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帝內經》精讀56一60

(2023-11-02 11:17:49) 下一個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八)

13

【原文】

       帝曰:有故病,五藏發動,因傷脈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徵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徵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肝與腎脈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已見血;濕若中水也。

【原文通解】

●帝曰:有故病,五藏發動,因傷脈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1】有故病,五髒發動:故病,舊有之宿病;五髒發動,指內髒又被新的邪氣觸動。

    【2】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其久,這時指的是老病。暴至,暴,突然,猛烈之意,這裏是指新病暴發。

黃帝說:有舊病從五髒發動,都會影響到脈色而發生變化,怎樣區別它是久病還是新病導致的病呢?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徵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徵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

【1】征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征,驗也。馬蒔注:“征其脈小,小者虛也。而色則不奪,神氣如故,正以其暫時得病,顏色無改,脈則一時之虛,所以謂之新病也。”

【2】征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張琦注:“色發於髒,故久病色必奪。脈兼經絡,故新病脈即奪。”

岐伯說:你問得很詳細啊!隻要驗看它脈色就可以區別開來:

如脈雖小而氣色不失於正常的,是為新病;如脈不失於正常而色失於正常的,乃是久病。

徵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

【1】征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色脈俱奪,為氣血俱敗,故主久病。

如脈象與氣色均失於正常狀態的,也是久病,如脈象與麵色都不失於正常的,乃是新病。

肝與腎脈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已見血;濕若中水也。

【1】肝與腎脈並至......濕若中水也:張介賓注:“肝脈弦,肝主筋。腎脈沉,腎主骨。蒼者肝腎之色,青而黑也。赤者心火之色,心主血也。脈見弦沉而色蒼赤者,筋骨血藤俱病,故必當為毀傷也。凡毀傷筋骨者,無論不見血,已見血,其血必凝,其經必滯。氣血凝滯,形必腫滿故如濕氣在經,而同於中水之狀。”又張琦曰:“不見血六字疑衍文。”可參。

脈見沉弦,是肝脈與腎脈並至,而外部沒有血,或外部已見血,其經脈必滯,血氣必凝血凝經滯,形體必腫,有似乎因濕邪或水氣中傷的現象,成為一種淤血腫脹。

【譯文】

       黃帝說:有舊病從五髒發動,都會影響到脈色而發生變化,怎樣區別它是久病還是新病導致的病呢?

岐伯說:你問得很詳細啊!隻要驗看它脈色就可以區別開來:如脈雖小而氣色不失於正常的,是為新病;如脈不失於正常而色失於正常的,乃是久病如脈象與氣色均失於正常狀態的,也是久病。如脈象與麵色都不失於正常的,乃是新病,脈見沉弦,是肝脈與腎脈並至,而外部沒有血,或外部已見血,其經脈必滯,血氣必凝血凝經滯,形體必腫,有似乎因濕邪或水氣中傷的現象,成為一種淤血腫脹。

14

【原文】

       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原文通解】

●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

【1】尺內兩旁:王冰注:“尺內,謂尺澤之內也。兩旁,各謂尺之外側也。”丹波元簡《素問識》注:“此即診尺膚之部位。”尺膚,即前臂內側自肘至腕的皮膚。

【2】季脅:又名季肋、軟肋,相當於側胸第十一、第十二肋部分。

【3】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尺外,指尺澤部外側;尺裏,當尺澤部的中間處。候,診察。尺外和尺裏分別診腎和腹部。

尺脈兩旁的內側候於季脅部,外側候於腎髒,中間候於腹部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1】中附上、上附上:將尺膚分為三段,近掌部者為上段,近肘部者為下段,中間者為中段。中附上,指中段。上附上,指上段。

【2】左、右:指左右臂。下同。

尺膚部的中段、左臂的外側候於肝髒,內側候於膈部;右臂的外側候於胃腑,內側候於脾髒。尺膚部的上段,右臂外側候於肺髒,內側候於胸中,左臂外側候於心髒,內側候於膻中。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1】前以候前,後以候後:謂尺膚部的前麵,即臂內陰經之分,候胸腹部的病;尺膚部的後麵,即臂外陽經之分,候背部的病。

