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這部超豪華陣容的最新大片 把美國諷刺到底褲不剩

這部超豪華陣容的最新大片 把美國諷刺到底褲不剩

文章來源: 新浪 於 2022-01-05 14:26: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網飛再一次證明:有錢真好。

隻要請來的明星足夠多,任何CP都能湊出來。

「小李子」萊昂納多和「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偷情;

「甜茶」和「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天台纏綿。

以上橋段出自同一部電影。

網飛今年的壓軸王炸,來了

《不要抬頭》

Dont Look Up

這部電影最大的噱頭,當然是人均「奧斯卡小金人」的主演陣容

「影帝」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

三位「影後」,詹妮弗勞倫斯、梅麗爾斯特裏普、凱特布蘭切特。

配角有「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美國隊長」克裏斯埃文斯,「A妹」愛莉安娜格蘭德,「奧斯卡最佳男配」馬克裏朗斯

如此豪華的陣容,口碑如何?

很有意思。

無論是美國媒體還是豆瓣短評,都是兩極分化。

有人盛讚這是2021年最好笑的喜劇電影;

也有人吐槽電影充滿了自以為是的傲慢。

結論就是:優缺點同樣明顯。

 

當得知一顆巨大的彗星將要撞擊地球時,“美國總統”第一時間考慮的竟然是會否影響選舉。

而在白宮外,彗星已在夜空中清晰可見,但仍有人不相信現實,甚至認為這是“猶太富豪的陰謀”。為了所謂的自由,他們選擇“不抬頭”。

近期,流媒體“奈飛(Netflix)”上架了一部名為《不要抬頭》的美國影片,用黑色幽默和荒誕的劇情,狠狠地諷刺了美國政府與社會一係列離譜操作。

雖然在內容的表現方麵遭到詬病,但其中層出不窮看似誇張的梗,卻實實在在反映了美國當下的境況,網友評論稱,這可能是一部美國的“年終總結”。

災難,造勢的工具

該影片由由亞當·麥凱執導,一眾好萊塢巨星參演。講述了一顆巨大彗星即將撞向地球,但社會各界無視科學家警告,甚至利用它“各取所需”,最終導致世界毀滅的故事。

故事開端,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和詹妮弗·勞倫斯飾演的兩名科學家明迪、迪比亞斯基突然發現,一顆直徑七公裏的彗星將在6個多月後撞向地球。

從此刻開始,電影開始向觀眾輸出高濃度的諷刺情節,不是用諷刺修飾劇情,而是在諷刺中穿插故事。

兩名科學家被邀請前往白宮報告情況,結果在會議室外等了7小時也沒能和梅麗爾·斯特裏普飾演的美國總統奧爾林談上話。

奧爾林是一個通過演講以及製造各種戲劇性場麵拉攏支持者的人。思路詭異,利益至上,緋聞纏身,念不準別人的名字,喜歡在公開場合嘩眾取寵等等,很難不讓人把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對號入座。

7小時裏,沒人知道總統在幹嘛,隻能看見有工作人員在會議室辦生日會。

而在辦公室外,荒誕的事件也在發生。一位代表五角大樓的三星中將,乘機把免費拿來的零食賣給在焦急等待的眾人。

他臨走前在白宮一幅原住民畫像邊說道,“明天兩點前我要到達衝繩,鎮壓原住民。”

回到主線,當天,美國總統放了科學家鴿子。次日聽完報告後,她第一反應是“靜觀其變”,因為“時機不怎麽好”,傳出去中期選舉就輸定了。

然而沒過多久,總統和情人(最高法院提名人,沒學過法,曾經“先開槍後提問”)的花邊緋聞傳開,中期選舉形勢急轉直下。

於是她改主意了,聲稱要解決彗星問題。其目的眾所周知,就是為了掩蓋負麵評價。

更離譜的是,在一番造勢和作秀之下,奧爾林的支持率暴增至99.1%。秀是如何作的?很簡單。

選一個“英雄”上天,“感動”民眾。選一個背鍋的,推卸政府遲遲不采取行動的責任。

(有意思的是,這兩個人選也非常諷刺。一個是擁有典型的“白人至上”思想,滿頭白發的老雇傭兵。一個則是不相信科學的麻醉師,但因為是競選活動“大額捐贈者”,一直擔任NASA局長。)

