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建地鐵穿越古城 共發現130餘座古墓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核心提示:9月28日,西安首條地鐵已順利成功下穿古城,在地鐵沿線共發現並清理古墓130餘座,出土器物200餘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9/9/29/200909290828000789a.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昨日上午,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廈舉行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9/9/29/200909290828134e37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去年9月3日,地鐵2號線緯一街站施工工地發現一處明代古墓


9月27日,西安明城牆安遠門(北門),地麵依舊車來車往。可市民並不知道,在城牆的正下方,一台盾構機已實現在安遠門城牆下的成功穿越。

安遠門作為地鐵二號線最後一道“難關”,它的穿越成功,標誌著地鐵二號線經過兩年緊張施工,完成了地下從南至北的“洞穿”。昨日上午,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與西安市地鐵辦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西安市民報告:“西安首條地鐵——地鐵二號線已順利成功下穿古城。”

從西漢王侯將相到明代朱氏藩王,地鐵南北中軸線途經57個文物點,注定要在一條曆史走廊中,實現一次古今文明的穿越。從2005年起,配合地鐵施工,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對二號線沿線進行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迄今共發現並清理古墓130餘座,出土器物200餘件。

張家堡西漢的古墓葬區

張家堡,距漢長安城兩公裏,屬於風水寶地。在漢代數百年的曆史中,上至王侯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死後大多葬於此處。從這裏向南綿延至龍首村,逐漸成為一個巨大的古墓葬群落。

如今,被視為現代交通標誌的西安首條城市地鐵線,從這裏起航。2005年,率先開建的地鐵二號線,選擇從張家堡至尤家莊開建地鐵試驗段。

2007 年,地鐵建設從南到北波及張家堡墓葬群。考古人員在張家堡搶救發掘108座古墓,發現青銅鏡等眾多文物。同期,在地鐵二號線附近的西安新行政中心區,陸續發掘漢代墓葬440餘座,出土陶、銅、鐵器、玉石器、玉衣等文物近3000件。在這些墓葬中,一座由5件銅鼎和4件陶鼎組成的王莽時期“九鼎”古墓是首次麵世。

北關西漢皇家苑囿

西安北關附近是西漢時期的皇家苑囿(皇帝離宮,除了布置園景遊憩之外,還有處理政務的宮殿以及皇帝、後妃的居住建築、生活供應建築及廟宇等),這裏曾經是西漢皇室成員遊玩和打獵的地方。

當地鐵施工經過時,考古人員的勘測並未發現過多的墓葬。但據曾負責文物調查工作的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副研究員王自力說,唐長安城的遺址曾在該處發現。

文物發現不多的原因,一是當年唐長安城包括大明宮修建的時候,波及該區域,當年肯定已有所發掘;二是作為皇家後花園,除非王侯將相,一般平民根本無法出入,本身埋藏的墓葬也相對較少。

古城牆從盛唐到明王朝的遺址區

西安明城牆,因為保存完整,成為世界上罕見的古城垣遺址,其實它本身是在唐長安城的舊址上修建而成。同時,在城牆內屹立著明代就已負盛名的鍾樓。

因為曆史的久遠以及遺址的完整性,這裏也成為地鐵建設最難的地方,地鐵要在城牆區域內的地下穿越,而不能對城牆遺址和鍾樓造成破壞。一次穿越兩個朝代的遺址區,這考驗著地鐵建設者的智慧。

正因為如此,國家文物局對西安地鐵的關注焦點,也聚集在對古城牆區域的保護上。在地鐵成功實現穿越後,西安采取的避讓和繞行的保護方案,得到了成功印證。從目前監測的沉降數據來看,最大沉降值均達到了國家文物局限定的標準。

小寨以南朱氏藩王墓塚

明代朱氏王朝曾在秦地設“藩王”,當時號稱“明代第一藩”。從現今的南二環一路往南,直到長安區,大批的明代墓葬集中於此。

在小寨附近,考古人員曾發現明代的大墓。地鐵施工過程中,在八裏村也發現了有青石墓誌的明代墓葬,目前推測大約為明藩王府的官員。

在八裏村、吳家墳附近,墓葬比較混雜,戰國、漢唐和明代墓葬,均散落此處。即將開工建設的二號線延伸段 (會展中心至韋曲南站)也將麵臨相對集中的明代墓葬。

文物“清單”

出土文物200餘件

二號線南北沿線涉及38處古墓葬,主要是距今2000餘年的秦漢墓葬群。在地鐵施工過程中,文物部門發掘出了多處古墓葬,出土文物200餘件。

北大街發現2000年前青銅鼎

2008年8月,西安地鐵二號線北大街車站。在北大街十字硬化路麵開挖後,西安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對該處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此處有存在古墓葬的跡象。

地鐵施工人員立即停工配合勘察,並對該區域逐層下挖,終於在距地表5至7米處,發現了一座早已坍塌的西漢磚室墓,出土了3件青銅器。其中1件直徑50厘米的青銅鼎,形體較大,造型基本完好。考古人員推測墓主人官職相當於如今的“省部級”高官。

從勘探到發掘,雖然用了10餘天時間,也影響了地鐵施工,但考古發現非常有價值,連考古專家都為之驚奇。

據當年曾參與發掘的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副研究員王自力介紹,北大街十字已經遠離北郊較為集中的漢墓分布區,在隋唐以後,這裏成為唐長安城的中心,唐朝以後又是曆代城市建設的中心,應該說在這樣的區域裏還能發現古墓就已經是奇跡,更何況還是一座保存到今而沒有被盜的古墓。

墓葬群出土諸多漢代陶器

■北關至張家堡一帶,古墓葬較多,以漢墓為主。其中在張家堡廣場,就發掘108座古墓,以西漢時期的古墓居多,墓葬形製有單室土洞、磚室拱形頂等,有合葬墓,也有單人墓,出土文物有陶器、鐵劍、青銅鏡等。

■ 城內古建築和遺址,集中在城南至長延堡一帶,有漢代、明代墓葬。出土器物主要有陶罐、陶灶、陶倉、陶鼎、大口缸、漢五銖銅錢和已殘朽的鐵劍等。八裏村附近的緯一街站發現一座明代磚室墓,出土有完整的石質墓誌,木棺上還有漂亮的彩繪,有皇帝禦賜飛魚服,色彩鮮豔,推測為明藩王府官員墓。

■小寨出土兩座不很完整的漢墓,出土有陶罐等;電視塔長延堡站附近出土了一座西漢晚期墓,出土釉陶倉、釉陶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