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彰武路今昔

(2023-09-02 01:28:19) 下一個

上海市區東北角上有一條不太顯眼的彰武路,“文革”以前這條路起源於三號河的南岸,是一條由東先向西南然後折向西北方向的柏油馬路。這裏雖然屬於楊浦區,但在馬路起源的東邊有一大片菜地,菜農們主要以種蔬菜和瓜果、飼養家禽和豬為生。

“文革”以前,從三號河南岸沿彰武路步行,馬路右側(也就是馬路西側)是同濟大學的教職工宿舍區,左側(馬路東側)的大院曾經是上海市航空技術學校的校園,校內主樓的南北兩側矗立著兩幢東西軸線的教學樓,樓頂上分別放著“團結緊張”和“嚴肅活潑”的大幅標語牌,一看便可以想象出:這所學校有軍事化的辦學方針。每天早上六點,航校廣播站播放起床號,晚九點新聞聯播節目結束後播放熄燈號。這所學校的校紀嚴格,學生們除了每天早上在彰武路上出操,星期六晚上離校回家和星期天晚上返校以外,很少見到這所學校的學生外出。該校南門打開的時候,可以看見裏麵停放著一架單引擎的噴氣式飛機,偶爾也會看見學生爬進駕駛艙,在裏麵練習操作。

走過這個校區,先往西南,然後折向西北方向,步行約二百米,到了與阜新路的交匯點,這裏到彰武路的末端四平路約莫三百米,為居民區服務的主要商店集中在這個地段。改革開放以前,馬路的南側有一個茅草屋頂的簡易工棚,這是居民小區的菜市場。“文革”初期的那幾年,每到過年前夕,為了買一點豬肉,一顆黃芽菜(北方人稱為白菜),許多居民不到天亮就去菜場排隊。計劃供應年代,豆製品(豆腐、油豆腐、素雞、百葉結)屬於計劃供應的副食品,肉類也都憑票供應。一家人難得燒一次紅燒肉,買肉的時候都希望售貨員能多切出一點肥肉,以補充肚裏的油水。運氣好的時候可以買到豬板油(脂肪塊),用它提煉出的豬油可以炒菜也可以拌飯吃。煮一碗清水麵條,撒一點鹽麵,加一點蔥花,再拌一小勺豬油,這就是上海人的“陽春麵”了。

從菜場向西走,前麵有一家這一帶小有名氣的彰武食堂,這家飲食店早上出售大餅、油條、蔥油餅、豆漿、酒釀圓子,中午和晚上供應陽春麵、小餛飩、冷麵和生煎饅頭。大餅類似北方的燒餅,製作過程比較簡單:先用發麵做成直徑約10厘米和厚度約1厘米的大餅毛胚,毛胚的表麵撒幾顆白芝麻,然後把毛胚貼在烤爐的內爐膛壁上,幾分鍾後烤熟的餅可以出爐了。蔥油餅與大餅差不多大小,先用發麵做成蔥油卷,把由蔥油卷擀成餅放在烤爐裏,輪番在餅的表麵刷上油,烤到兩麵均呈焦黃色。幹這一行的師傅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和麵做準備工作,一天辛苦下來掙不了多少錢,年輕人大多不願意從事飲食業的服務工作。當年做蔥油餅的師傅退休以後,這門手藝後繼無人,從此這家店不再賣蔥油餅。

這家飲食店曾經因為碗筷等餐具消毒不嚴格而被迫停業整頓,影響較大的一次停業整頓發生在“文革”初期。一些在這裏用過餐的同濟大學學生患了急性肝炎,於是一大幫紅衛兵大學生來店裏問責,他們在店內和店外貼了“打倒彰武黑店”的標語,責令這家店停業整頓。一時間,“黑店”的惡名在附近傳開,嚇得居民們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去那家店買早點。紅衛兵的激烈行動提醒了附近居民,以後大家都自帶器皿去店裏買小餛飩或者生饅頭,避免使用店裏的碗筷用具。

彰武食堂的路對麵有一排茅草屋,其中有三家小店:第一家是雜貨店,出售竹器、夏天用的涼席、蚊帳,鍋碗瓢勺、此外還提供修補搪瓷杯、水壺、砂鍋等業務;第二家是縫紉店,提供裁剪和改做衣服、彈棉花胎、洗被單以及服裝染色等業務;第三家是修鞋店,除了修補皮鞋、加皮鞋底掌、膠鞋補漏洞以外,鞋店也提供縫合居民自製的布鞋麵和布鞋底業務。雖然每家店隻有三、五個員工的規模,但卻給居民生活提供了許多服務項目。

