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文心

語言、文化、思想、藝術
正文

《查爾斯·狄更斯小傳》

(2025-09-18 20:17:18) 下一個

約翰·威廉·卡森著
浮世文心譯

 

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英國小說家。生於樸次茅斯附近的蘭德波特,其父當時為海軍財務署職員。狄更斯早年境遇艱難,時常輟學,甚至在鞋油廠做童工,備嚐屈辱與辛酸——這些經曆正是《大衛·科波菲爾》開篇部分的來源。究其苦難之原因,一則在於其父部分即書中那位不朽人物米考伯先生的原型;二則是狄更斯自幼體弱而敏感,身心尤為容易受傷。然而,他仍有不少時間閱讀,得以熟悉菲爾丁、斯摩萊特等早期小說家的作品。一位慈愛的親戚又常帶他走進劇院,使他從此對舞台懷有終身的興趣與熱愛。全家曾在查塔姆居住數年,繼而遷往倫敦。不久,他的父親因債務鋃鐺入獄,關進馬歇爾塞監獄,不多時全家人也隨之入內。這段痛苦經曆,後來成為《小杜麗》部分情節的素材。

這段家庭陰影所幸並未持續太久:狄更斯的父親終於設法清償債務,不久便領取退休金,告別公務。大約在同一時期,狄更斯有了兩年的正規學業;隨後進入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餘暇之中,他潛心讀書,並學習速記,技藝日臻純熟。其後,他先在《真日報》任議會記者,自1835年起則為《晨報》效力。與此同時,他也為《月刊》和《晚報》撰寫隨筆,這些文章於1836年匯編為《博茲隨筆》。他還嚐試寫過一兩出喜劇小品。

同年,狄更斯迎娶安·霍加斯小姐。次年,他生命中的重大機遇到來:普曼暨霍爾出版社查邀他為一組由畫家羅伯特·西摩繪製的狩獵插圖撰寫文字說明。然而西摩不久便去世,由哈布洛特·布朗(筆名 Phiz)接替,後來狄更斯大部分小說的插畫都出自其手。在狄更斯手中,原定的構想被徹底改造,最終成為了《匹克威克外傳》。此書於1837至1839年分月連載,風行全國,一舉奠定了狄更斯的聲名。與此同時,《霧都孤兒》也在《本特利雜誌》上刊出。自此,狄更斯的文學生涯一帆風順,他幾乎年年都有新作問世,而這些出版物也構成了他人生的重要情節。《尼古拉斯·尼克貝》於1838至1839年以連載形式刊行。次年,他又策劃了《漢弗萊先生的鍾表》,原本意欲匯集各類故事與隨筆,但不久即改變主意,由《老古玩店》和《巴納比·拉奇》取而代之。後者以“戈登暴動”為題材,除《雙城記》之外,這是狄更斯唯一一次涉足曆史小說。

1841年,狄更斯赴美訪問,受到極為熱烈的歡迎。然而,他歸國後出版的《美國紀行》冷卻了美國人的熱情,而《馬丁·翟述偉》(1843)中對美國生活某些方麵的辛辣諷刺,更使他一度飽受非議。同年,他發表了第一部聖誕故事——《聖誕頌歌》,立刻大獲成功。翌年,他前往意大利,在熱那亞寫成《鍾聲》,隨後又接連推出《爐邊蟋蟀》《人生之戰》和《幽靈交易》。1846年1月,他出任《每日新聞》首任主編,但僅數周便辭職。同年,他前往瑞士,在當地完成《董貝父子》(1848出版);不久,他的巔峰之作《大衛·科波菲爾》(1849—1850)也相繼問世。大約在此之前,他還曾擔任一個業餘劇團的經理,帶團在各地演出;1849年,他又創辦了雜誌《家常談》。此後,《荒涼山莊》(1852—1853)、《艱難時世》(1854)與《小杜麗》(1856—1857)相繼刊行。

1856年,狄更斯購得蓋茲山莊,並於1860年正式定居於此。1858年,他開始公開朗讀自己的作品。這些朗誦會在經濟上極為成功,但長期的精神與體力消耗卻逐漸損害了他的健康,加速了生命的衰竭。同年,他與妻子分居,引發外界議論,因而終止《家常談》的出版,轉而創辦新刊《一年四季》。此刊物連載了《雙城記》(1859)與《遠大前程》(1860—1861)。隨後,《我們共同的朋友》於1864至1865年以分期形式刊行。此時,狄更斯正沉浸於朗誦熱潮之中,並決定赴美舉辦一係列朗讀會。於是,他於1867年末啟程,翌年五月歸國。在美國,他受到極為隆重的歡迎,並獲得高達兩萬英鎊的收益。然而,對健康的損害卻極為嚴重,迫使他在醫師的勸告下徹底停止此類演出。1869年,他開始撰寫最後一部小說《艾德溫·德魯德之謎》,但作品尚未完成,便於1870年6月8日因中風驟然辭世。

狄更斯作品最鮮明的特色之一,是他不同凡響的豐富創造力——在他筆下湧現出了大量的各色人物形象與性格類型。當然,尤其值得一提的還有那貫穿其全體著作的無窮無盡的生氣與活力。再者,則是他非凡的觀察力與描寫功夫。英國人大可與薩克雷一道,感念《大衛·科波菲爾》的作者賜予他們子女“天真無邪的歡笑,以及純潔甜美的篇章”。

然而,他的缺點同樣顯而易見:常常流於過份誇大其詞與漫畫化,習慣性反複重複,常常令人疲倦,甚至厭煩;幽默也常常顯得勉強,呼喚良心也不時墮入矯情。但是在他最佳篇章裏,那份幽默何其豐盈爽朗,那份悲天憫人又何其真切動人。即便將所有減分之處一一算盡,他仍在有生之年牢牢掌握了整個英語世界的笑與淚;而他那文學的魔力至今猶在,他的作品不斷有新版本問世,即為這一點的明證。

【譯後記】這個小傳中,我最欣賞的是最後對狄更斯的缺點恰如其分的批評。人雲亦雲地讚美一個享有盛名的大作家,是很容易的;反其道而行之,不知天高地厚地詆毀,也不難。恰如其分地指出缺點,就很需要真正的獨立思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分享,很棒的譯作,對狄更斯有了更全麵的了解。

原來寫過一篇去倫敦他的博物館的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2410/14092.htm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