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根據使徒行傳第7章司提反的講述,神第一次呼召亞伯蘭是在吾珥,神要他“你 要 離 開 本 地 和 親 族 , 往 我 所 要 指 示 你 的 地 方 去 。(使徒行傳7:3)。“ 此處可能是神第二次呼召亞伯蘭,是在哈蘭,神不但要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還要離開”父家“。
聖經並沒有記載神責備亞伯蘭在哈蘭停留,一方麵可能因為是父親他拉不願意繼續遷移,另一方麵,也可能是亞伯蘭在哈蘭等候神的進一步指示。如今,他拉去世了,亞伯蘭可以脫離父家的牽絆,完全獨立行事了,神便第二次向他顯現,呼召他繼續遷移。感謝神,有時候,神會體貼我們所麵臨的難處,以及我們的所有的心思意念,不加給我們過多的重擔。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0:13 所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亞伯蘭的兩次回應神的呼召,都顯示了他強大的信心,正如希伯來書11:8 所說:”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神兩次呼召都隻說”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並沒有具體說明什麽地方,亞伯蘭隻憑著信心一步一步地跟上神的呼召,亞伯蘭不看重眼前的環境和難處,而是單單順服神的命令,神讓他走,他就走,雖然不知神讓他往哪裏去。亞當因為不服從神的命令而被趕出伊甸園並得到咒詛,亞伯蘭卻因著順服,而得到神的祝福,也使萬族因而得福。亞當在伊甸園所失落的,神將通過亞伯蘭將它恢複回來。
2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3 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於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這是神第一次和亞伯蘭立約,也是第一次給亞伯蘭的宣告明確的應許,亞伯蘭所放棄的”本地、本族和父家“,神應許用”土地、後裔、祝福“來代替,雖然此時,亞伯蘭既沒有一寸土地,也沒有一個後裔。
成為大國,就意味著子孫繁多,成為大族;同時,也意味著將來這些子孫必然要占有大片的土地,從而可以建立自己的國家。因此,這就涵蓋了後裔和土地兩方麵的應許。
叫你的名為大,可能就含有尊貴如皇室的意義,這和11章巴別人的野心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心想傳揚自己名的巴別人失敗了,但順服神命令的亞伯蘭,卻可以得到這樣的尊崇。無論是被升高還是被降卑,都在神的手中,關鍵要看你對神的態度,在祂麵前謙卑敬畏的,必被升高,正如耶穌在馬太福音23:12所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同時,神給亞伯蘭的祝福,不是隻給他一個人,而也要通過他,叫別人也得福,並應許”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於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保羅在加拉太書3:8 說:” 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14節又說:“ 這便叫亞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穌可以臨到外邦人,使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 16節又說:” 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神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 。在使徒行傳3:25節彼得也說:” 你們是先知的子孫,也承受神與你們祖宗所立的約,就是對亞伯拉罕說:‘地上萬族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 可以看見,保羅、彼得都把此處的“叫別人也得福”和主耶穌的福音關聯在了一起。
4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並沒有問神為什麽去,也沒有問去哪裏、環境條件怎麽樣。神怎樣”吩咐“,他”就照著“去行”。信心就是”照著耶和華的吩咐,立刻去行“,正如雅各書2:20說”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羅得,本可以選擇留在哈蘭過富裕的生活,但他最終選擇了跟隨他的叔叔(可能也是義父)一起去遷移,他把信心放在了他叔叔的神身上,或者至少,放在了他叔叔身上,他可能認為和叔叔出去,會是個更好的選擇,會有更美好的未來。這也是羅得在信心上值得稱讚的地方。
