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1)
1
【題解】
◆太陰陽明論篇講的是什麽呢?太陰,就是指足太陰脾;陽明,指的是足陽明胃,所以,本篇重點講的就是脾胃之病,以及與之相關的內容。中醫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所以,《黃帝內經》專門辟出一篇來講脾胃,足見對其的重視。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原因何在,在本篇了能得到答案。
太陰陽明為表裏,指足太陰脾和足陽明胃,它們之間互為表裏。足太陰脾為裏,足陽是胃為表。如果不明白,看看自己的大腿上的脾胃經的循行路線就明白了。脾經位於大腿的內側,而胃經位於大腿的外側。◆
2
【原文】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裏,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①?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1〕,更虛更實〔2〕,更逆更從〔3〕,或從內,或從外,所以不同,故病異名也②。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
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③。故陽道實,陰道虛〔4〕④。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5〕;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⑤。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髒。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6〕,上為喘呼;入五髒,則脘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⑥。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7〕。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⑦。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⑧。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⑨。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⑩。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裏,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①?
①脾胃髒腑,皆合於土,病生而異,故問不同。
▲黃帝問道:太陰、陽明兩經,互為表裏,是脾胃所屬的經脈,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麽道理?▲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1〕,更虛更實〔2〕,更逆更從〔3〕,或從內,或從外,所以不同,故病異名也②。
【1】陰陽異位:指陽明屬陽經,太陰屬陰經兩經循行的部位不同。
【2】更虛更實:更,此處讀(geng),更替之意,這裏是指四季更替之意。“張介賓注:陽虛則陰實,陰虛則陽實,是更虛更實也”。春夏屬陽,陽明實而太陰虛,秋冬屬陰,太陰實而陽明虛。
【3】更逆更從:指太陰、陽明經氣往來方向不同。《素問集注》:“陽剛陰柔,故陽道常實,陰道常虛。”足陽明經從頭走足,下行為從。足太陰經從足走腹,上行為逆。
◆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更,更替的意思。此句是說有時虛有時實,有時順有時逆。
②脾髒為陰、胃腑為陽,陽脈下行,陰脈上行,陽脈從外,陰脈從內,故言所從不同,病異名也。(新校正雲:按楊上善雲:春夏陽明為實,太陰為虛,秋冬太陰為實,陽明為虛,即更實更虛也。春夏太陰為逆,陽明為從,秋冬陽明為逆,太陰為從,即更逆更從也。
▲岐伯回答說:太陰屬陰經,陽明屬陽經,兩經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時 的虛實順逆不同,病或從內生,或從外入,發病原因也有差異,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
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③。
③ 是所謂陰陽異位也。
▲黃帝道:我想知道它們不同的情況。
岐伯說:人身的陽氣,猶如天氣,主衛互於外;陰氣,猶如地氣,主營養於內。▲
●故陽道實,陰道虛〔4〕④。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5〕;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⑤。
【4】陽道實,陰道虛:陽道實,指陽氣性質剛強,主人體外部,外邪人侵大都先侵犯陽經,造成邪氣亢盛為主的實證;陰道虛,是指陰氣性質柔弱,主人體內部,由於飲食不當或生活不規律,使機體內部失調,大都造成內在陰氣損傷的虛證。又陽明多實證,太陰多虛證。
【5】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犯,侵犯,這裏是指被侵犯之意。者,人。陽受之,指陽經先接受外邪,之,是指外邪。下同。
④ 是所謂更實更虛也。
⑤ 是所謂或從內,或從外也。
▲所以陽氣性剛多實,陰氣性柔易虛。凡是賊風虛邪傷人,外表陽氣先受侵害;飲食起居失調,內在陰氣先受損傷。▲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髒。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6〕,上為喘呼;入五髒,則?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⑥。
【6】不時臥:不得安臥。不能以時臥也。即不能按時入睡。
⑥ 是所謂所從不同,病異名也。
▲陽分受邪,往往傳入六腑;陰氣受病,每多累及五髒。邪入六腑,可見發熱不得安臥,氣上逆而喘促;邪入五髒,則見脘腹脹滿,閉塞不通,在下為大便泄瀉,病久而產生痢疾。▲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7〕。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⑦。
【7】喉主天氣,咽主地氣:喉同呼吸與天氣相通,咽主吞咽食物與地氣相通。
⑦同氣相求爾。
▲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氣,咽吞飲食而連地氣。因此陽經易受風邪,陰經易感濕邪。▲
●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⑧。
⑧ 是所謂更逆更從也。《靈樞經》曰: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所行而異,故更逆更從也。
▲手足三陰經脈之氣,從足上行至頭,再向下沿臂膊到達指端;手足三陽靜脈之氣,從手上行至頭,再向下行到足。▲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⑨。
⑨此言其大凡爾。然足少陰脈下行,則不同諸陰之氣也。
▲所以說,陽經的病邪,先上行至極點,再向下行;陰經的病邪,先下行至極點,再向上行。▲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⑩。
⑩陽氣炎上故受風,陰氣潤下故受濕,蓋同氣相合爾。
▲故風邪為病,上部首先感受;濕邪成疾, 下部首先侵害。▲
【譯文】
■黃帝問道:太陰、陽明兩經,互為表裏,是脾胃所屬的經脈,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麽道理?
