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是韓國光州民主化運動45周年紀念日。光州及韓國不少地方均舉行了紀念活動。據韓聯社報道,今年的紀念儀式主題為“共書五月”,五一八民運有功人員和遺屬代表、政府人士、各界代表和學生等2500多人參加並共同緬懷在民主抗爭中犧牲的英烈。今年總統大選的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民主勞動黨候選人全英國也出席活動。
韓國各界對光州事件公開的、正式的紀念已持續超過三十年,且從1997年韓國政府將每年5月18日定為法定紀念日以來,韓國官方每年也會發表聲明哀悼,總統也親自參與紀念活動並講話。民間各種紀念更是不勝枚舉,旅居海外的韓國僑民也會組織紀念。筆者就曾參加過2024年旅居德國的韓國僑民組織的光州民主化運動44周年紀念,並分發了希望韓國各界支持中國民主化的信件和傳單。
“光州民主化運動”,即指1980年5月,韓國光州市民通過罷工、罷課、示威遊行等方式,反抗全鬥煥為首的軍人發動政變,反對全鬥煥政權戒嚴及剝奪公民權利自由的行為。而抗議爆發後,全鬥煥政權操縱軍隊鎮壓光州市民,釀成大量死傷。
事件的背景是,1979年,已掌權18年的獨裁總統樸正熙被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在宴會上殺死,韓國出現權力真空。這本是從專製轉向民主的契機,但全鬥煥為首的韓國部分高級軍官,不顧韓國人民渴望民主的情感和訴求,發動“雙十二政變”拘捕傾向民主的陸軍總長鄭升和、軟禁文官政府閣員,由全鬥煥等軍人執政,繼續樸正熙的專製政策。全鬥煥政權禁止了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結社和集會自由,打壓勞工運動和學生運動。
這引發了韓國學生、工人、知識分子等人民大眾的不滿。但在全鬥煥派遣軍警鎮壓下,大多數人選擇屈服。而隻有在近現代以來就領革新風氣之先、敢於反抗強權的全羅南道地區所屬的光州,爆發了大規模反抗。光州的學生(包括許多大學生和部分中學生)、工人、市民,組建自衛力量,以校園為據點,在光州街頭築成堡壘,與軍警對峙。
1980年5月18日,全鬥煥政權的軍隊開始鎮壓,攻擊全南大學等高校,使用棍棒和催淚彈攻擊學生和市民。當民眾反抗時,軍人開槍鎮壓,並使用裝甲車推進。從18日到28日,軍隊在光州城內及郊區與反抗的市民、學生、工人爆發激烈衝突,軍警還對手無寸鐵的市民包括婦女兒童開槍。到28日鎮壓成功,共造成數百人死亡和失蹤(具體死亡數字有150-400人區間的爭議),超過3000人受傷,並有數千人被拘捕和麵臨酷刑。
在全鬥煥當權的1980-1986年,光州事件被掩蓋、相關報道和紀念被禁止、受害者無處申冤。1987年,因大學生樸鍾哲被政府暴力機構拷問致死,韓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抗議,並要求全鬥煥下台。全鬥煥被迫交出權力、同意民主化,自己選擇退隱。
1987年大選,當選韓國總統的盧泰愚,雖是民主選舉產生,但其正是參與“雙十二政變”的全鬥煥同黨(而另外三位民主派人士則因各自參選分散票源而競選失敗)。盧泰愚雖在民眾壓力下宣布軟禁全鬥煥、重新調查光州事件,但實際上仍然拖延調查和改革。
直到1993年民主派領袖金泳三就任總統,光州事件的調查、平反、補償才得以全麵展開。金泳三也將全鬥煥鎮壓光州市民抗爭的行為定為“內亂”。但之後,由於全鬥煥和盧泰愚等人在內的前軍政府舊勢力依舊強大,其所屬的保守陣營對平反光州事件和追責多有阻礙,調查光州事件和處置責任人問題一度被擱置。後來在民眾組織起來不斷集會抗議的聲浪下,金泳三政府才借助民意推進司法,逮捕了全鬥煥和盧泰愚,判處二人有罪和徒刑(一開始全鬥煥被判死刑,後來被改判終身監禁,1997年被特赦)。光州事件也獲得正式平反,法院認定市民是捍衛民主的抗暴者,軍政府則是鎮壓者。