【2】上竟上、下竟下:竟,盡也。上竟上,上段之盡端,即近魚際部;下竟下,下段之盡端,即近肘部。王冰注:“上竟上,至魚際也;下竟下,謂盡尺之脈動處也。”

尺膚部的前麵,候身前即胸腹部;後麵,候身後即背部,從尺膚上段直達魚際處,主胸部與喉中的疾病;從尺膚部的下段直達肘橫紋處,主少腹腰、股、膝、脛、足等處的疾病。

【譯文】

       尺脈兩旁的內側候於季脅部,外側候於腎髒,中間候於腹部尺膚部的中段、左臂的外側候於肝髒,內側候於膈部;右臂的外側候於胃腑,內側候於脾髒。尺膚部的上段,右臂外側候於肺髒,內側候於胸中,左臂外側候於心髒,內側候於臉中。尺膚部的前麵,候身前即胸腹部;後麵,候身後即背部,從尺膚上段直達魚際處,主胸部與喉中的疾病;從尺膚部的下段直達肘橫紋處,主少腹腰、股、膝、脛、足等處的疾病。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九)

15

【原文】

       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有脈俱沉細數者,少陰厥也。沉細數散者,寒熱也。浮而散者,為眴仆。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

       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點評】本段主要介紹各種病症的脈象。

【原文通解】

●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

【1】粗大:指脈洪大。

脈象洪大的,是由於陰精不足而陽有餘,故發為熱中之病。

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

脈象來時急疾而去時徐緩,這是由於上部實而下部虛,氣逆於上,多好發為頭痛一類的疾病。脈象來時徐緩而去時急疾,這是由於上部虛而下部實,多好發為惡風之病。患這種病的原因,是因為陽氣虛而失去捍衛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氣而發病。

有脈俱沉細數者,少陰厥也。沉細數散者,寒熱也。浮而散者,為眴仆。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

【1】少陰:指足少陰腎經。

【2】寒熱:指陰盛陽虛引起寒熱。

【3】眴(xuàn)仆:眴,通眩。眴仆,指因眩暈而仆倒的症狀。

【4】躁:躁急。

有兩手脈均見沉細數的。沉細為腎之脈體,數為熱,故發為少陰之陽厥;如見脈沉細數散,為陰血虧損,多發為陰虛陽亢之虛勞麻熱病。

脈浮而散,好發為眩暈仆倒之病。凡見浮脈而不躁急,某病在陽分,則出現發熱的症狀病在足三陽經;如浮而躁詹的,則病在手三陽經。

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

【1】足:即足三陽經。

凡見細脈而沉,其病在陰分,發為骨節疼痛,病在手三陰經;如果脈細沉而靜,其病在足三陰經。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

【1】數動一代者:脈學術語。指脈搏跳動數次歇止一次。

發現數動,而見一次歇止的脈象,是病在陽分,為陽熱鬱滯的脈象,可出現泄利或大便帶膿血的疾病。

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診察到各種有病的脈象而切按時,如見澀脈是陽氣有餘則多汗而身寒,陰氣陽氣均有餘則無汗而身寒。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1】推而外之......有心腹積也:張介賓:“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於外矣,然則脈沉遲不浮,是在內而非外,故知其心腹之有積也。”

【2】推而內之......身有熱也:張介賓:“凡病若在裏,而欲推求於內,然則脈浮數不沉,是在外而非內,故知其身之有熱也。”

按脈浮取不見,沉取則脈沉遲不浮,是病在內而非在外,故知其心腹有積聚病。按脈沉取不顯,浮取則脈浮數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內,當有身發熱之症。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1】推而上之......腰足清也:張介賓:“凡推求於上部,然脈止見於上,而下部則弱,此以有升無降,上實下虛,故腰足為之清冷也。”

【2】推而下之......頭項痛也:張介賓:“凡推求於下部,然脈止見於下,而上部則虧,此以有降無升,清陽不能上達,故頭項痛也。”

【3】按之至骨......身有痹也:張介賓:“按之至骨沉,陰勝也。脈氣少者,血氣衰也。正氣衰而 陰氣盛,故為是病。”