最後來一場感人肺腑的演說,就都搞定了。

但是,有什麽能阻止這一場轟轟烈烈的“完美計劃”?答案是金錢、股市、利益。

正當一切準備就緒,飛行器、衛星都發射升空的時候,智能手機開發商,同時也是競選活動“大額捐贈者”彼得向總統提了一個離譜的建議:開采彗星上的礦石。

彼得聲稱,

通過開采礦石創造的財富,可以“解決貧困、社會不公、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等等問題”。但眾所周知,這種說辭“不過是用來掩蓋拉大貧富差距、掩蓋種種鬧劇的借口”。

總統奧爾林怎會違背自己高貴門客的意願?一轉眼,剛剛發射升空的飛行器和衛星統統召回。

值得注意的是,白宮後續在討論開采計劃時,隻讓明迪參與了會議,女主角迪比亞斯基與一名黑人研究人員,被關在了大門外。

迪比亞斯基作為彗星的發現者,沒有任何話語權,甚至在對公眾講述真相後,以泄露國家安全的罪名被套上了麻袋,“司法部不會起訴你,但你必須停止在任何公共媒體上露麵,不發表和彗星相關的煽動性言論”。

將一眾科學家“禁言”後,美國政府鋪天蓋地宣傳開采彗星的好處,很多民眾真就信了,甚至認為“彗星可以帶來工作機會”。該手機開發商的股票也順勢大漲。

但顯然,一個靠大數據算法來決定一切,從不聽取使用者意見,屏蔽一眾科學家的科技巨頭,沒法和一個混亂的美國政府搞出什麽名堂來。

隨著一個個礦石開采器墜落,計劃徹底失敗,世界即將“迎來毀滅”。但彼得仍然鎮定,因為後路早就準備好了。

有錢有勢的2000人坐上搭載著冷凍倉的飛船安全離開地球,尋找另一個家園。從頭到尾,這些人都在拿“災難”為自己所用,支持率、利益比世界毀滅更重要。

22740年後,這些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星球,還沒來得及呼吸幾口空氣,就被當地生物團滅了。

災難,流量的工具

除了諷刺美國政府,影片還描述了媒體、大眾在麵對災難時的表現。

科學家剛剛發現新彗星的時候,社交媒體上看不到這個消息,兩個明星分手的緋聞卻鋪天蓋地,流量爆炸。

主流媒體也“沒空”報道這個事情,大多在關注政府黨派鬥爭,針對最高法院提名人鬧得不亦樂乎。

當兩名科學家找到《紐約先驅報》時,報社高層在確認事實後的第一個動作是想幫兩個人找律師,因為“可能違反保密協議”。

明迪覺得無語:

“我們隻是告訴人們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告訴人們真相,怎麽就成犯罪了?”

隨後兩人被安排到一檔人氣節目出鏡。該節目旨在將任何事以輕鬆幽默的形式呈現。世界末日?當然也不例外。

在這裏,任何學術性的描述都是無聊的,凱特·布蘭切特與泰勒·派瑞飾演的兩位主持人善於將路子帶偏,以保證節目的觀賞性。

根本沒有得到任何時間講述問題嚴重性的迪比亞斯基,最終失控了。她不解為何有人可以把世界末日看得這麽輕鬆。她認為這不正常,但在電視機前習慣輕鬆幽默的觀眾來說,她卻成了“不正常”。

節目結束,針對迪比亞斯基的網絡暴力就此開始,各種惡意P圖,各種鍵盤俠言論層出不窮。

有“鍵盤俠”在社交媒體上傳播陰謀論,彗星撞地球是“猶太富豪編造的”,“好讓政府沒收我們的自由和槍支。”

更離譜的是,迪比亞斯基的男友在看到伴侶電視台上的失控後,寫了一篇蹭流量的稿子,“你們認識那個說我們要死了的女人們,事實上我和她上過床。”

至於《紐約先驅報》出的稿子,

沒有任何平台推送,整體點擊低於普通天氣和交通相關文章。

報社高層遵循“流量為王”的概念,語出驚人,“我們不要在忽悠彼此了,你們跟我說科學證明它100%真實,而它不是,現在我們看起來就像傻子。”

此後,彗星撞地球成了網絡中的段子,甚至還被拍成了電影。明迪在一檔節目中麵對主持人的插科打諢,終於忍無可忍,喊出了本電影最具衝擊力的一段台詞。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抖機靈,給人以討喜的感覺,有時候我們應該講講道理!

確實有一顆彗星正朝著地球飛來,因為我們看到了!我們需要什麽證據?一顆和珠穆朗瑪峰一樣體積的彗星朝地球疾馳而來,這不是什麽好事!難道這都不能達成共識?

我們應該在還有機會的時候撞偏這顆彗星,但我們沒有這麽做。

我不知道為什麽(政府)還開除了和我一樣的科學家們,就因為反對他們?

