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華人街”地位恐不保 華商該如何突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ite1000/20070730/00114320db81081764360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米蘭“華人街”

據意大利《歐洲華人報》報道,在米蘭via paolo sarpi一家華人餐館的牆壁上,掛著一張百年前paolo sarpi大街的圖片,和中國城市“日新月異”大相迥異,百年前的大街和現在毫無二致,甚至連某個意大利店鋪的招牌曆經百年風雨,依然在招攬著四方客人。

  盡管大街的格局沒有改變,但“內容”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年前的大街上沒有一個華人的影子,當然就更談不上華人的店鋪了。今天的via paolo sarpi已然是華人店鋪林立,華人顧客、遊客熙熙攘攘,盡管沒有官方的承認,但米蘭和外地的華人都叫它“華人街”。

  華商攻城略地、奪關拔寨勢如破竹,短短幾十年間,paolo sarpi區分(包括鄰近的幾條主街)擁有華人店鋪600餘家,涉及服裝、百貨、副食、工藝品等各種行業。意大利商家在高昂的租金和廉價的商品麵前節節後退,店鋪如星辰寥落。Via paolo sarpi一家意大利人食品店門上貼著一張“此店不賣”的中文字條,仿佛一道“免戰牌”,既顯示著一種抗拒,也顯示著一種無奈。華商批發企業的迅速增加,無疑又使得百年老街paolo sarpi顯得狹窄和局促。

  如同雪上加霜,paolo sarpi區分華人接二連三出現鬥毆、槍擊、殺人事件,僅2009年上半年就有三人死在華人街頭,一時間人心惶惶、風雲突變。

  意大利當地居民在經濟效益和居住環境之間選擇了後者,開始表達他們的不滿,並且很快將這種不滿向米蘭最高行政當局進行投訴。與中國政治體製下官員對上負責不同的是,意大利行政官員是選民選舉產生,他們要對下(選民)負責,而paolo sarpi區分是一個很重要的票源,這在2006年換屆選舉前moratti市長多次來這一地區考察民情的行動上可見一斑。於是,市政府開始行動,對這一區分的華商進行長期頻繁的檢查、交通管製並以政府公文的形式要求華商、尤其是批發商遷出paolo sarpi。在paolo sarpi區分的一些居民陽台上一麵橙色的旗幟上“VIVI SARPI”赫然可見,這一組織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將華商驅逐。  

本著愛民護僑的外交方針,中國駐米蘭總領館出麵斡旋並與米蘭市政府進行交涉,米蘭市政府做出一定的讓步,在華商找到合適的經營地點之前,允許一定時間的緩衝,但這個時間肯定不會無限延長。

  於是,一些高智商、有頭腦、具有戰略思維的華商看準這一商機(商業發財良機—簡稱“商機”),開始尋找和開發“商城”,為無路可去的米蘭華商找一條“生路”。接二連三的推介會、招商會,還包括秘密的、公開的大會、小會,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更多的商戶到自己的商城入住,以期獲得最大的利潤。目前已經確定或尚未確定的“商城”已經有三、四家,但據筆者所知,這些地方大都是一個雛形,等待開發商的進一步“開發”。

  可惜的是,由於個別不良華人利用華人批發商急於尋求經營地址的心理,在手續不健全、執照未審批的情況下,利用媒體進行欺騙性的宣傳,致使大量華商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米蘭華商對“商城”這一個字眼已經心存恐懼,大有“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味道。所以入住的積極性不是很高,觀望者眾,行動者少。因此,如何調動華商搬遷的積極性,不再隻是政府的事情,很大程度已經是這些商城開發商的“任務”了。

  就在華商在各種鼓動下躍躍欲試的時候,2009年4月25日一張意大利報紙的圖片讓筆者觸目驚心:碩大的標語橫幅“NO AI CINASI!”懸掛在最近華商選定的“商城”所在地。當地居民紛紛表示反對華商入住,他們擔心本地環境會隨著華商的到來而惡化。已經有部分居民組織製定宣言,不惜遊行示威抗議,向市政府施加壓力。看來,離開paolo sarpi的路就如同猶太人《出埃及記》一樣坎坷不平,甚至可能是荊棘密布。

  米蘭華商如何突圍?這是擺在米蘭華商麵前的嚴峻課題!在解答這個課題之前,我們是不是有必要反思一下:為什麽會造成今天的局麵?華人還需要做哪些方麵的提高?經濟巨人、政治侏儒的形象怎樣才能改變?怎樣更好的融入而不是隻把“融入”當成一句口號?隻有在很好的解答這些問題之後,突圍的方案才會更完整、更合理!(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