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天地

在有生之年看世界,寫遊記。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伊比利亞半島遊 (1) 波爾圖印象,從海鮮泡飯開始

(2023-11-03 14:10:13) 下一個

暮春時節,與朋友夫婦一起,參加了Gate1旅行社的15天葡萄牙和西班牙之旅。此行始於裏斯本,終於巴塞羅那,行程主要在西班牙的安達魯西亞地區,包括7個美麗城鎮:塞維利亞(Seville)、科爾多瓦(Cordoba),隆達(Ronda)、太陽海岸城(Costa del Sol),馬拉加(Malaga)、格拉納達(Granada)、 托萊多(Toledo),加上英屬直布羅陀(Gibraltar);然後北上西班牙首都馬德裏(Madrid),最後到巴塞羅那。

 

我們的“創意”是,在以上行程頭尾各加兩天,在裏斯本之前,自由行先去了葡萄牙的第二大城市波爾圖(Porto)和老都城科英布拉(Coimbra );在離開巴塞羅那回家前,加了西班牙東北麵的古老小鎮赫羅納(Girona)和薩爾瓦多·達利的故鄉菲格雷斯(Fiqueres)一日遊 。

 

19天的“兩牙”行,  大致是逆時針環伊比利亞半島遊。這個東臨地中海,西接大西洋的半島,南端隔著直布羅陀與非洲相望,是天然的航海貿易好地方。引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羅馬人、西哥特人、摩爾人,在此各領風騷幾百年。其中,古羅馬時期(前138-公元410)的影響深遠,現今西班牙的文化基礎,主要來自於這個時期。自公元711年起,穆斯林摩爾人占領半島800年,土著的基督教徒遭驅逐和壓迫。收複失地運動接連不斷。直到1492年,天主教雙王伊莎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最後拿下格拉納達,開啟西班牙王國時期。近代前中期,“兩牙”曾是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尤其是西班牙。

 

半島行,我們繼續領略多重文化交疊的奇異(在西西裏島和土耳其都曾看到);見識第一批日不落帝國奢華浪漫遺風,及西班牙的鬥牛、弗拉門戈、畢加索、達利等等人文風情;品嚐耳聞已久的伊比利亞黑毛豬火腿、海鮮美味......。整個旅遊像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海洋文化大餐”。

 

原汁原味的海鮮泡飯

葡萄牙,位於伊比利亞半島西部,瀕臨大西洋。我們從Newark機場乘夜班飛機,第二天上午到達大西洋彼岸的港口城市-- 波爾圖(Porto)。這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葡萄牙的國名與波特酒都源於這城市。

 

旅館選在市中心。到那兒時,已近中午,但房間還沒有ready。我們就把行李寄在旅館,去找家飯店吃飯。

 

 

向前台姑娘打聽附近飯店,她毫不猶豫地推薦了Clube 21 - Passos Manuel,說,不遠。果然,拐個彎就是。當時時間尚早,店裏沒啥人。

 

 

看到菜單上有 Shellfish rice (海鮮飯)/26歐元,就各家要一份,再來份salad。salad沒啥特別。那份海鮮飯卻原來是一小鍋海鮮泡飯,火熱噠噠滾地端上來。一嚐,鮮香之極,“眉毛也落忑了”。想起擅長上海話寫作的太太黨人說的:“鮮得來,滿地找眉毛”。

 

吹氣喝湯,酣暢淋漓,發現鍋裏有一隻蟹,切成兩半;蝦,青口,蛤蜊若幹;米粒硬硬的,但不生;湯寬正好,鹹淡適度。飯店給準備了吃蟹肉的工具,但最美味的是湯,徹底的原汁原味,包括鍋底的沙子。

 

我們後來在“兩牙”,吃了好幾次海鮮泡飯,內容大同小異,多數加了茄汁,味道都比不過這一次。

 

都說,波爾圖的葡萄酒是最著名的。對不會喝酒的人來說,一鍋海鮮泡飯,就先入為主了,印象深刻。

 

“祖上曾經闊過”的印記

 

 

吃完飯,正好接到旅館通知,說房間好了。於是回旅館安頓下來,睡了一覺。約三點半,四人開始溜達逛城。

 

旅館不遠處,就是波爾圖市政廳廣場。

 

 

市政廳前中央,是葡萄牙詩人阿爾梅達·加勒特(Almeida Garrett)的青銅雕像,他也是劇作家、散文作家、演講者和政治家,難怪能“坐”在市政廳前。他被認為是葡萄牙浪漫主義的先驅。慚愧,對他的作品一無所知。

 

 

拐兩個彎,就是波爾圖最熱鬧的Santa Catarina步行街。黑白小方石塊鋪成的街道,花紋特別大氣好看。羅馬城的石頭街道,呈滄桑古老之色,令人感受到古老帝國的遙遠。走在這裏的花色石頭街道上,油然而生的,是人家“祖上曾經闊過”的感覺。

 

 

