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臉書向蘋果宣戰意味什麽?數據爭奪戰“後2020”開打

臉書向蘋果宣戰意味什麽?數據爭奪戰“後2020”開打

文章來源: HK01 於 2020-12-26 14:49:0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12月中,Facebook於《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多份美國大報刊登全版廣告,以〈我們為各地小企對抗蘋果〉為題抨擊蘋果公司,指該公司的私隠保新政策,將對小企業帶來“毀滅性影響”。Facebook挾著為小企業申冤之勢,向一直被指“壟斷巿場”的蘋果公司“宣戰”,但Facebook自己在用戶數據管理上也是劣跡班班,指摘來得沒太大說服力。

兩間科企巨擘為了我們的數據“正式決鬥”,揭示踏入2021以後,一眾科企及國際社會的“數據擁有權”爭奪戰,勢將白熱化。

蘋果明年初起推出新措施,於其移動設備係統iOS 14 新增“應用程序追蹤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的隱私保護設計,以限製手機程式搜集可用於目標式廣告的資訊,並在用戶安裝新程式時詢問用戶是否準許程式追蹤資訊。若發現開發商違反新規定,蘋果有權要求對方更改,否則將被App Store移除下架。

然而,不少軟件開發商目前均會預設搜集用戶資訊,以賺取目標性廣告收入。Facebook表示若事先須征求用戶同意,將限製小企業推出個性化廣告及其接觸客戶的能力,有可能令社群廣告收入銳減60%,最終或令許多應用程序和網站將不得不開始收取訂閱費用,或者增加更多內購功能以維持生計,勢將令互聯網變得“更加昂貴”。

蘋果則重申,用戶有權知悉個人數據何時被收集及第三方共享,亦有權選擇是否允許這樣做。蘋果強調新措施並未要求Facebook等公司改變原有經營方式,隻是在收集數據前必須尋求用戶的授權。公司原定於今年9月發布iOS 14時一並推出這項新措施,最終延至明年1月1日起實行,好讓開發商有時間適應相關改變。

Facebook指摘蘋果的新措施是雙重標準,認為對方利用自己的市場主導地位來收集用戶數據,卻不許競爭對手這樣做,蘋果是“口說事關隱私,但實際上是為了利潤”。

不和已久 卻有著共生關係?

Facebook和蘋果的業務性質表麵上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前者為數十億用戶提供免費的社交和通訊工具,收入主要來自廣告;後者出售昂貴硬件設備,收益大部分來自設備和App Store應用商店。縱使業務上看來並非直接競爭對手,但在未來隻會更形重要的數據產業上,關於用戶數據擁有權及隱私管製的爭論勢將更白熱化。

在公司領導層麵的舌劍唇槍,早已看出兩間巨擘在經營理念,以至企業文化上的差異。在2010年,蘋果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就曾警告Facebook要注意隱私問題。現任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於2014年亦批評,Facebook把用戶看成一種產品,從廣告中賺錢,並玩弄他們的隱私。2018年,庫克又曾表示蘋果本可以效仿Facebook利用數據銷售廣告,但公司“選擇不為之”。

這多少說明了長期以來,讓蘋果自感其商業模式比Facebook“更為崇高”。蘋果產品走的是“高價而質優”的路線,強調係統的安全性及隱私,Facebook產品(包括fb、IG及WhatsApp)均是以“終身免費賬戶”作招徠。Facebook首席執行官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則曾直接批評蘋果的產品價格昂貴,又批評App Store疾礙創新與競爭,經營方式就像玩《大富翁》遊戲收租方式一樣。

不過,Facebook與蘋果有著共生的關係。一方麵Facebook需要蘋果廣大的iPhone用戶,而另一方麵蘋果則需要Facebook旗下如WhatsApp、Instagram等社交媒體產品。兩間科技巨擘過去十多年於全球建立起超然的巿場關係,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早已是昭然若揭。數碼及社交平台產業發展至今,誰也離不開他們,他們也離不開對方。

借力打力 幫《要塞英雄》開發商告蘋果

作為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蘋果的iOS平台一直以來被外界視為壟斷市場。近年,蘋果卷入了一係列法律訴訟,還有指控認為蘋果濫用其占主導地位的App Store向開發者強加不公平的條款,亦有人批評蘋果企業沒有繳納合理份額的稅款。

