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太福音8章1--21節

(2024-07-16 13:01:10) 下一個

耶穌下了山,有許多人跟著他。 有一個長大麻風的來拜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他的大麻風立刻就潔淨了。 耶穌對他說:“你切不可告訴人,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做證據。”

耶穌的教導過後,馬太就接著記載耶穌的事奉。在4:23,馬太已經總結了耶穌事工的內容:“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裏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 在9:35“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 馬太又做了同樣的總結,從而把5、6、7(教導)、8-9 傳福音和醫治的事工,夾在中間,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馬太在寫作上的工整和優美。

此處的醫治,顯然不是一般的普通的醫治,而是因著主耶穌的大能,而發生的一個神跡。

在第四節,主耶穌叮囑病人不要把他得醫治的事告訴他人,是馬太第一次提到“彌撒亞的秘密”。主耶穌的用意很可能是不想給追隨者一個誤解,祂這個彌撒亞,是要把羅馬人趕出猶大地,複興以色列國的軍事上和帝王式的彌撒亞(顯然不是,祂是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的受苦的彌撒亞)。但顯然,祂的囑咐是不太可能被遵守的。

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他說: “主啊,我的仆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裏甚是疼苦。” 耶穌說:“我去醫治他。” 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隻要你說一句話,我的仆人就必好了。 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仆人說‘你做這事!’他就去做。” 10 耶穌聽見就稀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麽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11 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 12 唯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13 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仆人就好了。

第7節,大部分譯本都把他翻譯成肯定句,而NIV則把它翻譯成問句“ 我可以去醫治他嗎?”。考慮當時猶太人的宗教禮儀,一個猶太人進到外邦人家裏,是被禁止的,因此,主耶穌用問句,則顯得更為合理,祂故意把問題丟給百夫長,宗教禮儀上不許做的事,我就可以做嗎?從而引起百夫長的思考和回答。

10--11節,從百夫長的信心出發,主耶穌發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宣告,這宣告在猶太人裏,必然引起極大的不滿和怒氣。他首先肯定了外邦侵略者百夫長的信心,要大過任何一個主耶穌見過以色列人。其次,主耶穌宣告未來將有很多的外邦人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等以色列人的祖先一起吃宴席,而很多的以色列人反而會被排除在外。第一個例子是猶太人,因著他對主的信靠,就得了醫治;第二例子是外邦人,他對主的信靠,顯然要比第一個猶太人要大得多。

這裏的記載,也對神話語的能力給了一個詮釋,創世紀記載“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如果你不明白,不理解,百夫長在這裏就給了你一個很好的解釋。

12節提到的黑暗,是個什麽地方?主耶穌在這裏用的是比喻的手法?還是真的有這麽一個地方。如果真有這麽一個地方,那麽不久之前,主耶穌在5:23 提到地獄之火,二者似乎又不是同一個地方。在這裏,我們可能實在找不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14 耶穌到了彼得家裏,見彼得的嶽母害熱病躺著。 15 耶穌把她的手一摸,熱就退了。她就起來,服侍耶穌。 16 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他隻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17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以上的三個醫治,一個是患大麻風的、被隔離在外的宗教禮儀上不潔淨的人,一個是殖民者羅馬人的軍官的仆人,一個是彼得的嶽母(不算不潔淨,但卻無法服事主),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宗教禮儀上的不潔淨,麻風病人(無法進入會堂)、外邦人(無法進入會堂)、害熱病的女人(沒法服事主耶穌)。16節馬太把主耶穌的醫治擴展至趕鬼和醫治更多的病人,並以主耶穌成就了以賽亞書53:4 先知的預言作為小結。以賽亞先知的預言,是預言主耶穌用祂的寶血替我們贖罪,但此處,馬太把這個含義推的更廣,連這些人真的身體的疾病也包含在內。不夠,從三個例子的共性來看,馬太的選擇顯然有著特別的用意,那就是主的這些醫治,不單是把他們從病痛中解脫出來,也包括把他們從宗教的不潔淨(無法服事神)的狀態解救出來,成為潔淨的(可以服事的),救贖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因此,這三個例子,不僅強調了主耶穌醫治的大能,也包含了主耶穌這位救贖主救贖的大能。