這條街上的 Majestic Cafe,是遊客必打卡之地。這家有一百年曆史的咖啡館,巴拉克風格的內裝飾,很漂亮。據說,是世界最美咖啡廳之一,許多作家、詩人和藝術家都在這裏得到靈感。JK·羅琳當初曾在波爾多任教,常來此店寫作,故有《哈利波特》的搖籃之稱。看來,JK·羅琳捧紅了不止一家咖啡館。

 

 

第二天早上,我們到這家咖啡館,打卡吃早餐。Rabanadas(法式吐司 )是這裏最熱賣的早點,當然得嚐嚐。咖啡也很到位,不加糖,配這甜香的Rabanadas,像才子佳人的經典絕配,也像人生的原味,甜苦相參。這樣的早餐,雖不在健康食品的推薦單裏,偶爾為之,也是人生樂趣。

 

 

老城區的有些街道,雖然如今不太景氣,但看得出曾經的精致。

 

 

巴洛克風格的教士教堂(Clérigos Church)是老城區的地標建築。它那75米高的牧師塔(Tower of Clérigos),可以從城市的各個地方看到,成為了波爾圖城市形象的標誌。

 

教堂是十八世紀中期的建築。牧師塔建成時,是整個葡萄牙最高的建築,曾被當作波爾圖船隻的燈塔。

 

 

前波爾圖教區主教,安東尼奧·費雷拉·戈麥斯的雕像,頗有點抽象藝術風格。

 

 

信步走進葡國沙丁魚的奇妙世界(The Fantastic World of Portuguese Sardine)門市部,隻見四壁全是沙丁魚罐,令人眼花繚亂。年輕漂亮的店員,熱情地回答我們的問題,擺好pose,讓我們拍照。可惜,我們不想買任何罐頭,旅遊才開始呢。

 

 

在土耳其,青花瓷磚(其實是錫釉瓷磚,葡語和西語:Azulejo)被用來裝飾皇宮和清真寺的內部。在“兩牙”,錫釉瓷貼麵外牆,已普及到民間建築。大型的瓷磚壁畫,常常在教堂外牆看見。這是卡爾莫教堂的側麵瓷磚畫

 

 

火車站旁邊的聖安東尼奧教堂(Igreja de Santo António dos Congregados),錫釉瓷磚壁畫使教堂更吸引人。

 

有巨幅錫釉瓷磚壁畫的火車站

 

 

1916年建成並沿用至今的聖本篤火車站(Estação de São Bento),是波爾圖的主要景點之一。其名源自於曾經位於此處的16世紀的本篤會修道院。

 

 

我們到這裏來了兩次。頭天來是打卡,順便買第二天的火車票。這是我所見過的,最有看頭的火車站。大廳的巨幅錫釉瓷磚壁畫,據說由2萬多塊錫釉瓷磚組成。這是葡萄牙藝術家豪爾赫·科拉索在1905年至1916年的作品。

 

 

兩端山牆上的藍色磁磚壁畫,描繪了葡萄牙曆史上的重要場景。譬如上圖,是瓦爾德維茲戰役(Battle of Valdevez 1140)。

 

 

最上方靠近天花板的磁磚,是以彩色繪畫表現鐵路剛開通時,各階層的人,列隊迎接火車的到來的情景(上圖,最上方)。

 

 

身後的瓷磚畫,描繪了有“航海家恩裏克王子”之稱的葡萄牙維塞烏公爵(Infante D. Henrique),於1415 年征服休達(Ceuta)。他被認為是葡萄牙帝國早期,及15世紀大航海時期的中心人物。

 

 

這幅壁畫,則描述騎士埃加斯·莫尼茲(Egas Moniz)與家人一起向萊昂國王介紹自己。

 

 

前後牆上的瓷磚壁畫,主要描繪舊時葡萄牙人的生活景致。

 

 

 

第二天,我們從這裏上火車,去科英布拉。順便參觀了大廳裏的攝影展。那是來自三位波爾圖攝影師的作品。

 

“世界上最美的書店”

 

 

坐落在老獅子廣場(Praca dos Leoes)附近的萊羅書店(Livararia Lello),入選“全球最美十大書店”,更因曾激發JK·羅琳的創作靈感,而名聲大噪。

 

出發前,我們沒在網上訂票,以為門口買票就是。卻在門口被告知,隻有掃碼上網買票,一條路。於是在門口費了點時間在手機上買票,等email送票。各位要去的話,就事先在網上訂票。門票5€,可以折抵店內買書費,但不能折抵文具禮品類。這一招,拉動了售書量。很聰明。

 

進得店內,隻見巴洛克風格的奢華內飾,果然十分驚豔。書店正中間的紅色螺旋樓梯,通向二樓,形狀優雅,有點像小提琴。陽光穿過樓上彩繪玻璃天花板,撒在樓梯口。人們在這樓梯口,排隊照相。我們也來了一張。

 

四壁是精雕細刻的書櫥。拿起書看看,都是葡文,隻認出莫言的作品,有好幾種。問了店員,才知道英文書籍在門口左側,那一櫃。我在那櫃裏挑了袖珍版的《The Art of War 》(孫子兵法)和 《The Little Prince 》(小王子)。朋友夫婦為小孫女買兩本圖畫書。書上蓋著“世上最美書店出品”(Made by the Most beatlful bookshop in the world) 的印章。