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 5 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侄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
此時大約是主前2092年,亞伯蘭”年七十五歲“,摩西80歲時奉召,年齡並不能阻攔人順服神的呼召。香港曾有一位傳道人,60歲蒙召讀神學,後在各地建堂,多達100多個。我們看到,亞伯蘭在哈蘭時已經很富有,他蒙召出去,並非為了地上的好處,尋求更豐富、更安逸的生活,才前往遙遠、落後的迦南地;而完全是憑著信心順服神的呼召。但我們也發現,在物質財富上,亞伯蘭也同樣得到了神的祝福。正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6:33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從"哈蘭"到"迦南地",大約要走800公裏。
6 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 7 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8 從那裏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篷。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裏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9 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
神再一次顯現,並再一次應許,“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神再一次向亞伯拉罕應許土地和後裔,隻不過這次的土地已經非常明確,就是迦南這個地方。神的應許表明年邁無子的亞伯蘭必得著“後裔”,也表明亞伯蘭的“後裔”才能實際得著這地為業,因為這塊地目前被迦南人占據。亞伯蘭自己必須憑著信心“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希伯來書11:9)。亞伯蘭眼見的是“迦南人住在那地”,但在信心裏看見的是神的應許一定會成就,對於神的應許,他沒有當它是一個空頭支票,而是憑信心接受,並不憑眼見而灰心。之後,亞伯蘭築了兩座壇。巴別人建造巴別塔,是為了“傳揚人的名”,是要活在人自己屬地的滿足裏;而亞伯蘭“築壇”,是為了“求告耶和華的名”,是要活在神的屬天的旨意裏。巴別人“建造一座城”,是為了過定居、安逸的生活;而亞伯蘭則“支搭帳棚”,不在地上生根,是為了“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希伯來書11:10)。雖然他“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希伯來書11:13)。
正如上圖所示,應許之地位於“世界的十字路口”。“迦南地”位於各大文明古國的中間,周圍陸續崛起的帝國包括東方的亞述、巴比倫、波斯,南方的埃及,北方的亞蘭、赫人,西方的希臘、羅馬。“迦南地”既是世界各國文化、商業、交通的樞紐,也是各大帝國爭霸的必經之地。神把這樣一個“世界的十字路口”賜給亞伯蘭作應許之地,實在是有非常特別的意義。亞伯蘭的後裔需要在此向全世界作神子民的各樣見證,也需要在此完全仰望神的保護,否則不可能在列強的夾縫中得以長久生存。示劍、伯特利、艾這些城將來也會重複出現,成為亞伯蘭及其後裔曆史的重要見證。
10 那地遭遇饑荒。因饑荒甚大,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裏暫居。
迦南地沒有灌溉的河流,完全倚靠冬春兩季的雨水,雨水過多、過少或不準時,都會影響收成。“埃及”因為有尼羅河水定期泛濫,土地肥沃,收成比較穩定。亞伯蘭當時住在迦南南部(Negev),當該地發生大饑荒的時候,繼續向南逃荒到收成穩定的埃及,是他當然的選擇。埃及的海拔比迦南地要低,所以說“下埃及去”。
11 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 12 埃及人看見你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要殺我,卻叫你存活。 13 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