痹,中醫指由風、寒、濕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

凡診脈推求於上部,隻見於上部,下部脈弱的,這是上實下虛,故出現腰足清冷之症,凡診脈推求於下部,隻見於下部,而上部脈弱的,這是上虛下實,故出現頭項疼痛之症,若重按至骨,而脈氣少的,是生陽之氣不足,故可以出現腰脊疼痛及身體痹症。

【整段翻譯】

       脈象洪大的,是由於陰精不足而陽有餘,故發為熱中之病。

       脈象來時急疾而去時徐緩,這是由於上部實而下部虛,氣逆於上,多好發為頭痛一類的疾病。

       脈象來時徐緩而去時急疾,這是由於上部虛而下部實,多好發為惡風之病。患這種病的原因,是因為陽氣虛而失去捍衛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氣而發病。

       有兩手脈均見沉細數的。沉細為腎之脈體,數為熱,故發為少陰之陽厥;如見脈沉細數散,為陰血虧損,多發為陰虛陽亢之虛勞麻熱病。

       脈浮而散,好發為眩暈仆倒之病。凡見浮脈而不躁急,某病在陽分,則出現發熱的症狀病在足三陽經;如浮而躁詹的,則病在手三陽經。

       凡見細脈而沉,其病在陰分,發為骨節疼痛,病在手三陰經;如果脈細沉而靜,其病在足三陰經。

       發現數動,而見一次歇止的脈象,是病在陽分,為陽熱鬱滯的脈象,可出現泄利或大便帶膿血的疾病。

       診察到各種有病的脈象而切按時,如見澀脈是陽氣有餘則多汗而身寒,陰氣陽氣均有餘則無汗而身寒。按脈浮取不見,沉取則脈沉遲不浮,是病在內而非在外,故知其心腹有積聚病。按脈沉取不顯,浮取則脈浮數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內,當有身發熱之症。

      凡診脈推求於上部,隻見於上部,下部脈弱的,這是上實下虛,故出現腰足清冷之症,凡診脈推求於下部,隻見於下部,而上部脈弱的,這是上虛下實,故出現頭項疼痛之症,若重按至骨,而脈氣少的,是生陽之氣不足,故可以出現腰脊疼痛及身體痹症。

16

總結

在“脈要精微論簡”下半篇中,重點介紹各種病症對應的脈象,以及應對的方法。

        在上半篇中,我們曾經提及,脈診,不像麵診、掌診那樣看得見,因而,在診斷和傳承過程中,不僅準確度不高,而且還不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來。實際上,受科技發展所限,古人在診病時,不可能像現在西醫有如此多的先進的設備及診斷手段,便其診斷結果,不僅看得見而且還摸得著,中醫隻能通過脈搏的跳動,來辨別各髒器狀態和變化,因而,受醫生個體水平差異的影響會很大。有經驗的醫生,和普通的醫生,在脈診上,差的會很遠,這種不確定性,使得中醫的科學性飽受質疑。因此,現在很多中醫,尤其是學院派的中醫,都幾乎放棄了脈診,而選用西醫的診斷手段,先給病定性,然後再開方,這已經違背了中醫辨症施治的思想。

        那中醫的脈診,到底有沒有科學性呢?答案是而而易見的,存在即是合理的。既然能幾千年流傳下來,必有其科學道理。不過,在脈診篇中,文章還是用了大量的篇幅來闡述“向內看",也就是髒器的狀態和變化,而很少的顧及“向外看”,也就是髒器以外的經絡運行狀況。隻提及“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知外者終而始之。此六者,持脈之大法。"這一句。

        在較早的文章中,我曾經多次提及,燈泡不亮,有可能是燈泡壞了,也有可能是線路問題,還有可能是開關的問題。同樣,人體也如是。當一個人身體出現問題時,或許是他和髒器壞了,或許是經絡堵了,也或許是開關出了問題,使得氣血無法輸送到目的地。但是,現在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把注意力過分集中地放到了髒器上,很少有人關心線路,也就是經絡,這使得,很多病反複治都治不好

        經絡可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在這幾年客戶調理的實踐中,我們把關注點,集中在了線路上,也就是通經絡上,其結果,是出奇的好。很多客戶的疑難雜症,都不約而愈,想起來,都令人不可思議,但確實是事實。

       在結束“脈要精微論篇”的解讀時,我們要提醒各位,脈的變化,不隻是體現在髒器上還體現在經絡上!