岐伯回答說:太陰屬陰經,陽明屬陽經,兩經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時 的虛實順逆不同,病或從內生,或從外入,發病原因也有差異,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黃帝道:我想知道它們不同的情況。
岐伯說:人身的陽氣,猶如天氣,主衛互於外;陰氣,猶如地氣,主營養於內。所以陽氣性剛多實,陰氣性柔易虛。凡是賊風虛邪傷人,外表陽氣先受侵害;飲食起居失調,內在陰氣先受損傷。陽分受邪,往往傳入六腑;陰氣受病,每多累及五髒。邪入六腑,可見發熱不得安臥,氣上逆而喘促;邪入五髒,則見脘腹脹滿,閉塞不通,在下為大便泄瀉,病久而產生痢疾。 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氣,咽吞飲食而連地氣。因此陽經易受風邪,陰經易感濕邪。手足三陰經脈之氣,從足上行至頭,再向下沿臂膊到達指端;手足三陽靜脈之氣, 從手上行至頭,再向下行到足。所以說,陽經的病邪,先上行至極點,再向下行;陰經的病邪,先下行至極點,再向上行。故風邪為病,上部首先感受;濕邪成疾, 下部首先侵害。■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2)
3
【原文】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1〕?
岐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2〕①,必因於脾,乃得稟也②。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3〕③?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4〕中央,常以四時長〔5〕四髒,各十八日寄治〔6〕,不得獨主於時也。脾髒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④。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⑤,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7〕?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8〕,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⑥,五髒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髒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9〕,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⑦。
【原文通解】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1〕?
【1】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不用,不能受用。脾主四肢,主肌肉,四肢不受用,也就是脾出了問題。
▲黃帝道:脾病會引起四肢功能喪失,這是什麽道理?▲
●岐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2〕①,必因於脾,乃得稟也②。
【2】至經:至經:《太素》作“徑至”,可從。徑至,直接到達。
①(新校正雲:按《太素》至經作徑至,楊上善雲:胃以水穀資四肢,不能徑至四肢,要因於脾,得水穀津液,營衛於四肢。)
②脾氣布化水穀精液,四肢乃得以稟受也。
▲岐伯說:四肢都要承受胃中水穀精氣以濡養,但胃中精氣不能直接到達四肢經脈,必須依賴脾氣的傳輸,才能營養四肢。▲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如今脾有病不能為胃輸送水穀精氣,四肢失去營養,則經氣日漸衰減,經脈不能暢通,筋骨肌肉都得不到濡養,因此四肢便喪失正常的功能了。▲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3〕③?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4〕中央,常以四時長〔5〕四髒,各十八日寄治〔6〕,不得獨主於時也。
【3】脾不主時何也?:脾不主時,根據五行理論,五髒配五行,肝、心、肺、腎,分別主春、夏、秋、冬四季。脾髒屬土,旺於每季後十八天,不獨主四時之一,故曰脾不主時。
【4】治:主管。
【5】長:長養的意思。
【6】各十八日寄治:是指土氣在四季之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各十八日,為土旺之時。
③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腎主冬,四髒皆有正應,而脾無正主也。
▲黃帝道:脾髒不能主旺一個時季,是什麽道理?
岐伯說:脾在五行中屬土,主管中央之位,分旺於四時以長養四髒,在四季之末各寄旺十八日,故脾不單獨主旺於一個時季。▲
●脾髒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④。
④治,主也。著,謂常約著於胃也。土氣於四時之中,各於季終寄王十八日,則五行之氣各王七十二日,以終一歲之日矣。外主四季,則在人內應於手足也。
▲由於脾髒經常為胃土傳輸水穀精氣,譬如天地養育萬物一樣無時或缺的。所以它能從上到下,從頭到足,輸送水穀之精於全身各部分,而不專主旺於一時季。▲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⑤,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7〕?
【7】脾與腎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古人還是缺乏現代解剖學原理。其實,人的各髒器,都是通過血脈相連,不隻是有血管,還會有淋巴係統,它們共同構成了人們的循環係統,以輸送津液。
⑤ (新校正雲: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楊上善雲:脾陰胃陽,脾內胃外,其位各異,故相逆也。)
▲黃帝道:脾與胃僅以一膜相連,而脾能為胃轉輸津液,這是什麽道理?▲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8〕,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⑥,五髒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8】足太陰者,三陰也:三陰,指太陰。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太陰為三陰。
⑥胃是脾之表也。
▲岐伯說:足太陰脾經,屬三陰,它的經脈貫通到胃,連屬於脾,環繞咽喉,故脾能把胃中水穀之精氣輸送到手足三陰經;足陽明胃經,為脾經之表,是供給五髒六腑營養之處,故胃也能將太陰之氣輸送到手足三陽經。▲
●髒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9〕,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⑦。
【9】陰道不利:指脈道不通。
⑦又複明脾主四肢之義也。
▲五髒六腑各通過脾經以接受胃中的精氣,所以說脾能為胃運行津液。如四肢得不到水穀經氣的滋養,經氣便日趨衰減,脈道不通,筋骨肌肉都失卻營養,因而也就喪失正常的功用了。▲
【譯文】
■黃帝道:脾病會引起四肢功能喪失,這是什麽道理?