走過茅草屋是同濟新村的大門,過了新村大門,有一幢磚瓦結構的平房,它建造於“文革”前夕,平房裏的商店都是楊浦區工商局管轄下的國營單位。其中第一間是理發店,店裏有幾把理發椅,兩台頭發烘幹機,這家理發店包幹了大學和家屬區的理發業務;第二間是百貨店,內有五金、藥品、文具、日用品(如針線)等櫃台;第三間食品和部分日用品店,內有油鹽醬醋、點心、肥皂草紙、水果、冷飲櫃台,到了夏天,商店在冷飲櫃台外麵搭起涼棚賣西瓜,那時最受歡迎的是瓤甜籽少的“華東26號”解放瓜。

過了百貨店就到了彰武路和四平路的交叉口,路口有一家郵政局。彰武路後來成了一條商業街,它的變化最早就是從郵局門前的空地上開始的。

1976年“文革”結束以後,彰武路開始變得繁忙起來。最早的商業活動多少有點冒險的性質:一些農民不顧城市管理的有關規定,在郵局前的空地上擺地攤賣雞蛋,也用雞蛋與附近居民交易香煙票。那時雖然沒有專門的城管人員監督和管理擺攤,但沒有營業執照不能隨便設攤做買賣。

那是一個探索改革的年代,報上宣傳搞活經濟的宣傳激勵人們下海經商。有了賣蛋人的嚐試,彰武路上的地攤如同雨後春筍,一下子冒出一大堆賣餛飩、賣油墩子、賣油條的攤位。地攤消費者迅速擴大到大學的師生,一些在同濟大學任教的外籍教師也來光顧小吃地攤。生意興隆的時候,夜間仍然有地攤小販支著蠟燭做生意,地攤生意把這一帶攪得烏煙瘴氣。

本世紀初再次來到彰武路,不見了滿街地攤和小商販的亂象,馬路被改造得比以前寬敞。彰武路北側靠近四平路那一帶,沿街新建了不少小飯店和飲食店,居民們稱這種連成一片的飲食店為“大排檔”。“薩斯”爆發以後,市場對商家再次篩選,“大排檔”被淘汰出局。原來的郵局拆遷以後,一幢現代化的辦公大樓平地而起,大學的商學院搬進了大樓,大樓前是十號地鐵的出入口。

彰武路南側是新商業區,掛了洋名的幾家點心和飲料店,如麥當勞和星巴克,幾家不同特色的飯店給有錢的年輕人提供了高消費場所。進入這些店家,年輕女服務員會向客人一鞠躬,說一聲“歡迎光臨”。從她們僵硬的麵部表情可以看出,這一聲“歡迎”並不一定出自內心,她們歡迎的是顧客來店裏大把消費人民幣。

彰武路與鞍山路和阜新路交匯那一帶,形成了一個麵向居民生活區的服務網點:菜場、小超市、水果店、多家點心鋪、五金店、文具店、洗衣店、藥店、郵局和多家銀行分行。時代不同了,人們早已不再穿打補丁的服裝,砂鍋、搪瓷杯或者鞋壞了也不再修補,手工作坊比如縫紉店、雜貨店和修鞋店已經絕跡。多家點心店在這裏紮下根,為居民和過路的顧客提供麵點。點心鋪普遍使用壓麵機揉麵,用煤氣灶和特大的籠屜蒸饅頭,用支付寶收款,提高了售貨的效率。

1950年代初期,在興建同濟新村的時候開辟出了彰武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它是同濟新村、公交新村和鞍山新村幾個居民小區之間的一條小路。到了本世紀初期,彰武路拓寬以後,六條不同線路的公共汽車在這裏設車站。公共汽車分別通往北火車站、大柏樹(以前的大八寺)、楊樹浦、江灣五角場以及南京東路外灘等地,為居民外出提供了交通方便。然而由於市區內日益增多的機動車、電動車造成四平路、控江路、中山北二路交通擁堵,彰武路成了疏通阻塞和緩解車流量的分道。各類車輛不分晝夜行駛在彰武路上,特別是在車輛行駛的高峰時間段,汽車排放的尾氣和車輛行駛中產生的噪音嚴重汙染這裏的環境。

自1990年代以來,彰武路經曆了從準郊區向城市的轉型。以前走在這條路上,抬頭可以望見藍天白雲,側耳可以聽見沿街的樹上傳來的鳥兒和知了的歡歌聲;如今的彰武路,川流不息的機動車嘈雜聲不絕於耳,即使走在步行區也必須十分小心,提防從前方或者背後駛來的電動車,這些車主為了繞過紅燈,駕著電動車在步行區裏橫衝直撞。城市化轉型帶走了往日的寧靜,留給當地居民是對往事的回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