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未婚媽媽"網絡通緝"男友要其盡父責 引軒然大波 (圖)

未婚媽媽"網絡通緝"男友要其盡父責 引軒然大波

文章來源: 現代快報 於 2006-09-28 10:11: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現代快報道,昨日在某網站“隻愛陌生人”論壇上,一條名為《忍辱生下孩子,奢望寶寶能見父親一麵!》的帖子引來了1000多條跟帖。帖子是一個網名叫“意悠然”的女子在9月26日9時35分發布的。   “意悠然”用3000多字的篇幅述說了她跟一個24歲的男子在網絡聚會上認識、同居並懷孕的過程,但因為“意悠然”自身方麵的原因和男子家人的反對,最終沒能結婚,男孩也突然消失,至今沒有出現。在生下孩子並與男子的親屬交涉無果後,“意悠然”選擇了“網絡通緝”的方式找人。   “我的最後一步,就是在全國各大網站BBS發出網絡通緝,希望他可以避無可避,承擔他該承擔的責任。”“意悠然”說,最想的是讓孩子見見父親,“現在孩子每個月的花費已經讓我覺得很吃力,我的父母也在跟著我艱難地熬著。我們都有錯,所以我不想去追究過去的事情,我要做的是對孩子負責,也希望他像個男人。”帖子中還貼有10張相片,包括兩人的合影、婚紗照和嬰兒的相片,並公布了孩子父親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地,以及畢業學校和時間。   截至昨晚7時30分,這條“通緝令”的點擊率已經達到近2萬次,有近900名網民跟帖1100多條。多數網民在對“意悠然”表示同情的同時,紛紛用激烈的言辭對“負心男”進行指責,其中不乏謾罵和詛咒,並有人開始查詢男子的行蹤。但也有少部分網民發表不同意見,認為“意悠然”本人也負有責任,有人翻出“意悠然”以往發布的帖子,指責“意悠然”過去的經曆,認為她並不值得同情。   在激烈的爭論中也不乏冷靜的聲音。有不少網民認為,“意悠然”的行為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會導致事態更加嚴重。一位網民說,孩子是無辜的,不能讓孩子來承擔大人的錯。除了這條“通緝”帖外,還有十幾位網民另外發帖對此發表看法,從內容看,其中一些人與當事人雙方都比較熟悉,他們分別支持各自的朋友,相互指責,甚至攻擊謾罵。   論戰也將男子的姑媽牽扯了進來,因為她曾經代表侄子出麵跟“意悠然”交涉過。幾名網民公布了男子的姑媽在南京的公司名稱、地址和電話,記者聯係到她時,她表示“小孩子的事情我也不清楚,跟我的公司也無關”,她也不知道侄子的行蹤。   南京聖典律師事務所周結晶律師認為,隻要“意悠然”有證據證明孩子是她與她在網上所公布的被搜尋人所生,雖然兩人是非婚生子,但對孩子來說,其父母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撫養義務。現在孩子的父親消失了,作為母親,“意悠然”理應替自己和孩子維護正當的權力,現在通過網絡方式,公布其父親身份信息和照片等方式來尋人,也未嚐不可。“意悠然”是孩子的監護人,在網上張貼孩子照片,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找到孩子的父親,以維護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權益,從法律上說,也是可以的。   至於部分網友將孩子父親的姑媽的公司地址和電話等公布在網上,並號召網友打電話等,周律師認為,這種做法很不妥,屬於惡意透露他人隱私,侵犯了他人隱私權,被侵權主體可以依法追究其責任,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周律師還認為,目前對“意悠然”來說,應該到法院起訴孩子的父親,要求其承擔撫養義務,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和小孩的正當權益。   網絡尋人這種方式,近年來在一些網絡論壇上屢見不鮮。發帖者一般都選擇人氣旺、點擊率高的網站,且大多是以弱者的身份,來博取廣大網民的同情。回應者大多也是站在支持弱者的立場,這樣短時間內點擊率陡升,以吸引更多的人注意。   對此,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徐翔博士認為,這種網絡通緝的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網絡暴力。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能使一些有違規行為的人,在網絡輿論壓力下,校正自己的行為,對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但由於網絡輿論難以控製和引導,最後往往會出現一些違規的地方,這樣就會產生一些負麵影響。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最重要的五大城市群,定了
世界上最神聖的地方之一,正被改建為豪華大型度假村
東北經濟第一城,拿什麽衝萬億
"無法載客的熱氣球"——香港又一場尷尬的"國際盛事"
杠上普丁!烏克蘭又遭大空襲,川普將對俄實施"第2階段製裁"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約時報:中俄朝伊“軸心”想要什麽?
中方製裁日參議員石平:數典忘祖,賣祖求榮…
雪崩!北京房價進入1w時代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粗暴外交如何將潛在盟友推入中國陣營
BBC訪問韓國工人:美國突襲現代車廠引發的恐慌和混亂
令人意外!張又俠竟重提“人民戰爭”
東北大媽日本地鐵手機開大聲看閱兵 遭勸止激動反罵
紐約時報:美國議員稱中國對美國選舉的威脅日益加劇
閱兵為掩蓋驚人真相?全國公務員被要求寫觀後感
耶路撒冷公車站槍案6死 定調恐攻 槍手巴勒斯坦人
除了炫技 中國人形機器人能走進生活嗎?
獲邀到美國投資後遭大舉搜捕 韓企恐陷兩難境地
"血月見 妖孽現"?閱兵後月全食今晚登場 官媒急辟謠
川普致愛潑斯坦生日賀卡內容曝光:願每天都是秘密
川普內閣晚宴爆衝突 財長罵政敵:打爛你他X的臉
在美國一座期盼複興的小鎮,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麵臨考驗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未婚媽媽"網絡通緝"男友要其盡父責 引軒然大波