岐伯說:四肢都要承受胃中水穀精氣以濡養,但胃中精氣不能直接到達四肢經脈,必須依賴脾氣的傳輸,才能營養四肢。如今脾有病不能為胃輸送水穀精氣,四肢失去營養,則經氣日漸衰減,經脈不能暢通,筋骨肌肉都得不到濡養,因此四肢便喪失正常的功能了。
黃帝道:脾髒不能主旺一個時季,是什麽道理?
岐伯說:脾在五行中屬土,主管中央之位,分旺於四時以長養四髒,在四季之末各寄旺十八日,故脾不單獨主旺於一個時季。由於脾髒經常為胃土傳輸水穀精氣,譬如天地養育萬物一樣無時或缺的。所以它能從上到下,從頭到足,輸送水穀之精於全身各部分,而不專主旺於一時季。
黃帝道:脾與胃僅以一膜相連,而脾能為胃轉輸津液,這是什麽道理?
岐伯說:足太陰脾經,屬三陰,它的經脈貫通到胃,連屬於脾,環繞咽喉,故脾能把胃中水穀之精氣輸送到手足三陰經;足陽明胃經,為脾經之表,是供給五髒六腑營養之處,故胃也能將太陰之氣輸送到手足三陽經。五髒六腑各通過脾經以接受胃中的精氣,所以說脾能為胃運行津液。如四肢得不到水穀經氣的滋養,經氣便日趨衰減,脈道不通,筋骨肌肉都失卻營養,因而也就喪失正常的功用了。■
4
【總結】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一個人能活多久,既取決於先天的稟賦(腎),又取決於後天的調養(脾胃)。先天的東西,我們無法改變,而後天的東西,則是我們可以控製的。
人的壽命就像一個煤氣罐,每個人生下來得到的煤氣或多或少,但後天在使用過程中,就會顯出很大差異來。有的人不愛惜身體,胡造,結果,煤氣提前耗完:而有的人,小心翼翼使用,則會用很長時間。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些猝死之人,那些英年早逝之人,都是胡造的結果。
中醫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個道理很簡單,看看將死之人,一定是不想吃東西了。家裏養的小貓小狗,將死之時,也是不吃不喝。身邊的老年人,隻要是能吃能喝,壽命還長的呢,不必擔心。
中醫曆來就注意脾胃,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gǎo(李東垣)就著有《脾胃論》一書。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號東垣老人,他是中國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學術理論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他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
《脾胃論》成書於1249年,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闡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變化,及在發病學上的認識意義,宗《內經》、《難經》之旨而發揮之,並附升陽益胃湯等諸方,論述各證治療之法,是《脾胃論》的基礎部分;中卷就氣運衰旺、飲食勞倦、熱中證等專題作進一步闡釋,說明“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之後,各種病證的證治原則,並闡述補中益氣湯、調中益氣湯等補脾胃諸方的主治應用、加減配伍;下卷著重論述脾胃虛損與其他髒腑、九竅的關係,以及治療飲食傷脾等證諸方、有關治驗。《脾胃論》成書後,受到後世醫家的大力推崇,尤其在內傷脾胃方麵的諸多闡發,其創製的諸多名方,施用於臨床,療效顯著,如補中益氣湯、升陽散火湯、益氣活血湯、升陽除濕湯等。
《脾胃論》在浩如煙海的中醫著作裏有較高的地位,內容豐富,實用性強,適合中醫臨床工作者、中醫理論研究、中醫院校師生學習參考。
我也有這樣的體會,隻要這個人能吃,看似病的重,但都屬於實症,都好調。最難調的是不能吃東西,這都屬於虛症。在精讀黃帝內經的上一篇虛實論中,就曾經指出過這一點,原因在於“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但凡脾胃功能差的人,都屬於虛症,都是精氣奪了,因此,李東垣老人提出脾胃論也是極有道理的。
很多人一提調理脾胃,就說我吃點什麽,補點什麽好。其實,以目前的生活水平。多數人都不需要特定地選擇吃什麽,隻要不吃垃圾食品就行。重要的是,先把你的經絡打通了再說。如果你受風寒了,影響你的胃口,先把大腿上的胃經好好刮刮;如果你是熬夜或者吃撐了,就先把你的大腿上的脾經肝經疏通一下,這樣能很快恢複你的食欲。當然,前提是,你經常做刮痧按摩,全身的經絡都保持一個較好的水平。這也符合“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的觀點。所以,這個季節,昆叔給我按摩時,幾乎每次都給我刮大腿上的胃經,原本不解,現在通過讀《黃帝內經》明白了許多。原因在於,胃經在外,天寒,易造成胃經閉住。
虛實論和脾胃論,前後兩篇,其實講的都是一個道理,就是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1
【題解】
《陽明脈解篇》主要討論了陽明胃經病變的症狀及其形成機理。陽明胃經多氣多血,邪入陽明則從陽化火,火熱充斥內外,上擾下竄,影響相關的內髒及經絡的功能活動而出現惕然而驚、惡人與火、喘而惋,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等一派陽熱實證。
2
【原文】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1〕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鍾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①。
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②。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
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③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帝曰:其惡人何也?
