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美國朝野開始意識到中國正在成為美國最大的敵手,於是逐漸將冷戰期間對蘇聯的一套“抑製”戰略戰術用來對付中國。其中最狠的一招,就是禁止高端芯片出口中國。
高端芯片看似並非武器,但其實卻是現代高科技武器中最關鍵的成分。所以美國的禁令,的確是出於國防考量,而不是簡單的商業戰略。
這樣的“高科技出口限製”倒不是美國人的首創。美國曆史短淺,在這種事上很難奪得原創的殊榮。而歐洲雖然曆史要比美國悠久得多,但史藉殘破,也拿不出爭“原創”權的證據。倒是我中華曆史悠久不說,史藉之豐富在世界上手屈一指,至少可以把“高科技出口限製”的起源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朝。
漢朝有個勁敵,叫做匈奴。匈奴在他們的雄主冒頓單於領導下,跟中國作對,曾把漢朝的高皇帝劉邦包圍在平城,以劉邦低頭求和結束。為什麽漢朝的高皇帝打不過匈奴的冒頓單於呢?因為中國人雖然以吃苦耐勞著名於世,匈奴人更能吃苦耐勞。漢朝的大臣晁錯在給皇上的奏章《言兵事疏》中承認:
風雨罷勞,饑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此外,匈奴人一生下來,還不能騎馬時就先學騎羊,還不能射狐兔時就先學射鳥鼠,馬上功夫不是中國人能及,而且“全民皆兵”,每個男人都是個勝過漢兵的騎兵。晁錯在同一篇奏章中承認:
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
那麽漢朝後來怎麽逐漸把匈奴打敗了呢?因為漢朝擁有當時的高科技:煉鐵術,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而匈奴還處於青銅時代。漢兵的鐵製兵器鋒利、堅韌、輕巧,遠勝過匈奴的青銅兵器;同時漢兵的“金甲”(實為鐵甲)也堅韌、輕巧,哪怕被匈奴人砍了一刀或射了一箭,都被盔甲保護住了。反過來,漢兵砍匈奴人一刀或射匈奴人一箭時,匈奴人的皮衣就起不了多大保護作用了。決定戰爭勝敗的是武器,不是人。所以晁錯說武器不行,是讓士兵去送死嗬:
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敵也
鐵器這麽厲害,匈奴不會傻到不知道引進、使用。買不到鐵製武器、盔甲,買些鐵製農具如鋤頭、釘耙來改造也行呀。但漢朝也不傻:別對我說什麽民用產品,凡是鐵的都不能賣給你。所有出口,都要蓋章批準才行,違者一律砍頭(《漢書張馮汲鄭傳》應劭注):
律,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鐵出關。雖於京師市買,其法一也。
有一次漢朝有500多不通法律的長安百姓跟投降了漢朝到長安來做客的匈奴渾邪王做買賣,被漢政府都判了死刑(《漢書張馮汲鄭傳》):
後渾邪王至,賈人與市者,坐當死五百餘人。
時代進步了,現在美國的“高科技出口限製”,好像還不至於會將違法者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