我知道很多人不願意聽我的,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政治意識形態。

我發誓,不不支持任何一方,我隻是在說一個事實。

彗星有好處?美國總統在該死的說謊,我和你們一樣,想知道這位總統真的了解自己在做些什嗎?我覺得整屆政府,全都瘋了!”

要知道,就算是明迪這個角色,也一度融入了影片中不正常的社會,妥協於權力,拜倒於美色,沉迷於虛榮之中。

影片尾聲,人們終於看到了天空中閃爍的彗星,美麗而致命。恍然大悟的同時,混亂才剛剛開始。

街頭頻繁發生暴亂,商場超市被洗劫一空,末日來臨的前夕,美國在各地被分裂成兩派。

以男女主角為首的一方宣傳“抬頭”,正視現實。

以美國政府為首的一方宣傳“不要抬頭”,因為這會“剝奪人們的自由”。演講活動現場,支持者被總統的言論忽悠得一愣一愣。高喊“Don’t look up”,聲音像極了“Donald Trump”。

但在看到天空中的彗星逐漸明顯,事態慢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後,這些人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但為時已晚。

《不要抬頭》上線之後,美國主流媒體的評價趨於負麵。他們認為這部影片的主要在談氣候變化無法得到足夠重視,“但它忽視了社會在這方麵做出的貢獻。”

福布斯新聞發布的一篇影評認為,該片有一些傲慢,“讓一些正在采取行動的人感到沮喪”,同時鄙視那些不相信科學的人。

不過在國內網友看來,這部影片把美國新冠期間的妖魔鬼怪諷刺了個遍。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68頁PPT曝光在讀博士與人妻同居 華南理工大學回應
預製菜?這裏的人吃了五十年
被丈夫推下懸崖6年後,她隻想離婚
北大教授俞孔堅空難調查:飛機違規夜飛,曾被吊銷許可證
全長超108米,美國將打造“全球最大運輸機”




24小時討論排行

雞毛秀複播走紅 靠川普 播放量翻了數十倍
加州驚現“蒙麵搶掠團”25賊光天化日洗劫珠寶店
經濟學人“戰狼指數”:中國外交官為何減少咆哮?
特斯拉又出事?華人連撞6車1死7傷 堅稱車輛自動加速
FT:川普樂觀是假象 想將烏克蘭戰敗責任甩鍋歐洲
印度擬購140架俄蘇-57隱身戰機 徹底升級作戰能力
政府關門倒數7天 白宮警告或永久裁員 曆史罕見!
馬斯克跨性別女兒紐約時裝周連走4場 一夜爆紅
震驚視頻!車禍擔心賠不起 他竟從高架橋一躍而下
川普:10.1起向進口廚櫃征關稅50% 軟墊30% 浴室櫃…
達拉斯槍案:槍手目標是ICE人員 稱他們領肮髒薪水
習公布中國減排目標:首次承諾未來十年減排7至10%
誘騙辦會員 亞馬遜認栽!25億天價和解 每用戶可賠…
韓總理:簽證問題不解決 對美3500億投資懸而未決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貝再一次上演史詩級災難公關
“巴菲特指標”預告美股將崩盤?這數字才更讓人害怕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這部超豪華陣容的最新大片 把美國諷刺到底褲不剩

新浪 2022-01-05 14:26:11

網飛再一次證明:有錢真好。

隻要請來的明星足夠多,任何CP都能湊出來。

「小李子」萊昂納多和「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偷情;

「甜茶」和「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天台纏綿。

以上橋段出自同一部電影。

網飛今年的壓軸王炸,來了

《不要抬頭》

Dont Look Up

這部電影最大的噱頭,當然是人均「奧斯卡小金人」的主演陣容

「影帝」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

三位「影後」,詹妮弗勞倫斯、梅麗爾斯特裏普、凱特布蘭切特。

配角有「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美國隊長」克裏斯埃文斯,「A妹」愛莉安娜格蘭德,「奧斯卡最佳男配」馬克裏朗斯

如此豪華的陣容,口碑如何?