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2〕,惋則惡人④。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曰:厥逆連髒則死,連〔3〕經則生⑤。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1〕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鍾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①。
【1】惡:厭惡的意思。
①前篇言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然陽明者胃脈也,今病不如前篇之旨,而反聞木音而驚,故問其異也。
▲黃帝問道:足陽明的經脈發生病變,惡見人與火,聽到木器響動的聲音就受驚,但聽到敲打鍾鼓的聲音卻不為驚動。為什麽聽到木音就驚惕?我希望聽聽其中道理。▲
●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②。
②《陰陽書》曰:木克土。故土惡木也。
▲岐伯說:足陽明是胃的經脈,屬土。所以聽到木音而驚惕,是因為土惡木克的緣故。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
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③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③(新校正雲:按《甲乙經》脈作肌。)
▲黃帝道:好!那麽惡火是為什麽呢?
岐伯說:足陽明經主肌肉,其經脈多血多氣,外邪侵襲則發熱,熱甚則所以惡火。▲
●帝曰:其惡人何也?
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2〕,惋則惡人④。
【2】惋:心中不舒暢的意思。
④惋熱內鬱,故惡人耳。(新校正雲:按《脈解》雲:欲獨閉戶牖而處何也?陰陽相搏,陽盡陰盛,故獨閉戶牖而處。)
▲黃帝道:其惡人是何道理?
岐伯說:足陽明經氣上逆,則呼吸喘促,心中鬱悶,所以不喜歡見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曰:厥逆連髒則死,連〔3〕經則生⑤。
【3】連:波及。
⑤經謂經脈。髒,謂五神髒。所以連髒則死者,神去故也。
▲黃帝道:有的陽明厥逆喘促而死,有的雖喘促而不死,這是為什麽呢?
岐伯說:經氣厥逆若累及於內髒,則病深重而死;若僅連及外在的經脈,則病輕淺可生。▲
【譯文】
黃帝問道:足陽明的經脈發生病變,惡見人與火,聽到木器響動的聲音就受驚,但聽到敲打鍾鼓的聲音卻不為驚動。為什麽聽到木音就驚惕?我希望聽聽其中道理。
岐伯說:足陽明是胃的經脈,屬土。所以聽到木音而驚惕,是因為土惡木克的緣故。
黃帝道:好!那麽惡火是為什麽呢?
岐伯說:足陽明經主肌肉,其經脈多血多氣,外邪侵襲則發熱,熱甚則所以惡火。
黃帝道:其惡人是何道理?
岐伯說:足陽明經氣上逆,則呼吸喘促,心中鬱悶,所以不喜歡見人。
黃帝道:有的陽明厥逆喘促而死,有的雖喘促而不死,這是為什麽呢?
岐伯說:經氣厥逆若累及於內髒,則病深重而死;若僅連及外在的經脈,則病輕淺可生。
3
【原文】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1〕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①?
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②。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③?
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罵詈〔2〕,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
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④。
【原文通解】
●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
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1〕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①?
【1】逾垣:指翻越牆過去。
①素,本也。逾垣,謂驀牆也。怪其稍異於常。
▲黃帝道:好!有的陽明病重之時,病人把衣服脫掉亂跑亂跳,登上高處狂叫唱歌,或者數日不進飲食,並能夠越牆上屋,而所登上之處,都是其平素所不能的,有了病反能夠上去,這是什麽原因?▲
●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②。
②陽受氣於四肢,故四肢為諸陽之本也。(新校正雲:按《脈解》雲:陰陽爭而外並於陽。)
▲岐伯說:四肢是陽氣的根本。陽氣盛則四肢充實,所以能夠登高。▲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③?
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
③ 棄,不用也。
▲黃帝道:其不穿衣服而到處亂跑,是為什麽?