17

【臨證指要】

1、色脈互參的臨證意義

色脈互參是四診合參的重要內容,脈診可直接診其內在經脈氣血變化,麵色是髒腑氣血的盛衰和病變反映於外較易診察者,因此《內經》常用色脈互參的方法診斷疾病,並有諸多的舉例,如本段“征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征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就是色脈互參診病的-典型範例,以色脈互參的方法,來了解疾病的新久吉凶。

       《內經》對於難以把握的真髒脈,也是以色脈互參之法來判斷。《素問·玉機真髒論》曰:“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說明確診是否肝真髒脈,除了脈診外還應結合望麵部之色,若已有本髒之肝木青色,還見所不勝之肺金白色,及全身衰敗的表現,據此可確診為肝的真髒脈,並可判斷其預後凶險。

       《難經》對色脈互參亦十分重視,如《難經·十三難》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在四診中,問診從病人或他人處而得,聞診主要是聞聲、聞氣味。在病人不發言語,又無他人提供病情的情況下,隻有采取望診與脈診,要靠醫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盡心盡力而得,這也是《內經》屢論色脈互參的意義所在。

2.尺膚診的臨證意義

尺膚診是《內經》所創立的特有診病方法,在《內經》切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內容除散見諸篇外,尚有《靈樞,論疾診尺》專篇論述。診尺膚主要是診察尺膚部皮肉的大、小、緩、急、滑、澀及溫度的變化,故《靈樞·論疾診尺》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從臨床上來看,可有以下意義。1可判定病位:如本段所言“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2可判斷病因病性:如《靈樞·論疾診尺》日:“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你、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痹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洪飲也。”3尺脈結合,全麵認識疾病:如《靈樞·論疾診尺》日:“尺膚熱甚,脈感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愧有加,立死。”《素問·平人氣象論》也有尺脈合參的記載。後世醫家對尺膚診在臨床上應用較少,作為切診方法之一,有待進一步研究。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一)

1

【原文】

       黃帝問曰:平人何如?

       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濇曰痹。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平人何如?

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1】呼吸定息:張介賓注:“呼吸定息, 

謂一息既盡,而換息未起之際也。”

【2】閏以太息:張介賓:“閏,餘也,猶閏月之謂。言平人常息之外,間有一息甚長者,是謂閏以太息。”

▲黃帝問道:正常人的脈象是怎樣的呢?

岐伯回答說:人一呼脈跳動兩次,一吸脈也跳動兩次,呼吸之餘,是為定息,若一吸吸跳動五次,是因為有時呼吸較長以盡脈跳餘數的緣故,這是平人的脈象。平人就是無病之人。

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

【1】常以不病調病人:不病,無病健康的人;調( diào),算度、計算、衡量。意為要以健康人(醫生)的呼吸來衡量病人的脈息。

【2】平息以調之為法:平息,即均勻呼吸。調之,衡量病人的脈息至數。吳崑注:“醫不病則呼吸調勻,故能為病人平息以調脈。若醫者病寒則呼吸遲,病人脈類於數。醫者病熱則呼吸疾,病人之脈類於遲,皆不足以調病人之脈也。”

通常以無病之人的呼吸為標準,來測候病人的呼吸至數及脈跳次數,醫生無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來計算病人脈搏的至數,這是診脈的法則。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

【1】曰少氣:張介賓注:“脈為血氣之道路,而脈之運行在乎氣,若一呼一吸脈各一動,則一息二至,減少常人之半矣,以正氣衰竭也,故曰少氣。"

如果一呼與一吸脈各跳動一次,則為一息二至,減少常人之半矣,這稱之為少氣。

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

【1】尺熱:指尺膚熱,即腕關節至肘關節之間的皮膚發熱。

【2】人一呼脈三動,......脈濇曰痹:尺,指尺膚。濇,同澀。張介賓注:“若不因定息太息而呼吸各三動,是一息六至矣,《難經》謂之離經。躁者,急疾之謂。尺熱,言尺中近臂之處有熱者,必其通身皆熱也。脈數躁而身有熱,故知為病溫。數滑而尺不熱者,陽邪盛也,故當病風;然風之傷人,其變不一,不獨在於肌表,故尺不熱也。濇為血不調,故當病痹”。

