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翻譯家非琴夫婦的交往

(2023-10-06 06:11:21) 下一個

非琴先生(1927-1994)是著名的俄蘇文學翻譯家,從1950年代中期直至1990年代去世,在將近四十年的翻譯生涯中,他向中國讀者介紹了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巴烏斯托夫斯基(《一生的故事》)、普裏什文(《普裏什文隨筆選》)等作家的大量俄蘇文學作品。

1980年代中期,經過非琴先生的夫人李青雲老師介紹,認識了非琴先生。經李老師的介紹了解到:她們二人1950年代中期在大學期間相識,在大學讀書期間,非琴先生開始發表俄蘇文學的譯作,從那時起一直致力於俄蘇文學的翻譯工作,二人在大學畢業以後結為夫婦。

李老師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一所大學擔任俄語教師,文革以後又改教英語。在學校裏,李老師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回到家裏,她全力支持丈夫的翻譯工作。非琴先生大學畢業後一直是自由職業者,因此也沒有固定的收入,文革以前翻譯所得的稿費是他的主要經濟來源。文革開始以後譯文無處發表的那十多年,非琴先生沒有經濟來源,他們一家隻靠李老師一人的工資維持生活,其艱難程度可以想象。

大約在1980年代中期,學校分給李老師一套兩室住房,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得到了一些改善。盡管住房與小學毗鄰,白天學校的噪雜聲對居民的幹擾較大,但他們仍然能夠專心從事翻譯工作。為了節約時間,他們家一日三餐幾乎都在職工食堂打飯。偶爾會在炎熱夏日的晚上,在戶外散步的時候與他們相遇,我們經常會在散步的時候談論外語的翻譯。記得有一次,李老師談到,某大學著名學者剽竊了非琴先生的譯文,當他們夫婦找上門去討說法的時候,對方除了輕描淡寫地說了聲“對不起,這是個誤會”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的表示,這讓他們夫婦感到十分不滿和憤慨。

去國之前曾經得到非琴夫婦贈送的譯著《蘇聯現代散文欣賞》,其中收集了普裏什文、帕烏斯托夫斯基和索洛烏欣的一些短文。許多年過後,在荷蘭工作期間,有一次周末逛萊頓的舊書市場,無意中竟發現了一本德語的帕烏斯托夫斯基文集。當時因一念之差,失去了購買這本文集的機會,以後不久便離開了荷蘭,再也沒有機會逛那裏的舊書市場,買回那本書。

在離家多年之後再次回到家中的時候,從友人那裏了解到,非琴先生已在許多年前去世,而李青雲老師也已遷回雲南老家定居。在她離開上海之前,曾經在給家慈的電話中詢問:“令郎現在還讀俄蘇文學嗎?我這裏有一批書想送給他。”很遺憾已經沒有可能再次見到二位前輩,隻能在書架上為他們贈送的譯著保留一個永遠的位置。

2023/10/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琪兒' 的評論 : 謝謝關注。他們夫婦都是正派的文化人。
麥琪兒 回複 悄悄話 在生命中總有那些值得紀念的人。這對夫婦有著他們的風骨,令人敬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