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為何唯獨王岐山戴口罩?中國成全世界的“免疫窪地”?

為何唯獨王岐山戴口罩?中國成全世界的“免疫窪地”?

文章來源: RFA 於 2022-10-02 09:14:0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評論 | 胡平:為什麽在英國女王葬禮上唯獨王岐山戴口罩?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戴口罩參加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葬禮 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國葬,出席女王葬禮的各國政要中,唯獨代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葬禮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及隨從戴著口罩。

為什麽在英國女王葬禮上唯獨王岐山戴口罩呢?他是怕自己感染別人,還是怕別人感染自己呢?當然,他是怕別人感染自己。可是為什麽其他國家的人都不怕別人感染自己,唯獨來自中國的王岐山害怕別人感染自己呢?

兩個月前,中國官媒報道,現職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已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種,而且接種的是中國國產疫苗。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有人說:正常國度不都是很多群眾不敢打,領導先打穩定人心啊,為什麽人民都打完了領導才公布?有人說,都知道國產滅活疫苗的效力比不上外國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誰相信黨國領導人打的是國產疫苗而不是外國疫苗啊?也有人說,既然黨國領導人都和老百姓一樣打國產疫苗,這說明他們對國產疫苗很有信心,那為什麽還不開放,為什麽還在那裏沒完沒了地動態清零呢?還有人說,中國政府宣稱它的原則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可是,連74歲的英王查理三世都不戴口罩,連79歲的美國總統拜登都不戴口罩,莫非他們個個把自己的生命都不至上嗎?

我們有理由懷疑,王岐山戴口罩純粹是裝模作樣。王岐山想必是接種過最好的疫苗,他很清楚出席英國女王葬禮根本用不著戴口罩,但是為了和習近平在國內搞的動態清零保持一致,所以才要戴口罩。

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在9月8日公布新的防疫要求,從9月10日中秋節到10月31日,實施強化疫情防控5項措施,即便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也要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

衛健委說,新的防疫要求是針對中秋和國慶兩個假期。這話很不靠譜。按規定,中秋節放3天假,國慶放7天假,兩個假期加起來隻有10天,可這次新防疫要求卻要求從9月10日到10月31日,長達52天。明眼人一望而知,這長達52天的防疫要求並不僅僅是為了中秋節和國慶節,更重要的,是為了中共的二十大。

早就有網友指出:當局沒完沒了地動態清零,起先我們以為是為了防疫,其後我們發現是為了賺錢,再以後我們意識到其實是為了維穩。

無論王岐山戴口罩是出於何種考慮,在全球政要雲集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上,唯獨他這個中國的國家副主席戴口罩,那總是很引人注目,很不協調的。這一強烈的對照,彰顯出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存在一條“免疫鴻溝”。在當今世界,中國是免疫窪地。現在,世界各國基本上都采取了與病毒共存的策略,生活大體上已經回歸常態。全世界的人都不怕感染了,唯獨中國人還怕感染。

中國何以成為全球的免疫窪地?個中原因(如沒有廣泛接種有效疫苗)我先前有過論述,這裏不再重複。如上所說,中共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防疫,而是為了維穩,是為了二十大。因此我估計,二十大後,中共很可能會有重大改變,不一定放棄動態清零的口號,但至少在具體做法上會有重大改變。9月26日,胡錫進在微博發起中國“防疫政策”大討論建議,呼籲“專家們應該站出來多發表意見,把圍繞疫情的討論重新拉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 。這或許是為日後的改變做鋪墊。

倘若中國的防疫能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來,那固然值得肯定,但那也從反麵證明,折騰了這麽久、造成這麽大次生災害的中國式動態清零,如《紐約時報》文章所說,其實是一場隻為習近平一個人表演的政治運動。

