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賓漢姆,以庫斯科為遠征的基地,發現了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現今,遊客們也是從庫斯科乘火車去馬丘比丘,這裏堪稱印加文化之旅的中心。
高原古城:美洲豹形狀,古柯茶
飛機從亞馬遜流域的Puerto Maldonado機場起飛,向西南,飛往庫斯科,"安第斯山脈皇冠上的明珠"。起飛不久,透過舷窗,滿目熱帶雨林的藍綠,亞馬遜支流的支流象一條彩帶,隨風飄落在雨林間。
飛行一段時間後,窗外變成滿目雪山峻嶺,翡翠般的湖泊鑲嵌其間,白雲飄遊其上。美哉安第斯山脈!
約兩小時,到達庫斯科。這裏海拔3400米,稍遜於拉薩(3650米)。崇山峻嶺圍繞在城市四周,山高雲低,仿佛一伸手,就能觸到天。
庫斯科現是秘魯大庫斯科地區和庫斯科省的首府。
沒去過西藏,但老會不自覺把這個城市與拉薩聯係起來,也許就因為它們都是高原城市。
原住民的服飾顏色也和西藏人的很相像。關於印第安的人種起源,說法不一。其中有一種,說基因測序與考古發現,印第安人是從白令海峽穿越到達美洲的北亞人。覺得比較靠譜,不管怎樣,二者都屬於黃種人。
印加人在12世紀(也有說13世紀)時遷移到此,建立庫斯科王國。庫斯科在第九個國王帕查庫提時期,得到係統擴建,成為印加帝國的都城和神聖之地。按照這個國王的規劃,整個城市,呈美洲豹形狀。美洲豹遂成這個城市的標誌或logo。
一幅反映古印加人生活、反抗西班牙人的大型壁畫,無疑是一道風景。
來庫斯科的前一天,就吃了預防高原反應藥。剛到時沒什麽反應,直到傍晚時分,開始發冷不適,牙齒打架,趕緊回頭去酒店休息。途中被一家小飯店的熱湯廣告吸引,進去。服務員聽說我因高原反應不適,就先送來了一杯古柯茶,說有抗高反不適的功效。古柯茶味道和茶葉茶差不多,也有一點清香。喝了這茶和蔬菜雞湯,真的覺得好多了。回酒店休息,一宿安然。
那裏的機場、酒店都有免費的古柯葉。後來的幾天,竟沒有明顯的高原反應,不知道是因為帶去的高反藥,還是因為每天都喝這古柯茶。
在亞馬遜地區時,導遊就介紹這種古柯(Coca)葉,說高原地區的印加人有嚼古柯葉習慣。咀嚼古柯葉有提神來勁、鎮痛止渴,抗饑餓...等的效果,聽起來,象是綠色大麻。
古柯是一種灌木,白花紅果,生長於南美洲的西北部一帶。關於它的由來,有個不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有個萬人迷女人,沒有一個男人能抵抗她的魅力。不知道為什麽,這讓國王很生氣,下令殺了祭神。她的墳上長出的植物,就是古柯。
古柯在印加文化中有重要作用。古代印加人有向著太陽燒古柯葉的習慣,既祭神又治病,太陽是他們最崇拜的神;他們還相信,古柯葉能傳遞神的旨意,隻有巫師才能解讀。考古發現,祭神的木乃伊,死前服過幾個月的古柯葉。古柯葉中含有古柯堿,可用於提取可卡因,古代印加人不知其因,把它神化了。難怪,南美的毒品業根深蒂固。
原來Coca Cola (可口可樂)的名字來自這種神奇植物。看來美國人喜歡用來自南美, 帶有神秘色彩的名字命名品牌,Amazon.com(亞馬遜)是又一例。
庫斯科的名字在印加的克丘亞(quechua)語中,意為"肚臍"。每種古代文明,都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 ,也有譯為阿瑪斯廣場)應該是庫斯科的"肚臍",是該市的市政廣場,宗教文化中心,旅遊者必去之地。咋一站在這裏,以為自己是在歐洲某地。
這裏原是印加帝國的"勇士廣場",是印加人舉行宗教禮儀和慶典的場地。據當初西班牙入侵者的描述,廣場四周皇宮鱗次櫛比,因為每個國王都要為自己建新皇宮。"精致的岩石大廈,長而規整的街道..鑲金盤子...",讓來冒險的西班牙草根士兵驚掉下巴,繼而毫不猶豫地大肆搶掠。
這個廣場,象其它城市的主要廣場一樣,經曆了本地或驚心動魄,或腥風血雨的重要曆史事件。惡名昭彰的西班牙侵略首領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在這裏宣布征服庫斯科,印加帝國最後的都城。
這裏也是印加抵抗軍領袖圖帕克·阿馬魯二世(Túpac Amaru)被處決的現場。阿馬魯二世是新印加王國最後一位國王,他不願做傀壘,率領他的臣民與西班牙人對抗,最後兵敗遭逮捕。據當時的西班牙神父回憶,有上萬人前來圍觀刑場。阿馬魯二世被逼目睹妻兒和其他親人被絞死,被拉折手臂和腿,最後被斬首。現場極其殘忍悲壯,哭聲震天。他的最後一句話是:"大地母親見證我的敵人們如何使我流血。"他被尊為南美反抗殖民統治的精神領袖,著名的《神鷹之歌》就是為他而作。