岐伯說:身熱過於亢盛,所以不要穿衣服而到處亂跑。▲
●帝曰:其妄言罵詈〔2〕,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
【2】罵詈(li):皆指罵人。
▲黃帝道:其胡言亂語罵人,不避親疏而隨便唱歌,是什麽道理?▲
●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④。
④足陽明胃脈,下膈屬胃絡脾。足太陰脾脈,人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故病如是。
▲岐伯說:陽熱亢盛而擾動心神,故使其神誌失常,胡言亂語,斥罵別人,不避親疏,並且不知道吃飯,所以便到處亂跑。▲
【譯文】
黃帝道:好!有的陽明病重之時,病人把衣服脫掉亂跑亂跳,登上高處狂叫唱歌,或者數日不進飲食,並能夠越牆上屋,而所登上之處,都是其平素所不能的,有了病反能夠上去,這是什麽原因?
岐伯說:四肢是陽氣的根本。陽氣盛則四肢充實,所以能夠登高。
黃帝道:其不穿衣服而到處亂跑,是為什麽?
岐伯說:身熱過於亢盛,所以不要穿衣服而到處亂跑。
黃帝道:其胡言亂語罵人,不避親疏而隨便唱歌,是什麽道理?
岐伯說:陽熱亢盛而擾動心神,故使其神誌失常,胡言亂語,斥罵別人,不避親疏,並且不知道吃飯,所以便到處亂跑。
熱論篇第三十一(1)
1
【題解】
熱:指發熱性疾病。
2
【原文】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1〕,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2〕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①。
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3〕②,其脈連於風府〔4〕③,故為諸陽主氣也④。人之傷於〔5〕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⑤;其兩感〔6〕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⑥。
【點評】
本段重點解讀了人體受寒後,為熱病,重者死。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1〕,皆傷寒之類也。
【1】者,指發熱這類的疾病。
▲黃帝問道:現在所說的外感發熱的疾病,都屬於傷寒一類,▲
●或愈或死,其死皆以〔2〕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①。
【2】以:在。
① 寒者冬氣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最乘殺厲之氣,中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夏至前變為溫病,夏至後變為熱病。然其發起,皆為傷寒致之,故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新校正雲:按《傷寒論》雲: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與王注異。王注本《素問》為說,《傷寒論》本《陰陽大論》為說,故此不同。)
▲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間,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這是什麽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釋,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3〕②,其脈連於風府〔4〕③,故為諸陽主氣也④。
【3】巨陽者,諸陽之屬也:
巨陽:太陽。足巨陽脈,早期經脈異名。即足太陽膀胱經。
屬:統屬。
諸陽之屬也,指足太陽膀胱經統管足陽明、足少陽之經。
【4】風府:穴位名,在項後入發際一寸,屬督脈經。
②巨,大也。太陽之氣,經絡氣血,榮衛於身,故諸陽氣皆所宗屬。
③ 風府,穴名也,在項上入發際同身寸之一寸宛宛中是。
④足太陽[守〕脈浮氣之在頭中者凡五行,故統主諸陽之氣。
▲岐伯回答說:太陽經為六經之長,統攝陽分,故諸陽皆隸屬於太陽。太陽的經脈連於風府,與督脈、陽維相會,循行於巔背之表,所以太陽為諸陽主氣,主一身之表。▲
●人之傷於〔5〕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⑤;其兩感〔6〕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⑥。
【5】於:被。
【6】兩感:陰陽表裏兩經同時受邪發病,如太陽、少陰同病;陽明、太陰同病;少陽、厥陰同病。
⑤寒毒薄於肌膚,陽氣不得散發而內怫結,故傷寒者反為病熱。
⑥髒腑相應而俱受寒,謂之兩感。
▲人感受寒邪以後,就要發熱,發熱雖重,一般不會死亡;如果陰陽二經表裏同時感受寒邪而發病,就難免於死亡了。▲
【譯文】
■黃帝問道:現在所說的外感發熱的疾病,都屬於傷寒一類,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間,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這是什麽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釋,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說:太陽經為六經之長,統攝陽分,故諸陽皆隸屬於太陽。太陽的經脈連於風府,與督脈、陽維相會,循行於巔背之表,所以太陽為諸陽主氣,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後,就要發熱,發熱雖重,一般不會死亡;如果陰陽二經表裏同時感受寒邪而發病,就難免於死亡了。■
熱論篇第三十一(2)
3
【原文】
帝曰:願聞其狀 ①。
岐伯曰:傷寒一日〔1〕,巨陽受之②,故頭項痛,腰脊強〔2〕③;二日陽明受之④,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幹,不得臥也⑤;三日少陽受之⑥,少陽主膽〔3〕,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髒〔4〕者,故可汗而已⑦。四日太陰受之⑧,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5〕而嗌幹;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係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6〕。三陰三陽、五髒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藏不通,則死矣⑨。