而1997年金大中當選總統後,對光州事件的紀念真正成為從韓國官方到民間的共識。當年,韓國政府將每年5月18日定為“5.18民主化運動紀念日”,官方和民間都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宣講民主人權的可貴、光州人民的英勇抗爭和受難。1999年,光州事件被害人被封為“國家有功者”,並逐漸得到經濟補償及其他救助。光州5.18民主化運動紀念館等紀念設施也相繼落成。
之後,即便是曾經和全鬥煥盧泰愚同屬保守派陣營的總統如李明博、樸槿惠、尹錫悅等總統,也會在紀念日及其他時候紀念光州事件及死難者,強調自由民主的寶貴。除極少數參與鎮壓的前軍政府人士拒絕悼念(甚至仍稱光州事件為“暴亂”)外,譴責當時軍政府的鎮壓和專製、認可並讚揚抗暴的光州市民,已成為韓國主流社會、左中右各派政治勢力、廣大韓國民眾的共識。
自從光州事件發生後,韓國人民就沒有忘記過。各種講述和反思光州悲劇及整個軍政府時代的文藝作品不勝枚舉。而對軍政府罪犯的追責,也從未止息。
而文藝界,成為紀念光州、批判獨裁暴行的先鋒。《華麗的假期》、《薄荷糖》、《出租車司機》、《挖掘機》、《26年》、《愛的色放》……都是描述或圍繞光州事件的電影佳作,讓韓國人民一次次回憶那段悲慘又壯烈的曆史,剖析和展示光州事件中各身份群體的表現、心理、後續,讓每個觀影的韓國人都沐浴其中,辨析是非善惡,在深沉的反思中升華和新生。
筆者認為最為深刻的,就是以光州事件各當事人為原型的韓國電影《挖掘機》。影片描寫了曾參與光州鎮壓的士兵金剛日,在退役後從事挖掘機駕駛員工作,偶然間挖出了光州事件遇害者骸骨,從此走上了追尋曆史真相的故事。金剛日找到了他的戰友、上級,看到了他們或在酒精中沉淪,或從事暴力行業,或看似家庭美滿實則壓抑內耗,或遁入空門但內心難安……這些曾經參與鎮壓和殺戮光州市民的軍人,也是被痛苦纏繞的受害者,也被光州悲劇改變了自己乃至家庭的命運。
但並非全部當事人都是受害和懺悔者。有的參與鎮壓的軍官,步步升遷、功成名就,還出書粉飾光州鎮壓,聲稱自己是愛國者、市民是暴徒;有的軍人成為議員,口口聲聲為國民福祉,但對光州悲劇百般粉飾,覺得參與殺人也是時勢所迫自己無責。而光州事件罪魁禍首、當時的最高領導人(隱喻全鬥煥),則在各種安保護衛下在私邸頤養天年,從來沒有為光州受難者道歉。那些已經死去的市民、學生、軍人,已永遠長眠了。活著的人,也是痛苦而扭曲的。
而另一部電影《薄荷砂糖》,則講述了一位熱戀中的學生被征召入伍、參與鎮壓光州事件,意外槍擊殺害一位女學生,從此墮落直至自殺的故事。一個單純清白的靈魂,一步步毀滅,令人哀歎。
而韓國電視劇《第五共和國》則全景式描摹了全鬥煥時期韓國的政治內幕,光州事件也作為重點記述。這部在中國得到頗高關注和廣泛傳播的韓國電視劇,讓更多中國人知道韓國那段與中國頗有相似的曆史。其他如《出租車司機》等影片,也各有角度和特別情感來記述光州事件,在此不再展開。
這些影片和故事,都能讓起碼部分韓國人深刻思考、得到啟發,認識到專製暴力的殘酷、人權人道的可貴,倍加珍惜自由民主,努力拓展人權。
而作為對比,中國人對於1989年六四事件(天安門屠殺)的記憶,卻是被掩蓋、破壞、模糊不清的。首先,中國官方長期以來都將1989年民主運動定性為“反革命暴亂”,即便溫和表態也以“政治風波”稱之,肯定解放軍鎮壓的必要性,否定當時中國學生、工人、市民的民主訴求的合理性。
六四事件在中國,一直都是政治禁忌。除了官方在極少數情況下提及,並肯定鎮壓和否定抗爭者,絕大多數時候都不許任何形式提到。在中國互聯網上,六四事件是最容易也最快被刪帖甚至封禁相關言論賬號的敏感議題。而在現實/線下,中國大陸更是完全沒有公開的紀念,異議人士在這種特殊日子會被“維穩”。
