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不飄散的記憶》- 6.艱難跋涉 - 6E.錙積羽化

(2025-01-13 06:07:17) 下一個

6E. 錙積羽化

利用製作設備和準備檢修的間隙,機修車間自己製造了能加工大直徑工件的車床和吊車、卷板機等。該期間車間的領導們總在努力了解新的技術信息,點滴累積自己的技術能力與裝備能力。就像在葉片上爬著的幼蟲總是盡一切可能,不斷地吞食新鮮的東西,一點點地積累,直到有一天華麗化身,振翅高飛。

特別有革新意義也最能減輕勞動負擔的是造了一台中頻感應液壓彎管機。原先彎管是先在鋼管裏充填粒度合適的沙子,若口徑在200毫米以上,就得充填小卵石;然後打實,幾個農民工駕著梯子將管子豎起來,邊灌沙邊用鎯頭在管壁上敲擊,直到可以看到管壁布滿了鎯頭擊打的印子,沙子再也灌不進去為止,兩端用木塞子塞緊;生起焦炭地爐,將要煨彎的管段燒紅後,一端固定在一塊又大又厚的鋼板上,另一端好幾個人用繩拉;管工提著一個大水壺,還拿著一塊弧形鐵皮樣板不停地量著,在弧度到達要求的地方迅速用水壺澆冷,不然彎頭就不是規範的圓弧;大口徑的管子得十幾個或二十幾個人一起才拉得動,很累也很緊張;若口徑在200毫米以上,就得使用絞車,用鋼絲繩牽引。

大約是1976年,聽說杭州某研究所造了一台中頻液壓彎管機。我們去參觀了,看見套在中頻感應圈內燒紅的管段不過隻有一厘米長,在液壓臂的扭力下局部彎曲後隨即被從感應圈噴出的冷卻水噴淋冷卻,這個過程連續不斷地向前延伸,就得到了一段弧形的彎管。要彎幾度就可以彎幾度,彎頭的半徑也可以調節。回來後決定自己也造一台,跟那個研究所買了一套圖紙,按圖索驥就幹起來了,關鍵的中頻電源最不容易做出來,一位姓朱的電工擔當了這個任務,他曾和老張一起搞過煤氣試驗爐的晶體管數字控製係統,有些經驗。很快買來了元器件,按圖紙做出了一塊塊電路板、機櫃和中頻變壓器等,但裝起來卻後出不了中頻,或者咕的響一下就熄火了。左查右查,總找不到原因,有點一籌莫展。反複查找了好多個日日夜夜之後,熱鬧的機房漸漸變得冷清起來,但他獨自一人還在那裏不知疲倦地琢磨著。堅持了一段時間後,終於查出了毛病,原來晶閘管的質量不好,沒有負荷時示波器的指示都正常,一加負荷就被軟擊穿。賣到好的晶閘管,換掉後就好了。繼續試車,其餘部分都一次成功。這台中頻感應加熱的液壓彎管機可以加工直徑51至273毫米的無縫鋼管,彎曲半徑可以在3至8倍的鋼管直徑間調節,尺寸很準,加工後除了起始端與直管交接處略有可辨的凹痕外,彎頭整體光滑,無任何折皺。以後絕大部分中低壓管道的彎頭都不再需要人工煨彎,還可以給別人加工。雖然是仿製,卻是在近乎空白的基礎上一步登天。

那時還沒有專利法,不知道這個中頻感應液壓彎管機是誰發明的,當時技術的主要價值是傳布,還不是換錢。這項技術尤其適合像我們這樣的化肥廠,出於緩衝和減小氣流阻力的需要,管道的彎道半徑選得都比較大,一般低壓管道都選5倍管徑、中高壓管道選7倍管徑。一些設備之間的連接管道隻有2個或者1個90度彎頭,測量準確後可以在彎管機上一次性彎出來,兩個端部到現場焊上兩片法蘭就可以完事。中頻彎管機把我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了效率,還避免了一些難於控製或不可預測的情況,印象非常深刻,不知道現在這方麵的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什麽程度。