當時人的壽命大約是我們現代人的兩倍,撒萊當時已經六十五歲,但容貌可能相當於現代人的三十多歲,無論怎樣,撒萊當時的美貌是顯而易見的。按當時埃及人的規矩,如果他們有人看上亞伯蘭的妻子,就會先把亞伯蘭殺死。亞伯蘭此時,沒有顯出信靠神的保護的信心,反而自己生出一個自以為高明的詭計。撒萊原是亞伯蘭同父異母的妹妹(或侄女),所以“你是我的妹子”也並非謊言,而是半真半假,他企圖以一半事實來遮掩另一半事實。這情景,使我們不由得聯想起始祖亞當,在麵臨重大壓力和考驗之下,隻顧自己的安危,而竟然把自己心愛的女人拋出去,做為自己得平安的工具和屏障,卻全然不顧自己女人的安危、心理是否願意、以及神的計劃和應許。當人注目於環境裏的難處,不注目於神的時候,就會用人的籌劃來代替信心的求告,結果正好落入魔鬼的網羅。正如箴言29:25說的“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我們這裏可以看到,即使信心偉人亞伯蘭,也會有軟弱跌倒的時候,正如保羅在羅馬書說的:“沒有一個義人,連一個也沒有。”聖經也很奇妙,當我們正在因著亞伯蘭的信心而仰望這位信心偉人的時候,神卻通過亞伯蘭的軟弱和狡黠,突然立刻的把亞伯蘭拉下了神壇。神讓我們看到,沒有一個義人,即使是信心偉人,如亞伯蘭,也同樣會犯罪,會軟弱、會跌倒,任何人,都無法做到完全,更無法以任何方式手段救贖自己。唯有主耶穌,才是那位完美的,完全的義人,除祂之外,別無拯救。
14 及至亞伯蘭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見那婦人極其美貌。 15 法老的臣宰看見了她,就在法老麵前誇獎她,那婦人就被帶進法老的宮去。 16 法老因這婦人就厚待亞伯蘭,亞伯蘭得了許多牛、羊、駱駝、公驢、母驢、仆婢。 17 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於法老和他的全家。18 法老就召了亞伯蘭來,說:“你這向我做的是什麽事呢?為什麽沒有告訴我她是你的妻子? 19 為什麽說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取來要做我的妻子?現在你的妻子在這裏,可以帶她走吧!” 20 於是法老吩咐人將亞伯蘭和他妻子,並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神的安排常常令人啼笑皆非,亞伯蘭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搶他的妻子是法老王。“法老”的字義是“偉大的房子”,本來指埃及王的王宮,後來成為了古埃及王的尊號。亞伯蘭陷入了他自己籌劃的網羅,無法拒絕法老王賜下的那些財富。從屬世的眼光看,亞伯蘭在埃及大有收獲,將錯就錯,居然獲得這麽多財物,但從屬靈的眼光看,這些屬世的好處將變成屬靈祝福的難處。將來撒萊的使女夏甲很可能就在這些法老贈送的“仆婢”之中,給亞伯蘭夫婦帶來很大的煩惱和麻煩。本節列出的牲畜沒有提到馬,因為當時埃及人還沒有馴養馬的習慣,要等到400多年後喜克索斯人(Hyksos)入侵埃及,才把馬和馬拉的戰車帶進埃及。但提到駱駝,可是對於駱駝被馴養和使用的年代,一直有著爭議,一些學者就質疑這段聖經的真確性,雖然也有證據表明,駱駝的馴養在主前2000年左右已經在沙漠長途有所使用。
17節說,“ 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於法老和他的全家。” 聖經沒有明確說明,神究竟降了何種災禍給法老全家,也沒有記載法老因何得知災禍的源頭在撒萊身上,隻是一句話帶過,重點是指明神的主權和計劃,誰也不能,也不能以任何方式,來破壞和阻礙。
事情敗露後,理虧的亞伯蘭在法老的斥責麵前,無言以對,羞羞慚慚,最後全家被法老驅逐出去,實在是令我們為之汗顏的一幕。信徒因行為不正而被世人責備,實在是一件令神蒙羞、最不榮耀神的一件事。
我們看到,神向亞伯蘭顯現之後,亞伯蘭的處境並沒有一一帆風順,反而發現他麵臨重重困難:妻子不能生育,遠離父家、舉目無親,又遭遇饑荒。神呼召他的結果難道就是這樣嗎?亞伯蘭的信心可能遇到了巨大挑戰,憂慮、懼怕也可能接踵而來,人的心思也就冒出來代替了求問神。亞伯蘭前往埃及“暫居”躲避饑荒,並沒有事先求問神,但神也借此來暴露亞伯蘭肉體生命中的軟弱、近一步操練他的信心。
神用事實顯明,祂是信實的、可信賴的、負責到底的神,亞伯蘭的憂慮和籌劃都是多餘的。經過了這個失敗,亞伯蘭的心思蘇醒過來,從此不再根據自己和眼見,而是單單根據神。亞伯蘭所走過的曲折的信心之路,也是所有屬靈的“亞伯拉罕的後裔”所要經過的道路。神讓我們看見,信心的道路上也有波折、軟弱和失敗,但神必叫祂所揀選的人在失敗裏重新抬起頭來。神從未停止做工,當亞伯蘭決定前往埃及的時候,神並沒有阻擋,而是讓亞伯蘭在失敗中學到了功課,然後興起“大災”讓撒萊恢複身分,又使用法老把亞伯蘭逼回應許之地,在人的打岔之後,繼續神的救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