而海外各地雖每年都有一些關於六四的紀念,但參與者整體呈減少趨勢,有些有數萬中國僑民的國家僅有個位數人士參與紀念,且這些紀念基本難以影響到中國大陸境內。曾經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六四紀念,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六四晚會,因反修例運動及港府鎮壓,在2020年舉辦最後一次紀念之後被終止。根據現在香港和大陸的情況,中國民主化之前,香港維園再無可能重現曾經的紀念盛況。
在中國,完全的禁忌下,六四事件沒有一點公開探討和反思的空間。當年的死難者已往生,但仍未被平反。生者有些流亡海外,終身難返國;有些流落底層,一貧如洗;有些精神崩潰,自傷傷人……而曾經的鎮壓者,其心境難以全知,或有懺悔者,但更多人則並不痛悔,還升官發財、飛黃騰達。罪魁之一李鵬,壽終正寢,其子女更是顯貴非常。
而大眾們普遍都是沉默的,隨政權的定性、選擇、宣傳來看待六四、對待各方參與者的。因為六四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許多國人不僅不再譴責六四,還認為“鎮壓的好”,認為中共的鎮壓讓中國更加穩定和諧,有利於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作為對比,在樸正熙至全鬥煥時期(1960年代至1980年代),韓國經濟也是高速發展的,樸正熙創造了“漢江奇跡”,全鬥煥繼承了樸正熙的經濟政策、讓韓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推動韓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比中國經濟成長率更高、國民更富。但韓國人民並沒有因為樸全二人的經濟成就而認可其獨裁專製、對其大加吹捧,也沒有因為害怕“社會亂了”而放棄追求民主。因為韓國人民明白自由民主是天賦人權,人民獲得民主權利是人權和尊嚴的基礎,並不能被經濟成果和物質收益替代。而且民主才能促進分配公平、打擊腐敗,讓發展成果被全民共享。許多中國人不能理解這些,也是在專製壓迫和愚民教育洗腦下,喪失了基本的權利尊嚴意識,成為隻貪圖錢財的行屍走肉。
六四不平反,甚至將八九民運稱為“反革命暴亂”,國人也就沒有正常的情感和是非觀。無論是對自由民主的敵意,還是對人道主義的蔑視,都是“六四後遺症”的反映。與對鎮反、反右、文革的遺忘一樣,不反思的民族必然不斷重蹈覆轍。2022-2024年中共在新冠防疫中的各種反人權、反科學悲劇,尤其“白衛兵(大白/防疫人員)”的粗野橫暴,就是文革的某種再現。“團結一致向前看”,而不批判反思舊日悲劇,發生新一輪災難幾乎是必然。
對比韓國平反光州事件、為受難者正名和補償、追究責任、幾十年來隆重的紀念,中國人應該自慚形穢和頗有驚醒。當然,如前所述,韓國平反光州事件的過程也是充滿波折而非一帆風順的,種種阻力也都幹礙著真相的落出、正義的實現。尤其全鬥煥專製時期,光州事件同樣被壓製和遺忘。
而最終之所以韓國實現民主、光州得以昭雪,正是在於韓國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包括冒著各種風險努力抗爭。沒有抗爭,就不會有韓國實現民主、將光州人民作為勇敢抗暴者紀念的今天。即便已過去45年,韓國人民對光州民主化運動的曆史及當事人的紀念並沒有因時間推移而消逝,仍然在嚴肅而認真的記憶和追悼。
2024年韓國總統尹錫悅發動政變,派遣軍隊封鎖議會、預備抓捕反對派人士,試圖建立一黨一派壟斷權力、其個人也獨裁專政的體製,被韓國公民、首爾市民、反對派人士共同阻止,捍衛了韓國民主。韓國人民之所以勇敢捍衛民主,也正是來源於對光州事件的記憶和思考、對光州勇敢的前輩們的敬仰,喚起了當今韓國人保衛民主的意願、決心、勇氣。