一直以來,蘋果及Google都會向分別在App Store及Google Play Store上架的應用程序收取高達30%的傭金,尤其在iOS係統,所有支付都必須經過蘋果,引起不少應用程序開發商不滿。今年8月,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在其皇牌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中,避開App Store導入直接向Epic Games支付的機製,《要塞英雄》隨後遭蘋果下架。

Epic Games此前製作動畫短片,揶揄蘋果壟斷巿場手法獨裁:

向來,無論玩家付費購買遊戲,抑或在下載遊戲後持續“課金”升級裝備、角色、開啟新功能等,蘋果和Google都會向遊戲商收取介乎三成的手續費。Epic Games指控蘋果以壟斷方式營運App Store,禁止第三方的支付渠道,誓言興訟反抗。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Facebook最近於是計劃幫助Epic Games打這場官司,在案件開審之際協助提供相關資料和文件。Facebook質疑,蘋果的新措施是以“隱私為名、謀利為實”,令小企難以繼續投放個性化廣告,被迫改以訂閱或程式內付款(in-app payments)等方式獲取收入,好讓蘋果可從中抽傭。

蘋果“識趣” 向小型開發商減一半傭

不過,蘋果於上月中宣布將傭金減半至15%,就著長久以來備受批評的App Store抽傭製度,作出了明顯的讓步。但這項傭金減半計劃,隻適用於年收入少於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的小型開發商。對於這類小型開發商而言,相當於可保留多15%的App Store收入,絕對。

蘋果雖然聲稱這項政策惠及“絕大多數”的應用程序開發商,但拒絕透露涉及App Store的多少收入。而根據分析公司Senor Tower估計,98%的開發商都會符合該項減半傭金政策,但該批開發商隻占App Store去年盈利僅5%。這意味蘋果在這方麵的影響甚微。

兩害取其輕 用戶該取誰?

雖然如此,外界對於Facebook這次化身正義之師聲討蘋果,似乎都顯得不敢恭維。《紐約時報》評論員Greg Bensinger就形容,兩間公司的數據隱私權之爭,情況有如“歌利亞對歌利亞”(Goliath vs. Goliath),兩邊不討好,無利消費者。

專注於隱私的非營利組織“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認為,Facebook保護小企業的姿態及其對蘋果的攻擊是一場“可笑的運動”。由於這類廣告模式的收入鮮少能真正到達內容創作者或開發者手中,反而更多是落入Facebook、Google等“數據經紀人”的口袋之中,小商戶隻能透過向他們付款才能受惠於這些用戶數據。

簡而易之,Facebook商業模式所“販賣”的根本就用戶數據。“電子前哨基金會”又指,Facebook“發爛”是想要轉移用戶對其“反競爭行為和隱私問題等不良記錄”的注意力。該會反而對蘋果的新措施頗為讚賞,認為此舉能夠“讓用戶更了解應用程序正在做什麽,有助於保護用戶信息免受濫用”,這項功能是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減少開發者的濫用。

Facebook比蘋果顯得拙劣的地方在於,對於用戶數據保護不周、出售數據、打擊假新聞等問題上,每每是疏於糾正,死守免費服務模式。然而,用戶的信任程度已回不過去,各地掀起“刪fb”或轉會潮(如mewe),年輕新世代用戶亦不再依賴Facebook,甚至根本沒有Facebook賬戶,埋下未來十年的經營危機。加上在全球反壟斷和歐洲強調“數碼主權”等大形勢下,隱私問題無可避免會對Facebook原有的經營模式構成挑戰。

作為消費者、數碼公民,我們活在今天也許已離不開Facebook或蘋果等智能產品,隻能被動的任由個人數據被收集,不論數據是落到Facebook、蘋果、Google或是阿裏巴巴手上,我們都沒有太多的控製權,因此政府在這方麵必須適度監管。不論是Facebook還是蘋果,我們都不應全然盡信,在數碼主權和個人隱私應有更強的保護意識。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方檢出興奮劑物質近一年後,美方FDA承認了
囚號“3617”,尹錫悅出庭受審,形象大變
蔡磊深夜發文:我還有眼睛和耳朵 寧可戰死 不會等死
42歲女市長多次與已婚男下屬進酒店:我們去開會
美國“戰爭部”頒布緊急全球召集令,要有大事發生?




