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為何唯獨王岐山戴口罩?中國成全世界的“免疫窪地”?

為何唯獨王岐山戴口罩?中國成全世界的“免疫窪地”?

文章來源: RFA 於 2022-10-02 09:14:0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評論 | 胡平:為什麽在英國女王葬禮上唯獨王岐山戴口罩?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戴口罩參加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葬禮 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國葬,出席女王葬禮的各國政要中,唯獨代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葬禮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及隨從戴著口罩。

為什麽在英國女王葬禮上唯獨王岐山戴口罩呢?他是怕自己感染別人,還是怕別人感染自己呢?當然,他是怕別人感染自己。可是為什麽其他國家的人都不怕別人感染自己,唯獨來自中國的王岐山害怕別人感染自己呢?

兩個月前,中國官媒報道,現職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已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種,而且接種的是中國國產疫苗。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有人說:正常國度不都是很多群眾不敢打,領導先打穩定人心啊,為什麽人民都打完了領導才公布?有人說,都知道國產滅活疫苗的效力比不上外國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誰相信黨國領導人打的是國產疫苗而不是外國疫苗啊?也有人說,既然黨國領導人都和老百姓一樣打國產疫苗,這說明他們對國產疫苗很有信心,那為什麽還不開放,為什麽還在那裏沒完沒了地動態清零呢?還有人說,中國政府宣稱它的原則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可是,連74歲的英王查理三世都不戴口罩,連79歲的美國總統拜登都不戴口罩,莫非他們個個把自己的生命都不至上嗎?

我們有理由懷疑,王岐山戴口罩純粹是裝模作樣。王岐山想必是接種過最好的疫苗,他很清楚出席英國女王葬禮根本用不著戴口罩,但是為了和習近平在國內搞的動態清零保持一致,所以才要戴口罩。

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在9月8日公布新的防疫要求,從9月10日中秋節到10月31日,實施強化疫情防控5項措施,即便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也要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

衛健委說,新的防疫要求是針對中秋和國慶兩個假期。這話很不靠譜。按規定,中秋節放3天假,國慶放7天假,兩個假期加起來隻有10天,可這次新防疫要求卻要求從9月10日到10月31日,長達52天。明眼人一望而知,這長達52天的防疫要求並不僅僅是為了中秋節和國慶節,更重要的,是為了中共的二十大。

早就有網友指出:當局沒完沒了地動態清零,起先我們以為是為了防疫,其後我們發現是為了賺錢,再以後我們意識到其實是為了維穩。

無論王岐山戴口罩是出於何種考慮,在全球政要雲集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上,唯獨他這個中國的國家副主席戴口罩,那總是很引人注目,很不協調的。這一強烈的對照,彰顯出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存在一條“免疫鴻溝”。在當今世界,中國是免疫窪地。現在,世界各國基本上都采取了與病毒共存的策略,生活大體上已經回歸常態。全世界的人都不怕感染了,唯獨中國人還怕感染。

中國何以成為全球的免疫窪地?個中原因(如沒有廣泛接種有效疫苗)我先前有過論述,這裏不再重複。如上所說,中共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防疫,而是為了維穩,是為了二十大。因此我估計,二十大後,中共很可能會有重大改變,不一定放棄動態清零的口號,但至少在具體做法上會有重大改變。9月26日,胡錫進在微博發起中國“防疫政策”大討論建議,呼籲“專家們應該站出來多發表意見,把圍繞疫情的討論重新拉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 。這或許是為日後的改變做鋪墊。

倘若中國的防疫能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來,那固然值得肯定,但那也從反麵證明,折騰了這麽久、造成這麽大次生災害的中國式動態清零,如《紐約時報》文章所說,其實是一場隻為習近平一個人表演的政治運動。

