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對話北京二環13郎:玩命飆車擔心很多人模仿 (圖)

對話北京二環13郎:玩命飆車擔心很多人模仿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於 2006-03-27 10:07:3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頭文字D”、“藤原拓海”等稱謂加在他們身上都不為過,但他們有一個更聳人聽聞的名號———“二環13郎”,他們就是京城一群瘋狂迷戀玩命飆車的青少年。“二環13”是指用13分鍾開車在全長32.7公裏的北京二環路上兜一圈兒,平均時速達到150公裏/小時。他們在互聯網宣揚著飆車的極速體驗,隻要有人提出挑戰,通常兩輛車一起“豁”,賭注可能是輸者為贏者加滿一箱油。   “京城飆車第一案”使他們漸漸浮出水麵。2月10日晚上9時47分,北京市交管局122報警台接到報警,隨後在監控屏幕上發現驚險的畫麵:在限速80公裏/小時的二環路上狂奔的一輛銀灰色高爾車和一輛白色威姿車,兩輛車都沒有安裝牌照,不斷在車流裏穿插,瘋狂並線。這兩輛車連續闖過了幾道交管部門設置的攔截卡,最後在西直門橋北轉彎處,民警采取斷路措施,用警車占住路麵,這才截住兩車。當晚為了攔截這兩輛車,造成二環局部路段持續近半小時的嚴重擁堵,擁堵路段長達1公裏。3月2日,兩名司機被處以罰款500元,拘留7天。   近日,記者幾經周折,約到了傳說中的“二環13郎”、“京城飆車第一案”主角陳震,與他進行麵對麵的對話。當晚,他開著一輛改裝過的寶來車來了,記者注意到這輛改裝車也沒有號牌。   追求速度沒有顧及其他人   記者:花了多少錢改裝?陳:這輛車花了七八萬塊錢。記者:為什麽要花這麽多錢改裝?   陳:換完零件之後,某一部分的性能提高,車更可靠了。可能同樣遇到一個緊急情況,我的車能刹得住,沒改裝的車就撞了。   記者:你們從什麽時候開始在二環“玩”?   陳:從去年夏天。有一天大家去一個地方,正好走二環,後來每次都走,最後就變成跑一圈。一般兩三個人跑。   記者:等於說你在二環已經“玩”了半年多了,一般什麽時間?   陳:晚上9時半到10時之間。   記者:這段時間車還不少,不覺得很危險嗎?陳:刺激。   記者:為什麽會有這種豁出去的追求速度的心理?   陳:男的都會有這種心理,喜歡發動機,喜歡速度。   記者:有沒有出現過事故?陳:偶爾會有。   記者:有沒有考慮過馬路上其他駕駛員的安全?   陳:當時沒想那麽多。被捉起來之後受教育的時候會想。   記者:以後還會再去二環“玩”嗎?   陳:不會,因為不想再進去(拘留所)了。可能換一種方式吧。   沒想到會被拘留7天之久   記者:能講講當時飆車被捉的情況嗎?   陳:當時挺快的,有幾個地方警察攔我也沒停。直到警察將二環斷了,攔在中間,所有車都得停下,迫使我也不得不停。警察把每輛高爾都查了,最後把我捉到。   記者:如果當時沒有被攔截,你覺得誰會贏?   陳:我本身就在他前麵。我可以很負責地說,跑二環這一圈沒人比我快,也沒人跑得比我多,我已經跑了9次,每次都贏,我拿高爾同樣贏寶來1.8T。   記者:沒想過會被拘留?   陳:2月10日車被扣,3月2日通知我取車,就把我拘留了。那天我去取車的時候就想著肯定會被罰款,袋裏揣了8000塊錢。心裏想罰這麽多怎麽也夠吧,結果罰了我500元,然後就拘留了7天。   記者:被拘留7天還是挺難過吧?   陳:肯定不好過。這件事的確擾亂社會秩序,我為我做出的事付出了代價。我已經為這件事負責了。   擔心會導致很多人去模仿   記者:還是很喜歡“二環13郎”這個名號吧?   陳:本來“二環13郎”這個概念是沒有的,媒體炒作的結果,其實挺無聊的。13分鍾跑完二環,我這一圈裏的人都能跑出來。時間是沒意義的,因為路況不一樣。   記者:你最快的“成績”是多少?陳:12分11秒。記者:你最高時速是多少?陳:315,在北六環騎摩托車。   記者:315?這個速度開起來風都會把人丟出去吧?   陳:不會,的確跑到了。挺刺激,我挺喜歡的。   記者:網上有人將你視為偶像,你現在有沒有覺得自己出名了?   陳:覺得有點煩,這件事被誇大了,我承認這些事沒法拿到桌麵上說,因為畢竟是錯的,危險的,威脅到其他人的。經過宣傳之後,可能反而會導致很多人去模仿。   