝蜜雪冰城4塊一杯的檸檬水很好,下午茶自己準備檸檬可樂也挺開心。

我發現人的適應能力很強。一開始擠地鐵到要爆炸,後來慢慢習慣了,我也很感謝摩的師傅一次次救我於遲到的邊緣。熟悉了精打細算的日子後,回頭再看,才發現從前有三分之二的花銷,都像白白扔進了水裏。我這邊省5塊錢,那邊省10塊錢,感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做出一定的努力。

我有個前同事,曾管理過30多人的團隊,還自費40萬讀了MBA。失業後,她去送外賣了。她也扛著房貸,經濟壓力很大。但在我看來,她跑去送外賣更像是對生活的抗爭,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證明自己還能勞動。前陣子台風天,我給她打電話,發現她還在送外賣。我勸她別接單了,她說她就是想出門。

在最低落的那段日子,我開始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感受。能發瘋的隻有筆杆子,每天想到什麽寫什麽,我發在社交媒體上,再和評論的網友聊聊天、疏解情緒。

我的昵稱其實叫“非常喪小姐”,那就是我當時的心境,後來平台強製幫我改名,才變成了“桑小姐”。說到底,我和所有人一樣,有自己的生活、消費和煩惱。翻看以前的分享,產後脫發、疫情排隊做核酸、買新的iPhone 14Pro......這些我都留著,我更願意被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貼上“中產滑落”的標簽,或僅僅是某種社會現象。



●桑小姐一家三口在迪士尼。講述者供圖

做記錄這段時間,我收到了各種各樣的評論。有人覺得我太矯情,還有人嘲諷我,說外地女生嫁給上海人就是為了戶口和房子。那些帶有惡意的言論我現在已經不在意了,反而是一些真誠的評論或建議,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生活。有人讓我及時割肉賣掉那套每月要還貸的房子,有人建議我調整後續的存款計劃,還有人告訴我孩子的興趣班哪些值得保留,哪些可以放棄。

也有很多人把我當“樹洞”。有個女生從我發第一篇失業帖子時就來留言,她說自己也是相同年紀、高薪失業,後來她拿到兩個offer,問我換作是她會選哪個;後來她說工作壓力太大,身體出了問題,家庭也有變故。每個階段遇到新事情,她就和我分享。當代中年人,對著身邊人,很難描述自己的脆弱或負麵情緒。看到和自己處境類似的網友,反而更能說得出口。

最近就有一位男性聯係我,他原本是一位法務總監,被裁員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最後也是大幅降薪才入職新公司。他始終覺得無法接受現狀,總想著沒有辦法回到以前的生活,心態怎麽都扭轉不過來。

我告訴他,我知道很多事情無法和從前做比較,也知道“自洽”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到卻很難。但人生遇到難關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先穩住自己的心態,才能慢慢把生活重新撐起來。

比起陷入無限的自我糾結,我更願意接受現實。我不會在眼下的境遇中反複和過去做比較,而是在想未來該怎麽辦。

時至今日,我依然處在可能失業的恐懼中。萬一四十多歲沒工作了,離退休還有那麽多年,那怎麽辦?如今對我來說,能安穩、持續過下去的才是好的生活——父母健康、孩子平安、工作穩定,這樣我還能維持現狀繼續往前跑。有時候心裏也會很難過,我什麽時候連辭職的底氣都沒有了,就這樣成了那種“忍氣吞聲的中年人”。

我所有的努力,不過是為了未來能給家人更好一點的生活。現在我最喜歡買的就是9塊9的鮮花,不貴,又能維持裝點一周的生活。買30多塊的花就要影響開支了。

我在新公司遇到了一個很投緣的搭子,這可能也是調整心態的一部分。我們每天一起吃飯、喝下午茶,分享八卦和聊生活。下班的時候,她經常會帶我一路。有次我在盒馬買了梔子花,給了她一份,留在公司的花瓶裏的那一份,會讓我更加期待新的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