未來的中國也一定會實現民主化,六四一定會被平反,死難者會得到告慰。但這些都不能隻靠等待,而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需要國人和國際友人共同推動去實現。這需要中國人積極爭取,也需要其他各國人民有更多正義感和行動力。
2023年,韓國“光州5.18紀念基金會”授予致力紀念六四的組織香港“支聯會”的常委、正身陷囹圄的中國民主人士鄒幸彤女士“光州人權獎”,就體現了經曆類似曆史的韓國人民對中國人權的關心,也反映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熱愛民主的人士合作促成中國民主化的希望。
光州5.18事件和中國6.4事件,紀念日僅相隔不到20天。值此兩個抗爭事件和人權悲劇紀念日之間的時候,寫下本文對二事加以紀念,並作提醒和呼籲。望中國民主早日到來,死難英靈可得安息。
附:我去年(2024年)紀念韓國光州民主運動的活動記錄
5月18日上午,我在柏林勃蘭登堡門,展示紀念韓國光州5.18民主抗爭運動海報,以及韓國三一運動、中國五四運動、六四天安門事件海報,及大韓民國國旗,並向周圍遊客展示,有遊客拍照紀念。
我希望中韓兩國人民對外反對殖民侵略、對內反抗專製暴政,推動世界族群平等、民主進步。
然後我又到了旁邊的公園,將這些關於韓國的紀念海報和我呼籲的中國人權的海報,放在一起,鋪在地上,在公園進行展示。展示了大約六小時。
5月17日下午,我在韓國駐德國大使館前,展示韓國光州事件和中國六四事件海報,及韓國國旗,紀念韓國5.18光州民主化運動,緬懷犧牲者。
經過長期不懈的奮鬥,韓國人民已然實現自由民主,人權保障水平極高。而中國人民仍在專製獨裁下掙紮。我也希望韓國各界人士,幫助曆史相似、飽經苦難的中國人民得到解放。
另外,香港“支聯會”常委鄒幸彤女士獲得了2022年“光州人權獎”,正是由紀念光州事件的市民團體設立和頒發。
大韓民國萬歲!
民主主義萬歲!
中韓民族民主力量大聯合萬歲!
(圖片可任意取用,附上海報原圖)
5月24日至26日,我參加由多個韓國在德、在歐團體共同組織、在柏林國際青年旅社舉行的韓國光州5.18事件紀念會(也被命名為“五月青年節”)。我與韓國德國人士一起,向犧牲的烈士、市民、其他受難者,默哀、上香、鞠躬。
1980年5月18日前後的光州民主化運動和鎮壓,造成數千韓國人傷亡。1987-1990年代,韓國逐漸實現民主化,光州事件昭雪。
但1989年6.4事件後的中國,沒有民主、沒有平反、沒有正義
紀念期間,多位韓國學生、工人、當事者,老一代與新一代、男性與女性,上台演講,講述與光州事件的淵源、抗爭的苦難與價值、對民主的珍視、對國家民族的熱愛
本次悼念活動,也悼念了2014年韓國“世越號”沉沒事故、 2022年梨泰院踩踏事件的死難者
大多數中國人卻沒有這樣的珍視生命、銘記曆史
在嘉賓講完後,其他人也一一參與講話。我也有幸參與,把翻譯為韓文的信件交給他們代我朗讀。我表達了對光州5.18事件的追悼、關於中國1989六四事件的述說,以及希望韓國人民關注中國人權、幫助中國人民得到自由幸福的請求和期盼
我的演講內容:我希望告訴大家,中國與韓國有著非常相似的曆史。1980年光州發生5.18事件之後,中國發生了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鎮壓和屠殺。有至少數百人遭遇屠殺。還有更多人被投入監獄。除了在監獄裏的人,還有更多中國人遭到各種流放和迫害。那些死難者的家人也不能得到公道,長期受到監視和騷擾。韓國在1987年就已經實現了民主化,在1990年代已經完全平反了光州事件,並且將全鬥煥等人送上了審判台。但是中國人民在30多年後也並沒有成功的讓六四事件得到平反昭雪。
