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手尖,頂筆上天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詞賦動江關
個人資料
正文

收入越高,生育率越低!真的嗎?zt

(2025-05-12 14:20:03) 下一個
有研究指出,高收入家庭富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反而更傾向於生更多孩子,因為他們有更多的餘暇時間和資源養育孩子,並且往往將孩子們視為生活的一種豐富的補充,而不是妨礙他們享受其他生活樂趣的負擔。這讓他們更願意在與孩子共度的時光裏尋找到幸福。

近年來,發達國家的生育率下降到了低於維持當前人口水平所需的更替水平,全球生育率也緊隨其後。

生育率下降導致人口呈指數級減少。有分析指出,根據經濟增長模型的預測,人口減少可能會對經濟增長和科技進步產生阻礙,甚至有可能導致人類社會發展陷入停滯狀態。

有研究指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初期,生育率與收入之間確實存在負相關關係,父母更可能選擇減少孩子數量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

但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一些國家和地區卻顯示出了複雜的“U形關係”,即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後,更高的家庭收入可能會選擇生更多的孩子。

為何生育率大幅下滑?

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理論對此做出了解釋,即機會成本的增加是造成生育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現代社會,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和更多職業機會的出現,個人的時間價值越來越高。對於許多有抱負的個人來說,離開工作崗位來撫養子女意味著失去收入、錯過晉升機會,機會成本較高。

因此,人們的價值觀重塑,即從注重後代數量轉向注重養育質量。他們更傾向於賺更多錢來提高子女的生活質量,而非選擇生更多孩子。同時,他們認為投資於孩子的未來(如教育),能有更高的回報。

特別是對女性而言,這種權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她們的生育決策,從而對整個社會的人口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此外,如今人們在休閑方麵也擁有了更多豐富多樣的選擇。丁克族可以去特易購購物、參加周末健身課程,玩電子遊戲、觀看奈飛劇集或出國度假。他們更傾向於享受雙重收入帶來的閑暇生活,而不願意把時間投入到育兒上。

AI可能是打破當前生育率與經濟負麵循環的關鍵

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是技術進步,而技術進步往往會提高勞動生產率並增加人們的閑暇時間。

然而,根據機會成本理論,從長遠來看,隨著個人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生育孩子的相對成本也在上升。由於需在個人職業發展、休閑享受與撫育下一代之間做出選擇,許多人選擇了前兩者,導致全球許多地區的生育率跌破了人口更替水平。

那麽目前的趨勢可能導致一個悖論:即技術進步和人口減少之間的矛盾,如果我們不能找到一種方式以在高收入和可持續生育率之間找到平衡,那麽長期來看,經濟增長可能無法維持。

長期以來,經濟學者和政策製定者麵臨著一個兩難選擇:是追求高收入率的經濟增長,還是維持可持續的生育率以確保勞動力市場的穩定。然而,最新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觀點,認為這個經濟悖論並非不可調和。

主要有兩大理由:

一方麵,研究指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初期,生育率與收入之間確實存在負相關關係,父母更可能選擇減少孩子數量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但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一些國家和地區卻顯示出了複雜的“U形關係”,即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後,更高的家庭收入可能會選擇擁有更多的孩子。

另一方麵,要解決這個悖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AI可能是打破當前生育率下降趨勢與經濟增長之間負麵循環的關鍵,通過提高勞動效率和創造新崗位,從而減少對未來勞動力(即孩子)的需求。

收入與生育率之間的關係呈U型曲線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們一直認為,家庭收入與生育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然而,最新研究發現,在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後,這種關係發生了變化。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ACS)的最新數據(2018-2022年),研究人員發現家庭收入與生育率之間的關係呈現出一種U型曲線。

盡管高收入家庭在生育方麵麵臨的的機會成本更高,但他們的生育率卻比中等收入家庭高出約20個百分點。

而且,在這一曲線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生育率逐漸下降,而高收入家庭的生育率則在收入達到一定閾值後開始上升。這種現象不符合傳統的機會成本理論。

數據顯示,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的家庭生育率呈現上升趨勢。

例如,在傳統觀念中,女性教育水平和收入越高,其生育率往往越低。但是,最近的數據顯示這種趨勢在發生改變。當女性收入或者受教育程度超過了某個絕對量的閾值時,女性的生育率會開始上升。

此外,生育率的變化不僅僅受經濟因素影響,生活質量、心理需求、文化因素、生存壓力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心理需求方麵,研究結果表明,當一個人的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後,每增加一美元帶來的滿意度或幸福感並不會保持不變,而是會遞減。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例如,當個人的小時工資從75美元增加到150美元時,人們可能會選擇工作更多的時間以賺取更多的錢。

但是,如果小時工資從150美元增至500美元,這時候因為每多掙一個美元帶來的邊際滿意度降低了,個人可能會選擇工作時間少一半,而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去做其他對其有更高滿足感的事情,如組建家庭。

而且,相比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更傾向於擁有更多孩子,部分原因是他們能夠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和資源,增強孩子的成長環境。此外,高收入家庭通常將孩子視為生活的豐富補充,而不是阻礙他們享受其他生活樂趣的累贅,這使得他們更樂於在與孩子們共度時光中找到幸福。

因此,雖然從貨幣的角度看,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放棄工作以撫養孩子的貨幣機會成本是增加的,但從個人滿足感的角度看,機會成本並不是一直增加的。

從文化和價值觀來看,一些有文化或宗教背景的人可能會因為非經濟的原因而維持較高的生育率。

在現代社會,生活成本的上升、住房價格的高漲、教育成本的增加以及工作壓力相關,也是影響生育率的一大因素。

此外,研究還發現,意外之財(如彩票中獎)也會影響生育率。

所有國家的生育率與人均GDP之間都存在U形關係

在20世紀初,當大多數高收入國家還在經曆人口結構轉型時,高收入國家的GDP與生育率呈負相關。當時,全球處於U型曲線的左側,即富裕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國家均已變得更加富裕,它們已經移動到了U形曲線的右側,即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也變為正相關:收入較高的國家生育率也較高。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達到一定水平,隨著工作時間的縮短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有更多的餘暇時間和資源養育孩子,生育率可能會穩定甚至上升。這與凱恩斯以前預測的趨勢相吻合,他認為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工作周會在未來減少。

分析指出,如今,在全球範圍內,生育率與人均GDP之間都存在U形關係。這再次證明,當收入或人均GDP達到一定閾值時,收入與生育率之間的關係會發生轉變。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