如果一呼與一吸脈各跳動三次而且急疾,尺之皮膚發熱,乃是溫病的表現;如尺膚不熱,脈象滑,乃為感受風邪而發生的病變;如脈象澀,是為痹證。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1】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乍疏乍數曰死:高世栻注:“人一呼脈四動以上則太過之極。脈絕不至,則不及之極,乍疏乍數,則錯亂之極。故皆曰死。”

人一呼一吸脈跳動八次以上是精氣衰奪的死脈;脈氣斷絕不至,亦是死脈;脈來忽遲忽數,為氣血已亂,亦是死脈。

【譯文】

 黃帝問道:正常人的脈象是怎樣的呢?

       岐伯回答說:人一呼脈跳動兩次,一吸脈也跳動兩次,呼吸之餘,是為定息,若一吸吸跳動五次,是因為有時呼吸較長以盡脈跳餘數的緣故,這是平人的脈象。平人就是無病之人,通常以無病之人的呼吸為標準,來測候病人的呼吸至數及脈跳次數,醫生無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來計算病人脈搏的至數,這是診脈的法則。如果一呼與一吸脈各跳動一次,則為一息二至,減少常人之半矣,這稱之為少氣。如果一呼與一吸脈各跳動三次而且急疾,尺之皮膚發熱,乃是溫病的表現;如尺膚不熱,脈象滑,乃為感受風邪而發生的病變;如脈象澀,是為痹證。人一呼一吸脈跳動八次以上是精氣衰奪的死脈;脈氣斷絕不至,亦是死脈;脈來忽遲忽數,為氣血已亂,亦是死脈。

2

“平息以調之為法”的臨證意義

 本段主要論述以脈律來判斷平脈、病脈、死脈的診脈方法,是診脈的基本要求,直為後世遵循,沿用至今。脈理精深微妙,不易掌握,脈象不僅有不易體察的四時權衡規矩沉浮之綱,又有曆代二十四、二十八、三十等各家之說,正如陳念祖《醫學實在易·八綱脈論》曰:“脈之為道,最為微渺而難知也。方書論脈愈詳,而指下愈亂。”故前賢為使習醫者切脈辨病能入門執要,提出了當先習知脈之大綱。有謂脈有四綱者,或曰浮、沉、遲、數,或曰遲、數、大、小。有謂脈有六綱者,如周學海《脈簡補義·切脈大旨》曰:“《靈樞·邪氣髒腑病形》以緩、急、大、小、滑、澀立綱,而以微甚緯之,實開千古診法之奧,後世有以浮、沉、遲、數分綱者,則其義淺而不備矣。”有謂脈有八綱者,如陳念祖《醫學實在易·八綱脈論》指出為浮、沉、遲、數、細、大、短、長。

       綜觀各家之論,不論幾脈為綱,其遲、數均為其要,《難經·九難》更認為“數者腑也,遲者髒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髒腑之病也。”遲數不僅是辨髒腑寒熱陰陽之綱,同時也是易於掌握的,故本篇先論其辨識之法。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二)

3

【原文】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

       長夏胃微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軟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原文通解】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1】胃:指胃氣。

【2】平:指正常的脈。

【3】胃者,平人之常氣也:常氣,正常人的脈氣。意為無病正常人脈象應具有胃氣。

健康人的正氣來源於胃,胃為水穀之海,乃人體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胃氣為健康人之常氣,人若沒有胃氣,就是危險的現象,甚者可造成死亡。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

【1】春胃微弦曰平:春季(肝髒)脈有胃氣而略帶弦,是正常的脈。吳昆注:“弦,脈引而長,若琴弦也。胃,衝和之名。春脈宜弦,必於衝和之中微帶弦,是曰平調之脈。”下文“夏胃微鉤”,“長夏胃微更弱”等,義皆同此。

【2】弦多胃少日肝病,但弦無胃曰死:吳昆注:“弦多胃少,是肝木偏勝而失其衝和之氣,故為肝病。但弦急之脈,更無衝和之氣,是失其生道。故死。”下文“鉤多胃少”,“弱多胃少”、“但鉤無胃”、“但石無胃”等,義皆同此。