 

從來沒見過這麽繁忙的書店。然而,即使摩肩擦踵,仍令人流連忘返。出門時,都覺得,那幾本書,是這趟旅遊最喜歡的紀念品。

 

 

山坡上的波爾圖主教座堂(Sé do Porto)

 

 

波爾圖主教座堂也是波爾圖的景點。它始建於十二世紀至十三世紀,高高聳立在小山丘上。現今的教堂,隻有牆垛是中世紀的,其餘都是在十七、十八世紀的建築,羅馬式與巴洛克風格的混合體。教堂已轉型為供人參觀的博物館。我們沒進去。也許是因為看多了教堂。

 

 

一邊爬坡,一邊回看坡下的老城區。

 

 

在主教座堂旁,有尊手持長矛騎著馬的武士青銅塑像,那是紀念葡萄牙的第一位統治者佩雷斯的。他是阿斯圖裏亞王國的一位貴族,九世紀時,擊敗了杜羅河以北的穆斯林摩爾人,收複了失地,被萊昂國王阿方索三世(Alfonso III)封為葡萄牙伯爵。

 

 

波爾圖主教座堂正立麵。

 

 

主教座堂前的廣場很寬闊。廣場上有座華麗雕刻的扭曲石柱,被葡萄牙人稱為 pelourinho。眼前的柱子是根據1797年的雕刻重建的,於1945年落成。據說,那原是行刑的地方。現在是遊客歇腳的好地方。

 

在廣場的欄杆邊,向北,可俯瞰波爾圖老城區;向南,可眺望坡下的杜羅河。

 

 

我們從廣場下坡,向河邊走去。

 

路易一世大橋、杜羅河畔

 

 

杜羅河(Douro)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條主要河流,從西班牙向西流,在波爾圖南麵,注入大西洋。

 

路易一世大橋(Dom Luis I Bridge),是杜羅河上最經典的景觀,連結波爾圖和蓋亞新城(Villa Nova de Gaia)。它建成於19世紀晚期,是著名設計師埃菲爾的徒弟Teófilo Seyrig的設計作品。難怪也是通體“鐵骨嶙峋”。大橋以葡萄牙國王路易一世命名,他被譽稱為“受歡迎的人”。

 

 

從國王路易一世橋,可見建成於2003年的恩裏克王子橋(Ponte Infante Dom Henrique)。因為航海家恩裏克王子出生在波爾圖,所以大橋以他命名。關於大名鼎鼎的恩裏克王子的故事,我們會在裏斯本看到更多。

 

 

我們過橋,在杜羅河畔的蓋亞新城一側,看風景。岸邊一溜的飯店、咖啡館和旅遊商品店鋪。覺得這裏是波爾圖最愜意的地方,尤其是日落時分。

 

上圖,大部分是一家咖啡館的玻璃立麵的投影,你能看出邊界嗎?

 

 

葡萄牙是世界最大的“軟木塞王國”。葡國的國樹——栓皮櫟(Cork oak)的樹皮,是製作軟木塞的原材料。而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栓皮櫟,種植在國土麵積略小於浙江省的葡國。

 

 

逛了一圈後,我們在這家Sandeman 飯店,坐下,點菜,等太陽下山的那一刻。

 

 

這店的葡式魚湯,完美的酥皮覆蓋下,是清亮亮的魚湯,滾燙,鮮極了。把記憶中在舊金山吃的酥皮cream 濃湯,比了下去。被我們一致評為此次旅行的第二名美食,僅次於中午的海鮮泡飯。

 

 

豎著的烤串,隻是噱頭,味道跟橫著上桌的沒區別。還不錯。

 

 

蒜味蘑菇,賣相不好,味道倒很不錯。

 

 

烤魚的味道,極其一般。

 

 

吃到一半,眼看太陽即將“掉進”河裏了,起身去拍了“杜羅河的落日”,再繼續吃飯。

 

 

 

晚飯後,我們過河走回旅館。一路欣賞杜羅河畔的夜景。

 

河岸的街頭藝人表演,吸引了遊人,參與互動,煞是熱鬧。這是個讓人愉快的城市。

 

 

回旅館的路上,大家感覺,波爾圖比預想的更值得一遊。確實,就如波爾圖人一再強調的,除了波特酒和酒莊,這裏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看到有篇文章,把波爾圖和橫濱相比,說它們都是“忍辱負重的第二城市”,雖“暗示了二流的地位和等級的城市”,卻“反而能給聰明的旅行者帶來一流的體驗。”* 頗有同感,咱們也像成了聰明的旅行者了,哈哈。

 

*埃裏克·維納(Eric Weiner)“波爾圖和大阪:忍辱負重的第二城市。” BBC News 中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一方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平調' 的評論 :謝謝好評! 我們是5月下旬-6月初之間去的。期間下了好幾次雨。總的來說,還好。
清平調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好的遊記。請問你們是哪個月去的葡萄牙? 看到遊記中提到好幾次下雨,暮春時節還那麽多雨水嗎?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