【點評】本段重點解讀了人體受寒後,寒邪侵擾各個經絡的順序。
【原文通解】
●帝曰:願聞其狀 ①。
岐伯曰:傷寒一日〔1〕,巨陽受之②,故頭項痛,腰脊強〔2〕③;
【1】一日:指疾病傳變的順序,而非日期。
【2】故頭項痛,腰脊強:
頭項痛,指頭和脖子僵硬、痛。
腰脊強,指後背僵硬強直。因為膀胱經主要分布於人體的後背,所以,當膀胱經受寒之時,人體的後背就會感覺痛。
①謂非兩感者之形證。
②三陽之氣,太陽脈浮,脈浮者外在於皮毛,故傷寒一日太陽先受之。
③上文雲其脈連於風府,略言也。細而言之者,足太陽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內俠脊抵腰中。故頭項痛,腰脊強。(新校正雲:按《甲乙經》及《太素》作頭項與腰脊皆痛。)
◆◆◆足太陽膀胱經:
1、本經脈腧穴有:
睛明、攢竹、眉衝、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郤、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誌室、胞肓 、秩邊 、合陽、 承筋、承山、飛揚、跗陽、昆侖、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穀、至陰,共67穴,左右合134穴。
本經共有67個穴位,其中有49個穴位分布在頭麵部、項背部和腰背部,18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後麵的正中線上和足的外側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陰。本經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係統、精神神經係統、呼吸係統、循環係統、消化係統的病症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症。例如:癲癇、頭痛、目疾、鼻病、遺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後側部位的疼痛等症。
2、主幹與分支
足太陽膀胱經從內眼角開始(睛明),上行額部(攢竹、眉衝、曲差;會神庭、頭臨泣),交會於頭頂(五處、承光、通天;會百會)。
它的支脈:從頭頂分出到耳上角(會曲鬢、率穀、浮白、頭竅陰、完骨)。
其直行主幹:從頭頂入內絡於腦(絡卻、玉枕;會腦戶、風府),複出項部(天柱)分開下行:一支沿肩胛內側,夾脊旁(會大椎、陶道;經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到達腰中(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進入脊旁筋肉,絡於腎,屬於膀胱(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一支從腰中分出,夾脊旁,通過臀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進入窩中(殷門、委中)。
背部另一支脈:從肩胛內側分別下行,是通過肩胛(附分、魄戶、膏肓、神堂、譩譆(yixi)、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誌室、胞肓、秩邊),經過髖關節部(會環跳穴),沿大腿外側後邊下行(浮郤、委陽),會合於窩中(委中)——由此向下通過腓腸肌部(合陽、承筋、承山),出外踝後方(飛揚、跗陽、昆侖),沿第五蹠骨粗隆(仆參、申脈、金門、京骨),到小趾的外側(束骨、足通穀、至陰),下接足少陰腎經。
本經一側67穴(左右兩側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於頭麵部、項部和背腰部之督脈的兩側,餘18穴則分布於下肢後麵的正中線上及足的外側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陰。主治泌尿生殖係統、神經精神方麵、呼吸係統、循環係統、消化係統病症和熱性病,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
3、本經所主病候
外經——頭、項痛,頭、項強痛,眼痛多淚,鼻塞,流涕,鼻血,痔瘡,經脈所過的背、腰、骶、大腿後側、膕窩、腓腸肌等處疼痛,足小趾不能運用,瘧疾。
內髒——癲狂,小便淋瀝、短赤,尿失禁。
4、本經主治病證
髒腑、頭部、筋病。◆◆◆
▲黃帝說:我想知道傷寒的症狀。
岐伯說:傷寒病一日,為太陽經感受寒邪,足太陽經脈從頭下項,俠脊抵腰中,所以頭項痛,腰脊強直不舒。▲
●二日陽明受之④,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幹,不得臥也⑤;
④以陽感熱,同氣相求,故自太陽入陽明也。
⑤身熱者,以肉受邪。胃中熱煩,故不得臥。餘隨脈絡之所生也。
◆◆◆足陽明胃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胃經。足陽明胃經分布在身體的正麵,從眼部下邊的承泣穴開始向下走,一直到腳部的厲兌穴,貫穿全身。本經一側45穴(左右兩側共90穴合天九之極,應土生金之意,胃屬土,45屬金,90屬金,也可譯為經絡生穴位之觀點),其中15穴分布於下肢的前外側麵,30穴在腹、胸部與頭麵部,胃經有兩條主線和四條分線。在人體經絡當中是分支最多的一條經絡。首穴承泣,末穴厲兌。主治腸胃等消化係統、神經係統、呼吸係統、循環係統某些病症和咽喉、頭麵、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症。
循行部位起於鼻翼旁(迎香穴),挾鼻上行,左右側交會於鼻根部,旁行入目內眥,與足太陽經相交,向下沿鼻柱外側,入上齒中,還出,挾口兩旁,環繞嘴唇,在頦唇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頜骨後下緣到大迎穴處,沿下頜角上行過耳前,經過上關穴(客主人),沿發際,到額前。、
