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告訴我
你還記得三年前的這張圖嗎?
還有這張……
2016年中國啟動首個航天日
然後國家航天局精心設計的海報
一經發出,震翻很多網友……
後來航天微博進行了解釋……
可能因為網友吐槽太多
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
官方開始在網上征集海報
最終有張從185幅作品中脫穎而出
就是下麵這個……
(2017年航天日海報↓↓↓)
此時你可能內心已無語
看看其他征集就知道了……
去年2018年繼續海選
征集了222幅……
社會各界踴躍參與,結果如下
在2019年
終於!!逆襲了
帥極了,有木有!沒錯,就在今天我們迎來了第四個“中國航天日”。從人造衛星到載人航天,從月球探測到逐夢深空,中國人一直努力探尋宇宙的奧秘。
習近平總書記說,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探索的精神引領我們去往星辰大海
唐朝詩人李白曾舉杯邀月
發出“嫦娥孤棲與誰鄰”的“天問”
1200多年後
中國航天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如果說嫦娥一號、二號衛星繞月飛行
揭開了中國探月的序幕
嫦娥三號落月、“玉兔”漫步虹灣
讓中國探月攀上新高度
那麽,2019年初
“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的淺淺轍痕
則讓我們第一次
在太空探索領域的“人類首次”榜單上
重重寫下“中國”二字
2019年對中國航天意義重大。回望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70年風雨兼程,70年接續奮鬥。中國航天的發展一直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在百廢待興中堅定起步,在自力更生中創造輝煌。
如何用航天夢托舉中國夢?
錢學森的回答是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梁思禮的回答是
“人必真有愛國心
然後方可以用大事”
任新民的回答是
“一生隻幹了航天這一件事”
孫家棟的回答是
“祖國需要,我就去做”
......
為了祖國的和平繁榮
他們做了同樣的選擇——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航天強國” 四個字,力有千鈞
如同著名天文學家伽利略所說,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敢。中國航天邁出的每一小步,背後都是數以萬計科研人員無數個日夜的心血。
站在一窮二白的起跑線上
航天人沒有遲疑
麵對一次次考驗和挫折
航天人沒有氣餒
踏上探索“世界首次”的艱難征途
航天人沒有退卻
直麵風險、一往無前的勇氣
讓中國一次次贏得
世界航天愛好者“點讚”
從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到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基本係統完成部署,從長征一號火箭首飛,到長征係列火箭實現300次發射,從嫦娥一號衛星準確入軌,到嫦娥四號探測器降落月背,從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往返,到六次載人飛行把11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一代代航天人
擎起夢想的火把
用青春與汗水、拚搏與不屈
照耀追夢的旅途
用光陰與夢想
繪就氣勢恢宏的航天畫卷
用曆久彌新的航天精神
讓浩渺太空鍍上鮮豔的中國底色
照亮了中國人渴望民族崛起期盼的雙眸
還有這些震撼人心的時刻
我國首顆高通量衛星發射天地互聯再提速
2017年4月12日19時04分,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迄今通信容量最大的寬帶衛星,也是國內首個應用電推進技術的衛星,同時也是東方紅三號B平台全配置首發星,設計壽命15年,創下國內通信衛星技術的多個“首次”,將使我國通信衛星能力實現重大跨越。
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升空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模擬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供圖)
2017年04月20日,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4月27日晚19時07分,天舟一號順利完成了對天宮二號的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試驗,標誌著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順利地實現了“成功首飛、穩定運行、健康駐留、安全返回、順利補加、成果豐碩”的任務目標。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標誌著我國即將開啟空間站時代。
“月宮365”計劃啟動首次建立四生物鏈環係統
“月宮365”實驗計劃
2017年5月10日,“月宮365”實驗計劃首批入艙誌願者進入月宮一號實驗艙。“月宮365”實驗計劃是在“月宮一號”中生活365天,實驗人員分兩組交替進行,每組4人,第一組60天,第二組200天,之後第一組再完成105天。“月宮一號”是我國第一個、世界第三個“空間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係統地基實驗裝置”。
首顆硬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成功發射
2017年6月15日,我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科學衛星——“慧眼”在酒泉成功發射,填補了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衛星的空白,實現了我國天文觀測由地麵觀測到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它將巡視銀河係中的X射線源,詳細研究黑洞和脈衝星,並監測伽馬射線暴,探索利用脈衝星為航天器導航。
“慧眼”全稱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是繼中歐合作地球空間探測雙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之後,我國又一顆重要的空間科學衛星。
中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實現三大既定目標
2017年8月10日,中國科學院宣布,中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完成了原定兩年完成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量子糾纏分發和地星量子隱形傳態實驗三大科學目標。這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達到全麵領先的優勢地位。
“墨子號”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開啟了全球化量子通信、空間量子物理學和量子引力實驗檢驗的大門,站在了國際量子科技創新的製高點,實現了“領跑者”的轉變。
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在軌交付
風雲四號
2017年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在軌交付儀式在京舉行,衛星由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交付給用戶中國氣象局投入使用。風雲四號衛星在軌交付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係統實現了更新換代,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並跑”到“領跑”的跨越,對於保證我國靜止氣象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悟空”探測衛星“火眼金睛”找到暗物質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科學任務大廳屏幕上顯示的接收到的第一批科學數據(資料照片)
2017年11月27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騰空700多天後,暗物質衛星團隊宣布:“悟空”獲得了目前國際上最精確的TeV電子宇宙射線能譜,並首次直接測量到了該能譜在1TeV(1萬億電子伏特)處的拐折。這一疑似暗物質的蹤跡,是近年來科學家離暗物質最近的一次重大發現,將打開人類觀測宇宙的一扇新窗口。
新時代,航天追夢的旅行不僅邁向深空,也通向廣大青少年內心。航天人一路走來,播撒了無數顆追夢航天的種子:
在青少年心中點燃科學探索夢想
激勵他們認真學習科學知識
投身探索浩渺宇宙的事業
歲月如歌,初心如磐
航天人追夢的腳步永不停歇
深邃的星空正等待中國航天
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不忘初心,未來待啟
我們將用行動向世界宣告
中國的創新之路,無比廣闊
奔向星辰大海的逐夢之旅,無限華美!
來源:共青團中央綜合“中國航天日”、超級美工、語宙、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網站、新華社、人民網、中新網、千龍網、國家航天局網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