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主教月曆中, 11月1日是萬聖節(All Saints Day),10月31日是熱鬧世俗的萬聖夜(Halloween)。
https://www.marypages.com/all-saints-en.html
馬丁路德當年在這一天在大教堂門口貼出了大字報:公開反對售賣贖罪卷。這一天也就成了新教的“改教日”。路德則被教皇稱作“闖進花園的野豬”。
當年的德意誌
上次說過,當年天主教的上層腐敗奢侈,甚至可以買賣聖職。更糟的是,買了教職的人為了填補自己的“虧空”或者還想多賺錢,就想出一招:賣“贖罪卷”。就是利用百姓被罪捆綁、失去平安的心態,號稱“贖罪卷”能花錢買平安,就像買了一張進天堂的入場卷。
於是,推銷贖罪卷的華麗馬車,打著耀眼的紅幡招搖過市;在金線絲絨的靠墊上放著教皇的手諭聖旨;推銷者手持紅色十字架,車後跟著手持蠟燭的神職人員,在鼓樂鍾聲公開叫賣說:“贖罪券是神最尊貴的禮物。這個紅色十字架與釘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有同等的贖罪功效。隻要出錢,一切都能赦免。”推銷者像精明的商人,還會根據人的衣冠外貌,來確定其該付的數額,越有錢的越要多付。
當時薩克森地區的許多貴族領主,非常憎惡這種卑鄙的買賣,他們禁止推銷者進入自己的領地。於是推銷贖罪卷的人,就在附近的小鄉鎮兜售宣傳,那些貧窮而無知的百姓,蜂擁著去購買贖罪卷。
有一次,有位當地的貴族,對銷售贖罪卷的人說“我想在我敵人身上報仇,但又不想傷害他的生命。我需要先買好贖罪券,我可以出十克郎(Grown)。”經過討價還價,最後以三十克郎買到了贖罪卷。這位貴族和他的仆人躲在樹林裏,等這位贖罪卷的推銷者經過時,把他從車上拉下來打了一頓,又劫走了他的贖罪券箱。被打劫的推銷者,把這位貴族告到了法院,貴族卻出示了這位售賣者親手簽署的贖罪券,所以打人者被宣告無罪。
路德挺身而出
路德首次聽見這事,是在1516年。修道院中有人在議論社會上兜售贖罪券的事。不過深居簡出的路德,還沒有意識到此事的破壞性和影響力。路德是在聽信徒告解的時候,才發現贖罪卷已在大張旗鼓地公開售賣了。
天主教有告解的傳統:信徒與聽告解的神父,通常隔著一層被布遮蓋的小窗,告解者可以放心對神父訴說自己的秘密和罪。 那段時間,在威丁堡的懺悔室內,路德聽到很多人的告解,說到他們如何奸淫放蕩、放高利債、營私舞弊等。路德就責備和教導他們,勸慰他們悔改。不料他們都說不打算放棄犯罪。還很得意地拿出贖罪券來,說他們已經被潔淨赦免了,不會被定罪的。路德心中非常震驚,告誡信徒說:“這些紙張沒有用處,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結果,路德的話傳到贖罪卷售賣者的耳中,令他勃然大怒。這位天主教頭領加商販,在講台上公開侮辱咒詛路德,說教皇有指令,他有權燒死教內的異端人士,就是那反抗神聖贖罪券的人。然而路德毫不懼怕,他與賣贖罪卷的人,本無個人恩怨,隻是聖經告訴他,恩典是神給人的禮物,隻有神能赦免人的罪,賣贖罪卷是公開違背聖經的卑劣行為。
在1517年10月31日萬聖夜那天,34歲的路德張貼了反對贖罪券的大字報,其中有九十五條。據說,這之前他曾把同樣內容的文字,先呈送給教會的上層,希望能夠引起重視,但卻沒有得到任何回音。
於是他把這份拉丁文的公告,公開貼在威登堡(Wittenberg)大教堂的大門上。當時的大學中常有各種辯論會,路德也邀請人們“出於愛心和追求真理,參與關於贖罪券的辯論”,想公開討論此事。他並沒想挑戰教廷,隻希望宗教界和有關人員,能提出意見看法。
點火與轟動
辯論會並沒有舉行,當時的百姓也不懂拉丁文。本來這是個小概率的事情,沒想到有人立刻把大字報翻譯成德文。威丁堡(Wittenberg)全城立刻轟動,遠道而來參加萬聖節的人爭相去看大字報,許多本打算買贖罪卷的人放棄了購買,反而到處傳播這九十五條論綱……,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的火種就此點燃。
路德沒有想到,才不過兩個星期,這九十五條論綱已經傳遍整個德意誌地區;德意誌貴族和百姓,本來就對教廷掠奪民間財富感到不滿;天主教上層的偽善和奢侈生活,也早就被民間所厭惡;各路諸侯也希望借此抵製教廷的控製權。
在不到一個月之內,這份公告就從歐洲各大學和宗教中心,傳遍整個歐洲的大城市。到1518年初,公告已被多次翻印。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宗教改革運動的浪潮風起雲湧,以至後來產生了一個新的基督教教派:更正教/新教。
懦弱的“同儕”
此時的路德,並不想挑戰教皇的權柄,他依然就事論事,奉主之名捍衛了聖經真理,心中滿有喜樂。事過之後他就退回了修道院。
晚年時,他回憶說,他實在是對售賣贖罪卷忍無可忍,才采取了公開行動,希望能革除這個弊病。他說:“我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拖入旋渦,鑒查人心的神可以作我的見證。”
路德沒想到,一些宗教界的朋友和德高望重的教會人士並沒有支持他,體製內的責備鋪天蓋地而來,讓他覺得在教會中非常孤獨。但路德仍然堅持認為:“一個人能得救,他自己無須做任何事情,隻要信神就可以豐豐厚厚地得到這份禮物。”所謂“無須做任何事情”,是具體指“買贖罪卷”這種“功德行動”。他後來對整個體製的挑戰,完全來自神的呼召,而非他個人的計劃。
獅子與野豬
與朋友們的責備、懦弱和沉默相比,仇敵的攻擊卻浪濤洶湧。
當教宗也公開批判壓製路德時,路德說“教宗像獅子一樣吼叫”, 這是出自《彼得前書》第5章的經文。
上次說過的那位、用錢買到大主教位分的梅因地區大主教亞伯特(Albert, archbishop of Mainz),是售賣贖罪券的重要推手。他聯絡了幾位神學家,向羅馬教廷匯報路德的叛逆行為,為贖罪券辯護,也要求教廷對馬丁路德采取行動,好維護教皇的權柄。
他們叫囂“不以羅馬教會和教皇的教訓為無謬準則的,就是異端分子。”又說路德是“瘋子、騙子、被鬼所附的人……必須要燒死這個名聲狼藉的異端分子”。
教皇利奧完全站在他們一邊,說“寫這些東西的人是個酒醉的德意誌人(意思是野蠻而沒教養)…”;又說路德是“闖進花園的野豬”。
路德不願意直接針對羅馬教廷,他沉默了一段時期,最後答複說:神全部的話才是一切的準則,他相信教皇和教廷都可能會犯錯誤。
路德並不孤獨,四周有許多主動保護他的人。許多百姓對教廷的迷信漸漸被破除,人們渴望改變不公平的現狀。路德得到了民心,聲望不斷提升。
下一篇會說說他與教廷的最後決裂與抗衡。