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李義山“一春夢雨常飄瓦”句,讀之令人百轉低回,歎意韻之無窮。惜不在《唐詩三百》,注釋欠詳,讀者未眾。今勉力為注,期有助於人之見其幽微焉。
【原文】
白石岩扉碧蘚滋,
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
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
杜蘭香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
憶向天階問紫芝。
【原文+注釋】
白石白石:白色的石頭。“白石”一詞因為頻頻入詩,已成中國古典詩歌中的motif之一,古人所謂“詩家語”。最早的有《詩經·揚之水》:揚之水,白石鑿鑿…揚之水,白石皓皓…揚之水,白石粼粼…。北朝庾信《詠畫屏風詩》:白石春泉上,誰能待月光。李白《幽澗泉》: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岩扉扉: 本義是門扇。引申為房屋。岩扉:岩石做成的門扇(或房屋)。“岩扉”同樣是“詩家語”。唐王勃《山亭夜宴》:森沈野徑寒,肅穆岩扉靜。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岩扉鬆徑長寂寥,惟有幽人夜來去。劉禹錫《寄山僧》:眼看過半百,早晚掃岩扉。(顯然此處“岩扉”指房屋,而非門扇。哪有早晚掃門扇的?)白石岩扉:白色的岩石構成的房屋,指聖女祠。碧蘚蘚:苔蘚植物。碧蘚:綠色的苔蘚。唐權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井徑交碧蘚,軒窗棲白雲。唐姚合《省直書事》:碧蘚無塵染,寒蟬似鳥鳴。 歐陽修《踏莎行》:碧蘚回廊,綠楊深院。偷期夜入簾猶卷。滋滋:形容詞。繁盛;茂盛。漢蔡邕《傷故栗賦》:彌霜雪之不凋兮,當春夏而滋榮。晉張華《答何劭詩三首》:相伴步園疇,春草鬱鬱滋。李白《涇川送族弟????》: 江湖發秀色,草木含榮滋。,
上清上清: 道家的三清境之一。即天界。亦泛指仙境。唐顧況《曲龍山歌》:石台石鏡月長明,石洞石橋連上清。唐戴叔倫《贈韓道士》:日暮秋風吹野花,上清歸客意無涯。淪謫淪謫: 被貶斥;淪落。“淪謫”一詞未見於李義山之前人。得歸得: 助動詞。能,能夠。得歸:能夠回歸。漢無名氏《十五從軍征》: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歸。魏曹植《情詩》:眇眇客行士,遙役不得歸。杜甫《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鄭公縱得歸,老病不識路。遲遲:本義是緩慢。引申為過了很久,很晚才…。司馬相如《美人賦》:彼君子兮來何遲。 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洲渚既淹時,風波子行遲。李世民《初秋夜坐》:塞冷鴻飛疾,園秋蟬噪遲。。
一春整個春天夢雨夢雨:如夢之飄渺迷濛細雨。 王若虛 《滹南詩話》: 蓋雨之至細,若有若無者,謂之‘夢’。“夢雨”二字如此用意,為義山首創,得“常飄瓦”三字扶持,其義顯然,遂成絕佳句。常飄瓦飄瓦: 在瓦上飄動。此景此意,亦義山獨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盡日整天靈風靈風:神風、仙風。此處指聖女祠外的風。唐吳筠《遊仙二十四首》:靈風生太漠,習習吹人襟。李義山《贈白道者》:十二樓前再拜辭,靈風正滿碧桃枝。不滿旗不滿旗:(風很微弱)沒有能把旗幟吹得完全飄揚起來。唐羅隱《暇日有寄姑蘇曹使君兼呈張郎中郡中賓僚》:湖邊觀稼雨迎馬,城外犒軍風滿旗。。
萼綠華萼綠華:《太平廣記》所記一位“年可二十許”的淪謫女仙。來無定所無定所:沒有固定的住所。杜甫《嚴氏溪放歌行》:況我飄轉無定所,終日慽慽忍羈旅。,
杜蘭香杜蘭香:《藝文類聚》所記一位“視可十八九”的下凡仙女。去未移時移時:過了很久。未移時:沒過多久。“移時”也堪稱“詩家語”。杜甫《上牛頭寺》:何處鶯啼切,移時獨未休。白居易《春盡日宴罷感事獨吟》:閑聽鶯語移時立,思逐楊花觸處飛。唐皮日休《橡媼歎》: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
玉郎玉郎:同“玉人”,相貌俊美的男子。《晉書·衛瓘列傳》:玠字叔寶。年五歲,風神秀異……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唐韓翃《送蘇州姚長史》:舟領青絲纜,人歌白玉郎 (此處“白玉郎”顯然指姚長史)。李義山本詩中“玉郎”表麵上應該是指與聖女祠傳說有關的某位人物,進而暗示自己。會此會此:湊巧、正好。宋歐陽修《答梅聖俞寺丞見寄》:自從還邑來,會此驕陽亢。宋曾鞏《寄王介卿》:自從促櫂去,會此隆冬逼。通仙籍仙籍:登錄仙人姓名的簿冊。通仙籍:姓名在仙籍上,意即是位仙人。例如孟郊《遊韋七洞庭別業》:崆峒非凡鄉,蓬瀛在仙籍。李義山借說玉郎正好也是位仙人,暗示說自己心遠流俗,誌趣超凡。,
憶憶:在此同“思”,如同《木蘭辭》中“問女何所思 問女何所憶”,思、憶同義。不可解為“回憶”。又見晉陸機《為周夫人贈車騎詩》:君行豈有顧,憶君是妾夫(這位車騎將軍是周夫人當時的丈夫,而不是前夫或亡夫,所以這裏的‘憶’絕對是思念而不是回憶)。向天階天階:天上宮殿的台階。 宋羅燁《醉翁談錄》所載唐五代神仙鬼怪詩:九月九日黃花開,仙人招我上天階,淩空雙鶴何快哉。問紫芝紫芝: 傳說漢初商山四浩所作的《紫芝歌》:莫莫高山,湥穀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詩文中用以代表隱士的食物。晉鄒湛《遊仙詩》:紫芝列紅敷,丹泉激陽瀆。可見紫芝常被看為仙境之物。李義山借說玉郎想到天上去詢問紫芝,暗示自己厭惡俗世,心向隱跡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