24小時討論排行

FBI前局長被起訴 特朗普:他是這個國家最垃圾的人
默克爾自述:蘇聯解體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殘酷的紀實:加沙饑餓家庭的一天
最高100%!新一波特朗普關稅襲來 這些企業在哀嚎
中國首個移植豬腎的人,手術後存活超過200天
智利總統:我不想內塔尼亞胡被殺,我想他受審判
被丈夫推下懸崖6年後,她隻想離婚
首例!以軍被爆使用微軟雲服務大規模監控巴勒斯坦人
特朗普與馬斯克“再聯手” 為聯邦機構推“政府版Grok”
曾說“收複台灣捐5000萬”的他,怎麽也被封了?
“不會屈膝而活!” 特朗普與前FBI局長8年恩怨迎爆點
陝西小村莊,住一晚居然已經要兩千了
青年的呐喊:抗議之聲點燃“亞洲之春”
中國在北極冰區首次成功實現載人深潛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貝再一次上演史詩級災難公關
美計劃明年初執行載人繞月探測任務“阿爾忒彌斯2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臉書向蘋果宣戰意味什麽?數據爭奪戰“後2020”開打

HK01 2020-12-26 14:49:01

12月中,Facebook於《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多份美國大報刊登全版廣告,以〈我們為各地小企對抗蘋果〉為題抨擊蘋果公司,指該公司的私隠保新政策,將對小企業帶來“毀滅性影響”。Facebook挾著為小企業申冤之勢,向一直被指“壟斷巿場”的蘋果公司“宣戰”,但Facebook自己在用戶數據管理上也是劣跡班班,指摘來得沒太大說服力。

兩間科企巨擘為了我們的數據“正式決鬥”,揭示踏入2021以後,一眾科企及國際社會的“數據擁有權”爭奪戰,勢將白熱化。

蘋果明年初起推出新措施,於其移動設備係統iOS 14 新增“應用程序追蹤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的隱私保護設計,以限製手機程式搜集可用於目標式廣告的資訊,並在用戶安裝新程式時詢問用戶是否準許程式追蹤資訊。若發現開發商違反新規定,蘋果有權要求對方更改,否則將被App Store移除下架。

然而,不少軟件開發商目前均會預設搜集用戶資訊,以賺取目標性廣告收入。Facebook表示若事先須征求用戶同意,將限製小企業推出個性化廣告及其接觸客戶的能力,有可能令社群廣告收入銳減60%,最終或令許多應用程序和網站將不得不開始收取訂閱費用,或者增加更多內購功能以維持生計,勢將令互聯網變得“更加昂貴”。

蘋果則重申,用戶有權知悉個人數據何時被收集及第三方共享,亦有權選擇是否允許這樣做。蘋果強調新措施並未要求Facebook等公司改變原有經營方式,隻是在收集數據前必須尋求用戶的授權。公司原定於今年9月發布iOS 14時一並推出這項新措施,最終延至明年1月1日起實行,好讓開發商有時間適應相關改變。

Facebook指摘蘋果的新措施是雙重標準,認為對方利用自己的市場主導地位來收集用戶數據,卻不許競爭對手這樣做,蘋果是“口說事關隱私,但實際上是為了利潤”。

不和已久 卻有著共生關係?

Facebook和蘋果的業務性質表麵上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前者為數十億用戶提供免費的社交和通訊工具,收入主要來自廣告;後者出售昂貴硬件設備,收益大部分來自設備和App Store應用商店。縱使業務上看來並非直接競爭對手,但在未來隻會更形重要的數據產業上,關於用戶數據擁有權及隱私管製的爭論勢將更白熱化。

在公司領導層麵的舌劍唇槍,早已看出兩間巨擘在經營理念,以至企業文化上的差異。在2010年,蘋果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就曾警告Facebook要注意隱私問題。現任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於2014年亦批評,Facebook把用戶看成一種產品,從廣告中賺錢,並玩弄他們的隱私。2018年,庫克又曾表示蘋果本可以效仿Facebook利用數據銷售廣告,但公司“選擇不為之”。

這多少說明了長期以來,讓蘋果自感其商業模式比Facebook“更為崇高”。蘋果產品走的是“高價而質優”的路線,強調係統的安全性及隱私,Facebook產品(包括fb、IG及WhatsApp)均是以“終身免費賬戶”作招徠。Facebook首席執行官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則曾直接批評蘋果的產品價格昂貴,又批評App Store疾礙創新與競爭,經營方式就像玩《大富翁》遊戲收租方式一樣。

不過,Facebook與蘋果有著共生的關係。一方麵Facebook需要蘋果廣大的iPhone用戶,而另一方麵蘋果則需要Facebook旗下如WhatsApp、Instagram等社交媒體產品。兩間科技巨擘過去十多年於全球建立起超然的巿場關係,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早已是昭然若揭。數碼及社交平台產業發展至今,誰也離不開他們,他們也離不開對方。