那麽我希望,韓國人民支持中國人民的鬥爭。中國人民不僅僅經曆了六四的苦難,還有從毛澤東時代的鎮壓、饑荒、文化大革命……都導致了中國數千萬人甚至上億人的死亡。那麽這些苦難給中國人民的創傷是非常巨大的。韓國人民也經曆過殘酷的內戰和專製也有數百萬至上千萬人死亡,死亡的人口比例和中國近似。我希望已經實現自由民主和經濟社會繁榮的韓國人民,關注和幫助中國人民實現民主化和民權民生改善。
中國和韓國從很久的古代尤其是明王朝的時候,就是中韓兩國的相互幫助、抗擊日本侵略者,對抗滿洲人的統治。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回憶的友誼,是鮮血凝結的友誼。光州事件和六四事件,都是兩國的專製獨裁留下的陰影,同樣是我們共同患難的見證。我我希望韓國人民能夠更多的去了解中國社會的現狀,了解中國人民的苦難,促進中韓的友誼。2023年“光州人權獎”頒發給了中國香港人權人士鄒幸彤,是一個很值得讚美的例子。
我也韓國政治界、文藝界、學界,有大量進步人士。我看過許多韓國現實主義電影,例如《出租車司機》、《華麗的假期》、《辯護人》、《熔爐》、《金福南》等,以及電視劇《第五共和國》,對我影響很大。許多中國人都看過這些電影和電視劇,從中看到了中國的許多影子。在古代,中華文化促進韓國人文繁榮,在當代,韓國的文藝作品和公民抗爭啟蒙中國人民。
我還有很多話,因為時間無法詳細一一講出,我已經給了主辦者信件,相對詳細的做了講述。我現在暫時隻說這麽多,不希望影響更多人發言。翻譯有一些不準確的情況,也請諒解。謝謝。
大韓民國萬歲!
民主主義萬歲!
中國與韓國民族民主進步力量大團結萬歲!
王慶民(Wang Qingmin)
主持者代我演講過程中,我還展示了光州與六四事件海報、三一運動和五四運動海報、反對拆除“慰安婦”雕像的海報。此前和之後我也散發了近百張傳單和信件。
韓國人團結、勇敢、集體歌唱。整個紀念氛圍是很好的。
中國紀念六四的我也參加過,沒有這種氣氛和團結
在24日晚,還放映了樸英二先生導演的關於在日朝鮮人學校的朝鮮青年,在日本遭遇嚴重歧視和壓迫,卻仍然堅持學習、樂觀向上、同學們互幫互助的感人故事。而樸英二先生就出身於在日朝鮮人學校。
這些身份認同和社會關係屬於北朝鮮、長期生活在日本、就讀於日本的朝鮮學校的青少年學生,被金家政權拖累,被日本右翼歧視和騷擾,夾在朝鮮和日本兩個國家、民族、政權、社會之間,遭受到許多不公不義。但他/她們仍然保持熱情、快樂、求知欲,令人感動。
參與紀念光州事件的韓國人,專門播映了這個電影,表達對在日朝鮮人青少年的關注和關懷,反映了他們愛護同胞之情。韓國人並不因為金家統治,就也對北方同胞憎恨,反而更加同情關懷。
這和現在的陸台陸港關係,形成鮮明對比。雖然我知道背景有差別,但這樣的對比仍然可以給國人華人一些思考
我也讓主持人代我讀了對電影的感受的評論。我告訴他們我知道在日朝鮮人的苦難,遭受的各種歧視,中國人和朝鮮/韓國人都遭遇過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的日本人的屠殺,如今日本人仍然在歧視中國人和朝韓人。所以我非常能夠感同身受。講完後大家鼓掌。
26日紀念結束時,我還收到了光州抗爭親曆者、當年市民領袖、作家全榮浩先生的簽名贈書《全鬥煥軍事政變的巴別塔》。內容是講述全鬥煥政變和光州抗爭的各種背景和內情。
隻可惜現在隻有韓文版。我告訴全先生,希望以後能夠出版更多版本,包括中文版。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光州事件的真相和人民抗爭的英勇
26日上午,大家一起舉起紀念和抗議橫幅,高喊口號,合影,本次紀念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