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的北京,會不會上演一出三國演義?
普京已經確認要來參加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現在又傳出特朗普也在考慮訪華。
如果這兩位真的同時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那畫麵該有多精彩?

普京訪華板上釘釘
克裏姆林宮在6月22日正式確認,普京將於9月初訪華四天,不僅要參加9月3日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還要出席上合組織峰會。這可不是簡單的禮節性訪問,而是一次戰略意義滿滿的重要行程。
從時間安排上就能看出門道。四天的訪問時間在外交訪問中已經算是超長版了,說明雙方要談的事情確實不少。據俄方透露,這次訪問將重點討論能源合作、軍事技術交流,以及最近炒得很熱的"去美元化"支付體係問題。

普京在今年5月的俄羅斯紅場閱兵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這次訪華。從那時候開始,他在各種國際場合都在強調"反霸權""多極化",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沒錯,這正好和中國推動的多極化世界秩序不謀而合。
2024年中俄貿易額已經達到2401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在西方製裁的大背景下,這個數字相當亮眼。
中俄之間用人民幣和盧布結算的比例已經超過95%,基本實現了"去美元化"。這次普京訪華,預計會在這些領域繼續深化合作。

特朗普訪華懸念重重
《日經亞洲》6月底爆料說,美方已經組建了高級別籌備團,正在為特朗普可能的訪華行程做準備。雖然還沒有官方確認,但種種跡象表明,這事並非空穴來風。
關鍵的轉折點是6月10日在倫敦舉行的中美稀土談判,這場為期兩天的閉門會談,焦點就是中國之前設立的稀土出口限製。
經過討價還價,中方同意恢複部分稀土的出口審批,但要通過許可製來管理。同時,美方也作出讓步,取消了對中國C919飛機零部件和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製。

這場交易看起來是雙贏,但仔細一琢磨就知道,節奏還是掌握在中國手裏。因為許可證什麽時候發、發給誰、發多少,全部由中方說了算。
雖然沒有發布聯合聲明,但協議細節逐步被媒體披露,說明這確實是特朗普團隊精心安排的一個鋪路動作。
如果沒有這個稀土協議,特朗普訪華就缺乏實質內容,現在有了這個基礎,他就有理由說"我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傳出的消息說,特朗普希望帶上一批美國企業CEO一起訪華,這種"政商合一"的模式,就像他去年5月訪問沙特時的套路一樣。
選擇9月前後訪華也不是隨便定的。普京那時候正好在北京,如果特朗普也來,那就是全球三大力量的一次曆史性聚首。
九三閱兵本身就有很強的曆史象征意義,中俄在二戰中都是反法西斯的核心力量,現在再加上美國總統,這個畫麵的衝擊力可想而知。

歐盟坐不住了
眼看著中美俄可能要在北京"三英會",歐盟這邊坐不住了。6月2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啟程訪問歐洲,首站就選在了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
王毅將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這是歐盟新一屆委員會成立以來,首次與中國進行全麵戰略溝通。地點選在比利時也有講究,這裏不僅是歐盟總部所在地,更是中歐之間重要的"溝通中樞"。

比利時與中國的關係一直比較穩定,2024年中比貿易額達到258億歐元,同比增長15.2%。在生物醫藥、化工、綠色債券等領域,兩國合作密切。近年來在中歐貿易摩擦頻發的情況下,比利時多次充當調解角色,這次也不例外。
除了政治層麵的溝通,金融合作也在加速推進。6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歐洲央行舉行了首次年度會晤,雙方就綠色金融、數字貨幣監管、人民幣跨境支付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這標誌著中歐金融合作進入了機製化階段。

歐洲方麵特別關注人民幣綠色債券的發展。截至2024年底,中國綠色債券存量規模已達1.9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約15%在海外發行,歐洲是主要市場之一。中方希望通過製度建設,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在歐洲的國際化使用。
但歐盟內部的分歧也很明顯。法國希望在幹邑反傾銷案上達成妥協,以此換取中方在電動車調查上的緩和。德國則更關心汽車出口,傾向於維持與中國的市場關係。
中國采用"議題打包"的策略,以整體談判方式迫使歐盟內部協調立場,效果相當明顯。

國際格局的關鍵變量
特朗普到底會不會訪華,現在成了影響整個國際格局的關鍵變量。
如果他真的來了,九三閱兵期間將上演曆史性的一幕:中美俄三方領導人在北京同框,這種場景在冷戰結束後還從未出現過。
從象征意義上說,這將標誌著多極化世界秩序的一個重要節點。中國作為東道主,美國作為傳統霸權,俄國作為傳統大國,三方在同一個舞台上互動,傳遞出的信號遠比任何外交聲明都要強烈。

從實際效果上看,這也可能推動一些具體問題的解決,特朗普如果真的帶著企業家團隊來訪,很可能會簽署一批商業訂單。
中美貿易額在2024年達到6648億美元,雖然比高峰期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貿易關係之一。任何積極信號都可能推動這個數字繼續增長。
但如果特朗普最終選擇不來,那也說明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還遠遠不夠,雙方仍處在戰略競爭甚至對抗的狀態。這種情況下,普京的訪華就會顯得更加突出,中俄合作可能會進一步加深。

無論哪種結果,中國都已經通過這一係列外交動作展現了自己的主導能力。從稀土協議到主場外交,從歐盟對話到俄國訪問,中國正在以自己的節奏重新定義國際關係的規則。
世界正在等待9月的答案。特朗普會不會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將決定未來幾年國際格局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