專家分析   飆車危及他人安全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谘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飆車不僅僅是追求速度,實際上速度帶來了生理和心理上放縱的體驗,“二環13郎”通過13分的紀錄,來證明一種成功,很大的原因在於我們對青少年成功的評價體係太單一了,使很多青少年無法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一些人會通過溫和的、社會能夠接受的方式證明自己,而一些人就會轉而通過類似飆車的危險方式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因為飆車方式在這其中顯得比較簡便,另外,也和他們的道德水平、法製觀念息息相關。   宗春山說,當然不排除在為他提供競技平台的條件下,也許他真能夠成為一個很不錯的職業賽車手,但個人的愛好不應該跟社會的公共秩序相背離。改裝之後更安全的說法是“二環13郎”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理化的理由,很多改裝是把消音器去掉了,聲音非常大,刺激更強烈,與安全沒有任何關係。改裝的前提是為了保護自己,但還應該知道可能影響別人的生命安全。“二環13郎”在非比賽場地的飆車行為嚴重違反了我國的交通法規,大多交通事故是因為超速造成的,從心理學來講,速度越快人的選擇越狹窄,太快了駕駛者根本來不及反應。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7個行業,真的頂不住了!裁員、倒閉一波接一波
是她,向移民局舉報:現代工廠沒貢獻 我們被騙了
穀愛淩舊金山開派對慶22歲生日 超甜美超吸睛
女子赴美生子去世後倆娃生父成謎 美籍孩子麵臨驅逐
國安部:18歲陸生赴台 被34歲學姐色誘 泄百份機密檔案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約時報:中俄朝伊“軸心”想要什麽?
川普強硬放話“攻打芝加哥”!感受下“什麽叫戰爭部”
美媒爆料:沮喪 憤怒 困惑!川普更名國防部惹眾怒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粗暴外交如何將潛在盟友推入中國陣營
雪崩!北京房價進入1w時代
毛新宇女兒是鋼琴神童 兒子讀國防科技大學
BBC訪問韓國工人:美國突襲現代車廠引發的恐慌和混亂
"血月見 妖孽現"?閱兵後月全食今晚登場 官媒急辟謠
是習近平起頭!外媒曝他先說“現在70歲還是孩子”
紐約時報:美國議員稱中國對美國選舉的威脅日益加劇
中國最重要的五大城市群,定了
金融時報:習近平謀劃後美國世界
“結束占領” 華盛頓爆發大規模遊行 抗議政府部署警力
令人意外!張又俠竟重提“人民戰爭”
閱兵為掩蓋驚人真相?全國公務員被要求寫觀後感
在美國一座期盼複興的小鎮,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麵臨考驗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對話北京二環13郎:玩命飆車擔心很多人模仿

廣州日報 2006-03-27 10:07:39


“頭文字D”、“藤原拓海”等稱謂加在他們身上都不為過,但他們有一個更聳人聽聞的名號———“二環13郎”,他們就是京城一群瘋狂迷戀玩命飆車的青少年。“二環13”是指用13分鍾開車在全長32.7公裏的北京二環路上兜一圈兒,平均時速達到150公裏/小時。他們在互聯網宣揚著飆車的極速體驗,隻要有人提出挑戰,通常兩輛車一起“豁”,賭注可能是輸者為贏者加滿一箱油。   “京城飆車第一案”使他們漸漸浮出水麵。2月10日晚上9時47分,北京市交管局122報警台接到報警,隨後在監控屏幕上發現驚險的畫麵:在限速80公裏/小時的二環路上狂奔的一輛銀灰色高爾車和一輛白色威姿車,兩輛車都沒有安裝牌照,不斷在車流裏穿插,瘋狂並線。這兩輛車連續闖過了幾道交管部門設置的攔截卡,最後在西直門橋北轉彎處,民警采取斷路措施,用警車占住路麵,這才截住兩車。當晚為了攔截這兩輛車,造成二環局部路段持續近半小時的嚴重擁堵,擁堵路段長達1公裏。3月2日,兩名司機被處以罰款500元,拘留7天。   近日,記者幾經周折,約到了傳說中的“二環13郎”、“京城飆車第一案”主角陳震,與他進行麵對麵的對話。