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從耶路撒冷老城遠眺橄欖山、還是從橄欖山頂,瞭望耶路撒冷城,都會看到山上那一叢叢深綠色的橄欖樹;但更搶眼的,是黃白色的坡地…是墓園。
橄欖山預言
三千年多年以來,耶路撒冷被視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在橄欖山隔著汲淪穀與聖殿山,可以眺望耶路撒冷的城牆、金/東門以及耶路撒冷老城。
橄欖山被視作聖地,是因三大宗教都預言了將來在橄欖山要發生的大事。這些記載和預言,已經超越了三千年。在前麵幾篇講橄欖山的文字中,也大略說過些。按時間順序,從三千年前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到兩千年前耶穌在橄欖山的最後一夜、再到主耶穌三日複活之後在這裏升天,然後到“最後審判”時,主再來並且要審判世界。這三大宗教的預言既有類似之處,也有很大區別。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都相信耶穌基督是人類的救主。在橄欖山上可見到主耶穌的足跡;基督教信徒到了這裏,很有身臨其境、與主耶穌更親近之感。橄欖山預言是新舊約聖經預言的重要組成部分,預告了耶穌再來的審判、以色列將來的複興,末日的征兆以及新耶路撒冷的榮耀等。
既是數千年前發出的預言,就包括了已經發生過的事,和未來會發生的事。在過去的兩千多年中,預言中已發生的重大事件包括:耶路撒冷的陷落、聖殿被毀、猶太人被趕散到世界各地、再從世界各地回歸耶路撒冷…。
不過,最關鍵的預言還沒有發生,就是多次提到過的,到末日,耶穌基督再來審判世界,要首先降臨在耶路撒冷、橄欖山…。
此外,關於末日來臨前的“征兆”,如戰爭、地震、饑荒、瘟疫等,在兩千多年來多次發生,卻很難推斷在哪次災難後,主會再來、並開始末日的審判。
猶太教:橄欖山預言,關乎以色列的複興和最後得拯救。他們相信神與他們祖先所立的約,在預言已經實現的部分,包括了神將猶太人帶回耶路撒冷;而還尚未實現的部分,是救主彌賽亞再來時(他們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並且已經來過,所以在等他們的彌賽亞救主),人都要複活(迦14:4)。而埋葬在橄欖山的死者要首先複活,一個永久和平的彌賽亞國度會堅立在地上。
伊斯蘭教:在伊斯蘭教聖地中,橄欖山位居第三,排在麥加和麥地那之後。伊斯蘭教也認為橄欖山的預言是關於末世審判的,他們也相信在末日來臨時,死人都要複活,接受最後的審判。說那時候耶穌(伊斯蘭叫法:爾薩)會降臨,打敗“偽彌賽亞”,並建立起一個公正的社會。
今天的耶路撒冷,有30%的人口是阿拉伯人。在橄欖山頂,有一個年代久遠的穆斯林社區,他們的清真寺曾是基督教的教堂。他們的社區很活躍,也與其它社區/族群有不少互動。
猶太墓園Mount of Olives
橄欖山是聖地,也是三大宗教信徒都向往的福地。不管從耶路撒冷老城遠眺望橄欖山、還是從橄欖山頂,瞭望耶路撒冷城,都會看到山上那一叢叢綠色的橄欖樹。但更搶眼的,是大片黃白色的坡地,這些坡地正是橄欖山墓園。
舊約先知撒加利亞和約珥,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確信的神仆。他們在數千年前就預言過,在末日,神將在“約沙法穀/汲淪溪穀”審判列國(珥3:2)。橄欖山既是三大宗教的聖地,信徒期望能在橄欖山安息也是很自然的。盡管對普通人而言,這個願望有些可望而不可及(門檻很高)。
猶太人墓地,橄欖山墓園是猶太民族在世界上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墓園區,有三千多年的曆史,十五萬個墓穴,是猶太人夢寐以求的墓地。他們相信埋葬在橄欖山墓地的人,會最先複活得到永生。
猶太墓地,在橄欖山比較高層的區域。墓地整齊地排列著,都麵向著耶路撒冷的東門(他們相信末日審判時,救主會從東門降臨)。
基督教徒墓地,在橄欖山與大衛塔間的汲淪溪穀中;
穆斯林信徒墓地,靠近耶路撒冷老城的城牆下。
猶太信徒古墓:上一篇約略提到,自1953-1955年,天主教方濟會的巴加提神父(B. Bagatti),在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的原址做了考古挖掘工作,發掘出五百多座墓葬,在棺槨和石碑上刻有希伯來文、希臘文、亞蘭文等標記的早期聖徒的名字;也就證明了,這裏是古猶太基督徒的墓地。
墓地曾遭破壞,耶路撒冷走過了數千年,經過許多次戰亂,墓地也難免會遭到破壞。當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東耶路撒冷(包括橄欖山)被劃為約旦的國土,這也是為什麽至今橄欖山上還有阿拉伯人社區At-Tu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t-Tur,_East_Jerusalem
以色列建國之後,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發生過多次戰爭。在約旦占領橄欖山的近二十年期間,猶太人的墓地遭到嚴重破壞,古猶太人的墓碑甚至被用來修建道路和廁所(北京圓明園也遭同樣厄運,還加上了搭建豬圈)。
直到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色列才最終奪回了橄欖山。“六日戰爭”之後,以色列人盡最大努力修複墓地。如今的橄欖山墓園已規劃修建得整齊有序。
鮮花與石塊
猶太人和中國人的喪葬習慣不同,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棺槨都要埋入地下;而猶太人的石棺都放在地麵上,都朝向耶路撒冷老城。在其它族裔的墓地上,棺槨在地下,地麵上有墓碑,墓碑有的樹立,有的橫躺,在墓碑前常會擺放著鮮花。
而在橄欖山的猶太人石棺上麵,隻看到放著許多石頭。有一部著名的電影《辛德勒名單》,其主要人物原型,德國人辛德勒在過世後被葬在橄欖山。在電影中有一個場麵:那些到他墓地悼念的猶太人,都在他墓前放置一小塊石頭。
這是猶太人的一種習俗,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和哀悼。根據猶太傳統,石頭象征著堅固不變,許多堆起來的石頭,代表著人們對逝者永恒的紀念和集體的記憶。猶太人的宗教經典《塔木德》說,在石棺上放置石塊,是“chessed shel emet 真正的慈善”,讓逝者的靈魂在此得到安息。
此外,耶路撒冷氣候幹熱,鮮花很快會變成幹花,石頭卻不會改變。就如同聖經說的“草必枯幹,花必凋殘,唯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賽40:8)。
參考:https://laiguanlee.blogspot.com/2016/11/3000-58615-586-1000960-1520-8-domin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