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太福音6章1--15節,主禱文

(2024-06-24 21:14:46) 下一個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麵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所以,你施舍的時候,不可在你麵前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裏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你施舍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接下來主耶穌的教訓,又轉到了猶太人虔敬生活包括的三個主要的內容:行善、禱告、禁食。依然和5章20節主教導我們要“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有關。

第一是行善,隻能得一份賞賜,不是得人的榮耀,就是得神的報答。“不可在你麵前吹號”,顯然是個比喻,不是真的有人施舍的時候,為自我炫耀而吹號。不過,現在我們常看到,在慈善晚宴上,常常有人把自己的捐款,做成一個巨大的支票向人展示,這和吹號又有什麽區別呢?

“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當然也是一個比喻,主教導我們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所行的善事上,隻是把它當作一個日常的生活部分,自我滿足和自我炫耀一樣,都是一個潛在的危機,至少會引起我們的驕傲之心,蒙蔽我們的眼,行出錯誤的行動來。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裏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

禱告也同樣,做給人看的,得了人的賞賜,而真實的和天父禱告的,得神的報答。禱告是我們私人的行為,當然是和神講話,而不是和其他人,更沒有必要讓其他人知道。故意讓人看到,自然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顯示自己的敬虔,從而引起自己的驕傲。

禱告更不要講重複話,向拜偶像的人一樣,他們通常把眾多偶像的名字列在禱告中,希望靠著不停的重複他們的名字,來換得偶像的注意,從而幫助他們成就他們的祈求。而我們的父,是全知的上帝,我們所需的,我們的父早就知道,無論你說多少遍,都沒有所謂。那麽,既然父都知道,我們為什麽還要禱告呢?答案後麵就會揭曉。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10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11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12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13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門。

這是我們基督徒的主禱文,大部分的弟兄姐妹都會背誦,但未必都知道這些句子究竟是什麽含義,主耶穌為什麽把這些款項列在其中。

我們在天上的父,可能出自以賽亞書。64:8 “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窯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及63:16 “ 亞伯拉罕雖然不認識我們,以色列也不承認我們,你卻是我們的父!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父,從萬古以來,你名稱為我們的救贖主。”先知兩次呼喊: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父,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回到以賽亞書的情境中,這樣的稱呼,不單是透著親密,其中,更反應著子民通過悔改,可以恢複和父之前親密的關係。因此,我們在天上的父,一開口,就承認自己的罪孽,求神寬恕、赦免,也含著自己要悔改,從而和天父恢複以前的親密關係的含義。是一個浪子回頭的禱告,是一個回轉的禱告。也意味著後麵的禱告內容,是重新回到父的家裏,以父的旨意為我們旨意的禱告。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在這裏,不是客套話,也不是八股式的文章格式的套用,而是對我們有實實在在的意義和應用。意思除了為天父的國度降臨祈求之外,也含著,尊父的名為聖,意思就是把父當作自己的神,自己的主人,讓父的旨意行在地上,就包括行在我們身上,行在我們家裏,行在我們的職場和所有場合,父就是我們生命的主的意思。

主耶穌在臨死之前,在克西馬尼園最後一次禱告中,主耶穌就親自用了這句主禱文。先是求父可不可以拿去這杯,然後跟著就說,按你的意思,而不是按我的意思。原文用的,就是這裏的用法,按你的旨意成就。(見馬太福音26:42)因此,這裏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麵麵,都要以神的旨意為我們的旨意,都要讓神的旨意在我們的身上成就,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意思、計劃、欲望、追求。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引自箴言30:7-9“ 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 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 主耶穌這裏的意思,當然不是單單指食物,而是指我們對於財富的觀念,關鍵也並不是財富的多少,而是無論我們貧窮或富有,都不要虧缺上帝的榮耀,財富不值得我們去追求,唯有不羞辱祂的名,而是榮耀我們的神,是我們人生真正的目的。因此,這裏不是在講我們的食物,而是講我們人生的目的,是榮耀神,而不是吃什麽、穿什麽、不是窮或富。