很有意思。

無論是美國媒體還是豆瓣短評,都是兩極分化。

有人盛讚這是2021年最好笑的喜劇電影;

也有人吐槽電影充滿了自以為是的傲慢。

結論就是:優缺點同樣明顯。

 

當得知一顆巨大的彗星將要撞擊地球時,“美國總統”第一時間考慮的竟然是會否影響選舉。

而在白宮外,彗星已在夜空中清晰可見,但仍有人不相信現實,甚至認為這是“猶太富豪的陰謀”。為了所謂的自由,他們選擇“不抬頭”。

近期,流媒體“奈飛(Netflix)”上架了一部名為《不要抬頭》的美國影片,用黑色幽默和荒誕的劇情,狠狠地諷刺了美國政府與社會一係列離譜操作。

雖然在內容的表現方麵遭到詬病,但其中層出不窮看似誇張的梗,卻實實在在反映了美國當下的境況,網友評論稱,這可能是一部美國的“年終總結”。

災難,造勢的工具

該影片由由亞當·麥凱執導,一眾好萊塢巨星參演。講述了一顆巨大彗星即將撞向地球,但社會各界無視科學家警告,甚至利用它“各取所需”,最終導致世界毀滅的故事。

故事開端,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和詹妮弗·勞倫斯飾演的兩名科學家明迪、迪比亞斯基突然發現,一顆直徑七公裏的彗星將在6個多月後撞向地球。

從此刻開始,電影開始向觀眾輸出高濃度的諷刺情節,不是用諷刺修飾劇情,而是在諷刺中穿插故事。

兩名科學家被邀請前往白宮報告情況,結果在會議室外等了7小時也沒能和梅麗爾·斯特裏普飾演的美國總統奧爾林談上話。

奧爾林是一個通過演講以及製造各種戲劇性場麵拉攏支持者的人。思路詭異,利益至上,緋聞纏身,念不準別人的名字,喜歡在公開場合嘩眾取寵等等,很難不讓人把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對號入座。

7小時裏,沒人知道總統在幹嘛,隻能看見有工作人員在會議室辦生日會。

而在辦公室外,荒誕的事件也在發生。一位代表五角大樓的三星中將,乘機把免費拿來的零食賣給在焦急等待的眾人。

他臨走前在白宮一幅原住民畫像邊說道,“明天兩點前我要到達衝繩,鎮壓原住民。”

回到主線,當天,美國總統放了科學家鴿子。次日聽完報告後,她第一反應是“靜觀其變”,因為“時機不怎麽好”,傳出去中期選舉就輸定了。

然而沒過多久,總統和情人(最高法院提名人,沒學過法,曾經“先開槍後提問”)的花邊緋聞傳開,中期選舉形勢急轉直下。

於是她改主意了,聲稱要解決彗星問題。其目的眾所周知,就是為了掩蓋負麵評價。

更離譜的是,在一番造勢和作秀之下,奧爾林的支持率暴增至99.1%。秀是如何作的?很簡單。

選一個“英雄”上天,“感動”民眾。選一個背鍋的,推卸政府遲遲不采取行動的責任。

(有意思的是,這兩個人選也非常諷刺。一個是擁有典型的“白人至上”思想,滿頭白發的老雇傭兵。一個則是不相信科學的麻醉師,但因為是競選活動“大額捐贈者”,一直擔任NASA局長。)

最後來一場感人肺腑的演說,就都搞定了。

但是,有什麽能阻止這一場轟轟烈烈的“完美計劃”?答案是金錢、股市、利益。

正當一切準備就緒,飛行器、衛星都發射升空的時候,智能手機開發商,同時也是競選活動“大額捐贈者”彼得向總統提了一個離譜的建議:開采彗星上的礦石。

彼得聲稱,

通過開采礦石創造的財富,可以“解決貧困、社會不公、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等等問題”。但眾所周知,這種說辭“不過是用來掩蓋拉大貧富差距、掩蓋種種鬧劇的借口”。

總統奧爾林怎會違背自己高貴門客的意願?一轉眼,剛剛發射升空的飛行器和衛星統統召回。

值得注意的是,白宮後續在討論開采計劃時,隻讓明迪參與了會議,女主角迪比亞斯基與一名黑人研究人員,被關在了大門外。

迪比亞斯基作為彗星的發現者,沒有任何話語權,甚至在對公眾講述真相後,以泄露國家安全的罪名被套上了麻袋,“司法部不會起訴你,但你必須停止在任何公共媒體上露麵,不發表和彗星相關的煽動性言論”。

將一眾科學家“禁言”後,美國政府鋪天蓋地宣傳開采彗星的好處,很多民眾真就信了,甚至認為“彗星可以帶來工作機會”。該手機開發商的股票也順勢大漲。

但顯然,一個靠大數據算法來決定一切,從不聽取使用者意見,屏蔽一眾科學家的科技巨頭,沒法和一個混亂的美國政府搞出什麽名堂來。

隨著一個個礦石開采器墜落,計劃徹底失敗,世界即將“迎來毀滅”。但彼得仍然鎮定,因為後路早就準備好了。

有錢有勢的2000人坐上搭載著冷凍倉的飛船安全離開地球,尋找另一個家園。從頭到尾,這些人都在拿“災難”為自己所用,支持率、利益比世界毀滅更重要。

22740年後,這些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星球,還沒來得及呼吸幾口空氣,就被當地生物團滅了。