借力打力 幫《要塞英雄》開發商告蘋果

作為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蘋果的iOS平台一直以來被外界視為壟斷市場。近年,蘋果卷入了一係列法律訴訟,還有指控認為蘋果濫用其占主導地位的App Store向開發者強加不公平的條款,亦有人批評蘋果企業沒有繳納合理份額的稅款。

一直以來,蘋果及Google都會向分別在App Store及Google Play Store上架的應用程序收取高達30%的傭金,尤其在iOS係統,所有支付都必須經過蘋果,引起不少應用程序開發商不滿。今年8月,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在其皇牌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中,避開App Store導入直接向Epic Games支付的機製,《要塞英雄》隨後遭蘋果下架。

Epic Games此前製作動畫短片,揶揄蘋果壟斷巿場手法獨裁:

向來,無論玩家付費購買遊戲,抑或在下載遊戲後持續“課金”升級裝備、角色、開啟新功能等,蘋果和Google都會向遊戲商收取介乎三成的手續費。Epic Games指控蘋果以壟斷方式營運App Store,禁止第三方的支付渠道,誓言興訟反抗。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Facebook最近於是計劃幫助Epic Games打這場官司,在案件開審之際協助提供相關資料和文件。Facebook質疑,蘋果的新措施是以“隱私為名、謀利為實”,令小企難以繼續投放個性化廣告,被迫改以訂閱或程式內付款(in-app payments)等方式獲取收入,好讓蘋果可從中抽傭。

蘋果“識趣” 向小型開發商減一半傭

不過,蘋果於上月中宣布將傭金減半至15%,就著長久以來備受批評的App Store抽傭製度,作出了明顯的讓步。但這項傭金減半計劃,隻適用於年收入少於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的小型開發商。對於這類小型開發商而言,相當於可保留多15%的App Store收入,絕對。

蘋果雖然聲稱這項政策惠及“絕大多數”的應用程序開發商,但拒絕透露涉及App Store的多少收入。而根據分析公司Senor Tower估計,98%的開發商都會符合該項減半傭金政策,但該批開發商隻占App Store去年盈利僅5%。這意味蘋果在這方麵的影響甚微。

兩害取其輕 用戶該取誰?

雖然如此,外界對於Facebook這次化身正義之師聲討蘋果,似乎都顯得不敢恭維。《紐約時報》評論員Greg Bensinger就形容,兩間公司的數據隱私權之爭,情況有如“歌利亞對歌利亞”(Goliath vs. Goliath),兩邊不討好,無利消費者。

專注於隱私的非營利組織“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認為,Facebook保護小企業的姿態及其對蘋果的攻擊是一場“可笑的運動”。由於這類廣告模式的收入鮮少能真正到達內容創作者或開發者手中,反而更多是落入Facebook、Google等“數據經紀人”的口袋之中,小商戶隻能透過向他們付款才能受惠於這些用戶數據。

簡而易之,Facebook商業模式所“販賣”的根本就用戶數據。“電子前哨基金會”又指,Facebook“發爛”是想要轉移用戶對其“反競爭行為和隱私問題等不良記錄”的注意力。該會反而對蘋果的新措施頗為讚賞,認為此舉能夠“讓用戶更了解應用程序正在做什麽,有助於保護用戶信息免受濫用”,這項功能是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減少開發者的濫用。

Facebook比蘋果顯得拙劣的地方在於,對於用戶數據保護不周、出售數據、打擊假新聞等問題上,每每是疏於糾正,死守免費服務模式。然而,用戶的信任程度已回不過去,各地掀起“刪fb”或轉會潮(如mewe),年輕新世代用戶亦不再依賴Facebook,甚至根本沒有Facebook賬戶,埋下未來十年的經營危機。加上在全球反壟斷和歐洲強調“數碼主權”等大形勢下,隱私問題無可避免會對Facebook原有的經營模式構成挑戰。

作為消費者、數碼公民,我們活在今天也許已離不開Facebook或蘋果等智能產品,隻能被動的任由個人數據被收集,不論數據是落到Facebook、蘋果、Google或是阿裏巴巴手上,我們都沒有太多的控製權,因此政府在這方麵必須適度監管。不論是Facebook還是蘋果,我們都不應全然盡信,在數碼主權和個人隱私應有更強的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