本經脈分支從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嚨向下後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過膈肌,屬胃,絡脾。直行向下一支是從缺盆出體表,沿乳中線下行,挾臍兩旁(旁開二寸),下行至腹股溝外的氣街穴。本經脈又一分支從胃下口幽門處分出,沿腹腔內下行到氣街穴,與直行之脈會合,而後下行大腿前側,至膝臏沿下肢脛骨前緣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穴)。本經脈另一分支從膝下3寸處(足三裏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側端。又一分支從足背上衝陽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交於足太陰脾經。
《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一本作約字)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本經脈腧穴有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裏、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衝陽、陷穀、內庭、厲兌,共45穴,左右合90穴。
病候腸鳴腹脹,腹痛,胃痛,腹水,嘔吐或消穀善饑,口渴,咽喉腫痛,鼻衄,胸部及膝髕等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熱病,發狂等證。
◆◆◆
▲二日陽明經受病,陽明 主肌肉,足陽明經脈挾鼻絡於目,下行入腹,所以身熱目痛而鼻幹,不能安臥。▲
●三日少陽受之⑥,少陽主膽〔3〕,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3】少陽主膽:《太素》《甲乙經》《新校正》“膽”並作“骨”。太陽主皮膚,陽明主肉,少陽主骨,以說明邪氣自表而裏逐步深入的過程。
⑥(新校正雲:按全元起本膽作骨,元起注雲:少陽者肝之表,肝候筋,筋會於骨,是少陽之氣所榮,故言主於骨。《甲乙經》《太素》等並作骨。)
◆◆◆足少陽膽經:
簡稱膽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共四十四穴,原穴為丘墟穴,絡穴為光明穴,少陽是陽氣初生的經絡,所以他能治療發熱病,主要大致在足部以下,他的性質介於陰陽明之間。足少陽膽經的位置:足少陽膽經起於瞳子髎穴、止於足竅陰穴,左右各44穴。
循行路線起於眼外角(瞳子 ),向上達額角部,下行至耳後(風池穴),由頸側,經肩,進入鎖骨上 窩。直行脈再走到腋下,沿胸腹側麵,在髖關節與眼外角支脈會合,然後沿下肢外側中線下行。經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側端(竅陰穴)。有三分支;一支從耳(風池穴)穿過耳中,經耳前到眼角外;一支從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與手少陽三焦經會合於目眶下,下經頰車和頸部進入鎖骨上窩,繼續下行胸中,穿過膈肌,絡肝屬膽,沿脅肋到恥骨上緣陰毛邊際(氣衝穴),橫入髖關節(環跳穴);一支從足背(臨泣穴)分出,沿第1~2蹠骨間到大拇指甲後(大敦穴),交與足厥陰肝經。
主要證候寒熱,口苦,脅痛,偏頭痛,外眼角痛,頸及鎖骨上窩腫痛,腋下淋巴結腫大,股、膝、小腿外側疼痛及第四足趾運動障礙。
主治側頭、眼、耳、鼻、喉、胸脅等部位病症,肝膽、神經係統疾病,發熱病,以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證。
◆◆◆
▲三日少陽經受病,少陽主骨,足少陽經脈,循脅肋而上絡於耳,所以胸肋痛而耳聾。▲
●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髒〔4〕者,故可汗而已⑦。
【4】未入於髒:指寒邪仍在表,而未入於三陰裏。
⑦以病在表,故可汗也。(新校正雲:按全元起本髒作腑,元起注雲:傷寒之病始入於皮膚之腠理,漸勝於諸陽而未入府,故須汗發其寒熱而散之。《太素》亦作府。)
▲若三陽經絡皆受病,尚未入裏入陰的,都可以發汗而愈。▲
●四日太陰受之⑧,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5〕而嗌幹;
【5】滿:同“懣”,煩悶的意思。
⑧陽極而陰受也。
◆◆◆足太陰脾經:
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脾經。循行部位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沿內側赤白肉際,上行過內踝的前緣,沿小腿內側脛骨後緣上行,在內踝上 8 寸處,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上行沿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穿過膈肌,沿食道兩旁,連舌本,散舌下。本經脈分支從胃別出,上行通過膈肌,注入心中,交於手少陰心經。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主要病候
脾經失調主要與運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
主治概要:脾胃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等。
◆◆◆
▲四日太陰經受病,足太陰經脈散布於胃中,上絡於咽,所以腹中脹滿而咽幹。▲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係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
◆◆◆足少陰腎經:
簡稱腎經,是十二經脈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於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於然穀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 上股內後廉, 貫脊屬腎,絡膀胱。
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裏。主治泌尿生殖係統、神經精神方麵病症、呼吸係統、消化係統和循環係統某些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足少陰腎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五至七點,即酉時。若小孩身體不好,在三至五歲時,父母可輕輕指壓其脊骨兩側,從頭椎至腰椎,能引導虛熱下降。腎陽不足,水腫病會加強於腎經。腎髒強者才能長壽。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