“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是主再一次談到我們對他人的過犯的饒恕,正如14-15節的解釋。當我們免了他人的債,天父也會免我們欠祂的債,這裏的債,並非真的金錢,而是指我們或他人的罪。實際上,這一句在第五章“愛你的仇敵”已經有教導,這裏是主在主禱文中,把它也包括在內。可見愛你的仇敵在耶穌教導中的重要性。在路加福音6:27--28也再一次強調:“ 隻 是 我 告 訴 你 們 這 聽 道 的 人 , 你 們 的 仇 敵 , 要 愛 他 ! 恨 你 們 的 , 要 待 他 好 !咒 詛 你 們 的 , 要 為 他 祝 福 ! 淩 辱 你 們 的 , 要 為 他 禱 告 !” 當然,饒恕的先後,在這裏實際上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一個不寬恕別人的人,怎好意思或硬著心腸求得神對自己的寬恕呢?當我們赦免他人得罪我們的地方,我們就活出了神的榮耀,神也必然赦免我們的罪過。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可能是針對人的軟弱和對罪的抵擋能力低下而言的。試探者是魔鬼撒旦,凶惡也是指魔鬼撒旦。我們的肉體軟弱,根本無法抵擋魔鬼的試探和攻擊,唯有依靠那位天上的父來保護我們,因為那惡者也在神的權柄之下,掌管之中。

主耶穌在這裏,也可能和祂受撒旦的試探有關,撒旦指給耶穌看萬國、萬國的榮華,“萬國”的原文就是“國度”、“萬國的榮華”原文就是“榮耀”,實際上就是國度、權柄、榮耀,這裏雖然沒提到權柄,但毫無疑問,最後的權柄也不在撒旦手中,實際上,這三樣沒有一樣屬於撒旦(撒旦就是個撒謊者),而是屬於我們在天上的父。所以,主耶穌回答,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侍奉祂。因此,這裏主耶穌就提醒我們,一個人不能服事兩個主,單單要侍奉祂。因此,在這裏主重點不是在說我們肉體的軟弱、容易受到試探、墮入凶惡,而是在說,終極的國度、權柄、榮耀到底是屬於誰的,不是屬於魔鬼撒旦的,而是屬於我們天父的,因此,我們獨一的主,是我們的父,我們就要單單侍奉祂!對於我們基督徒來說,耶穌是獨一的主,而不是魔鬼、也不是凱撒,不是拜登、不是川普、不是任何當政者!主耶穌在受魔鬼這個試探的時候,祂戰勝了魔鬼,但我們這些“心裏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的人”,卻未必戰勝得了,因此,我們就更需要求得天父賜給我們力量和保護。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門。” 國度指的是9-10節,權柄指的是13節,榮耀指的是11-12節,“因為” 把這句話連接起來,成為對整個主禱文的總結和概括,也是讓我們唯求父的旨意成就的總結。弟兄姐妹們,讓我們先求神的國,先求神的義;不求我的意思,隻照主你的意思。弟兄姐妹們,也讓我們不單是背誦熟練,更是要把主禱文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讓神的旨意成就在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麵,讓我們的全部生命,都按主的旨意成就,而不是按我們的意思。

主耶穌在這裏,以阿門結束的格式,也被我們基督徒所使用。

14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 15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這是對主禱文12節的補充解釋,當我們饒恕別人的過犯,我們的父也會饒恕我們的過犯。但18:23-35的比喻,則說的更加清楚。為什麽要這麽做,因為這是父的旨意,父的要求、父的吩咐,我們先求父的國、父的義,就要跟隨祂的旨意,跟隨祂的慈愛,做主人吩咐我們的去做,照我們父的意思,而不是我們的意思!

備注:我的這些”聖經創世紀讀經筆記“,很多地方參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聖經綜合解讀”,李思靜博士的一些講道內容、黃錫木編著的” 四福音與經外平行經文合參“ 以及其他一些參考書目。非常謝謝這些學者提供的一些見解。求聖靈繼續帶領,使我可以完成馬太福音的讀經筆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