現代快報 2006-09-28 10:11:25


據現代快報道,昨日在某網站“隻愛陌生人”論壇上,一條名為《忍辱生下孩子,奢望寶寶能見父親一麵!》的帖子引來了1000多條跟帖。帖子是一個網名叫“意悠然”的女子在9月26日9時35分發布的。   “意悠然”用3000多字的篇幅述說了她跟一個24歲的男子在網絡聚會上認識、同居並懷孕的過程,但因為“意悠然”自身方麵的原因和男子家人的反對,最終沒能結婚,男孩也突然消失,至今沒有出現。在生下孩子並與男子的親屬交涉無果後,“意悠然”選擇了“網絡通緝”的方式找人。   “我的最後一步,就是在全國各大網站BBS發出網絡通緝,希望他可以避無可避,承擔他該承擔的責任。”“意悠然”說,最想的是讓孩子見見父親,“現在孩子每個月的花費已經讓我覺得很吃力,我的父母也在跟著我艱難地熬著。我們都有錯,所以我不想去追究過去的事情,我要做的是對孩子負責,也希望他像個男人。”帖子中還貼有10張相片,包括兩人的合影、婚紗照和嬰兒的相片,並公布了孩子父親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地,以及畢業學校和時間。   截至昨晚7時30分,這條“通緝令”的點擊率已經達到近2萬次,有近900名網民跟帖1100多條。多數網民在對“意悠然”表示同情的同時,紛紛用激烈的言辭對“負心男”進行指責,其中不乏謾罵和詛咒,並有人開始查詢男子的行蹤。但也有少部分網民發表不同意見,認為“意悠然”本人也負有責任,有人翻出“意悠然”以往發布的帖子,指責“意悠然”過去的經曆,認為她並不值得同情。   在激烈的爭論中也不乏冷靜的聲音。有不少網民認為,“意悠然”的行為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會導致事態更加嚴重。一位網民說,孩子是無辜的,不能讓孩子來承擔大人的錯。除了這條“通緝”帖外,還有十幾位網民另外發帖對此發表看法,從內容看,其中一些人與當事人雙方都比較熟悉,他們分別支持各自的朋友,相互指責,甚至攻擊謾罵。   論戰也將男子的姑媽牽扯了進來,因為她曾經代表侄子出麵跟“意悠然”交涉過。幾名網民公布了男子的姑媽在南京的公司名稱、地址和電話,記者聯係到她時,她表示“小孩子的事情我也不清楚,跟我的公司也無關”,她也不知道侄子的行蹤。   南京聖典律師事務所周結晶律師認為,隻要“意悠然”有證據證明孩子是她與她在網上所公布的被搜尋人所生,雖然兩人是非婚生子,但對孩子來說,其父母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撫養義務。現在孩子的父親消失了,作為母親,“意悠然”理應替自己和孩子維護正當的權力,現在通過網絡方式,公布其父親身份信息和照片等方式來尋人,也未嚐不可。“意悠然”是孩子的監護人,在網上張貼孩子照片,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找到孩子的父親,以維護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權益,從法律上說,也是可以的。   至於部分網友將孩子父親的姑媽的公司地址和電話等公布在網上,並號召網友打電話等,周律師認為,這種做法很不妥,屬於惡意透露他人隱私,侵犯了他人隱私權,被侵權主體可以依法追究其責任,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周律師還認為,目前對“意悠然”來說,應該到法院起訴孩子的父親,要求其承擔撫養義務,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和小孩的正當權益。   網絡尋人這種方式,近年來在一些網絡論壇上屢見不鮮。發帖者一般都選擇人氣旺、點擊率高的網站,且大多是以弱者的身份,來博取廣大網民的同情。回應者大多也是站在支持弱者的立場,這樣短時間內點擊率陡升,以吸引更多的人注意。   對此,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徐翔博士認為,這種網絡通緝的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網絡暴力。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能使一些有違規行為的人,在網絡輿論壓力下,校正自己的行為,對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但由於網絡輿論難以控製和引導,最後往往會出現一些違規的地方,這樣就會產生一些負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