另外,這裏的三個病人得醫治,除了彼得的嶽母,馬太都提及了病人對主耶穌醫治能力的信心。第一個長大麻風的來拜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這表現了病人對主耶穌醫病能力的高度信心。第二個百夫長就更加不得了,他說“隻要你說一句話,我的仆人就必好了”,這是對主耶穌醫治能力有信心的超高表現,“說有就有”,實在是神在創世時候展現的至高權柄和能力。

由此看到,被主耶穌醫治需要病人對主的大能有信心,同樣,跟隨主耶穌,成為祂的門徒,也需要強大的信心。下麵馬太就緊接著提到這個主題。

18 耶穌見許多人圍著他,就吩咐渡到那邊去。 19 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哪裏去,我要跟從你。” 20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21 又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22 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

看到主耶穌醫治的大能,必然有些人產生了追隨主耶穌的意願。第一個人顯然不明白他的誓言究竟意味著什麽,主耶穌也看穿一些願意跟隨祂的人的所思所想,很可能是以為跟著主耶穌會得到很多的好處。所以主耶穌回答他,跟著我沒有什麽屬世的好處,甚至因為艱苦的布道的事工,祂連個固定的安歇的地方都沒有。第二個人,顯然是有跟隨的意願,卻沒有勇氣行出跟隨的行動,隻能找一個理由為自己推脫。他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可能是說他的父親已經死了,但還安葬在棺木中,等一年之後,再重新安葬再一個小的罐子裏(撿骨文化從西元前20年流行到主後70前,從希律執政到聖殿被毀時期,隻流行過約100年也可能說他的父親還沒死,等死了安葬妥當以後再跟隨主,總之,這隻是他猶豫不定的一個托詞和借口。主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 兩個死人指的是不同的意思,第一個死人,指的是隻顧世界事務而不接受福音的靈裏死亡的人,第二個死人,指的則是真的肉體死亡了的人。主在這裏,並非讓我們無視對死者的尊重,而是用強烈對比的方法來提醒跟隨者接受救恩的急迫性和比起屬天價值那些屬世價值的無用。列王紀上19:19-21“ 於是,以利亞離開那裏走了,遇見沙法的兒子以利沙耕地;在他前頭有十二對牛,自己趕著第十二對。以利亞到他那裏去,將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以利沙就離開牛,跑到以利亞那裏,說:” 求你容我先與父母親嘴,然後我便跟隨你。“ 以利亞對他說:” 你回去吧,我向你做了什麽呢?“ 以利沙就離開他回去,宰了一對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給民吃,隨後就起身跟隨以利亞,服事他。” 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正麵的例子。

因此,跟隨主,靠的是信心,因為跟隨祂可能得不到世間物質的好處,但跟隨祂卻可以得到天國的好處(眼不能見的將來),要不要跟隨,靠的就是信心,對主耶穌能力和祂的信實的信心。

人子,第一次出現在馬太福音裏。在舊約以西結書,人子用來表達先知隻是一個普通的人;但在但以理書7:13-14,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麵前,  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侍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 顯然預言的是得榮耀的基督。主耶穌在這裏自稱人子,是強調自己卑微、地上的人之形象。但在其他地方,也強調了祂被神升高的彌賽亞的角色。

馬太沒有告訴我們這兩個人是否跟隨了主,這似乎不是馬太的重點,馬太的重點是告訴我們跟隨主耶穌要付出你難以想象的代價,不僅毫無屬世的好處,反而要多受各樣的虧損。馬太這樣的提醒,不僅是給當時想跟隨主耶穌的人,也是說給我們這些當代的基督徒聽的。我們這些跟隨主的人,靠的是對主能力和話語的信心,而不是追求實際的物質的好處。阿門嗎?

 

備注:我的這些”聖經創世紀讀經筆記“,很多地方參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聖經綜合解讀”,李思靜博士的一些講道內容、黃錫木編著的” 四福音與經外平行經文合參“ 、法蘭士所著、沈允翻譯的”丁道爾 新約聖經注釋---馬太福音“ 以及其他一些參考書目。非常謝謝這些學者提供的一些見解。求聖靈繼續帶領,使我可以完成馬太福音的讀經筆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