【3】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張介賓注:“毛為秋脈屬金,春時得之,是謂賊邪,以胃氣尚存,故至秋而後病。春脈毛甚,則木被金傷,故不必至秋,今即病矣。”

【4】髒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髒真,指五髒所藏的真氣。吳昆注:“春時肝木用事,故五髒天真之氣,皆散於肝。”肝主筋,故肝藏筋膜之氣。下文“通於心”、“濡於脾”、“高於肺”、“下於腎”義皆仿此。高世栻注:“蓋肝主疏泄,故曰散。心主血脈,故曰通。脾主灌溉,故曰濡。肺位居上,故曰高。腎為水髒,故曰下也。”

春天有胃氣的脈應該是弦而柔和的微弦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弦象很明顯而缺少柔和之胃氣,為肝髒有病;脈見純弦而無柔和之象的真髒脈,主死;若雖有胃氣而兼見輕虛以浮的毛脈,是春見秋脈,故預測其到了秋天就要生病,如毛脈太甚,則木被金傷,現時就會發病。肝旺於春,春天髒真之氣散於肝,以養筋膜,故肝藏筋膜之氣。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

【1】鉤:夏季主脈,即洪大脈,有來盛去衰如鉤端微曲之象。

夏天有胃氣的脈應該是鉤而柔和的微鉤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鉤象明顯,少柔和之胃氣,為心髒有病;脈見純鉤而無柔和之象的真髒脈,主死;若雖有胃氣而兼見沉象的石脈,是夏見冬脈,故預測其到了冬天 就要生病;如石脈太甚,則火被水傷,現時就會發病。心旺於夏,故夏天髒真之氣通於心,心主血脈,而心之所藏則是血脈之氣。

長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

【1】耎弱:耎,同軟。耎弱,指柔和而不勁急的脈象,為脾髒主脈。

【2】代:其義有兩說,一是謂弱極,如高世栻注:“代,軟弱之極也。軟弱極而無男氣,則曰死脈。”一是謂更代,如張介賓注:“代,更代也。脾主四季,脈當隨時而更,然必欲皆兼和耎,方得脾脈之平。若四季相代,而但獨、但鉤、但毛、但石,是但代無胃,現真髒也,故曰死。"

【3】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弱甚,《甲乙經·卷四》、《千金要方·卷十五》均作“石甚”。張介賓注:“石為冬脈屬水,長夏陽氣正盛而見沉石之脈,以火土氣衰,而水反乘也,故至冬而病。弱,當作石。長夏石甚者,火土大衰,故不必至冬,今即病矣。"

長夏有胃氣的脈應該是微耎弱的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若甚無力而缺少柔和之胃氣,為脾髒有病;如果見無胃氣的代脈,主死;若軟弱脈中兼見沉石,是長夏見冬脈,這是火土氣衰而水反侮的 現象,故預測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弱火甚,現時就會發病。脾旺於長夏,故長夏髒真之氣濡養於脾,脾主肌肉,故脾藏肌肉之氣。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

【1】毛:秋季主脈,似浮脈。王冰注:“謂如物之浮,如風吹毛也。”即形容脈來輕虛以浮,有如按在毛上之感。

秋天有胃氣的脈應該是輕虛以浮而柔和的微毛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是脈見輕虛以浮而缺少柔和之胃氣,為肺髒有病;如見純毛脈而無胃氣的真髒脈,就要死亡;若毛脈中兼見弦象,這是金 氣衰而木反侮的現象,故預測其到了春天就要生病;如弦脈太甚,現時就會發病。肺旺於秋而居上焦,故秋季髒真之氣上藏於肺,肺主氣而朝百脈,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皆自肺宣布,故肺主運行營衛陰陽之氣。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1】石:冬季主脈,脈來沉而實,如石沉水中。

冬天有衛氣的脈應該是沉石而柔和的微石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脈見沉石而缺少柔和的胃氣,為腎髒有病;如脈見純石而不柔和的真髒脈,主死;若沉石脈中兼見鉤脈,是水氣衰而火反侮的現象,故預測其到了夏天就要生病;如鉤脈太甚,現時就會發病。腎旺於冬而居人體的下焦,冬天髒真之氣下藏與腎,腎主骨,故腎藏骨髓之氣。

