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社會怎樣關心殘疾人

(2024-04-10 03:03:20) 下一個

有一年,在給新生上第一堂課時,發現坐在前排的兩位男生似乎與眾不同,他們一邊聽課,一邊往電腦裏輸入文字。課間休息時,在和他們的閑聊中了解到,他們來自一家提供速記服務的公司,來這裏聽課是為了幫助一位有聽力障礙的女學生。

這位女學生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即使戴上最新款的助聽器,她也隻能勉強分辨近距離傳來的聲音。由於聽力衰弱,無法分辨自己的聲音頻率,她幾乎不會像正常人一樣說話。在和其他同學交流時,她隻能靠解讀唇來了解同學們的意思。

女學生在魯爾區某市的政府部門工作,業餘時間來大學學習。她希望畢業以後能夠在政府部門負責殘疾人的工作。為了給她提供學習方便,單位領導出資雇用了兩位速記員,幫助她解決聽力障礙的困難。

兩位速記員都受過高等教育,完全能夠理解專業課的內容。在課堂上,他們每二十分鍾輪班一次,把講課的內容輸入電腦。文字信號被同步傳遞到女學生的電腦屏幕上,這樣她就可以通過閱讀了解上課的內容。如果遇到推導公式或者演算例題,速記員就會用“注意:請閱讀投影儀上的推導和演算”這類的文字,提醒這位女學生,讓她閱讀投放在屏幕上的內容。

在放慢語速的授課中,速記員們以平均每分鍾輸入400個單詞的速度記錄,這足以讓女學生理解上課的內容。後來發現,女學生的理解能力似乎在其他學生之上,每次布置學生做課堂作業的時候,她都能最快完成作業。

這位女學生的最大困難是操作計算程序,比如輸入計算指令、解釋計算結果,這是可能是因為在給學生演示操作時,由於速記員不會使用這個計算程序,無法給她提供相應的解答。每次用計算程序做算例時,她就會焦躁不安。後來把她和一個熟悉計算程序女學生安排在一個組,很快她就學會了操作計算程序。

這些年輕學生在中學期間都上過“價值與準則”這門課,從小就懂得尊重和正確對殘疾人,當殘疾人同學有困難的時候,同學們都願意提供幫助。前幾年有過一位高位截癱的學生,他每次來上課都有一個同學開車接送,班裏的同學會留出靠近門的一個座位,讓他的輪椅能夠容易地進出教室。在這位同學上、下樓或者上廁所的時候,也會有同學主動提供幫助。

關心殘疾人是文明社會的共識。德國的法律中早有了平等對待殘疾人、保護他們權益的相關內容,比如《基本法》的第三款第三條中就有“任何人都不能因為自己的殘疾而處於不利地位”規定。德國近年來在幾乎所有的公共場所,如機場、車站、醫院、學校,都設置了為殘疾人設計的走道、停車場、廁所、專座等設施。然而,殘疾人需要的不僅是改善這些公共設施,他們更加希望和其他社會成員一樣,完成職業培訓和高校教育,成為自食其力的社會成員。聯邦德國議會分別在2001年、2002年和2006年通過了《第九社會法典》、《殘疾人平等法》和《一般同等對待法》,目的是消除對殘疾人的歧視,用法律形式保護他們參加工作的權利。

《第九社會法典》中第3部分(“嚴重殘疾人參與的特別規則”)中有“雇主有義務雇用嚴重殘疾人”的相關法律規定:雇員人數超過二十以上的私人或公共部門雇主(也就是用人單位),至少要給嚴重殘疾人提供占職工人數不少於5%的就業機會。在落實這一安置殘疾人的規定中,公共事業單位做出了表率。在政府機關和學校的許多人員招聘啟事中,經常可以讀到“殘疾者優先考慮”的特別說明。十多年來,在德國社會各界的努力和支持下,大量殘疾人有了就業的機會。以北威州一家生產刀具的大型企業為例,在這家有大約600員工的企業中,殘疾人比例占到了8%。為了給這些雇員提供適合生理特點的工作環境,企業內部特別組建了一個專門的車間,安排殘疾雇員從事包括生產規劃、產品質量管理、產品的物流、生產統計和財務會計等方麵的技術工作,讓他們有機會為社會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雖然《第九社會法典》已經生效多年,但在以追求盈潤為目標的許多企業中,仍有大約三分之一企業至今沒有接納殘疾人雇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聯邦勞動局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促進私有企業接納殘疾人雇員。這些措施包括:對安置殘疾人雇員的企業提供必要的經濟資助,比如給這些企業提供較好的貸款條件;而對沒有完成安置指標的企業,則實行繳納補償費用的罰款措施。

對待殘疾人的態度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近十多年來,每次回國休假時都可以感受到中國在關心殘疾人方麵做出的努力。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公交車和地鐵中已經為殘疾人設置了專座,殘疾人去醫院看病也不必排長隊掛號,這些明顯的進步令人可喜。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在平等對待殘疾人的全民教育、在給殘疾人提供學習和職業培訓方麵、在保障他們的就業權益方麵,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