(文章隻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超過兩千人遇難!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頭
德國小夥在中國貧困山區支教10年,然後他去哪了
“上海學生餐”事件,一開始是被當成正能量宣傳的
年薪上億的清華學霸在美遭雙重起訴,曾想反訴公司誹謗
美國一客機差點撞上“空軍一號”,空管:別玩iPad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華裔女生讚毛澤東:全美嘩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習近平似仍沉醉於閱兵 要籍此完善大黨大國典禮製度
美國掀“老年貧窮”潮!年薪百萬前工程師晚景淒涼
奧巴馬又開懟,白宮反擊:他一有機會就製造分裂
華裔女生引毛語錄 主張政治暗殺遭肉搜 網:遣返她
沙特高調與巴基斯坦軍事結盟,打破以色列核威懾
吉米坎摩爾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節目遭停播
一場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國發生
安提法有多恐怖?川普將左翼運動指定為“主要恐怖組織”
賓州爆槍擊案 警員3死2傷 現場“連珠炮”似的槍響…
拜登“寒酸日常”:坐經濟艙 百歲背房貸 演講無人問津…
曆時4年終贏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有話要說
不滿企業給川普政府送錢!中國突然封殺輝達AI晶片
大豆,中國的貿易戰籌碼和美國農民的危機
"慶祝"即被解僱 美國教育圈與娛樂圈成“重災區”
哈馬斯高層遇襲後首次公開露麵:1分鍾內12枚導彈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為何唯獨王岐山戴口罩?中國成全世界的“免疫窪地”?

RFA 2022-10-02 09:14:01

評論 | 胡平:為什麽在英國女王葬禮上唯獨王岐山戴口罩?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戴口罩參加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葬禮 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國葬,出席女王葬禮的各國政要中,唯獨代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葬禮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及隨從戴著口罩。

為什麽在英國女王葬禮上唯獨王岐山戴口罩呢?他是怕自己感染別人,還是怕別人感染自己呢?當然,他是怕別人感染自己。可是為什麽其他國家的人都不怕別人感染自己,唯獨來自中國的王岐山害怕別人感染自己呢?

兩個月前,中國官媒報道,現職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已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種,而且接種的是中國國產疫苗。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有人說:正常國度不都是很多群眾不敢打,領導先打穩定人心啊,為什麽人民都打完了領導才公布?有人說,都知道國產滅活疫苗的效力比不上外國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誰相信黨國領導人打的是國產疫苗而不是外國疫苗啊?也有人說,既然黨國領導人都和老百姓一樣打國產疫苗,這說明他們對國產疫苗很有信心,那為什麽還不開放,為什麽還在那裏沒完沒了地動態清零呢?還有人說,中國政府宣稱它的原則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可是,連74歲的英王查理三世都不戴口罩,連79歲的美國總統拜登都不戴口罩,莫非他們個個把自己的生命都不至上嗎?

我們有理由懷疑,王岐山戴口罩純粹是裝模作樣。王岐山想必是接種過最好的疫苗,他很清楚出席英國女王葬禮根本用不著戴口罩,但是為了和習近平在國內搞的動態清零保持一致,所以才要戴口罩。

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在9月8日公布新的防疫要求,從9月10日中秋節到10月31日,實施強化疫情防控5項措施,即便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也要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

衛健委說,新的防疫要求是針對中秋和國慶兩個假期。這話很不靠譜。按規定,中秋節放3天假,國慶放7天假,兩個假期加起來隻有10天,可這次新防疫要求卻要求從9月10日到10月31日,長達52天。明眼人一望而知,這長達52天的防疫要求並不僅僅是為了中秋節和國慶節,更重要的,是為了中共的二十大。

早就有網友指出:當局沒完沒了地動態清零,起先我們以為是為了防疫,其後我們發現是為了賺錢,再以後我們意識到其實是為了維穩。

無論王岐山戴口罩是出於何種考慮,在全球政要雲集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上,唯獨他這個中國的國家副主席戴口罩,那總是很引人注目,很不協調的。這一強烈的對照,彰顯出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存在一條“免疫鴻溝”。在當今世界,中國是免疫窪地。現在,世界各國基本上都采取了與病毒共存的策略,生活大體上已經回歸常態。全世界的人都不怕感染了,唯獨中國人還怕感染。

中國何以成為全球的免疫窪地?個中原因(如沒有廣泛接種有效疫苗)我先前有過論述,這裏不再重複。如上所說,中共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防疫,而是為了維穩,是為了二十大。因此我估計,二十大後,中共很可能會有重大改變,不一定放棄動態清零的口號,但至少在具體做法上會有重大改變。9月26日,胡錫進在微博發起中國“防疫政策”大討論建議,呼籲“專家們應該站出來多發表意見,把圍繞疫情的討論重新拉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 。這或許是為日後的改變做鋪墊。

倘若中國的防疫能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來,那固然值得肯定,但那也從反麵證明,折騰了這麽久、造成這麽大次生災害的中國式動態清零,如《紐約時報》文章所說,其實是一場隻為習近平一個人表演的政治運動。

(文章隻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