災難,流量的工具

除了諷刺美國政府,影片還描述了媒體、大眾在麵對災難時的表現。

科學家剛剛發現新彗星的時候,社交媒體上看不到這個消息,兩個明星分手的緋聞卻鋪天蓋地,流量爆炸。

主流媒體也“沒空”報道這個事情,大多在關注政府黨派鬥爭,針對最高法院提名人鬧得不亦樂乎。

當兩名科學家找到《紐約先驅報》時,報社高層在確認事實後的第一個動作是想幫兩個人找律師,因為“可能違反保密協議”。

明迪覺得無語:

“我們隻是告訴人們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告訴人們真相,怎麽就成犯罪了?”

隨後兩人被安排到一檔人氣節目出鏡。該節目旨在將任何事以輕鬆幽默的形式呈現。世界末日?當然也不例外。

在這裏,任何學術性的描述都是無聊的,凱特·布蘭切特與泰勒·派瑞飾演的兩位主持人善於將路子帶偏,以保證節目的觀賞性。

根本沒有得到任何時間講述問題嚴重性的迪比亞斯基,最終失控了。她不解為何有人可以把世界末日看得這麽輕鬆。她認為這不正常,但在電視機前習慣輕鬆幽默的觀眾來說,她卻成了“不正常”。

節目結束,針對迪比亞斯基的網絡暴力就此開始,各種惡意P圖,各種鍵盤俠言論層出不窮。

有“鍵盤俠”在社交媒體上傳播陰謀論,彗星撞地球是“猶太富豪編造的”,“好讓政府沒收我們的自由和槍支。”

更離譜的是,迪比亞斯基的男友在看到伴侶電視台上的失控後,寫了一篇蹭流量的稿子,“你們認識那個說我們要死了的女人們,事實上我和她上過床。”

至於《紐約先驅報》出的稿子,

沒有任何平台推送,整體點擊低於普通天氣和交通相關文章。

報社高層遵循“流量為王”的概念,語出驚人,“我們不要在忽悠彼此了,你們跟我說科學證明它100%真實,而它不是,現在我們看起來就像傻子。”

此後,彗星撞地球成了網絡中的段子,甚至還被拍成了電影。明迪在一檔節目中麵對主持人的插科打諢,終於忍無可忍,喊出了本電影最具衝擊力的一段台詞。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抖機靈,給人以討喜的感覺,有時候我們應該講講道理!

確實有一顆彗星正朝著地球飛來,因為我們看到了!我們需要什麽證據?一顆和珠穆朗瑪峰一樣體積的彗星朝地球疾馳而來,這不是什麽好事!難道這都不能達成共識?

我們應該在還有機會的時候撞偏這顆彗星,但我們沒有這麽做。

我不知道為什麽(政府)還開除了和我一樣的科學家們,就因為反對他們?

我知道很多人不願意聽我的,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政治意識形態。

我發誓,不不支持任何一方,我隻是在說一個事實。

彗星有好處?美國總統在該死的說謊,我和你們一樣,想知道這位總統真的了解自己在做些什嗎?我覺得整屆政府,全都瘋了!”

要知道,就算是明迪這個角色,也一度融入了影片中不正常的社會,妥協於權力,拜倒於美色,沉迷於虛榮之中。

影片尾聲,人們終於看到了天空中閃爍的彗星,美麗而致命。恍然大悟的同時,混亂才剛剛開始。

街頭頻繁發生暴亂,商場超市被洗劫一空,末日來臨的前夕,美國在各地被分裂成兩派。

以男女主角為首的一方宣傳“抬頭”,正視現實。

以美國政府為首的一方宣傳“不要抬頭”,因為這會“剝奪人們的自由”。演講活動現場,支持者被總統的言論忽悠得一愣一愣。高喊“Don’t look up”,聲音像極了“Donald Trump”。

但在看到天空中的彗星逐漸明顯,事態慢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後,這些人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但為時已晚。

《不要抬頭》上線之後,美國主流媒體的評價趨於負麵。他們認為這部影片的主要在談氣候變化無法得到足夠重視,“但它忽視了社會在這方麵做出的貢獻。”

福布斯新聞發布的一篇影評認為,該片有一些傲慢,“讓一些正在采取行動的人感到沮喪”,同時鄙視那些不相信科學的人。

不過在國內網友看來,這部影片把美國新冠期間的妖魔鬼怪諷刺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