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大家談論中, 都想有一個誌向, 我在這方麵也考慮了好久, 但家裏的人都認為:女孩子上學是個擺設, 是做花屏的; 大哥還講: 拿大學文憑是當嫁妝用的; 這些流言蜚語,叫我聽了很生氣, 有一天, 在大華電影院看到一場《居裏夫人》的電影, 我很感動, 我在學習中很喜愛數、理、化課程, 以後就學化工吧! 不久, 在大西路上看見一個人在賣自製的肥皂, 旁邊有人說: 他是浙江大學化工係畢生的學生,隻能做肥皂賣; 這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打擊; 為什麽大學畢業生會擺馬路灘呢? 那時盛行的一句話是“畢業就是失業”; 但我一定要自找出路, 不能在家吃閑飯, 更不願受人奴役, 我認為: 沒有經濟上的獨立,隻能聽人使喚, 不願受人奴役, 我認為: 沒有經濟上的獨立,隻能聽人使喚, 像母親和大嫂那樣的生活, 我是看不慣的(當時誌願雖然立了,但隻是為了個人的自由與獨立,而沒有建立遠大理想,實在是太短見了)。 陳文她因喜歡英語, 故想讀文科外語係(高中畢業後,她考進南京大學外語係)。
上高三了, 也就是1948年的下半年, 淮海戰役開始, 陳文的父親計劃去台灣(因為他是偽國大代表, 在政府任有要職), 要帶陳文同往, 她就開始考慮是否要去台灣的問題, 並提出幾個問題和我商量, 最後的結論還是舍不得離開鎮江, 想與李保持聯係;但是, 她說李總是不先開口怎麽辦? 我告訴她:如有勇氣就主動開口, 如無勇氣就等待; 她說:“實在不好意思,就等待吧!” 真的, 陳的父親走了, 陳文就住在她的姨媽家。
那時的局勢非常緊急, 我們該怎麽辦? 經父親、大哥、二哥等人共同研究的結果: 把家搬到蘇州去住,跟隨高等審判庭走。 我仍住在原處的樓上, 樓下讓給姓丁的表舅一家來住, 我就在他家搭夥, 等高中畢業後再講。
1949年的4月23日, 我仍是一大早就拿著書包去學校, 走在路上看到有一些像農民一樣的人, 手臂上裹著一條紅布條, 我因不知道他們為的是什麽, 也就不去管他, 隻顧自己去上學。 到學校後, 就聽有的同學說:“時局緊了, 我們要叫學校給我們提前發畢業證書。” 這句話, 當然會得全班同學的讚成, 於是,就七嘴八舌地把校長請到教室裏來, 提出要提前發畢業證書的要求, 校長為難了,隻是推托, 不敢正麵答複。 過了一會, 從外麵傳來消息:“解放軍進城了, 郵電局已被接管了。” 頓時校長的態度變了, 說:“畢業證書不能提前發, 一切都要聽從解放軍的安排, 我也不怕你們開我的鬥爭會。”
談判不成, 大家隻得乖乖地上課了; 過了一兩天, 李嵐清拿了一張紙條給同學間傳閱, 上麵寫著要辦一個學習班, 內容是學習革命理論, 願意參加者簽名, 我看多數人都簽了名, 因此也就隨大流的簽了名, 但到底這是做什麽的?還是問問清楚吧! 理所當然地是陳文出麵去問, 可是, 遭遇到的是“冷淡”, 進而李是又不理睬陳文了, 這又是為什麽呀? 這個偽國大代表的女兒怎麽一解放就受到如此的待遇呢?始終未能求得正式的答複。
又過了幾天, 學校裏來了幾個穿黃老布軍裝的解放軍, 再仔細一看, 原來他們都是我校上屆畢業的同學; 經過細談後, 得知他們畢業後因不能升學而又找不到工作, 就去蘇北解放區求生, 現隨軍過江, 分配在文教戰線工作, 實行供給製待遇, 有飯吃、有衣穿。 談到我們即將畢業, 以後如何打算的時候, 我說: 我想繼續上學, 他們介紹說: 好,可上革命大學, 學習三個月就可參加工作, 我想三個月能學什麽東西? 再看初三班的同學也有很多人在報名去革命大學學習,我是正規的高中畢業,和他們初中生在一起,不是吃虧了嗎? 我決心不去這個三個月的大學, 我要去正規大學學習。 決心定了, 等到高中文憑拿到手, 一看編號是“叁”, 說明我是在全年級一百一十餘名同學中, 三年的總成績名居第三。
高中畢業了, 在丁表舅家總不能長久住下去, 唯一的出路是去蘇州找父母親,到蘇州後, 見一貫大手大腳花慣錢的當家人(母親)不僅不每天去理發店梳頭, 而且也知道精打細算的過日子了, 原來, 一解放,父親就沒有收入了。現在家庭的經濟來源是靠大哥每月給家48元錢,(大哥在上海的兼職已停歇了, 隻有在鐵路局一項工作, 原來是每月140元工資, 但經減薪後, 隻給他100元。) 在當時, 這48元錢扣除房租外, 僅給大嫂和他們四個孩子的生活費都不夠, 何況還有父母親、二哥和我呢? 隻有靠變賣物品來補貼家用; 這種情況, 我們怎能在家坐吃山空呢?
父親的意思是叫我們在家等等再說, 他想的是時局恐有變化。 可是我和二哥都不聽他的, 那時, 二哥就同其友人合夥開了一版錦旗商店, 我呢?一心想上大學的夢未死, 但在暑假中要去上海投考大學是分文要不到的, 因而就無法行動了, 在蘇州僅有兩所高校, 一是東吳大學, 一是國立社會教育學院, 雖然兩所學校我都能考取, 前者是錄取的化工係, 是我所愛的學科, 但是, 這是一所私立大學, 每學期要交一百多元的學費, 那裏去取得呢? 這就不能像在讀高中時那樣, 為了取得學費, 就爭吵幾句, 淌幾滴眼淚就可以滿足了; 而現在的情況, 家中連吃飯都成問題, 哪兒有錢呢? 隻能上國立社會教育學院了! 因為該校還設有90%的人民助學金名額, 一旦申請到, 不僅可以免交學雜費, 而且還供給吃飯, 這對我來說是最好不過了, 我可以完全脫離家庭來圓我的上大學夢了。
進校後, 首先要填表, “家庭出身”這一項是指什麽呢? 解釋說:是指負擔本人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 我想我的經濟來源是:在解放前靠父親的工資, 解放後是靠大哥的工資, 是工資收入, 當然是填“職員”! 關於淮安的情況, 我是不敢提起, 一方麵我在淮安僅是童年時住了一年多時間, 對我影響不大, 另一方麵是怕說到“地主”這個詞, 可能會對我申請人民助學金有影響, 還是不提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