【譯文】

健康人的正氣來源於胃,胃為水穀之海,乃人體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胃氣為健康人之常氣,人若沒有胃氣,就是危險的現象,甚者可造成死亡。

       春天有胃氣的脈應該是弦而柔和的微弦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弦象很明顯而缺少柔和之胃氣,為肝髒有病;脈見純弦而無柔和之象的真髒脈,主死;若雖有胃氣而兼見輕虛以浮的毛脈,是春見秋脈,故預測其到了秋天就要生病,如毛脈太甚,則木被金傷,現時就會發病。肝旺於春,春天髒真之氣散於肝,以養筋膜,故肝藏筋膜之氣。

       夏天有胃氣的脈應該是鉤而柔和的微鉤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鉤象明顯,少柔和之胃氣,為心髒有病;脈見純鉤而無柔和之象的真髒脈,主死;若雖有胃氣而兼見沉象的石脈,是夏見冬脈,故預測其到了冬天 就要生病;如石脈太甚,則火被水傷,現時就會發病。心旺於夏,故夏天髒真之氣通於心,心主血脈,而心之所藏則是血脈之氣。

       長夏有胃氣的脈應該是微耎弱的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若甚無力而缺少柔和之胃氣,為脾髒有病;如果見無胃氣的代脈,主死;若軟弱脈中兼見沉石,是長夏見冬脈,這是火土氣衰而水反侮的 現象,故預測其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如弱火甚,現時就會發病。脾旺於長夏,故長夏髒真之氣濡養於脾,脾主肌肉,故脾藏肌肉之氣。

       秋天有胃氣的脈應該是輕虛以浮而柔和的微毛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是脈見輕虛以浮而缺少柔和之胃氣,為肺髒有病;如見純毛脈而無胃氣的真髒脈,就要死亡;若毛脈中兼見弦象,這是金 氣衰而木反侮的現象,故預測其到了春天就要生病;如弦脈太甚,現時就會發病。肺旺於秋而居上焦,故秋季髒真之氣上藏於肺,肺主氣而朝百脈,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皆自肺宣布,故肺主運行營衛陰陽之氣。

       冬天有衛氣的脈應該是沉石而柔和的微石脈,乃是無病之平脈;如果脈見沉石而缺少柔和的胃氣,為腎髒有病;如脈見純石而不柔和的真髒脈,主死;若沉石脈中兼見鉤脈,是水氣衰而火反侮的現象,故預測其到了夏天就要生病;如鉤脈太甚,現時就會發病。腎旺於冬而居人體的下焦,冬天髒真之氣下藏與腎,腎主骨,故腎藏骨髓之氣。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三)

4

 

脈以胃氣為本

 辨五髒之脈的平脈、病脈、死脈以及兼脈,主要是據脈中的“胃氣”。所謂“胃氣”,不僅指胃本身具有的受納、腐熟、和降等功能,而且還包含胃腑機能在整個機體中的作用,故“胃氣”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正如本篇說:“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又說:“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脈以胃氣為本,其理如下:1脈氣根源於五髒六腑,胃為之本。《素問·調經論》曰:“五髒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五髒功能活動依賴於胃氣,正如《素問·玉機真髒論》所說:“五髒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髒之本也。”2脈中血氣源於水穀之氣。《靈樞·本髒》曰:“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人生理活動所需要的各種精氣均由水穀之氣所化,如《靈樞·決氣》論述了六氣(精、氣、血、津、液、脈)由一氣(水穀之氣)而化,最後又強調曰:“六氣者......然五穀與胃為大海。”3肺氣附於胃氣,推動脈氣運行。“諸氣者皆屬於肺”,脈氣亦離不開肺氣之助,然肺氣能行血脈之中,常依附於胃化生的水穀之氣,如《靈樞·動輸》曰:“胃為五髒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日胃氣運髒真之氣於脈中。髒真之氣是五髒之先天真氣,然其必依賴胃氣才能行於經脈之中,在全身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所以《素問·玉機真髒論》說:“髒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

