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古老的希臘、羅馬文物中轉而踏入此廳的觀眾,常常會被眼前的巨幅佛像壁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進而被引入屬於亞洲文明的藝術天地。
這幅高達7.5米,長達15米的古老壁畫,自1965年展館落成以來,已在此靜靜佇立了超過半個世紀。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的佛像壁畫
位於美國中部的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中,也有一幅同樣大小的巨幅佛像壁畫。
這幅壁畫約於1932年被納爾遜藝術博物館收藏,修複後展出即占據了一整麵牆的位置,成為其知名的“中國廟宇展廳”渾厚背景。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中的壁畫背景及水月觀音像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中,專設有一個“中國圓廳”。在其廳內,也有兩幅人物眾多,神采奕奕的佛教壁畫。
這兩幅壁畫約於1929年入藏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看起來篇幅稍小,且畫麵略有缺失。但其內容同樣十分豐富精彩,畫風與前麵兩幅大壁畫基本一致。
賓夕法尼亞大學內的“中國圓廳”
這四幅壁畫,一開始西方收藏家隻覺得漂亮,又有作為曆史文物的價值。
這是中國古人畫下的神仙,就像他們熟悉的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教堂頂上留下的眾神相。教堂壁畫的主意打不得,唯有將目光投向其他文明尚未被重視的寶藏。
上個世紀,在諸多探險家的“努力”下,無數中國的奇珍異寶經過各種渠道流入西方世界。這四幅價值連城的壁畫,也隻是其中九牛一毛的分量而已。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是最廣為人知的文物流失案例,但還有更多在那個階段發生的文物流失不為世人所知
巧的是,經過後世研究者的修複、探索、對比、考究,大家竟然發現身處美國三個博物館的這四件巨幅壁畫,都來自中國山西一座名為“廣勝下寺”的寺廟。
一座寺廟能坐擁四幅如此恢弘的超級壁畫,廣勝下寺到底有什麽來頭呢?
位於山西省洪洞縣的廣勝寺舊照
廣勝寺分為上、下兩寺,其原址曆史其實十分悠久。早在東漢末年,此地就建成了名為阿育王塔院的建築,直至唐朝時阿育王塔院改名廣勝寺。那麽,這四幅壁畫竟然遠至漢唐?
那倒不是。從顏料成分上分析,考古藝術學者們基本能斷定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納爾遜藝術博物館中的兩幅壁畫為元代作品,而賓夕法尼亞大學裏的兩幅壁畫為明代作品。
賓夕法尼亞大學收藏的壁畫其一
關於這一點,有中國學者在《元史》中找到了足以佐證的史料記載。
據載,元成宗大德七年開始,趙城縣霍山(即廣勝寺所在地)發生多次災變。地震、洪災、冰雹、旱災在接下來六年裏接連襲擊了這個地區。大德七年的一場八級地震讓廣勝寺及周邊房屋全都嚴重受損,死亡十餘萬人。
這無論在哪個時代都算得上是大災了。朝廷免稅、撥款賑災、救濟災民的同時還需要做好災區民眾的心理建設。而在那個時代,顯然信仰就是最好的心理醫生。
納爾遜博物館“中國廟宇”內的文化活動
根據廣勝寺屋脊椽枋上的墨書題記,元至大二年(大地震發生的6年後)廣勝下寺後殿重建,前兩幅恢弘大氣的諸佛壁畫就繪製於這期間。
佛畫內容也有講究。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這幅壁畫,準確名稱應為“熾盛光佛佛繪圖”。佛教文化中,熾盛光佛的能力正是消災解難。他的技能是直接降服出來搞事情的十一曜星神,還人間以太平的同時還能鞏固帝位和國家政權。
納爾遜博物館中的熾盛光佛佛繪圖 大佛左右為菩薩,後排有十一曜星神,對應金、木、水、火、土星等星星
至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那幅壁畫,一開始其遠東藝術部研究員利珀將其定名為《釋迦摩尼佛佛會圖》。
對中國文化確實略有理解的他將主角上方六個分身解釋為釋迦摩尼的“過去六佛”(中國佛教有“原始七佛”的說法,離我們最近的有七位佛陀)。而主尊左右的菩薩則是釋迦摩尼的兩大護持文殊和普賢菩薩。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的《藥師佛佛會圖》(又稱《藥師經變》)
但其實,對中國古代佛教造像深入研究的學者很容易就能看出問題。
這幅壁畫主尊身後兩位菩薩分別手持日輪、月輪,因此他們應該是在佛教中被稱為“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的角色。而這兩位正是傳說中能化解災禍,庇佑生者的藥師佛的“脅侍菩薩”。
這一解釋也與壁畫創作的曆史背景更加相符:彼時災民遍野的情況下,大家更希望祭拜的是明確守護信眾的藥師琉璃光佛。所以大都會博物館中的這幅巨型壁畫,準確名稱應為《藥師佛佛會圖》。
兩幅壁畫,可以牽扯出一堆行將消失的文化、曆史細節。這就是曆史文物的魅力所在。
而賓夕法尼亞大學中的另外兩幅呢,則是明朝時的又一次翻版重繪。隻不過明朝壁畫是在前殿的重修中繪製的。
賓夕法尼亞大學收藏的藥師佛圖
1928年,廣勝下寺年久失修,頹敗不堪。彼時我國又內憂外患,國力實在羸弱不足以保護任何古建築。於是僧人忍痛將其售予“遠道而來的客人們”,並籌得1600銀洋重修寺廟。
這段往事被當時的僧人們忠實地刻碑記載,留在了廣勝寺中。他們說“舍此不圖,勢必牆傾像毀,同歸於盡”,因此不得不將壁畫悉數售出,任由文物販子切割帶走。
賓夕法尼亞大學收藏的藥師佛圖
最終,現如今廣勝下寺四壁空空,四幅巨佛圖倒是漂泊到了異國他鄉“弘揚佛法”。
此中功過得失,不知後人又會如何評說?
薑帥,現存元、明時代晉南寺院佛會圖壁畫研究,中國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5月
安瑞軍,流落異國的瑰寶:山西洪洞廣勝寺《藥師經變》壁畫,文物鑒定與鑒賞,2013年01期
趙芷儀,論廣勝下寺的元代壁畫《藥師經變》的流失,蘭台世界,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