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澳大利亞遊記: 從野生動物園的動物聯想到的……

(2025-11-12 19:27:48) 下一個

從野生動物園的動物聯想到的……

 

  十月三日上午,乘車到墨爾本南邊的Moonlit Sanctuary野生動物保護園。我們此去是要拜訪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那些在別處絕難遇見的生靈。

  野生動物園裏,袋鼠(照片1)慵懶地曬著太陽,考拉(照片2)在桉樹枝椏間酣睡。澳洲野狗遠遠望來,眼神裏藏著這片大陸最深的秘密。而鴯鶓(照片3、4)邁著從容的步子,仿佛從遠古走來,不曾改變。一切都如此安詳,沒有獅虎的咆哮,不見豺狼的蹤影。這份寧靜,使地球恍惚間回到了某個被時光遺忘的角落。

  但這日的重頭戲,還在菲利普島上(照片6、7)。黃昏時分,旅遊車停在自然保護區的停車場,我們隨著人流走向觀景台。海風漸涼,海浪一遍遍撫摸著沙灘。突然,浪花裏冒出幾個小腦袋——它們來了。

  那是世上最小的企鵝,當地人親切地喚作“精靈企鵝”(照片8、9)。它們實在太小了,不過三十厘米高,披著深藍色的外衣,像一群剛從海裏上岸的藍色精靈。先是在浪邊探頭探腦,確認安全後,才搖搖擺擺地踏上歸途。一隻,兩隻,十隻,百隻……很快,整個沙灘上都是它們蹣跚的身影。

  它們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偶爾停下來,互相叫喚幾聲,仿佛在確認同伴是否跟上。有的走散了,急急忙忙追上去;有的摔倒了,笨拙地爬起來繼續前行。看著這些小小的身影在暮色中執著地走向沙丘後的巢穴,你會忘記它們其實是海裏的獵手,隻覺得那是一群放學歸家的孩子。

  夜色漸濃,海天化作深藍。我突然想起白日的疑問:為什麽這片土地如此不同?

  答案藏在兩億年前(地質年代為中生代)。那時,地球上胎盤獸類還沒有出現,僅有低級的單孔類和有袋類動物。正在那個時候開始,澳洲大陸逐漸脫離其他大陸,獨自漂向南方,帶著最原始的居民——有袋類和單孔類。鴨嘴獸還在河邊梳理皮毛,針鼴依舊慢條斯理地尋找螞蟻,袋鼠永遠用它們獨特的方式孕育後代。沒有胎盤獸類的競爭,這些在其他地方早已消失的生命形態,在這裏找到了最後的樂園。

  站在菲利普島的夜色裏,看著最後幾隻小企鵝消失在沙丘後,我忽然明白:我們來到的不僅是一個動物園、一個海島,更是一座活著的諾亞方舟。它載著億萬年的記憶,在蔚藍的南太平洋上,靜靜訴說著生命另一種可能的軌跡。

  海風送來遠方的氣息,浪花聲裏,仿佛還能聽見遠古大陸分離時的歎息。而這些藍色的小精靈,依然每日迎著朝陽入海,踏著暮色歸來,在這片被時間溫柔以待的土地上,續寫著它們獨一無二的故事。

(10/3/2025)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