       由於經脈的正常活動依賴胃氣,所以五髒應時之氣與飽滿的胃氣相合,表現於脈中,才是五髒康健之正常脈象,若胃氣不足則為五髒病脈,隻有應時之脈而無胃氣,則為毫無生機的五髒死脈,又稱真髒脈。

5

何謂脈有胃氣

《內經》脈以胃氣為本的觀點,對後世脈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並且為後世臨床重視胃氣,尤其對治療重病危症更需顧護胃氣,以及脾為後天之本理論的提出,均具有指導意義。

       何謂脈有胃氣,《素問·玉機真髒論》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此處之“弱”是柔和之意,滑指脈來流利。《靈樞·終始》曰:“穀氣來也徐而和。”此處的“穀氣即指脈之胃氣。故張介賓曰:“自有一種雍容和緩之狀者,便是有胃氣之脈。”因此可以說,凡脈來和緩均勻、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長不短,應手柔和有力、來去節律整齊,有生機勃勃之象的脈,便是有胃氣之脈。曆代醫家對胃脈的形態以及臨床應用多有闡發,使診察脈象有無胃氣成為臨床預後疾病的重要內容。如張介賓《景嶽全書·胃氣解》曰:“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緩,明日更弦急,知邪氣之愈進,邪愈進則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緩,知胃氣之漸至,胃氣至則病漸輕矣。即如頃刻之間,初急後緩者,胃氣之來也;初緩後急者,胃氣之去也,此察邪正進退之法也。至於生死之兆,亦唯以胃氣為主。”當今中醫認為平人之脈不但要有“胃氣”,而且還要具備“有神”、“有根”的特點。實際上脈的神、根仍然是在“脈以胃氣為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以胃氣為本”的理論還應用到其他診法之中,如胃氣是舌苔形成的基礎,故望舌苔以判斷胃氣的盛衰、邪氣的進退。在問診方麵,若粥漿不人,知其胃氣衰敗,預後不良等。

6

【原文】

       胃之大絡,名曰虛裏。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原文通解】

●胃之大絡,名曰虛裏。

【1】虛裏:是足陽明胃經除豐隆外的又一大的絡脈,其脈從胃貫穿膈膜絡於肺,出於左乳下。後世亦將心尖搏動處,謂之虛裏。

胃經的大絡,名叫虛裏。

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1】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衣,《甲乙經》作“手”。脈,動詞,診察的意思。一說,“脈宗氣”,作“脈氣之宗解”。可參。

其絡從胃貫膈而上絡於肺,其脈出現於左乳下,搏動時手可以感覺得到,這是積於胸中的宗氣鼓舞其脈跳動的結果。

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

【1】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盛喘,指虛裏處搏動之甚如氣急之喘促;數,屢次之意;絕,斷絕,指搏動停止。張介賓注:“若虛裏動甚而如喘,或數急而兼斷絕者,由中氣不守而言,故曰病在中。”

【2】結而橫,有積矣:結,脈來遲,時一止;橫,有充滿、堅硬之意;積,指積聚之證。

【3】絕不至:意為宗氣斷絕而不跳動。

如果虛裏脈搏動急數而兼有短時中斷之象,這是中氣不守的現象,是病在膻中的征候;如脈來遲而有歇止兼見長而豎直位置橫移的主有積滯,如脈斷絕而不至,主死。

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1】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吳昆注:“宗氣宜藏不宜泄,乳下虛裏之脈,其動應衣,是宗氣失藏而外泄也。”

【2】宗氣:即水穀所生精氣,加上肺吸入自然之清氣,積於胸中,為脈之所宗,故稱宗氣。

如果虛裏跳動甚劇而外見於衣,這是宗氣失藏而外泄的現象。

【譯文】

   胃經的大絡,名叫虛裏。其絡從胃貫膈而上絡於肺,其脈出現於左乳下,搏動時手可以感覺得到,這是積於胸中的宗氣鼓舞其脈跳動的結果。如果虛裏脈搏動急數而兼有短時中斷之象,這是中氣不守的現象,是病在膻中的征候;如脈來遲而有歇止兼見長而豎直位置橫移的主有積滯,如脈斷絕而不至,主死。如果虛裏跳動甚劇而外見於衣,這是宗氣失藏而外泄的現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