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出境的30億美元巨款究竟是誰的?

中國出境的30億美元巨款究竟是誰的?

文章來源: 我的中國 於 2003-01-09 00:00:0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國出境的30億美元巨款究竟是誰的?

2002年12月9日,國際清算銀行發布長達105頁用於評估5月至9月的例行報告,第29頁有這樣一句話:「需特別注意的是,中資銀行(一家或數家)轉移了30多億美元的資金到它們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分支機構。」 對此,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中資銀行一開始未給予說法。多方的沈默,加上「轉移巨額資金」及「加勒比海避稅天堂」兩組關鍵詞匯,令國際銀行界浮想連翩。

20億美元沒人認

在各方不斷猜測下,中國銀行隻能解釋:中銀香港在上市前,將賬麵值114.01億港元的不良資産出售給中國銀行開曼分行,作爲對價,中國銀行總行將80多億港元匯給開曼分行,再由開曼分行匯給中銀香港,2002年7月25日,中銀香港成功上市,全球招股約24.5億股,集資總額達205.88億港元,爲香港曆史上最大宗招股活動。而通過開曼處理不良資産,是上市過程中重要的步驟。

國際清算銀行提到的轉移資金的數目是30多億美元,而中國銀行隻承認轉移

了80多億港元,約10億美元。那麽,誰轉移了剩下的20億美元,用途是什麽?

  

  國際清算銀行總部位於瑞士,是服務各國中央銀行的銀行,各國中央銀

行會定期向其報送有關資料,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是對各國中央銀行報送

的資料進行加總後的結果,他們堅稱「我們相信資料是準確的,雖然我們通

常不會掌握每一筆具體交易的明細。當我們注意到有不尋常的動向時,我們

會向有關的中央銀行查詢。」既然資料是準確的,那麽其餘20多億美元到底

是誰的呢?

  

  假說站不住腳

對於巨資轉移,中國業界人士絞盡腦汁拿出了兩個說法:

第一、降低不良資産率說。如此看來,降低不良資産應是更可能的目標。截

至2001年12月末,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爲25.4%。中國人民銀

行的要求是,四大行必須在2005年之前將其平均不良資産率降至15%,每年下

降3%~5%。一位「專家」指出,中資銀行可能會讓其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機構

來收購總行的不良資産,幫助其盡快降低不良資産率,加快改革進程。不

過,中資銀行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機構的資産負債情況也要並入總行,這麽做

對於整個中國銀行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第二、海外高回報投資說。即以在海外投資高收益美元基金的方式來彌補不

良資産的虧損。根據北大鍾偉先生的研究,中國現在全部國家債務,包括外

債、國債、債轉股的壞賬、社會保障基金缺口、銀行的壞賬、股市的壞賬、

還有基層政府的財政赤字,加起來是12.8萬億元,相當於中國每年GDP的

140%。中國近幾年的GDP大約是10萬億左右。全部國家資産的總價值也就是9

萬億元。中國現在的資産負債表實際上已經是資不抵債了,還能拿出這麽多

的錢來海外投資就讓人奇怪,況且投資收益對整個銀行的虧損來說不過是杯

水車薪。

國內資金外逃?

既然前兩個說法站不住腳,那最後的說法是最不招人喜歡的:資金外逃。中

國目前的資金外逃問題極其嚴重,利用假貿易結算、假投資等種種手段混在

正常的外匯支出專案中,很難察覺,但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每年公布的「國

際收支平衡表」還是可以推算出從1990年到2000年,中國的資本外逃最低估

算額總計達到880億美元左右。

中資銀行在加勒比海地區營業的銀行分支機構隻有兩家,而且都是在開曼群

島,都是B類牌照,即隻允許爲非居民提供服務:一是1981年設立的中國銀行

開曼分行,牌照號是82012;另一是工銀亞洲開曼分行,牌照號是94051。由

於工銀亞洲隻是工商銀行設在香港的子公司,嚴格來講不能算中資銀行。另

外加勒比海地區還有一些中資銀行完全控股的非銀行機構,同樣也可以讓資

金流動。

「這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位國際清算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稱,

「但是中間的原因我們不清楚。我們曾經去加勒比海地區的中央銀行問,但

是對方不願回答。對於其中的原因,有一些猜測,但猜測畢竟不能算是事

實。可能隻有中國國內的銀行自己知道。」

以上機構對於880億美元的資金外逃不可能完全沒有關係。這麽多年來,大家

能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化整爲零地運出大筆資金而沒被發現,爲什麽在

「...」勝利召開之前卻忍不住挪出這麽大的一筆錢來,還讓海外同行給發現

了,心急什麽呢?這麽大的資金移動,外匯管理局也不會不知道,爲什麽不

出聲呢?在維護誰呢?