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1.經脈循行:起於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湧泉),出於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後,進入足跟,再向上行於腿肚內側,出於膕窩內側半腱肌腱與半膜肌之間,上經大腿內側後緣,通向脊柱,屬於腎髒,聯絡膀胱,還出於前(中極,屬任脈),
沿腹中線旁開0.5寸、胸中線旁開2寸,到達鎖骨下緣(俞府)。
腎髒直行之脈:向上通過肝和橫膈,進入肺中,沿著喉嚨,挾於舌根兩側。肺部支脈:從肺出來,聯絡心髒,流注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
2. 主治概要:本經主要治療婦科、前陰、腎、肺、咽喉病證。如月經不調、陰挺、遺精、小便不利、水腫、便秘、泄瀉,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本經一側27穴(左右兩側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於下肢內側麵的後緣,其餘17穴位於胸腹部任脈兩側。首穴湧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係統、神經精神方麵病症、呼吸係統、消化係統和循環係統某些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
本經穴位:湧泉 然穀 太溪 大鍾 水泉 照海 複溜 交信 築賓 陰穀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腹通穀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彧中俞府。
◆◆◆
▲五日少陰經受病,足少陰經脈貫腎,絡肺,上係舌本,所以口燥舌幹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6〕。
【6】囊縮:陰囊孿縮。
◆◆◆足厥陰肝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肝經。
足厥陰肝經,流注時辰為清晨一至三點,即醜時。 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表裏。
循行路線起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沿足背向上至內踝前一寸處(中封穴),向上沿脛骨內緣,在內踝上8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行過膝內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陰毛中,繞陰器,至小腹,挾胃兩旁,屬肝,絡膽,向上穿過膈肌,分布於脅肋部,沿喉嚨的後邊,向上進入鼻咽部,上行連接目係出於額,上行與督脈會於頭頂部。本經脈一分支從目係分出,下行於頰裏,環繞在口唇的裏邊。又一分支從肝分出,穿過膈肌,向上注入肺,交於手太陰肺經。
本經腧穴主治肝膽病症、泌尿生殖係統、神經係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如:胸脅痛、少腹痛、疝氣、遺尿、小便不利、遺精、月經不調、頭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循行部位
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大敦穴),沿足背內側向上,經過內踝前1寸處(中封穴),上行小腿內側(經過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至內踝上8寸處交出於足太陰脾經的後麵,至膝內側(曲泉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陰毛中,環繞過生殖
器,至小腹,夾胃兩旁,屬於肝髒,聯絡膽腑,向上通過橫膈,分布於脅肋部,沿喉嚨之後,向上進入鼻咽部,連接目係(眼球連係於腦的部位),向上經前額到達巔頂與督脈交會。
分支
目係分支:從目係走向麵頰的深層,下行環繞口唇之內。
肝部分支:從肝分出,穿過橫膈,向上流注於肺,與手太陰肺經相接。
聯係髒腑
屬肝,絡膽,與肺、胃、腎、腦有聯係。
病機分析
足厥陰肝經之支脈、別絡,和太陽少陽之脈,同結於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間,經氣不利則腰痛不可以俯仰;足厥陰肝脈過陰器,抵小腹,布脅肋,肝脈受邪,經氣不利,則
胸脅脹滿,少腹疼痛,疝氣;肝脈上行者
循喉嚨,連目係,上出額至巔頂,本經經氣不利則巔頂痛,咽幹,眩暈;肝主疏泄,肝氣鬱結,鬱而化火則口苦,情誌抑鬱或易怒。
該經主治
肝病,婦科、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腰痛,胸滿,呃逆,遺尿,小便不利,疝氣,少腹腫等證。
◆◆◆
▲六日厥陰經受病,足厥陰經脈環陰器而絡於肝,所以煩悶而陰囊收縮。▲
●三陰三陽、五髒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藏不通,則死矣⑨。
⑨死,猶也,言精氣皆也。是故其死皆病六七日間者,以此也。
▲如果三陰三陽經脈和五髒六腑均受病,以致營衛不能運行,五髒之氣不通,人就要死亡了。▲
【譯文】
■黃帝說:我想知道傷寒的症狀。
岐伯說:傷寒病一日,為太陽經感受寒邪,足太陽經脈從頭下項,俠脊抵腰中,所以頭項痛,腰脊強直不舒。二日陽明經受病,陽明 主肌肉,足陽明經脈挾鼻絡於目,下行入腹,所以身熱目痛而鼻幹,不能安臥。三日少陽經受病,少陽主骨,足少陽經脈,循脅肋而上絡於耳,所以胸肋痛而耳聾。 若三陽經絡皆受病,尚未入裏入陰的,都可以發汗而愈。四日太陰經受病,足太陰經脈散布於胃中,上絡於咽,所以腹中脹滿而咽幹。五日少陰經受病,足少陰經脈貫腎,絡肺,上係舌本,所以口燥舌幹而渴。六日厥陰經受病,足厥陰經脈環陰器而絡於肝,所以煩悶而陰囊收縮。如果三陰三陽經脈和五髒六腑均受病,以致營衛不能運行,五髒之氣不通,人就要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