(文章隻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查看評論(22)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炮轟"沒有補貼你早就回南非了",馬斯克:全部削減
裝到這種程度,會不會有點太不尊重人了?
一個普通人,為何如此潦草過完一生?
味精對人體有害?50多年的謠言摧毀了一個行業
專家:特朗普不太可能登上“總統山”,原因是...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時: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開始變得越來越像中國
特朗普普京齊聚北京?九三閱兵或成國際格局分水嶺
“大又美法案”51:50參院闖關成功 萬斯投下關鍵票
伊朗12天內兵敗如山倒 原來是印度反水 為以立奇功?
夫妻花50萬帶兒子遊41國 網民嘲:英語零進步屬浪費
是否驅逐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們得研究看看
習近平發重要文章:麵對圍堵打壓 應理直氣壯鬥爭
川普民調直直落!美國民族自豪感下降,Z世代尤其明顯
脫離西方軌道後,俄羅斯掀起中國熱
川馬互罵 川普威脅砍特斯拉補助 馬斯克怒回 股價重挫
不滿移民不會說英文 川普:在翻譯上美國花太多錢
示威者帶來51口棺材抗議大而美法案 數十人被捕…
4大學生在出租屋遭砍死 殘忍震驚全美 博士生認罪逃死
中國短劇海外爆紅:美國三線演員爭演 薪水暴增7倍
急墜8000米 乘客"魂沒了 腿在抖" 中國春秋航空火速切割
紐約時報:美國是時候放棄尋求朝鮮無核化了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為何唯獨王岐山戴口罩?中國成全世界的“免疫窪地”?

RFA 2022-10-02 09:14:01

評論 | 胡平:為什麽在英國女王葬禮上唯獨王岐山戴口罩?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戴口罩參加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葬禮 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國葬,出席女王葬禮的各國政要中,唯獨代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葬禮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及隨從戴著口罩。

為什麽在英國女王葬禮上唯獨王岐山戴口罩呢?他是怕自己感染別人,還是怕別人感染自己呢?當然,他是怕別人感染自己。可是為什麽其他國家的人都不怕別人感染自己,唯獨來自中國的王岐山害怕別人感染自己呢?

兩個月前,中國官媒報道,現職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已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種,而且接種的是中國國產疫苗。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有人說:正常國度不都是很多群眾不敢打,領導先打穩定人心啊,為什麽人民都打完了領導才公布?有人說,都知道國產滅活疫苗的效力比不上外國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誰相信黨國領導人打的是國產疫苗而不是外國疫苗啊?也有人說,既然黨國領導人都和老百姓一樣打國產疫苗,這說明他們對國產疫苗很有信心,那為什麽還不開放,為什麽還在那裏沒完沒了地動態清零呢?還有人說,中國政府宣稱它的原則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可是,連74歲的英王查理三世都不戴口罩,連79歲的美國總統拜登都不戴口罩,莫非他們個個把自己的生命都不至上嗎?

我們有理由懷疑,王岐山戴口罩純粹是裝模作樣。王岐山想必是接種過最好的疫苗,他很清楚出席英國女王葬禮根本用不著戴口罩,但是為了和習近平在國內搞的動態清零保持一致,所以才要戴口罩。

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在9月8日公布新的防疫要求,從9月10日中秋節到10月31日,實施強化疫情防控5項措施,即便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也要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

衛健委說,新的防疫要求是針對中秋和國慶兩個假期。這話很不靠譜。按規定,中秋節放3天假,國慶放7天假,兩個假期加起來隻有10天,可這次新防疫要求卻要求從9月10日到10月31日,長達52天。明眼人一望而知,這長達52天的防疫要求並不僅僅是為了中秋節和國慶節,更重要的,是為了中共的二十大。

早就有網友指出:當局沒完沒了地動態清零,起先我們以為是為了防疫,其後我們發現是為了賺錢,再以後我們意識到其實是為了維穩。

無論王岐山戴口罩是出於何種考慮,在全球政要雲集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上,唯獨他這個中國的國家副主席戴口罩,那總是很引人注目,很不協調的。這一強烈的對照,彰顯出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存在一條“免疫鴻溝”。在當今世界,中國是免疫窪地。現在,世界各國基本上都采取了與病毒共存的策略,生活大體上已經回歸常態。全世界的人都不怕感染了,唯獨中國人還怕感染。

中國何以成為全球的免疫窪地?個中原因(如沒有廣泛接種有效疫苗)我先前有過論述,這裏不再重複。如上所說,中共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防疫,而是為了維穩,是為了二十大。因此我估計,二十大後,中共很可能會有重大改變,不一定放棄動態清零的口號,但至少在具體做法上會有重大改變。9月26日,胡錫進在微博發起中國“防疫政策”大討論建議,呼籲“專家們應該站出來多發表意見,把圍繞疫情的討論重新拉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 。這或許是為日後的改變做鋪墊。

倘若中國的防疫能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來,那固然值得肯定,但那也從反麵證明,折騰了這麽久、造成這麽大次生災害的中國式動態清零,如《紐約時報》文章所說,其實是一場隻為習近平一個人表演的政治運動。

(文章隻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