關於革新與發明,那時大家的思索或者討論都集中在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其中有許多是一線工人的創造,像倪誌福鑽頭、包起帆抓鬥等。或許在溫飽有了保障之後,才會有閑情逸致去考慮如何才能過得更舒適便利,讓眾多發明進入千家萬戶,改變人們的生活。像抽水馬桶、自行車、電燈、收音機、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個人電腦、互聯網、智能手機等。人們會有疑問,為什麽這些發明都來自西方,我以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我們生存的狀態還與西方大不一樣,還在全力爭取最基本的溫飽和微薄的積累,注意力又比較集中。之後發達國家的商業擴散,使之失去了許多自我創新的機會。當然所有的創新都來之不易,其中有無數鍥而不舍的奮鬥者,還包括許多百折不撓的失敗者都值得我們崇敬。

眾多發明增進了人類的幸福,隻是有些發明並不完善。例如抽水馬桶,曾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但它的引進與大量使用破壞了原本處於綠色循環的馬桶文化,一度使有機質流失於河道而發臭,或使湖泊的有機物含量大大超標。無論建設專用的收集處理裝置或混雜在廢水中一並處理,總成本應該都不低。所以希望有一種節水並且隻排出中水的馬桶,還能將有機物通過生化手段或者借助航天科技,轉化為無臭的顆粒狀有機肥。

曾讀到過一本書叫《創新的擴散》,記述了好多創新的擴散過程,還談了廣告、意見領袖的作用等。其中若幹案例發人深思,例如剛有空調時美國市場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空調,一種用壓縮機壓縮製冷介質的汽體,另一種是以電加熱蒸發另一種介質。電加熱的幾乎沒有噪音,結構簡單,價格也便宜,但是最終沒有能夠占領市場。主要原因是發明壓縮型空調的是一家大公司,有極強的廣告宣傳能力,後者隻是個小公司,沒錢做廣告。另一個例子的初始動機是要抵製進入美國的非法勞工,發明了一種採西紅柿的機器,但這架機器會將成熟的西紅柿都搗爛,無論怎樣改進總不能令人滿意。後來有人想到既然改不好機器那麽能不能改變西紅柿?幾經努力,培育出了成熟後依然堅硬的西紅柿。結果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就是再也吃不到以前那種又沙又軟的鮮美的西紅柿了。

由此可見,技術發展的過程並不是沿著一條始終正確的路線完美地行進,隻不過還不算太不堪而已。而且要糾正以往的過失,往往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曾看到過一段李政道演講的錄像,已忘了他在解釋一個什麽問題,但他用一個小實驗作的比喻令人印象深刻。他將細細的金屬教鞭竪在講台上,用手輕輕壓在教鞭的頂端。他說在開始施壓的時候,教鞭會向任何方向彎曲,有無窮多種可能,但在稍稍加力教鞭已向某一方向彎曲之後,若繼續用力,教鞭就隻可能繼續向同一個方向彎曲,再沒有別的選擇。我想這就是路徑依賴效應,世事大多會遵循這個規律。

福特發明的流水線裝配法大幅度提高了汽車生產的效率,使汽車能夠進入普通家庭。從而擴大了汽車的產量,又增加了許多中等收入的汽車工人。此舉實現了許多美國家庭駕著汽車在廣袤的土地上馳騁的夢想,成為當時美國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生產和消費構成了良性循環。當然,其背後還有另一種循環在支撐,就是基礎研究和應用科技,兩者也相互依存,或互為因果。同時這兩類循環之間也需要保持均衡,就像大樹的根係與樹冠一般。由此可見,民眾自願與自主的參與是生產力發展最活潑的原動力。為人民謀幸福是產業發展最正當的宗旨,也是充沛的源泉。若能從民眾的角度來觀察與思考,使民眾融入其中,收獲便利、提升品質、感受幸福,這樣的創新不隻具有道義的正當性,還是一種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創新的能力是一種國民素質,包括冷靜與客觀的獨立思考,視野開闊而注重細節,不急功近利等。需要注重對思辨能力的培養,尤其對一些不常見的稚嫩苗芽,需要社會的包容與愛護,也許它們已脫離了原先依賴的路徑,正處在那根細小筆直的教鞭的頂端,有無窮多種變化的可能。歸根結底,技術是為人服務的,除了提高效率之外,是讓大多數人更舒適更從容更自信更優雅,而非將人淪為技術的奴隸或者附屬品,每前進一步都能改善和拉近人與人的關係,而不是相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