當晚,他開著一輛改裝過的寶來車來了,記者注意到這輛改裝車也沒有號牌。   追求速度沒有顧及其他人   記者:花了多少錢改裝?陳:這輛車花了七八萬塊錢。記者:為什麽要花這麽多錢改裝?   陳:換完零件之後,某一部分的性能提高,車更可靠了。可能同樣遇到一個緊急情況,我的車能刹得住,沒改裝的車就撞了。   記者:你們從什麽時候開始在二環“玩”?   陳:從去年夏天。有一天大家去一個地方,正好走二環,後來每次都走,最後就變成跑一圈。一般兩三個人跑。   記者:等於說你在二環已經“玩”了半年多了,一般什麽時間?   陳:晚上9時半到10時之間。   記者:這段時間車還不少,不覺得很危險嗎?陳:刺激。   記者:為什麽會有這種豁出去的追求速度的心理?   陳:男的都會有這種心理,喜歡發動機,喜歡速度。   記者:有沒有出現過事故?陳:偶爾會有。   記者:有沒有考慮過馬路上其他駕駛員的安全?   陳:當時沒想那麽多。被捉起來之後受教育的時候會想。   記者:以後還會再去二環“玩”嗎?   陳:不會,因為不想再進去(拘留所)了。可能換一種方式吧。   沒想到會被拘留7天之久   記者:能講講當時飆車被捉的情況嗎?   陳:當時挺快的,有幾個地方警察攔我也沒停。直到警察將二環斷了,攔在中間,所有車都得停下,迫使我也不得不停。警察把每輛高爾都查了,最後把我捉到。   記者:如果當時沒有被攔截,你覺得誰會贏?   陳:我本身就在他前麵。我可以很負責地說,跑二環這一圈沒人比我快,也沒人跑得比我多,我已經跑了9次,每次都贏,我拿高爾同樣贏寶來1.8T。   記者:沒想過會被拘留?   陳:2月10日車被扣,3月2日通知我取車,就把我拘留了。那天我去取車的時候就想著肯定會被罰款,袋裏揣了8000塊錢。心裏想罰這麽多怎麽也夠吧,結果罰了我500元,然後就拘留了7天。   記者:被拘留7天還是挺難過吧?   陳:肯定不好過。這件事的確擾亂社會秩序,我為我做出的事付出了代價。我已經為這件事負責了。   擔心會導致很多人去模仿   記者:還是很喜歡“二環13郎”這個名號吧?   陳:本來“二環13郎”這個概念是沒有的,媒體炒作的結果,其實挺無聊的。13分鍾跑完二環,我這一圈裏的人都能跑出來。時間是沒意義的,因為路況不一樣。   記者:你最快的“成績”是多少?陳:12分11秒。記者:你最高時速是多少?陳:315,在北六環騎摩托車。   記者:315?這個速度開起來風都會把人丟出去吧?   陳:不會,的確跑到了。挺刺激,我挺喜歡的。   記者:網上有人將你視為偶像,你現在有沒有覺得自己出名了?   陳:覺得有點煩,這件事被誇大了,我承認這些事沒法拿到桌麵上說,因為畢竟是錯的,危險的,威脅到其他人的。經過宣傳之後,可能反而會導致很多人去模仿。   專家分析   飆車危及他人安全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谘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飆車不僅僅是追求速度,實際上速度帶來了生理和心理上放縱的體驗,“二環13郎”通過13分的紀錄,來證明一種成功,很大的原因在於我們對青少年成功的評價體係太單一了,使很多青少年無法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一些人會通過溫和的、社會能夠接受的方式證明自己,而一些人就會轉而通過類似飆車的危險方式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因為飆車方式在這其中顯得比較簡便,另外,也和他們的道德水平、法製觀念息息相關。   宗春山說,當然不排除在為他提供競技平台的條件下,也許他真能夠成為一個很不錯的職業賽車手,但個人的愛好不應該跟社會的公共秩序相背離。改裝之後更安全的說法是“二環13郎”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理化的理由,很多改裝是把消音器去掉了,聲音非常大,刺激更強烈,與安全沒有任何關係。改裝的前提是為了保護自己,但還應該知道可能影響別人的生命安全。“二環13郎”在非比賽場地的飆車行為嚴重違反了我國的交通法規,大多交通事故是因為超速造成的,從心理學來講,速度越快人的選擇越狹窄,太快了駕駛者根本來不及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