西班牙入侵後,摧毀了原有的印加宮殿和寺廟,卻留下許多地基、石牆、道路,以此為基礎,建起新的歐洲風格的教堂、修道院、學校和市區,形成印歐文化融合的城市建築,就如秘魯混血的人種。
廣場左側的庫斯科大教堂,是該城最大的教堂,晚期哥特式建築,巴洛克和西班風格內裝飾,由西班牙人在印加帝國某個國王宮殿的地基上,於16-17世紀建成。使用的石材,有些據說來自庫斯科城外的巨石堡壘(Saksaywaman)。
在西班牙殖民時期,庫斯科是南美洲的文化藝術中心。一批原住民學習了歐洲繪畫技巧,自然揉進印第安藝術風格,形成獨特的"庫斯科學派" 。這一畫派喜用鮮豔的色彩,多以宗教為主題,不講究透視構圖。大教堂是這一流派藝術家的主要作品收藏地。其中有一幅巨大的油畫《最後的晚餐》, 畫中的耶穌和十二門徒,吃的是安第斯傳統美食烤荷蘭豬(中文名豚鼠)。這畫應該是這一流派最知名的代表作品,可惜沒有親眼看到,因我們沒進教堂參觀。
廣場右側是 La Compania 天主教堂, 1576年,由耶穌會始建於印加第八位國王的宮殿地基上, 被認為是美洲殖民地時代的最美巴洛克式建築。兩教堂都十分漂亮,像一雙巴洛克姐妹。
廣場中央有圖帕克·阿馬魯二世的雕像。
從廣場也可見山坡的教堂和山頂巨大十字架。庫斯科是西班牙殖民化和基督教在安第斯山區傳播的中心。
一隊兒童天主教遊行正好通過廣場,好像是幼兒園老師帶領的。看來,這裏離美國比較近,離上帝也近。不像墨西哥,被說"離美國太近,離上帝太遠"。
廣場周邊的建築都有西班牙式的拱門和陽台。
各色陽台是這個城市建築的特色。
有的十分講究。
到處可見建造在印加人舊石牆上的現代建築。
這種混合建築模式,最典型的要數庫斯科的聖多明哥(Domingo Coricancha)教堂,它建立在原來印加人的"太陽廟"舊址上。西班牙殖民之前,太陽神是印加人的上帝。這個太陽廟是印加人最重要的祭拜神靈的聖址,也是庫斯科城中最高端的建築。當年西班牙人在拆毀印加人的太陽廟的時候,也許太精美了,不忍下手,“明智”地保留了部分建築。現在這些被保留部分,就成了這座太陽廟博物館館藏,寶貴的旅遊資源。
教堂的塔樓是典型的西班牙式建築,但仔細看,下麵的牆是人家印加人的。
尾部的混搭更明顯:印加石牆+西班牙拱門和雕花內陽台。看來,西班牙人的宗教殖民很決絕,建築風格倒是有點實用主義的溫情。
石頭古城:印加牆,巨石堡壘
我們從武器廣場拐進老城區,那裏更多的是印加文化氛圍,更吸引我們的地方,畢竟哥特式,巴洛克,西班牙風格都是殖民過來的。
印加老房屋裏,如今常常是時髦的旅遊商品店。
駝羊毛織品很吸引人,有些質地式樣工藝都很不錯。女人是不會錯過這些的。
印第安風格的陶瓷也很吸引人。
這就是有名的"印加牆"。由暗紅色石頭壘砌而成,下層石頭大,向上漸次變小,不用任何粘合材料而整齊牢固,嚴不透風,有三人多高,二、三百米長。堪稱印加人石頭工程的傑作。
庫斯科城在本地語言叫做 qusqu,據考證最早的含義是"Rock of the owl" (貓頭鷹之石),後來西班牙人沿用為:Cuzco,英文為:Cusco。名副其實的石頭城!
這些石牆都經受了數次大地震的考驗,比它們年輕的建築倒下了,它們卻巍然不動。不難理解,為什麽西班牙人要把他們的教堂建在印加宮殿的石基地上。
這是神奇的12角(或12邊)巨石, 與周邊石塊巧妙相接。猜想印加人有精湛的打磨技術,依石頭自然形狀加工,然後像拚圖一樣拚接起來。真是擺弄石頭的高手!
西班牙教堂豪宅建在印加的宮殿寺廟基地上,而庫斯科古城也是建在土著Killke人的石頭工程之上。
據說,在印加人之前,約公元900-1200年間,killke人占據此地。庫斯科城外的石堡遺址 Saksaywaman,(發音同 sexy women 性感女郎,好記)就是killke人在公元1100年前後修建的。石堡被印加人占領後,加固擴建,成庫斯科城美洲豹形狀的頭部。
巨石堡壘在庫斯科北麵山上。那裏海拔更高,為3701米。但,凡到庫斯科的遊客, 都不會錯過這個"性感女郎"。
石堡最高處,據說是三層塔樓圍起的主建築,現已不複存在,隻剩殘桓斷璧。
南美印第安人仍保留對太陽崇拜的傳統,每年南半球"冬至"是他們的太陽節,世界聞名的"太陽祭"慶典表演就這裏舉行。
庫斯科周圍有許多印加帝國的各種遺址,都是山和殘存的石頭建築。印加文明,其實就是山地文明。
我想,庫斯科,這個失去帝國光環的印加古都,有著印歐“混血”建築的高原城市,形象地詮釋了高山文明與海洋文明的碰撞,及其特殊模式的融合。當然,其間無數征服與抗爭, 無數血淚與故事...。喜歡這種探索文明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