這些錢是誰的,大家應該明白了吧。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高喊“美經濟將如火箭飆升”:現在就去買美股!
“廠二代”:美國關稅壓力下,我仍相信中國供應鏈
二戰結束80年 “台灣籍日本兵”的雙重身份認同之爭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稱印巴在美國的斡旋下停火,魯比奧透露細節
特朗普在做中國想做的事:讓自由亞洲電台噤聲
副總統萬斯:印巴兩國衝突 “根本上不關我們的事”
奧特曼國會聽證會發言:美國模型領先於中國,但...
美國加稅145%,“他”的1000萬聖誕樹訂單說沒就沒了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特朗普又反悔?這次要推動上調“超級富豪稅”
普京在俄勝利日閱兵演講:真理和正義在我們這邊
馬斯克20歲“女兒”意外亮相真人秀,穿露臍背心熱舞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個當地賬戶,否則重罰
趙作海去世,冤案製造者結局如何?
特朗普:將對各國維持至少10%基準關稅 但允許例外
乘客突發急病,醫生為何選擇不救?
女子曾冒用他人學籍,多年後發現自己學籍也被冒用
美總統貿易顧問:英國人會喜歡美國“氯洗雞、激素牛”
1.9萬名村官被查背後 治理農村基層幹部‘微腐敗’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出境的30億美元巨款究竟是誰的?

我的中國 2003-01-09 00:00:00

中國出境的30億美元巨款究竟是誰的?

2002年12月9日,國際清算銀行發布長達105頁用於評估5月至9月的例行報告,第29頁有這樣一句話:「需特別注意的是,中資銀行(一家或數家)轉移了30多億美元的資金到它們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分支機構。」 對此,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中資銀行一開始未給予說法。多方的沈默,加上「轉移巨額資金」及「加勒比海避稅天堂」兩組關鍵詞匯,令國際銀行界浮想連翩。

20億美元沒人認

在各方不斷猜測下,中國銀行隻能解釋:中銀香港在上市前,將賬麵值114.01億港元的不良資産出售給中國銀行開曼分行,作爲對價,中國銀行總行將80多億港元匯給開曼分行,再由開曼分行匯給中銀香港,2002年7月25日,中銀香港成功上市,全球招股約24.5億股,集資總額達205.88億港元,爲香港曆史上最大宗招股活動。而通過開曼處理不良資産,是上市過程中重要的步驟。

國際清算銀行提到的轉移資金的數目是30多億美元,而中國銀行隻承認轉移

了80多億港元,約10億美元。那麽,誰轉移了剩下的20億美元,用途是什麽?

  

  國際清算銀行總部位於瑞士,是服務各國中央銀行的銀行,各國中央銀

行會定期向其報送有關資料,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是對各國中央銀行報送

的資料進行加總後的結果,他們堅稱「我們相信資料是準確的,雖然我們通

常不會掌握每一筆具體交易的明細。當我們注意到有不尋常的動向時,我們

會向有關的中央銀行查詢。」既然資料是準確的,那麽其餘20多億美元到底

是誰的呢?

  

  假說站不住腳

對於巨資轉移,中國業界人士絞盡腦汁拿出了兩個說法:

第一、降低不良資産率說。如此看來,降低不良資産應是更可能的目標。截

至2001年12月末,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爲25.4%。中國人民銀

行的要求是,四大行必須在2005年之前將其平均不良資産率降至15%,每年下

降3%~5%。一位「專家」指出,中資銀行可能會讓其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機構

來收購總行的不良資産,幫助其盡快降低不良資産率,加快改革進程。不

過,中資銀行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機構的資産負債情況也要並入總行,這麽做

對於整個中國銀行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第二、海外高回報投資說。即以在海外投資高收益美元基金的方式來彌補不

良資産的虧損。根據北大鍾偉先生的研究,中國現在全部國家債務,包括外

債、國債、債轉股的壞賬、社會保障基金缺口、銀行的壞賬、股市的壞賬、

還有基層政府的財政赤字,加起來是12.8萬億元,相當於中國每年GDP的

140%。中國近幾年的GDP大約是10萬億左右。全部國家資産的總價值也就是9

萬億元。中國現在的資産負債表實際上已經是資不抵債了,還能拿出這麽多

的錢來海外投資就讓人奇怪,況且投資收益對整個銀行的虧損來說不過是杯

水車薪。

國內資金外逃?

既然前兩個說法站不住腳,那最後的說法是最不招人喜歡的:資金外逃。中

國目前的資金外逃問題極其嚴重,利用假貿易結算、假投資等種種手段混在

正常的外匯支出專案中,很難察覺,但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每年公布的「國

際收支平衡表」還是可以推算出從1990年到2000年,中國的資本外逃最低估

算額總計達到880億美元左右。

中資銀行在加勒比海地區營業的銀行分支機構隻有兩家,而且都是在開曼群

島,都是B類牌照,即隻允許爲非居民提供服務:一是1981年設立的中國銀行

開曼分行,牌照號是82012;另一是工銀亞洲開曼分行,牌照號是94051。由

於工銀亞洲隻是工商銀行設在香港的子公司,嚴格來講不能算中資銀行。另

外加勒比海地區還有一些中資銀行完全控股的非銀行機構,同樣也可以讓資

金流動。

「這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位國際清算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稱,

「但是中間的原因我們不清楚。我們曾經去加勒比海地區的中央銀行問,但

是對方不願回答。對於其中的原因,有一些猜測,但猜測畢竟不能算是事

實。可能隻有中國國內的銀行自己知道。」

以上機構對於880億美元的資金外逃不可能完全沒有關係。這麽多年來,大家

能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化整爲零地運出大筆資金而沒被發現,爲什麽在

「...」勝利召開之前卻忍不住挪出這麽大的一筆錢來,還讓海外同行給發現

了,心急什麽呢?這麽大的資金移動,外匯管理局也不會不知道,爲什麽不

出聲呢?在維護誰呢?

這些錢是誰的,大家應該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